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综]名满天下 (总裁哥哥)



杨雪同伍员甚至都还没有让使臣觐见晋君,便又亲自将其拦下。他们所做出的最好的打算,便是让晋国自己,去让自己分崩离析。

优哉游哉的看着他们自己去斗,杨雪和伍员在客栈里一连等了六日,才将一路上快马加鞭向着二人赶来的孙武给等到。

跨步下马,孙武拂去了自己身上一直来不及拂去的尘土,嘱咐好店家将马匹牵去喂草,这才急匆匆的向着杨雪给自己递来的房间寻去。

上了楼,站在左手边第一间房房外,孙武敲了敲门后,便推开了门,走了进去。

“长卿来了?快进来坐。”杨雪与伍员相对而坐,一抬首便望见跨进房门的孙武。

孙武关紧了房门,行至伍员的身边,盘起了腿,便同伍员并肩而坐,“得了韶姬的命令,片刻不敢推迟,急匆匆的便来了。”

他没问关于任何杨雪突然改变计划的问题,因为就在来时,听到范氏、中行氏叛乱之时,他的心里便得到了所有的答案。

“叛乱一事,情况如何了?”因着不是都城,所以从其他地方所得到的消息,往往总有推迟。为了更好了解此事的进程,孙武不得不向杨雪问道。

“因为范氏和中行氏久攻不下,难得的,魏、韩、赵、智四家竟然也联手了……”范氏本身便是晋国的第一大家族,加之中行氏同样也是晋国的一大权利象征,自然不会是其他两派任何其一可以攻下的。四大家族俱是生死存亡之际,选择了联手,虽然罕见,却也并不稀奇。

杨雪话说至一半,孙武的心里大概也有了一个数。知道他们胜负还未分,便也不着急,反倒是细细思考了起来。

想了许久,他忽然说道:“进入曲沃之时,途经赵氏管辖的土地,听闻了一些趣闻,不知子胥、韶姬可有听闻?”

趣闻?

杨雪同伍员一同摇了摇头,心里当真也是起了几分好奇。

心中本便怀了一份懊恼的心思,自与伍员一同进入曲沃时起,整日里打听琢磨的便是晋国的情形,想着要完善原本的策略,哪还分得出别的心思去打听其他的趣闻。

“说是趣闻,其实也不尽然。不过是我在赵氏管辖土地上的一些所听所闻罢了。”孙武见杨雪同伍员一概不知,便只好侃侃而道——

“晋国六卿之中,赵氏的亩制最大,一亩土地以一百二十步为宽,二百四十步为长,却又偏偏赋税最少。加之赵氏族长赵鞅礼贤下士、任用贤能,奖励军功、以功释奴,倒是不同于其他五大族长,颇得人心。”

孙武的话仅仅只是初闻,杨雪还不觉得,但伍员却已觉得甚为熟悉。

思忖良久,脑中灵光一闪,伍员终于想起了到底是哪里熟悉,便出声断定道:“他这是在效仿韶姬!”

“没错。”就在伍员话落的同时,孙武便肯定了伍员的猜测。

韶姬获取民心的方法,是真正从民众的角度去出发的,却也是真正有损贵族的利益,所以,纵然收效奇佳,却也少有诸侯效仿。但晋国情形本就复杂,赵氏所管辖的土地除了赵氏,本身也没有其他人能插手。赵鞅在士鞅的打压下,为了韬光养晦,会想到效仿韶姬,也并非不能理解。

虽然赵氏处境自被污一事之后,地位一落千丈,不及其他五家,但这赵鞅却能当机立断,结合赵氏的情况,将杨雪的主张和手段完美运用,辅之自己的主张,又何愁不能在日后成为范氏之后的另一个第一氏族?

此时此刻,杨雪三人心中的想法大约是一致的——

这世上有一种人,你只要给了他机会,他便会野蛮生长。而赵鞅,或许便是这样的人。要么,便做那个从一开始就扼杀他的人。要么,便一直扶持他,做他的盟友。于赵鞅,应当也该如此。

究竟应当成为盟友,还是应当成为仇敌呢?如若当真想攻下晋国,他们便应当趁着六家混战的时候,首先解决赵鞅的问题。毕竟,谁也不希望在胜利可期的时候,只因一个人而被全部翻盘。

“这赵鞅为人如何?”杨雪问道。

或者在孙武和伍员的眼里,赵氏还不过是一个小氏族,成不成为仇敌并不足以为惧。但在杨雪眼里,多一个朋友始终是要比多一个敌人要好得多的。

自负才高之人,与生俱来的情感也往往要比别人深得多。跟能力高深的人成为仇敌,要比跟普通人为敌困难得多,楚王和伍员便是最好的示例。如若赵鞅品行也好,那么自然是拉拢最好。

大略知道杨雪心里的想法,孙武回道:“据闻,与其交好之人甚多。”

具体有哪些人,也不必孙武一一表出。人品不同,用词多也不同。如是小人,多用谄媚之词。但孙武却用了“交好”,其中寓意不言而喻。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去医院,忽然产生了一个问题,为啥我天天喝中药,身上还是没有传说中的“药香味”呢?【严肃脸】

日更get√

爱你们,么么哒(づ ̄ 3 ̄)づ

第82章 春秋33

六大氏族间虽是战况胶着, 但因着是四大氏族共同抵抗范氏和中行氏,所以, 哪怕范氏长久的居于第一氏族之位, 却也仍旧是没能谋逆得逞。

眼睁睁的瞧着晋国的这场内斗落下帷幕,一直等着范氏和中行氏的所有族人都被驱逐出了晋国, 杨雪也都没再提过要拉拢赵鞅一事。反而是反行其道, 重新又将计划拉上了一开始的进程,派出使者进了晋王宫, 给晋国下了战书。

内斗刚刚结束,四大氏族同范氏和中行氏本身便是两败俱伤,乍一听闻宋国要同晋国开战,顿时便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三两日的休养生息, 于他们这样才刚刚伤筋动骨完的氏族来看, 分明便只是杯水车薪。

门墙院落里, 两人相对而坐。

其中一显然是门客的男子,恭敬的对自己身前之人问道:“大人可又是在想韶姬一事?”

这门客口中的“大人”, 便是赵鞅。赵鞅盘腿而坐,手指不断在自己的膝盖处敲打着, 做着沉思的模样, 不答反问道:“安于,韶姬所提之事, 你以为如何?”

因着礼贤下士、招揽贤能的缘故,他门下的能人也算众多,派了些人仔细去询问打探, 也不难得知跟着那宋国使臣进入曲沃的还有另外一男一女。据闻,那女子年龄不过十七八岁,却样貌秀美、世间难见,而那使臣又对其卑躬屈膝,他便只能想到那是宋国的韶姬。

自宋国使臣下过战书以后,晋国境内各地便连连掀起了战争。尤其那宋国进攻还偏偏不是只集中一处,反而是四分五散的多处下手,叫刚刚结束一场苦战的四大氏族连支援的方向都久久定夺不下。

他知道这宋军必然是潜伏已久,为的便是趁这晋国内乱初平之时拿下晋国。但同样的,他也知道硬碰硬绝不是一个好点子。所以,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登门拜访。

原本,他以为自己是为请求宋国停战而去,但他没有料想,到了最后,反倒是他生了其他的心思……

赵鞅的家臣董安于知道赵鞅在烦恼些什么,但他却并不觉得这是一个难题。似乎连想都不曾去想,董安于问道:“正如韶姬所言,这晋国公族王室不振,反倒留下偌大国土权势去任世卿大夫相争,早晚会有覆灭的一天。连晋国的公子公孙都出往他国谋求出路,大人何不也另寻一可靠之国,安心壮大赵氏?”

那假使我保下晋国过后,使赵氏不断强大,最终吞取晋为赵呢?

虽然对家臣、民众仁慈,却也并不代表他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氏族比国家还重,那如若他能变氏族为公族王室呢?做一君主如何也应比做一臣下要好吧?

赵鞅的脑海中忽然闪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但最终,他还是没有问出声。本身能有如今的这样一番成绩,他便自知是借鉴了韶姬的主张。哪怕日后的某一天,他或者也同样可以想到,但决计不会是现在。

同理,韶姬既可创下诸侯攻入强国都城的第一大奇迹,焉知其不会创下第二个?这之后,哪怕他可以蛰伏,可以打着复国的名号夺回晋国,却也决计不会是现在。况且,当真如此,他还有没有命活到那个时候也未曾可知。

心思百转千回,赵鞅的心里终于也有了一个决策——

晋国对不起赵氏,险些灭了赵氏最后一丝血脉。所以,在晋君与赵氏之间,他选择的,永远只会是赵氏!

亲自再去见了一次杨雪,最终,他给了杨雪一个满意的答案。

其实,自心里打定主意要收服赵鞅过后,杨雪便已经在心底有了十分明确的想法——

自古以来,只有被求的人拿乔的份,就没有求人的人自命骄矜的理。求人的人,一开始便注定了低人一等。

杨雪做不来求人的人,不愿意失了主动权,也不愿意让人把在掌间任意把控。所以便按下了自己躁动的内心,一步一步的慢慢谋算,给赵鞅放出了自己也在曲沃的消息,只想着让赵鞅自己找上门来,让赵鞅变成那个求人之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