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还不错!”不断在作死边缘试探的程以时显然忘记了前几天晚上的一些事情,故意“挑衅”他。
之所以敢这么做这么作弄人,赌得就是一个某人在这里“吃过亏”,不会再上当。
“小时。”蒋彦辞一把把人搂住,手按在那个纤细的腰上。
门外传来小刘跟其他人聊天的声音,说话声透过门传进来。
“今个老板亲自做那个新菜,我得好好学学。”
“什么新菜?就是过年期间小火炉要上的新菜品,好像是什么炸茄盒,炸小酥肉。”
“这两道菜一听名字就知道很好吃,我现在口水都要滴下来了。”
几个人说话声音越来越近,程以时迅速地把搂住她的人推开,然后板着脸整了一下衣服。
几乎是刚整完衣服,那几个人就推开了后厨休息室的门。
“那个…”刘明还想说些他的意见,结果一推门就看到黑着脸的蒋彦辞,以及他不远处正在看原材料的老板,瞬间前面要说的话都忘记了,呆呆地喊,“蒋哥,老板。”
蒋彦辞点点头,但是心里却在想,他为什么会在同一个问题上犯同样的错误。
程以时端得那叫一脸严肃,见他进来,指着那些待处理的里脊肉以及花椒,跟他说:“既然回来了,就开始处理肉吧。争取在晚上营业前能做出来一批让客人们尝尝。”
“好。”刘明虽然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被他忽略了,但是一时没想明白。这会儿又听程以时提做新菜,就完全把这件事情忘记了,忙不迭地穿了厨师服,戴了口罩,忙活起来了。
见刘明忙着处理后,程以时这才给后面黑脸郁闷的蒋彦辞一个手势,打发他离开后厨。
蒋彦辞:……
“酥肉”在历史记载中,多见于山省和南省,属于一道传统的地方明白。就比如像被誉为十三朝古都的神都著名的“水席”名菜,其中有一道便是用酥肉做成的。
不过这两个省做酥肉大多数最后的吃法以“蒸”和“烩”为主。“八大碗”中的蒸酥肉口感嫩滑,烩酥肉则是一般会与丸子汤结合,成为一道口感极佳的美食。
而程以时做“酥肉”却不用它最传统的吃法,不蒸也不烩,而是要下锅涮。
正如各地对于酥肉的吃法不太一样,其实严格一点,每个地方或者说不同厨师做酥肉取的肉的位置也不太一样。
有的人爱用五花,认为这个部位做出来的酥肉肥瘦恰到好处,香而不腻。而有的人则更好用猪梅花肉或者是里脊这一块,肉质更紧实,口感更好。
程以时在肉的选择上就更偏向于后者,用猪里脊来炸酥肉。
里脊属于精瘦肉,新鲜的里脊切成长条,拌上淀粉以及适当比例的面粉,再加入鸡蛋,另外加上食用盐,胡椒粉,葱姜汁以及大量的花椒粒进行搅拌。当面粉成糊状,并能成功挂在里脊肉条就算成功。
接着开火热油,先中火再大火,逐个下入肉条,等到肉条浮起来后就可以出锅。
刚炸出来的酥肉颜色焦黄,口感外酥里嫩,没有加花椒的香咸可口,加入花椒的则更添了一丝椒麻的口感,一连吃下去几大块,都不会觉得腻。
而剩下的面糊也没有浪费,程以时趁机将茄盒也一并做了出来。
等一堆炸得金黄酥脆的茄盒出来,外面的客人们闻着从厨房里面传出来的香味,一个个地已经按捺不住了。
其中曾在小火炉请过客的申正义,在闻到味道以后马上跟老伴李洁对视了一眼。再得到她的“回复”后,马上跟旁边正在给他们上菜的春生攀起来了关系:“春生,我跟你大娘,是不是小火炉最忠实的客户?”
春生:“?”
他怎么闻到了熟悉的套路。
第92章
“麻椒小酥肉”和“黄金茄盒”的推出, 让小火炉在新年到来之际,有多了一大堆前来订餐的客人。
本来小火炉的铺子其实是足够用的,一楼的大堂, 二楼的包间, 装下七八十号客人绰绰有余的。
只是从前一段时间, 小火炉靠着“水煮鱼”再一次成为了南城老餮口中的“顶级美食店”代名词后,几乎是来南城的人都可能听到过这样的对话。
——小火炉?那个是涮锅店吧,我想吃正宗南城菜!
——小火炉是个不正宗?!这是我听过的最大的笑话了。
——不是。
——我跟你说,整个南城要是说小火炉做菜不正宗那就没有做菜正宗的地方了。
总之,不管做江南菜淮扬菜如何, 来南城的人都知道在门东大街里面有一家叫“小火炉”的涮锅店。
随着名气的不断提高, 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外面等座时间越来越长的问题、包间暂时无法接待更多客人的问题,后厨每天采购的菜量和肉量基本上剩不了, 人手忙不过来等诸多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如果一定要用一个概论性的词语来解释,那就是小火炉客流量承载量已达上限了。
在一楼二楼接待的桌数不变, 翻台率逐日增加的现在, 现有的店铺已经达到了它最大的载客量, 再多一点都接待不了。
正因为这一点, 所以才导致外面排队时间越来越长等这些问题。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说难不难, 说简单也不简单。简单来说,只有一个方法——扩大店面。扩大店面这个事情为什么又说它难呢?主要还是跟店铺本身有关系。店铺所在的门东大街目前可以说是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 周围都是一些老店。
老店也就意味着这些店面大多数是祖产, 做生意的人都还挺注意这一点的, 轻易不会动祖产。
当初程以时能“捡漏”这个店铺, 除了当初中介的帮助以外,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有一点运气的因素存在。
因此, 现在还想捡漏基本上就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
不过当时装修店铺的时候,的的确确还有两个可以改造的地方,一个是跟后厨相连的废弃小院,另一个则是那被当做杂物间的三楼。
程以时是一个想到什么就会去做的人,当天跑了一趟有装修业务的工程队,下午就带着人过来量尺寸了。
木芳芳见工程队的人在废弃小院还有三楼的杂物间跑上跑下,想着装修的事情,还有店铺的事情,于是问程以时:“那装修期间,咱们店是不是刘不营业了?”
就像之前街口有一家店改成了录像厅,当时找了工程队的人过来装修,是花了不少时间的。不过时间长也是有必要的,后来一看工程队装修的效果确实不错。
她这个提问恰好是一个契机。
程以时正好想把过年期间的一些安排跟员工们交代一下,装修的这档子事也正好可以放在那个时候做。
“过年期间,我们要回北城。小火炉到时候就在那个时间段里装修一下。大家要是回老家也不用着急回来,当然那段时间不上班的话,店里也给大家会给出适当的补贴。”她这么说其实想的是,反正他们很长时间没有回北辰,所以到时候一定会在北城。但时间比较长一点,然后这段时间胡波他还要忙公司的事情,肯定顾不上这边。所以与其让店铺这边发展受限,还不如关了门好好装修一下。
况且她其实对装修这件事情还是有比较高的期待的。
工程队的工作人员刚才跟他说了一下,目前大概估计出来的可利用的面积其实比他最开始设想的面积要大不少。这就意味着如果到时候装修结束的话,起码店铺的接待能力要比现在高出一倍左右。
这个数字可能听起来并不是很夸张,但是如果换成客流量带来的流水来说的话,绝对是很不错的一笔了。
而在程以时说完过年了,放假安排之后,店里工作的所有员工其实都有一点惊讶。
他们都不是说没有经历过社会上的这些事情,基本上都是多多少少在一些单位或者是企业工作过的,就算没有工作过也是在公社里干过活的。别的道理他们都不懂,但是一个道理他们都懂,那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但是来到小火炉工作之后,他们对于老板的看法,其实改变了很多。因为在这里,他们不仅能够拿到丰厚的基本工资,还能拿到做菜或者是销售菜的提成。不仅如此,关键是每个人每个月还能放两天假。而从这样的待遇上面来看,他们的工作,基本上跟机关铁饭碗的工作差不多了。
所以,在程以时提出会给“额外的放假补贴”之后,几个员工对视一眼,彼此交流了一下眼神。然后由最为沉稳的春生作为代表发言:“老板,放假这事大家都没有意见,但是额外的补贴大家就不要了。”
他一说,老实朴实的刘明跟着附和:“就是,大家平常挣得就很多了,而且咱们过年到时候还给肉给菜,放假的时候,咱们又没干活,可不能多要钱。”
除了这两个人,其他人都是一副“就是这样”的赞同脸。
程以时轻笑,现在的大家都是这么的朴实,一点不属于劳动付出的东西都不会额外索要。这种品质是这个时代最难得的。
只不过,越是这样就越应该对他们更好一些。
“工程队领队刚才跟我说了,大概过年前二十二号三号就准备过来先把杂物清理干净。过完年初四初五就能正式开工了。到时候我们估计回不来,店里的装修还得你们轮流盯着。”她说。
“盯那个也不费力气,也没干活,不能给钱。”木芳芳径直道。
她这样的说法,得到了剩下所有的员工的认可。
程以时最后只能暂且妥协了,你却想着如果到时候不给大家多加工钱,那就在年前发年礼的时候多给大家分一些。
“好。”她笑笑说。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腊月十八。
蒋彦辞因为户籍是在北城,所以在年前请到了长假。他拖了一个在车站上班的朋友,买到了26号回北城的卧铺车票。
胡波比他们稍微要晚一点,因为还有一年公司的事情要处理,所以火车票订单了腊月28号。因此,这也就决定了小火炉的营业时间,最晚只能到腊月28号。
最晚的营业时间公布之后,小火炉店里的客人再次达到了巅峰。尤其是这一次公布了营业时间,后面还写了后期装修还要推迟开业时间。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老客们呼朋引伴地赶在最后的营业时间之前来到了店里。
而为了过年新上的炸酥肉还有炸茄盒两个菜,也成为了之前卤鸡爪这个菜成为了客人们打包最多的菜。
腊月二十二。
得知今年程以时要回北城过年的于春坊带着两个孩子过来大包小包的给他送了一堆的南城特产,以及她自己做的一些炸货。
“这些东西都是我自己做得不太值钱,但是味道还是挺好吃的,你带回去让家里人尝一尝我这个手艺。”现在的于春坊跟半年多之前的那个饱受沧桑压迫的人已经是完全不一样了。
“怎么会!春坊姐,你这个手艺是非常厉害的。”程以时笑笑。
于春坊也跟着笑。
然后她又看了一眼楼下的热闹的场面,感慨道:“小时,我觉得你现在开这个店开的是真好,感觉你现在比以前更开朗了。”
程以时有些没反应过来。
“以前我看你快乐是快乐,但是一个人孤零零的没一点人气儿。还是现在好,舟舟接回来了,小蒋转业回来陪你了,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的,多幸福呀!”于春坊弯弯唇,“我觉得你那个车祸呀,也就是那句老话说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程以时顿了一下。
程以时感觉自己好像最近忽略了什么,闭上眼睛躺在床上,那本在她车祸昏迷时出现在脑海中间的“原著”再一次出现了。这一次他清楚地看到了,原著里面“程以时”的命运和结局。
在那本书中“程以时”因为车祸救助不及时,后来一直处于昏迷的状态。后来苏醒之后,身体却一直没有恢复十分的虚弱。就这样一直拖,拖到了那一年的小年前一天晚上,人没有熬过去,就这样死去了。
昏昏迷迷,她只看到了那年小年的前一夜,外面大雪纷飞的场景。
在那本“原著”中,她就在这样一个大雪纷飞,寒冷至极的一夜死去了吗?
程以时突然觉得有一点寒冷,身体冻得颤抖。
突然在这个时候,一个人抱住了她。就像是黑夜里点亮的蜡烛一样,就像是几个火炉一样给予了她温暖。
在这个时候,她听到一个人低沉磁性的声音,在她的耳边问:“做噩梦了?”问完,不等她回答,便把她搂进怀里。
程以时睁开眼睛,看到蒋彦辞担忧的目光。那个黑曜石一般的眼睛就好像宝石的碎片一样发展闪亮的光。
她呆呆地愣着没有说话。
“怎么了?”蒋彦辞皱眉,伸出手臂摸她的额头。
程以时问他:“你怎么突然回来了?今天是几号?外面下雪了吗?”
“我怕你一个人暖不热被窝就回来了。”蒋彦辞认真的回答她的问题,眼神中也没有丝毫的敷衍,“现在应该是过了23号的零点了,外面也没有下雪。”
没有下雪。
程以时忽然笑了一下,然后抬起头在他的脸颊上吻了一下轻声说:“蒋彦辞,小年快乐!”
第93章
从南城到北城, 从南到北,要穿过几千公里的土地,越过蜿蜒山脉, 淌过曲折黄河, 才能到达。
坐火车的一路是枯燥的, 但是好在程以时有先见之明提前准备了几册小朋友的漫画书,这才度过了漫漫车程。
到站北城的时候,程以时侧身,仰起头看到火车车窗外蔚蓝的天空,以及那浮光掠影一样划过天空的白鸽, 心中感慨万千。
尤其当耳畔传来的是那一口熟悉的京片子的话时, 她才清晰地意识到一件事情。
程以时回来了。
北城部队大院。
一大早起来就指挥着保姆在厨房忙活起来的孟鸳面上一脸喜色,任谁都能看出来她的好心情。
“这个小鱼要炸得酥一点, 酥一点鱼骨头鱼刺都炸脆了,吃起来不耽误事, 小时可以一口吃一个。”孟鸳指导着保姆炸小鱼。
保姆姓余, 很早之前就来蒋家当保姆了, 对家里的事都清楚。她当然知道孟鸳这个人对小儿媳妇的喜欢, 这会儿见她乐乐呵呵的提意见, 也跟着她一起高兴。
“放心, 这小鱼我肯定炸得酥,到时候小辞媳妇肯定喜欢。”
“那肯定好, 余姐, 你手艺好的, 小时肯定喜欢。”孟鸳笑笑, 然后低头看了一下手表上的时间,欸呀一声, 猛地一拍手,着急说,“这都几点了,也不知道老蒋接到人没有,他这个人管那些个兵管用,接人就不太靠谱了。我得去打电话问问去。”说完,就皱着眉快步走向客厅去打电话了。
炸鱼的余姐:?蒋军长?不靠谱?她究竟听到了什么。
改开已经进行了八九年,北城也不再像六十年代那样缺少物资。现在的北城军区大院,家属们条件一般的也能三两天吃一回肉。
不过尽管如此,这个香喷喷的炸小鱼的味儿依旧还是让有些人嘴热眼馋了。
“谁家一大早炸了鱼,这么香,味儿真正儿。”一个提着菜篮子的大妈问。
跟她一起的另外一个穿蓝衣服的大妈,抬了下巴,指指了最里面的那个小洋楼,对她说:“听说是蒋军长家那个最小的带媳妇孩子回来了,孟鸳从昨天开始就去菜市场买了许多东西,有鱼有虾呢!”
“最小…不就是小辞?”提菜篮的大妈听她这么一说,忽然就想明白了,“那不就是带着小时回来了?”
“可不就是。”蓝衣服大妈点头,然后又不经意地看了一眼另外一边那边排房的第一间,眸色里面闪过一丝嫌弃,无语道,“那程二东把小时赶走这么些年,强行占了人家房子这么久,人小时这都多少年没回来过了。当初我就说,小时都跟辞小子结婚了,就不该把这房子……”
“咳咳。”提菜篮的大妈忽然扯了一下她。
两人身后,此时正站着一个穿军装戴眼镜的男人。
提菜篮子的大妈看到他,神情稍微有一点不自然,尴尬笑了一下,客气地问:“以南,你这是出完任务回来了?”
程以南不是不在乎有人在背后说他们家的事情,只是相比追究这件事情以外,他更在意的是刚才听到的那个事情,他问:“以时跟蒋二回来了?”
“…嗯嗯,应该是回来了。”提菜篮的大妈回答着,心想要不是刚才说你家坏话被听到了,她才不会回答这个问题。这一家人就不该有亲戚朋友。
程以南得到想要的消息以后,皱了皱眉,顾不得跟两个大妈计较,迈开长腿回了家。
相似小说推荐
-
千灯录(侧侧轻寒) [古装迷情] 《千灯录》作者:侧侧轻寒【完结】番茄2025-09-26完结标签:精品小说,情感小说文案: 【悬疑破案+宫...
-
随军第一天,我拿回了灵泉空间(微醺米饭) [穿越重生] 《随军第一天,我拿回了灵泉空间》作者:微醺米饭【完结】七猫VIP2025-09-21完结121.01万字 2万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