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炮灰王爷奋斗史 (凌沧州)


  新帝病重,自然是起不来的,太上皇领着后妃,将二公主送离京都城外,便回了大明宫。
  南安太妃与北静太妃托病未出,探春照料水晏,亦未出现,宝钗与其他王妃诰命们跟着太后,去送二公主。
  天家子嗣,成器又成年的男子并不多,南安王水汷算是一个,宝钗作为南安王妃,严格算起来,也算是公主嫂子,宝钗又在太后宫里伺候过一段时日,颇得太后欢心,因而太后也抬举她,众多王妃,太后与她说着话。
  谈及公主远嫁,太后一声叹息,再说不出其他,宝钗再瞧瞧其他妃子,除了公主的生母贤太妃,其他人面上的悲伤都是淡淡的。
  耳畔贤太妃强忍着悲伤的声音仍在继续:“公主大义,自愿远嫁北疆和亲...”
  宝钗低下了头,大义?不见得,她那日所见的二公主,分明是走投无路的心如死灰。
  后妃们仍在谈论,道强大如汉,也有公主远嫁和亲的先例,我朝这般做,也无可厚非。
  宝钗听了,一声轻笑,目光瞥向衣甲鲜明的兵卫围着的凤撵,心道,可惜我朝没有卫青霍去病这般惊才绝艳的将军,大破匈奴。
  凤撵上,二公主盛妆华服,神情木然,柔顺的眼睛空洞无神,染着蔻丹的长长的指甲有一下没一下地刮着暖炉上面的画。
  撩起凤撵上的纱幔,长长的送亲队伍一眼望不到边,北静王的军队在前方开路,羽林卫紧跟其后,围绕在凤撵周围的,是锦衣卫。
  二公主空洞的眸子动了动,又瞧到了那个身着飞鱼服的男子,他骑着马,腰间配着绣春刀。
  公主又放下纱幔。
  到了晚间,太监一路小跑来宣,左立微微回头,冰冷的目光瞧着黑暗中华贵的凤撵。
  太监恳求道:“统领,您就跟我走一遭吧,左右公主都是要嫁到北疆的人了,余生能不能回转尚是未知...”
  左立缓缓来到凤撵旁,宫女太监们无声退下。
  冰冷的月色下,寿宁公主换了一身素衣,远远瞧着,不像是出嫁,更像是送殡。
  寿宁公主的声音淡淡的:“左统领,可否上前一叙?”
  左立静静站着,寿宁公主只得走到他的身旁。
  月色下,她突然伸出了手。
  冷月如霜,左立抬手挡掉,面具遮着的眼睛看不出一丝情绪波动。
  寿宁公主长长的睫毛垂了下去,在脸上投上一层薄薄的阴影,她的声音依旧是淡淡的,听不出喜怒:“临到走了,我也不曾见过你的面容。”
  俩人静静地相对而立,过了半晌,她转身回了凤撵,夜风里,传来她的声音:“罢了。”
  左立瞧着她的裙摆拖在地上,染了些草屑,本就是浅色的布料,十分的显眼。
  他抬头去瞧月色,圆月是乡愁。
  他们分明是见过的,那年他还不曾带上面具,她还是小小的公主,她跟在太子身后,曾给他递过一方锦帕。
  宫墙深深几许,多少年少懵懂事,都被埋在了岁月的长河里。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日不动了。。。改天有时间了再补上

  ☆、筹谋

  嫁来南安王府月余,宝钗润物无声,悄然融入了王府生活。
  水晏是庶生子,自幼体弱,但丝毫不影响他在王府的地位,水汷对他极为看重,南安太妃对他恩宠有加,就连大明宫的太上皇与太后,也时不时地召他进宫。
  锦衣卫护卫的轿子自大明宫出来,一路到南安王府水晏的院子,宝钗极目望去,雕龙覆凤的轿子尽显天家气派,赫赫威威。
  轿子清早而来,晚间才将水晏送回,更有甚者,太上皇留水晏宿大明宫。
  这种待遇,水汷都不曾得。
  若非太上皇今日抬举六皇子,事事让六皇子代他出席,只怕言官弹劾水晏的折子早就堆成了山。
  宝钗自嫁了水汷之后,也经常留心朝政,太上皇这种行为,让她忍不住想起了汉武帝的分封制。
  藩王势大,削藩只能徐徐图之,像新帝那般急哄哄扬言断诸王的粮草的行为,只会引起诸王异动,群起而攻。
  而太上皇的这种手段,比新帝不知高明了多少个台阶。
  给了水晏一个空壳子的王,却没有任何任职,也没有任何封地,等时机成熟之后,将水汷的封地与兵力划出一部分给水晏,刀不见血,便解了藩王势大的局面。
  也无怪乎水汷看重水晏,却又提防着他。
  宝钗叹了口气。
  天家素来薄情,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手刃亲兄弟,更何况水汷与水晏不是亲兄弟。
  水晏与探春的院子里有自己的小厨房,平时与南安太妃她们并不在一起吃饭,账目也从不走王府的账,饶是这样,宝钗还是发现了一些端倪。
  探春怀孕了。
  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她死死的瞒下了这个消息。
  宝钗想起上一次见她时的情景,她的脸色蜡黄,她笑着解释说是水晏体弱,照顾他难免费心。
  南安太妃还感慨了一番,又让丫鬟送了一些大补的东西。
  如今看来,那些东西,多半是进了探春的肚子。
  探春不愿让人知道她怀孕的消息,宝钗也只做不知道,嘱咐了莺儿,让她去铺子里拿些上好的人参鹿茸,送到水晏院子里,就说是给水晏补身子用的。
  晚间莺儿来回,说探春很是感激,只是这几日身子不爽利,怕冲了王妃病气,等哪日身上好了,再来谢过王妃的药材。
  宝钗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文杏挑帘进来,又带回了另一个消息。
  文杏笑道:“王妃的大表姐,贾府的大小姐,如今晋了妃位了!”
  宝钗听了,微微一怔,新帝并非明君,太上皇现在并不放权,旁边又有六皇子虎视眈眈,新帝的皇位能坐多久,尚是一个未知数,此时元春晋妃,对于贾府来讲,未必是一件好事。
  宝钗虽然知道并非好事,但仍让莺儿备了一份厚礼,送到荣国府。
  次日早晨,秦远送来了水汷的书信。
  宝钗这才想起,原来水汷已经走了月余。
  江城离京城极远,水汷竟然只用了十几天时间,便赶到了江城,想必是那边的战事吃紧,一点也耽搁不得的原因。
  拆开书信,却不是宝钗所熟悉的极有风骨的行楷,字迹龙飞凤舞,不仔细辨认,根本看不出写的是什么内容。
  宝钗瞄了一眼秦远,面色如常,看不出一丝端倪。
  宝钗心中疑惑,又看了一眼书信,恍然大悟。
  宝钗所见过的,是水汷左手写的字,如今这字迹,八成是右手写的。
  想想也是奇怪,左手能把字写的这般好,为何用了右手,写成了这个样子?
  宝钗心中疑惑,面上却是不显,提笔回信,墨迹干了之后,封好,交给秦远,让人送到千里之外的水汷手里。
  水汷收到信,已经是半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水汷手里捏着信,瞧着一旁的卫若兰笑的跟傻子一般,于是探头瞧了一眼。
  信上写的尽是一些家中琐事,最后一句,我有喜了,是让卫若兰大笑不止的元凶。
  水汷回想起来,卫若兰比他成亲早了一段时日,娶的是他的义妹史湘云。
  想起那个爽朗爱笑的小妹妹,再瞧瞧笑个不停的卫若兰,水汷不得不感慨,这俩人的确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史湘云都有喜了,那么宝钗呢?
  刚成亲那会儿,他也没少努力耕耘,只是不晓得,这些努力有没有白费。
  水汷将宝钗写的信叠好,放在枕头下面,回头看了一眼卫若兰,仍在兀自傻笑,长腿一伸,踹了他一脚,道:“别傻笑了,明天还有一场恶战,赶紧睡觉。”
  卫若兰没有上战场的经验,水汷便把他安排到了自己身边,做了一名亲兵头领。
  至于其他被硬塞过来的浑军功的世家子弟,则没这么好的运气了,统统被水汷以在京城呆的时间太短,并不了解他们的才能的理由,统统塞给了太上皇派过来的神武将军冯唐。
  冯唐也颇为知趣,将那些纨绔聚在一起,由他自己亲自带领,一来不给水汷添麻烦,二来这些世家子弟出身颇高,也只有冯唐,才能镇得住他们不去惹是生非。
  与蛮夷的战争,陆陆续续打了月余,海水被染得鲜红,处处散发着令人作呕的味道。
  有些世家子弟承受不住,便整日里躲在军营里不再出来,也有些世家子弟被快速磨练,一点一点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人。
  海边温差大,到了夜里,潮气侵蚀着各处。
  冯唐带过来的京城的士兵受不了这种天气,又加上水土不服,病倒了大半,而水汷带领的府兵,因为从小在江城长大,早就习惯了海边的环境,因而并未受什么影响。
  战场上刀剑无眼,有些将领惜命,从来只是坐镇中军,并不冲锋陷阵。
  而水汷不一样,背上箭囊装满了羽箭,手里的长枪被鲜血擦得锃亮,振臂高呼,带头冲锋,手指松弦,箭如雨下,极大的鼓舞了士气。
  此消彼长,那些原来被蛮夷所占领的地方,不过月余,便被水汷收回。
  打了胜仗的消息传到京城,早朝上,太上皇狠狠的夸奖了水汷一番,说到底是虎父无犬子,南安王一脉,不愧为本朝的中流砥柱。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