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骑士夫人模拟器 (冻京橙)


城建需要工人,工坊需要工人,港口需要工人,商业市集也需要工人。
冬季交通不便时,工人没什么增长,这些商人不得不涨工资来抢本地工人干活。
有些需要一点操作门槛的工作,例如玻璃工坊,工资都涨到了七个苏里一天。
不过,最紧俏的工作还得是船员,资深船员的薪资是十苏里一天,完成了长航线还有奖金。
港口修好后,他们随着船商从阿尔塔南部慢慢往北活动,现在下了船最常驻的地方就是埃因威顿。
高斯里汇报船务时还提过,居民区的排屋开发商们,最喜欢船员了,一个船员通常能轻松的租下一整层公寓。
相应的,走水路拖家带口来搬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埃因威顿,没有本地外地的户籍之分,只要有钱,按规矩申请,即便是外国人,也可以在城里买地租地。
奥利维娅之所以这么关注人口增长,是因为现在领地里的天赋者刷新率已经缩小范围,达到了两千分之一的爆率。
不出意外,她很快就要迎来第一个地图自然刷新的天赋者了。
也不知道这样自然刷新出来的天赋者等级高不高。
如果是高星天赋者,都不用她刻意去寻找,这人才自然就会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三月上旬,埃因威顿的雪小了不少,南部的冰河最先抵挡不住暖融融的日照,开始融化冰层。
港口十分忙碌,准备迎接远归的巨船。
而高斯里却无心关注船坞和港口的事情,他现在的注意力完全被造纸厂吸引去了。
造纸工坊规模不大,目前只是借用了属于港口营房的一间空置仓库。
他和亚当,伊森三人在此地搭建了一个造纸工坊的流水线,先锻炼出十来个熟练的工人,再老人带新手,慢慢的扩大产线。
这用麻来造纸,看起来麻烦,但成本并不高,相比起钢铁,玻璃,船坞,都是九牛一毛。
一捆没有梳过的麻和亚麻,仅仅价值几个苏里。
费力的是加工工序,要精致的控制调试。
这些十来个工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每个人在岗位上只学习一个步骤,按照标准完成自己的步骤就好。
至于什么配比,工序时间,技巧,基本原理,只有一个工头学会了。
造纸工坊的工头,目前正是贾格布的姑姑拉维妮娅。
她是去年六月才搬过来的,跟其他庄园里出来的村民一样,都住在给跨镇移民分配的居民区土地上。
实际上,贾格布的薪水已经足够他们全家都不用干活,但拉维妮娅十分闲不住,在营房仓库找了个管理员的工作。
这次她管理的仓库一个冬季里东西都被用空了。
仓库又被夫人批准借给高斯里做造纸工坊,她就顺势留下来给造纸工坊帮忙。
拉维妮娅知道,像用麻造纸这样的事情,成本没多高,配方才是最重要的。
要是配方配比泄露,外人很容易模仿出来。
所以,她对保密工作十分上心,除了她之外,没人知道每个流程的意义是什么。
她自有威严,给这些工人们算的工资不少,也明确表示,不能把自己做的具体事情透露出去。
不过,工坊这里的事情,贾格布可谓是一清二楚,甚至连多少亩麻能加工多少张纸都算清楚了。
他已经连续三天被粮务司长拉去开会想办法,今年春耕开荒的土地必须加码,要给种麻腾出空间。
大家都不指望可以一辈子控制着麻纸的加工配方,但作为最先吃螃蟹的人,今年麻纸带来的第一个周期的横财必须由他们赚。
眼看着,三月中旬到来,提前三天出发的轻装小船率先回到港口,报告顺利回归的喜讯,港口也准备好接船。
奥利维娅和凯撒收到先行船替莱蒂伦送回来的信件时,正在书房研究昂科送来的回信。
两封信前后脚送到,都是好消息。
第一封信是凯撒旧交送来的,说骑士团今年有五十个士兵准备退役,听说凯撒这里缺人,都打算过来。
至于春季招新淘汰的人,还要再过一个月选拔完了才能引荐过来。
他们先给这要来的五十个士兵规划了一下开支成本。
养兵费钱,一衣一饭,装备骑具都得他们来提供。
至于军饷,则是分成了两个部分,一半是薪水,一半则是房子。
入籍成为埃因威顿的士兵,即可在城内拥有一套三居室的单层公寓,用来安置家属,以及每年四个金币的薪水。
如果不入籍,纯粹合同工,那么每年的薪水就是六个金币。
六个金币的价格,还是看在这些士兵都是退役的,虽然不是巅峰状态了,但是实战经验都很丰富,用来当士官训练新兵还是绰绰有余。
这些钱,跟他们在骑士团的薪资比,也很可观。
至于春招过后流过来的普通新兵,也是可以入籍的。
入籍之后,可以拥有一套两居室房屋,每个月还有两个银币的薪水。
不入籍,也可以选择三个金币的年薪。
这些士兵们带来的人口,不仅仅是他们自身。
他们也是爹生娘养的,有家有口,实际移民来的人口还要乘以二。
每个月两天沐休时间,还能回分配房跟家里人呆两天。
奥利维娅想,以后肯定是选择入籍的士兵多。
只不过给士兵修建分配房的压力就大了,城建司还得招募工人。
如果来选新兵的人还有的剩,就推荐他们加入城建司当工人吧。
这样一层层分流来,只要是个有手有脚的健全人,来了都别想离开埃因威顿,都能有活儿干。
凯撒拿着一张白麻纸,正在计算这五十人的军需品开支。
奥利维娅则扭头接过港口送来的信打开。
信上是莱蒂伦亲笔,他在信上写。
这一次出海,生意做的成功,原先的瓷器尾款结了,还又签下了两个价值三千金币的瓷器订单。
至于要他寻找的作物,清单也在下列。
一共是土豆五万磅,新式样的作物玉米粒三万磅,黄豆两万磅,以及可可豆两千磅,各色种子,果脯,热带植物,鱼类,葡萄酒不计其数。
这些东西来自整个岛链两端,并不只是出自一处岛屿。
信的最后,莱蒂伦不得不提起了商人莫尼.安瓦迪在珈拉穆发生的事情。
原来,安瓦迪抵达珈拉穆第一天起,就开始打听珈拉穆王都城外的上好良田都属于谁。
他打探出来,原来珈拉穆国王已经年过七十,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有过两任王后,私生子,情妇无数。
珈拉穆王都郊外的所有良田,几乎都属于这些乱七八糟的王室贵族。
其中,安瓦迪考察的一块地,就属于国王的其中一个情妇,一个伯爵夫人。
然而,随着他深挖,发现这块地官司颇多,是好几家贵族争抢的遗产。
故而,莫尼.安瓦迪立刻就歇了要在珈拉穆买地的心思,跟着莱蒂伦去了东南岛链。
在有限的时间游历东南岛链时,安瓦迪又看中了一个大型岛屿,还试着与当地的部落接触了一下。
莱蒂伦在信上将这岛屿的地理位置描述了一遍。
奥利维娅不禁挠头,这不就是她看上的那个饼干型岛屿吗?

第96章 ◎赚钱赚钱◎
三月中旬, 冬季渐渐消退,冰雪依旧在山峦上,海面又蓝又透, 大船回归港湾。
对于整个北方来说, 这都是一件令人瞩目的事情。
如果半年时间制造的航船就能顺利维持数月的长途远航,那么这足以改写整个造船市场的历史。
航船回港那天, 码头便聚集了许多围观群众。
跟船远航的商人们一走下来,他们的手下,合作伙伴, 以及家属,就围了上去,喋喋不休地询问他们,关于海外和这次航程的情况。
普通民众都只听说, 珈拉穆是个富有的国家, 遍地是葡萄酒和橄榄油, 珍珠和珊瑚, 王室贵族的生活纸醉金迷。
刚开始听说这些商人敢登船, 城内居民都笑话他们不怕死, 大部分商户都认为这远航不会成功。
但亲眼看着他们回来,又人人嫉妒不已,可恨这样的好事让他们占了先。
三个月的旅途, 跨越了半个大陆,对于旅行商人来说, 最远也不过如此了。
所有跟船的商人都在珈拉穆王都采购了海外货物, 还得船卸完仓才能去营房按号仓库提取。
整个船卸完底仓,还需要三四天的时间,这期间, 莱蒂伦先带着船员去了一趟堡垒汇报工作。
奥利维娅接见了他们,又在莱蒂伦手里拿到了更精确的账单。
这一趟船赚的不少,瓷器,布料,从北方带去的特产,总共卖了五千金币。
几个外地商人的载货费用,赚了几百个金币,刚好把在珈拉穆王都港口的过港税抵扣掉了。
还有就是两个新得的瓷器订单的订金,一共是一千个金币。
这次跟船带货物运回来的本地商人,也得交几百个金币的过港费。
总共收入六千多金币,莱蒂伦根据计划,拿着这笔钱采购了一不少的南方货物,预计可以卖到□□千金币。
奥利维娅对航船的赚钱能力十分肯定,照这么下去,她只需要每年出个四五趟船,就能养得起千军万马了。
怪不得人人都想做海洋霸主。
汇报完细节,莱蒂伦又仔细的解释了莫尼.安瓦迪在哥斯尼岛的事情。
奥利维娅听完,直言她也瞧上了这块岛屿。
莱蒂伦说道,这饼干型的哥斯尼岛他也去过,岛上物产丰饶,根本不用种地,光是海产和岛上的野生作物都吃不完。
岛上只有零星的地方,种植了当地人的独一无二的主食,玉米。
哥斯尼岛属于一个叫塔尔塔奇的渔民部落管控。
这个部落的普通渔民性格十分彪悍,从不惧怕风浪,但性格还算淳朴,不过不要什么金币,只要北方的黄油和奶酪来换东西。
他带回来的玉米和可可,就是用这两样换的。
玉米和可可豆这两种作物,除了这座岛,别的岛似乎都不产。
也正是因为他们不要金币,所以除了钱什么也没有的莫尼一开始才吃了闭门羹。
不过,他后来就转变了策略,打算擒贼先擒王。
岛民不认金币,岛主总还是知道要的。
于是他去这岛上找了个翻译,让翻译带着他在岛上旅游。
莫尼弄清楚了这岛上的部落首领是谁,打听到了首领的下落,就带着金币前往首领家拜访。
这部落的首领,是一个黑头发的老头,家里子女成堆。
他虽然说是岛主,也仅仅是居住一座大一些的木屋庄园而已。
他们这样的小部落,一贯都是自力更生,野蛮生长,附近的国家不屑于吞并他们这点地方,也难以吞并。
只不过偶尔有商人过来从他们手里收点珍珠。
莫尼将携带的金币和美酒献给岛主,先从他手里购买了一点珍珠,又在岛主家住了两天。
这两天内,也不知道他都用了什么社交手段,总而言之,他与这岛主混的十分熟稔,顺利地在岛主的手上租赁了一大片山坡地。
莱蒂伦说,莫尼带的钱一共租赁了六十顷的山坡地,租期为五年,这占据了岛上十分之一的位置。
奥利维娅闻言,当即询问莱蒂伦,莫尼有没有把这块土地分租出来的意思。
这也正是莱蒂伦把话提出来的缘故。
莫尼在海岛上租赁了六十顷地,是打算用来做葡萄园的。
不过,这么大的地盘,需要多少佃农?多少守卫?酿出来的葡萄酒,也要用船运到北方的港口,运到了北方,又需要固定的销售渠道。
虽然北方葡萄酒普及竞争压力不大,但这只限于廉价葡萄酒。
莫尼想做的不是廉价货,而是希望能够走上贵族餐桌的高品质产品。
这样的好酒,在北方市场竞争激烈,仅仅几处产地是佼佼者。
佃农,守卫,航船,港口,销售渠道,将这些词汇串在一起,莫尼便不假思索的把这个消息告知莱蒂伦,希望他可以帮忙。
莱蒂伦嗅到其中的机遇,自然也答应了要帮他解决这些问题。
求莱迪伦帮忙,也就代表求男爵府介入。
所以,莱蒂伦这次来堡垒里,就是为了询问应该像莫尼开出什么的条件。
奥利维娅一副沉思地模样。
“既然这样,那就让他把六十顷地的三分之一转租给我们,让贾格布每年去一趟,规划种植。
未来他那四十顷地里产出的作物,也要莫尼优先卖给我们。
我可以给他提供种植工和守卫,人数随他要。
并且免去种植园作物未来五年内的航船运费,以及在埃因威顿的过港税,经营税。”
这要求和条件都开的并不过分。
莱蒂伦听了,应下来,打算立刻就回去,莫尼正在等着答复。
奥利维娅却叫他不要着急。
“第二艘船,四月份也能出海了,到时候,一定有很多的商人都想跟着上船。
我想提前为第二趟走船招商,在堡垒里举办一场宴会,你替我邀请全北方的大户来参加。
这一次,我们要抬高门槛,除了户籍本地的商家依旧优待。
外地的商户,载货费按照重量算,每笔不得低于一万磅,每一万磅收六十个金币的载货费。”
莱蒂伦知道,商船第一趟出海,给外地商户载货的价格很便宜。
每一千磅才收三个金币,一万磅也只能收三十个金币的载货费。
价格涨一倍,每磅货物的运输成本就多了不少,只有交易贵重物品的商人才能负担的起。
除非,加入埃因威顿的户籍。
有了本地户籍,无论是航运费还是过港税,都有优惠政策,这可以极大程度的吸引商人入驻这座城市,从而带来就业岗位,吸引劳动人口来到这里。
奥利维娅想,这样的举措虽然会得罪周围的几个镇,但也不是不能得罪。
反正,阴谋事件可以化解。
其他几个镇要是想少受影响,就应该多跟她合作,给埃因威顿这个加工地提供原材料。
莱蒂伦领了命令,才回到办公室,一件件的把事吩咐给商贸室的司员。
要办宴会,先得让司员们以官方名义对整个北方的商人以及各地的治安官写邀请函。
得到回信后,确定了要来参宴的人数,再开始制定宴会规格。
从现在开始准备,至少得一周时间才能得到回复,而宴会时间是四月上旬。
至于莫尼那里,也公事公办的派了司员去他家找他谈条件。
与此同时,门外高斯里敲开了他的屋门。
高斯里带来了一些最新批次的麻纸样品,打算让他拿出去卖给海外商人。
不过,要作为商品卖出去,他们两个人得先拉几个有分量的人,一起开个小会,给这纸张定价。
莱蒂伦不在的时候,并不知道白麻纸的诞生。
他也是回到了堡垒的办公室里,看见司员们都在使用一种像羊皮纸的纸张算账,才发现了。
纸张的定价,要先核算清楚成本,成本只占售价的三分之一就正合适。
在贾格布的手中,一亩种植麻的土地可以产出鲜麻杆三百磅。
这些鲜亚麻杆剔除杂质,晒干后的纤维重量是九十磅。
沤麻脱胶后,还剩下三成,也就是三十多磅。
将这些材料打成浆,再添加独家比例的辅料后,可以晾出四十磅干纸。
按照标准法典单页大小的单张纸的重量计算,四十磅干纸大约是二百三十张。
而一亩的原麻价值在两个银币左右。
那么每张纸的成本就是不到一个苏里。
相比起一个银币一大张,只能裁剪十几张纸的羊皮,这成本一下子就削减了十倍。
所以,每一张纸的成本不到一个苏里,那么售价就应该是三个苏里一张。
按照工坊现在的加工量,每个月能生产两万张白麻纸。
这两万张纸,按照他们商议的价格,可以卖出六万苏里,也就是六十金币。
如果扩大产线,那么就看过轻松的过百。
一年下来,也能有上千金币的价值。
他们把汇总后的数据全都写成了一张文书,递到了夫人的书桌上。
奥利维娅把这价格在心里敲了一遍,最终还是签字同意了这个价格。
她虽然没指望能用纸张来赚钱,但这玩意儿实在是太顶用了,既容易制作又重要。
为了白麻纸的项目,奥利维娅又给全程参与研发的人发了奖金。
她眼下就等着莫尼的回信了。

第97章 ◎造福一方◎
当天晚上, 堡垒外传来莫尼的信件,他答应了转租条件,也答应继续替男爵府与岛主交涉。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