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沁沁高兴道:“谢谢妈妈。”
夏军山回来的时候,手上拿着一个军用水壶,笑着拎到夏沁沁面前道:“沁沁,你猜爸爸的水壶里面放了什么?”
夏沁沁道:“是水,妈妈说水壶是用来装水的。”
夏军山打开盖子,递过去笑道:“你看看这是不是水?”
夏沁沁低头向水壶里看,见里面是雪白的液体,还有一阵扑鼻的奶香,惊喜道:“哇,是牛奶!”
她摸了摸小脑袋,好奇地问:“爸爸,你的水壶能把水变成牛奶么?”
夏军山挑眉道:“你猜?”
夏沁沁惊讶的睁大圆溜溜的眼睛,低头凑近水壶口又看了看,还伸手抱着水壶晃了晃,见里面的的水还是白色的。
“好厉害!爸爸的水壶真的能变出来牛奶!”
夏军山摸了摸女儿的头发笑道:“不是水壶变出来的,是爸爸买的。”
夏沁沁眨了眨眼睛,有些失望地叹口气道:“啊……不是变出来的啊。”
夏军山抱起女儿道:“水壶变不出来也没关系,爸爸以后经常给你带牛奶喝好不好?”
夏沁沁点点头,“嗯嗯,好。”
夏军山把女儿放到餐桌的椅子上,拿出她的小茶杯,倒了一杯牛奶给她,“你尝尝好不好喝。”
夏沁沁高兴的接过杯子,装满牛奶的杯子重量让她手一沉,夏军山忙用手托着下面。
孟钰菲从厨房出来,听到他们父女俩刚刚的对话,好奇地问:“哪里来的牛奶?”
夏军山解释道:“今天上午在对岸沿海勘查地形,路过一个小镇,有个生产队在供销社卖他们队里的牛产的牛奶,都是当天一大早现挤出来,煮开后拿来卖的,很新鲜,我就买了一壶。”
孟钰菲道:“这么巧啊,那你下次遇到再买些回来,听说牛奶很有营养,孩子喝了好。”
夏军山点头道:“我特地问了卖牛奶的老乡,他是那个生产队的大队长,说他们生产队解放前本来是个养牛场,养了一百多头牛呢,是当时市里的一个大户人家养的,说是专门为了产牛奶给他家姨太太洗脸用的。”
说着摇了摇头道:“这资本家真是奢侈,那时候多少饿死的人啊,他们竟然还拿牛奶洗脸。”
孟钰菲道:“所以他们的失败是必然的。”
夏军山道:“不过他们跑路后,那剩下的一百多头牛倒是起了作用,分给了周边各个生产队后,还剩下十几头,每天产的牛奶不少,喝不完的队里就拿到供销社卖。”
这个年代,生产力不足,机械设备的使用还是只限于工厂,在农村,有一头牛,在农耕的时候可是起了不少作用。
夏沁沁喝了半杯的牛奶,把头从杯子上抬起来,嘴角印上一圈白色的牛奶印渍,随着她一笑,白圈也随着扩大。
“好好喝~”说着夏沁沁打了个小嗝。
孟钰菲好笑的摸了摸她的小肚子,“先别喝了,你这喝饱了就吃不下去饭了。”
“我能吃得下,我是大胃王。”夏沁沁挺着小肚子道。
夏军山擦去她嘴角的牛奶渍,夸道:“沁沁真厉害,吃的多的小朋友会长得高高哦。”
夏沁沁笑道:“我要长得和爸爸一样高!”
夏军山笑了,点头道:“嗯,你是爸爸的女儿,肯定会长得和爸爸一样高。”
夏沁沁转头看着孟钰菲道:“我还要和妈妈一样好看。”
孟钰菲笑着点了点她的额头,道:“那就快吃饭吧。”说着把盛好米饭的小碗放到她面前。
今天打了一条清蒸鲈鱼,夏军山给女儿夹了块鱼腹肉,道:“吃鱼会聪明,沁沁以后要和妈妈一样,考大学。”
“嗯嗯。”夏沁沁拿上筷子夹起鱼肉吃了起来。
夏军山给孟钰菲也倒了一杯牛奶,道:“你也尝尝味道怎么样。”
孟钰菲拿起水壶,把里面剩的牛奶倒进夏军山的杯子里,正好倒了大半杯。
“你也一起尝尝。”
夏军山道:“留给沁沁晚上喝吧,我不喝。”
孟钰菲道:“牛奶不能久放,现在天气又热,到晚上会坏的。而且,在我们家,不管再好的什么东西,大家都要一起分享。”
夏沁沁点头道:“是的,好吃的分享会更好吃!”
夏军山笑道:“好,咱们家一起分享。”
—————
王主任急匆匆再次来到童彩凤家的时候,正好在门口碰到下班回来的方团长。
方团长看到她,好奇的问:“王主任,您怎么来了?是有事找彩凤么?这个点,她应该去幼儿园接孩子了,要不您进屋坐着等一会。”
因为王主任是妇委会的主任,方团长看到她过来的第一反应就是来找他媳妇的。
王主任却道:“方团长,我是来找你的。”
方团长奇怪道:“找我?”
王主任点头道:“对,我和你说说你家小女儿的事。”
随即就把上午的事简单说了下,“所以我就想着把她的粮本关系转到食堂去,一个月七斤的粮食,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够她一个小孩子吃了。”
方团长听着她的话有些发愣,沉默了几秒问:“王主任,你是不是误会了,我家孩子一天三顿都吃饭的啊。”
王主任道:“你确定?那孩子的饭是你喂的么?”
方团长摇摇头道:“不是。王主任,你的意思不会是说彩凤故意饿着孩子吧?我家也不是就只有这一个孩子,前面一个十岁,一个七岁,都上小学了,不至于饿着孩子的,彩凤有养孩子的经验。”
王主任道:“你看过你家小女儿么,瘦瘦小小的。”
方团长道:“小孩子不都这样么,她才不到一岁,和幼儿园几岁的孩子一比,看起来就显的小。”
王主任没好气道:“那你看过她的脸色了么,面黄肌瘦的,比你家那口子的脸色还差!”
方团长仔细回忆了一下,他是那种典型的甩手掌柜型父亲,从来不带孩子的,对于还不会说话的小女儿,关注的就更少了。
现在回忆起来,那孩子要么是被抱在怀里,要么是放在床上睡觉,一下子竟然想不起来孩子的脸色是什么样……
王主任见他皱眉沉默,忍不住问:“你到底同不同意转关系?”
方团长心里肯定是不同意的,这无缘无故的把孩子的粮本关系转去食堂,别人知道了算什么,这不是变相承认了他家不管这个小女儿了么。
要面子的方团长脑中一转,开口道:“王主任,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下午就去供销社买罐麦乳精送到幼儿园,麻烦老师们白天有空的时候给孩子冲点喝。以后每个月,我都会提一罐麦乳精过去,保管不会再饿着孩子了。”
这个年代的麦乳精一罐子大概有一斤的重量,每次喝的时候拿勺子挖几勺冲开,一罐子足够孩子喝一个月的了。
听他这么说,王主任道:“这是你说的,那就这么办吧。”
她也知道,这件事毕竟是方团长的家事,她其实也不好过多插手。就像童彩凤之前说的,孩子现在只是看起来瘦,毕竟也没有真的生病,而且这个年代的孩子,在大多数人心里也没那么金贵,能顺利养活就够了。
达到目的,王主任就转头离开了,正好碰到接孩子回来的童彩凤,王主任懒的和她说话,直接越过她走了。
童彩凤背后翻了个白眼,走到方团长跟前,问:“她来干嘛的?”
方团长看了眼童彩凤怀里抱着的女儿,一下子对上一双大大的眼睛,这双眼睛在消瘦的小脸上显得更在的大,也更在的惹人心疼。
童彩凤不耐烦道:“你发什么呆啊?”
方团长看了她一眼,道:“没事,王主任说句过来闲聊了两句,对了,你今天中午烧饭了么?”
他没说刚才的事,看了小女儿的脸色,再看看童彩凤现在透着红光的脸色,心里知道王主任刚才说的话八成是真的了。
童彩凤道:“不是和你说了么,我身体不好,不能碰凉水,今天中午吃食堂。”
方团长道:“我看你脸色挺好的,怎么你的病还没好?要不我下午带你去部队医院看看?”
童彩凤避开他的视线,道:“不,不用,过几天就好了。”
方团长道:“是么,再不好我们就去市里医院看。”
下午,孟钰菲送完夏沁沁去幼儿园,转头去了妇委会。
王主任很高兴孟钰菲过来,忙拉着她坐下,顺带和她说了方家的事,“这方团长还算有些良心,虽然没把孩子的粮本关系转过来,但一个月一罐子麦乳精,孩子好歹不会饿着了,等再大一点,就会说话也会自己吃饭了,那童彩凤再故意饿着她,她自己就会告状说出来了,到时候我也好去帮她。”
孟钰菲道:“估计方团长也是怕丢面子。”
王主任笑笑,道:“管他是为了什么,只要把事办了就行。”
孟钰菲点点头道:“您说的对。”
王主任倒了杯茶给孟钰菲,叹口气无奈道:“咱们这些年一直强调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女平等。可又有多少人在家里能一碗水端平,不重男轻女呢?”
孟钰菲接过茶杯,笑道:“所以才需要王主任您这样的人为我们女同胞们做主啊,不管那些人心里怎么想,但面上不能侵犯咱们妇女同志的利益。”
王主任笑道:“就是,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好处可不能少了咱们。”
孟钰菲喝了口茶,道:“王主任,我这次来是有件事想和您商量。”
“你直接说。”王主任摆摆手道。
孟钰菲便道:“是这样的,中午沁沁她爸从对岸的小镇上带回来一壶牛奶,说那边的一个生产队里有十几头牛呢,每天产的牛奶,喝不完的会拿到镇上供销社卖。”
王主任点头道:“我也听说过,那里解放前好像就是个养牛场,是一个资本家弄的,喂的牛产的牛奶味道很好喝。”
孟钰菲道:“我中午也尝了,味道确实不错,最重要的是有营养,特别是对孩子来说,喝了对身体好。既然这么巧遇到能产奶的牛,我想能不能由部队后勤出面,和那个生产队达成合作,以后每天给咱们这里送些牛奶给孩子喝。”
王主任听了点头道:“这个主意好啊,我家老大小时候身体弱,医生就说喝牛奶对体质好,老余找了好久也没找到产奶的牛,最后是弄了羊奶回来。”
孟钰菲道:“虽说这里的海鲜水果比较便宜,种类也丰富,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属院里来随军的家属们,来自全国各地,饮食习惯也各不相同,难免会有人不习惯这边的饮食。大人们还能克服一下,可对于孩子来说却很难,毕竟他们还在长身体。”
王主任赞同道:“是的,这小孩子就和小树苗一样,小的时候没养好,那可是在根上就受伤了,以后长大了身体就会比别人弱。”
说到这,王主任对孟钰菲拍板道:“这样吧,我晚上去一趟师长家,亲自跟他汇报这事。事关咱们整个家属院的孩子,这也是好事,师长应该不会反对。”
孟钰菲笑道:“那就麻烦您了,这事成了,我家沁沁也能跟着一起有牛奶喝了。”
王主任点点她道:“你家夏团长既然这次能把牛奶带回来,下次也能带,沁沁还缺牛奶喝啊,你这么做不过是为了家属院的孩子们罢了。”
孟钰菲道:“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才更好嘛。”
周六早上,南崖岛码头。
今天的码头热闹非凡,挤满了人,除了乘船出岛的乘客,还有岛上要入伍的新兵,以及来送行的亲友。
这一批新兵要先在琼州市里集合,然后按批次分到各地,张大嫂的儿子马卫栋也是今年的新兵,今天张大嫂上午请了一会假来送人。
张大嫂把手里的包袱递给马卫栋,叮嘱道:“这里有给你做的两双新鞋两套衣服,还放了一包糖一包饼干,你路上饿了记得吃。”
马卫栋接过包袱笑道:“妈,您当了这么多年家属还不知道么,我这去了部队,吃喝用度啥的部队都给我包圆了,用不着从自己家带衣服鞋子的。”
上午和学校请了假一起过来送行的马卫梅笑道:“部队发的是部队发的,妈给你做的是妈的心意,是咱妈对你的一番慈母之心,你好好领情吧。”
马卫栋摸着后脑勺憨笑道:“谢谢妈,我休息日穿。”
张大嫂伸手给他理了理衣襟,道:“你去了那边,要好好照顾自己,记得常给家里寄信回来。”
马卫栋边听边点头应道:“好,知道了,你放心吧。”
马卫梅道:“大哥,你去了那边,看到有什么好吃的记得寄回来给我们吃啊。”
马卫栋拽了下妹妹的小辫子道:“知道了,忘不了你这个馋丫头。等我走了,你就是家里的老大了,好好照顾弟弟妹妹啊,别欺负他们。”
马卫梅道:“哼,谁欺负他们了。”
马卫粱看着大哥这一身新军装,眼中有羡慕也有崇拜,夸道:“大哥,你穿这身军装真好看。”
马卫栋高兴的拍了拍身上的衣服道:“好看吧,等你长大了,我借你穿穿。”
马卫芳指着大哥的衣服道:“大哥的衣服和爸爸的一样。”
马卫栋弯腰抱起了小妹妹,笑道:“是吧,大哥去当兵了,和咱爸一样去保家卫国,你在家乖乖的啊,好好上学,有人欺负你了就告诉你三哥。”
马卫芳听话的点头,马卫粱拍着胸脯保证:“我会罩着小妹的。”
耳边传来轮渡地汽笛声,甲板上有人拿着喇叭喊道:“快开船了,请入伍的新兵们抓紧时间上船,来送行的亲友们往后退退,别耽误了大家上船啊。”
一直沉默的马团长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道:“好了,快上船吧,去了部队别给老子丢人。”
马卫栋笑着露出一口大白牙,朝着父亲敬了个礼,拎着行李转身意气风发的朝轮渡走去。
轮渡驶离码头,岸上送行的人用力的朝着船上的人挥手,入伍的新兵个个身穿绿色的军装,胸前带着大红花,兴奋的向着对岸的亲友们挥手告别。
今天的码头,弥漫着不舍的离别情绪,但更多的是满满的骄傲与自豪,还有对新兵们的祝福。
海岸边的一处沙滩上,韩建红站在岩石上默默地看着不远处热闹的码头。
“喂,你怎么不去那边看热闹。”身后传来一道声音好奇的问。
韩建红回过头,见来人是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大的小姑娘,她微微皱眉回忆,却想不起来自己在哪里见过她。
女孩笑道:“我叫戚珠珠,我家住在公社后面。今天是我的一个堂哥入伍的日子,我们家可是全家出动来给他送行!我觉得太吵了,过来这边清净一下。对了,你叫什么啊?”
韩建红道:“我叫韩建红。”
戚珠珠轻轻一跃,灵活的上了岩石,坐在韩建红身边,看着那边热闹的人群道:“你看我那堂哥,在家调皮捣蛋的惹人嫌,一下子去当兵了,就成了咱们戚家的出息人了。哼,他从小水性可是一直比不过我的,而且身为戚家人,他竟然不去当海军……”
戚珠珠嘟着嘴说个不停,韩建红一直默默的听着,最后戚珠珠忍不住感概道:“不过,这送行可真气派啊,堂哥当了兵,我三伯可自豪了,腰杆子都挺的直直的。”
把自己的话说完了,戚珠珠转头问:“建红,你也是来码头送人的人?”
韩建红摇了摇头道:“不是,我家没有人入伍。”
戚珠珠好奇地问:“那你是来干嘛的?你应该是家属院的吧。”
韩建红点点头,道:“我是来游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