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七零:前夫假死我改嫁,他急了(旧时光)


“姜海棠同志?”男子问。
姜海棠确定自己不认识这个人,但对方问了,她便也点头:“是的!”
“我是粤省纺织研究所的刘工,想跟你聊聊。”
姜海棠警惕地看着他:“什么事?”
“关于你们的混纺配方,有人出高价要买,价钱好商量……”刘工压低声音,似乎怕周围还有人听到他们说话。
姜海棠心头一跳,面上却不显:“刘同志找错人了,配方是厂里的集体智慧,我个人无权处置。”
“别急着拒绝,这笔钱能解决很多问题,也能够保证你以后都过上吃香喝辣的生活。”
姜海棠心中已经升起防备,但表情却依旧平淡。
男人看到她不说话,笑了笑:“明天开幕式后,有个国外客商对你们的布料‘很感兴趣’,姜工好好考虑吧。”
正在这时候,纺织厂两名去上厕所的同志回来了,那男人大步离开,没入夜色。
看着男人远去的背影,姜海棠的手心全是冷汗。
她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而是一场可能与敌特相关的战争。
看来,就算金城那边的敌特已经处置了,并不意味着,整个国内就是一片祥和的。
只是不知道,岳省那边究竟是什么情况,而颜副主任在其中,又是什么作用。
回到招待所,姜海棠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日一大早,她又去了邮局给陆良辰打电话,将这边的情况告知。
听完她的叙述,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
“海棠,这件事,你亲自去给周副部长汇报一下,周副部长是可信的。另外,不管什么情况,你都要确定你的身边有其他同志在,不要单独与任何人见面。”
挂断电话,姜海棠站在电话前面缓和了一下心情,才转身去了广交会的现场。
今天是广交会正式开幕的日子,而她面临的,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刚到广交会现场,康小夏就朝着她冲过来,康小夏的手里还举着一份《南方日报》,脸上都是抑制不住的激动。
“咱们的技术登上报纸了,海棠姐,报上登了咱们的混纺呢料!”
因为激动,康小夏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姜海棠接过报纸,在第四版右下角看到一则小消息:《龙省创新混纺技术取得突破》。文
章虽短,却明确提到了金城纺织厂和混纺呢料的特点。
“这是周副部长安排的。”郑开河正好走过来,“我刚从组委会回来,听说今天会有东欧代表团专门来看我们的产品。”
姜海棠问:“郑厂长,周副部长现在在组委会那边吗?”
郑开河点点头:“我过来的时候还在,你现在过去应该能找到。”
姜海棠道谢之后,转身去了组委会办公室那边。
郑开河问:“赵厂长,你们这边能应付吗?需不需要我那边安排人过来协助你们?”
赵凯摇头:“多谢郑厂长,暂时应该没问题,如果中间遇到困难,我会让人去找你们求助。”
两家展台虽然距离不算太远,但毕竟不在同一个种类的区域,来回跑,要花点时间。
姜海棠找到周副部长,将情况仔细给周副部长汇报了。
周副部长开始听的时候,还没觉得有什么,到了后面越听表情越凝重。
“姜海棠同志,我会安排人保护你以及金城纺织厂,也会安排人调查这件事。”
等姜海棠和周副部长谈完话,展馆早已人山人海。
姜海棠好不容易挤到A区15号展位,就看到已经有几个高鼻深目的外国人在展位前驻足。
这几个人是带了翻译的,康小夏和韩知秋两个人也能用外语和他们对话,沟通上没有太大的问题。
姜海棠只是站在角落里看着,并没有上前。
她今天的目标就是低调做人。
其中一位灰发男士笑着用英语说:“我是汉斯穆勒,对你们的混纺技术很感兴趣。听说,这是你们自主研发的?”
姜海棠立刻精神紧张起来,莫非,这就是那位刘工说的,要来找自己的人?
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站在一旁。
韩知秋很得体地笑着应对:“是的,先生,这是我们厂的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在国际上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对方和韩知秋你来我往的说话,期间,有好几次提到能不能见见研发人员。
但韩知秋和姜海棠是有些默契的,在接收到了姜海棠的暗示之后,韩知秋一口咬定,技术人员不在,暂时没有办法满足他们的愿望。
对方显然很失望,最后只说,再去其他展台看看就走了。
康小夏看着对方拉拉杂杂的说了这么长时间,最后还走了,心情就有些受到影响了。
“怎么会这样,我们说了这么多,他们一句还要看看就走了?”
韩知秋安抚她:“这其实很正常,要是每一个来展台的客商都和我们谈成生意,那我们还不发财了?”

“你们去年谈得也这么艰难吗?”康小夏好奇地问。
“三天都未必能谈成一笔,不过,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要积极主动努力地争取。”
“好,知秋姐,我也会努力的。”康小夏到底年轻,很快就调整好了精神状态,打算大干一场。
他们今年的展位比去年的大,而且位置更好,加上他们的场馆布置很用心,比去年吸引的外商要多上很多。
姜海棠和韩知秋、康小夏三个人一起接待客商,给客商讲解他们的呢料优点,他们的呢料最具有优势的点就是通过科学配比,兼具保暖性和耐磨性。
这一点吸引了苏国客人,他们很明显对于具有保暖性的料子更加感兴趣。
姜海棠趁机提供了小样,“我们可以提供样品检测。这是不同厚度的样品,分别适合制作大衣或西装。”
一名叫做洛夫斯基的客商在和同伴交谈几句之后,突然问道:“你们月产量多少?价格如何?”
姜海棠心跳加速,这是要下单的节奏!她立即镇定自若地回答:“目前月产两万米,价格是每米12卢布。如果订单量大,可以优先安排生产。”
正当穆勒掏出笔记本要记录时,一个尖锐的声音插了进来:“诸位!他们的技术是抄袭我们的!我们才是正宗的,而且我们的价格更加低廉。”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姜海棠看着来势汹汹的一行人,不由拧眉,这种时候,如果和岳省的人起冲突,无疑会让华国成为笑话,但如果不和岳省起冲突,一定会影响龙省的形象。
姜海棠的手指在样品布料上微微收紧,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
她目光扫过岳省代表团领头人那张得意的脸,认出正是昨天在展馆外拦住她的刘为民。
“这位同志,你们这样上门抢客人的做法,违反了广交会相关规定。”姜海棠声音清亮地反驳之后,用流利的外语对外商道歉,请他们稍等。
刘为民高声叫道:“你们龙省穷乡僻壤,哪来的技术力量?就这样落后的纺织品,也敢让外商看,不怕丢了华国的脸?”
姜海棠不理会刘为民,而是转身对洛夫斯基等人说:“我国还有类似的纺织品,他们想邀请诸位去他们的展台参观一下,请问几位意下如何?”
姜海棠分别用两种语言说了这番话,一时之间,所有的人都惊讶地看着她。
毕竟,广交会这么多年,还真没见过要让来自家展台的客人同时去别人家展台看看的。
洛夫斯基等人简单的沟通之后,觉得再去其他展台看看是个很好的建议,立即答应下来。
一行人很快到了岳省的展台,果然,两家的呢料类似,但在质量上,根本不在同一个级别。
能来这里的,都是懂行的人,尤其是洛夫斯基等人的手里还拿着小块的呢料样品,两相对比之后,连连摇头。
“姜小姐,我们还是想去你们的展台看看。”
有了岳省展台面料的对比,洛夫斯基等人对龙省的料子更加感兴趣了。
“不可能,你们到底用了什么手段?”刘为民不肯承认自己的面料不好,只能将问题找到别人的身上。
姜海棠正要反驳,一个洪亮的声音从人群后方传来:“谁说龙省没技术力量?今天的《南方日报》还没有看?上面就刊登了这项技术的相关情况。”
人群自动分开,周副部长带着几位老干部走了过来。
在场的人很多都认识周副部长,刘为民看到来了大领导,也不敢多说话了。
洛夫斯基对姜海棠竖起大拇指:“你们,真正的技术!”
刘为民脸色铁青,还想争辩,周副部长厉声喝道:“够了!刘为民同志,你涉嫌诬陷兄弟单位,破坏外贸工作,现在立刻跟我去组委会说明情况!”
岳省这一次处处不讲规矩,尤其是这个刘为民,明显有问题。
刘为民并不知道,周副部长的人已经盯上他了,还暗暗地冲着姜海棠咬牙。
洛夫斯基当场签下了十万米的订单,是原先预计的五倍!
更让人惊喜的是,其他几位客商看完整场风波后,再次到龙省的展台上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发现龙省的羊毛衫工艺也非常不错,而且花样很好。
姜海棠拿起一件枣红色羊毛衫:“这是我们新开发的羊毛衫,经过特殊处理不会缩水。”
她突然将羊毛衫团成一团,塞进准备好的水盆里,倒入清水。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她按下秒表:“请各位计时,三分钟后取出。”
三分钟到,姜海棠拧干羊毛衫,当众抖开——衣物完好如初,没有丝毫变形!
“太神奇了!”洛夫斯基忍不住用中文惊叹,“这种技术在我国都没见过!”
姜海棠趁机递上样品:“我们还有二十多种颜色可选,每件只要二十五卢布。如果订单超过一万件,可以免费提供定制标签服务。”
洛夫斯基等人立刻围成一团低声讨论。
姜海棠也不打扰他们,而是转头和正在一旁看着他们的周副部长等人说话。
“小姜同志啊,你很厉害嘛。”
他确实没想到,小姜同志除了是技术人员之外,外语说得也很流利。
“您过奖了,我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你的外语很流利,我们现在需要这样的人才。”
这边话音刚落,洛夫斯基等人已经讨论完毕。
姜海棠给周副部长说了抱歉之后,立即开始下一轮的推荐工作。
他不慌不忙地取出一个相册:“这是我们生产的工装毛衣,已经通过零下二十度耐寒测试。”
洛夫斯基翻看着相册,突然指着其中一页:“这个高领款式,我们要五千件!”
“感谢惠顾。”姜海棠从容地取出合同,“为了表示诚意,我们愿意提供独家销售优惠,鉴于您同时订购混纺呢料,针织品可以享受95折优惠。”
其他几个客商听到,同时订购两样物品,还能享受折扣,也没忍住,又订了一些羊毛衫。
短短的一个上午,只是这一批客商,就让龙省取得了开门红。
赵凯捧着订单合同,都要高兴傻了:“同志们,我们创造了龙省纺织厂单日外汇成交记录!”
周副部长笑着说:“姜海棠同志,你为国家和集体争光了!你们龙省,为华国争光了啊!”
龙省一个西北边陲的省份,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着实让他有些意外。
毕竟,之前连续好几年,龙省的纺织厂都没有取得什么好成绩,也就是去年的秋季广交会,才稍见成效,没想到几个月之后,他们这样能打。
看起来,他们对于各省的综合实力,还是不够了解啊!
一行人还没来得及高兴多久,郑开河那边来人了,请姜海棠过去当翻译。
机械厂这一次安排的翻译是颜培文,原本以为,颜培文看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应该很有水平,谁知道,今天客商一来之后,颜培文根本就一直在掉链子。
郑开河没有办法,只能让人过来请姜海棠。
“周副部长,我现在要去一趟机械厂的展台。”
“你还兼机械厂的翻译?机械厂有许多技术术语,你能翻译吗?”
姜海棠点点头:“应付客商足够了!”
周副部长来了兴趣,竟然跟着姜海棠一同去了机械厂的展台。
姜海棠却觉得,周副部长今天放下其他工作跟着自己,绝对不简单。
姜海棠一行人快步穿过嘈杂的展馆,远远就看见机械厂展位前围着一圈人。
郑开河正焦急地张望,看到她时如见救星般挥手。
“怎么回事?郑厂长。”姜海棠挤进人群,低声问道。
郑开河额头上的汗在灯光下闪闪发亮:“颜培文根本听不懂专业术语,而且,她只能听没有办法开口和客商对话,已经冷场十分钟了!”
展台前,颜培文脸色惨白地攥着笔记本,对面站着三位国外的客商,为首的白发老者正指着展台上的纺织机械,不断重复着一个专业词汇。
“她在发抖。“康小夏小声凑近姜海棠说。
姜海棠定睛一看,颜培文的手指确实在微微颤抖,精心修饰的指甲死死掐进掌心。
“让我来吧。”姜海棠缓步走上前,向客商问好:“我是金城机械厂的翻译,抱歉让各位久等了!”
客商们明显地松了一口气,其中一位银发老者说:“终于有个懂专业汉语的人了!”
姜海棠经过简单的沟通之后,微笑转向郑开河:“郑厂长,这位是施密特博士,他问咱们的自动织布机为什么能在不降低转速的情况下减少断线率。”
郑开河眼前一亮:“姜工,今天就靠你了。”
郑开河觉得,对方肯定是有购买的想法的,要不然不会宁愿在这里冷场十分钟也要等待。
姜海棠微笑点头,流畅地将技术术语转化为外语:“……绕线系统减少了40%的摩擦,以此减少断线率。”
随着交流深入,施密特博士的表情从怀疑逐渐变为惊叹。

郑开河的手心全是汗,他攥着那份刚签好的合同,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二十台自动织布机,这不仅是一笔订单,更是机械厂建厂以来最大的一笔出口生意。更让他心跳加速的是附加条款,客商预订了明年新机型的优先采购权,这意味着他们的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
他抬眸正好看到墙上“发展对外贸易,支援国家建设”的红色标语,此时此刻,那条鲜艳的标语显得格外亮眼,符合他此刻的心情。
“谢谢您的信任!”他用力握住为首那位金发外商的手,声音微微发颤。
“我们将向你们提供全套技术资料,如果有需要,在你们安排食宿的情况下,可以派工程师驻场培训三个月。”
外商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用略显生硬的中文笑道:“郑厂长,我们相信中国的技术实力,更相信姜小姐的专业判断。”
他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姜海棠,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她对经纱张力调节系统的讲解,比我们的技术顾问还要清晰。”
郑开河这才后知后觉地看向姜海棠。
他想起出发前毛厂长拍着他的肩膀说:“开河,广交会是咱们厂的机会,三天能谈成一单就不算白来。实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找姜海棠同志,她能给你代理惊喜。”
他当时并没将这些话放在心上,觉得姜海棠应该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却没想到,在姜海棠的帮助下,原本三天才可能出现破零的计划当天就完成了。
现在距离广交会开展才半天,就迎来这样的“开门红”可喜可贺啊,这一切要感谢姜海棠。
“姜工,今天这事儿,你居功至伟啊!”郑开河的声音里满是感激。
若不是姜海棠刚才及时解围,此刻展台前恐怕早已冷清。
思及此,郑开河看向颜培文的眼神就有些不好了。
姜海棠淡定自若地笑着:“郑厂长言重了,我也是咱们机械厂的一员,做这些是应该的,总不能看着自家厂子的生意黄了。”
“接下来几天,可能还需要麻烦你帮帮机械厂,不过你放心,我等下就给厂里打电话,让厂里另外安排翻译人员过来。”
颜培文,郑开河已经决定不用了。
“不行!”颜培文感受到了危机,立即反对:“我是专业的翻译人员,你们不可以另外找翻译!”
“颜培文,你自己掉链子就算了,还不允许我们另外找翻译人员,你觉得,机械厂是你说了算吗?”郑开河不打算继续姑息颜培文了。
至于回去后,会面临的处分,等回去后再说吧,就算要处分,他也要完美的完成广交会这项任务。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