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团长,嫂子,我先走了。”
孟钰菲忙道:“先进家里喝口水吧。”
小赵连连摆手道:“不了,不了,我就不打扰你们了,我还得回去给师长复命呢。”
夏军山点点头道:“麻烦你回去帮我跟师长倒个谢,等我这边忙完就亲自去他办公室汇报工作。”
“好的。”小赵点点头,敬礼后转身开车离开。
推开院门,一家三口踏入他们未来要生活的家。
夏沁沁小跑进院门,顺着脚下的石子路蹦蹦跳跳的来到院子中间,石子路两边是泥巴地,上面零星的长着些野草,看出来应该是挺长时间没人住了。
“有小花。”
夏沁沁一脚踩进泥巴地,蹲下来弯腰辣手摧花,拿着那朵小花小碎步跑到孟钰菲面前,举起手道:“妈妈,送你。”
孟钰菲看着女儿脚上那双白鞋子,上面的泥巴格外显眼,她眉头直跳。
夏军山很有眼色的抱起女儿,夸道:“沁沁真乖,送这么好看的花给妈妈啊。”
说着和女儿一起,对着孟钰菲露出大大的笑容,看着一大一小两张眉眼相似的笑容,孟钰菲吸口气接过花,“谢谢沁沁,妈妈很喜欢。”
夏沁沁满意的露出洁白的一口小白牙,“那我再去摘给妈妈,还有好多。”
夏军山连忙抱着她进屋,“咱们快来看看新家长什么样子。”
屋子一进门左手边就是厨房,右手边放着一个木柜看起来很新,走两步前面靠墙的是餐桌,右边放着一套木质沙发,沙发和餐桌看起来是旧家具。
“门口这个柜子是我买的,用来放鞋,沙发餐桌是房子配套的。”
夏军山见她目光停留在沙发上开口道。他还记得夏家进门就有一个大大的鞋柜,便照着买了个小的柜子。
靠南边有两间屋子,面积大的作为主卧,里面是一张双人床,床边是一排大衣柜,靠窗的地方有个带镜子的梳妆柜。
“这柜子也是你买的吧。”孟钰菲认出梳妆柜的料子和门口的鞋柜是一个料子,漆也很新。
“正好看到了,就一起让人拉回来了。”夏军山笑着轻描淡写道。
另一间靠南的小房间自然是夏沁沁的房间,里面是一张单人床,一个小点的衣柜,窗台前放了张写字桌。
此外,北边还有一间房,里面暂时没放家具。
夏军山带着妻女在房里转了一圈,有些不好意思道:“条件有些简陋,委屈你们了。”
孟钰菲却道:“这不是该有的东西都有么,其他的小东西以后再慢慢添置呗。”
她起身走到客厅的窗前,打开窗户看着院子道:“带这么大院子的房子在海市可没多少人能住上,以后可以在院子里种几株花,再搭个葡萄架,晚上我们可以在葡萄架下面看星星。”
夏军山走上前,与她并肩站在窗前,指着东边那块空地道:“可以把葡萄架搭在那里,过段时间我找人去移植几根葡萄苗过来,再弄着木头架子,秋天就有葡萄吃了。”
夏沁沁凑到爸爸妈妈中间,拽了拽爸爸的衣角,“我也要吃葡萄。”
夏军山弯腰把女儿抱起来,笑道:“好,到时候爸爸带着你一起摘葡萄,咱们再在院子里种几株桃子,石榴……”
“还有橘子,沁沁最喜欢吃橘子。”
“好,再种上橘子树。”
一家三口就这样站在窗前,望着院子开始规划起来,像是要打造一个果园。
—————
吉普车一进入家属区,就惹来不少人的目光,都认出来这是师长的车。
曹营长家里,五六个妇女围坐在院子里边编竹筐边闲聊。
“师长的车这个时候怎么就回来啦。”
“我家那口子说今天师长要喊他去开会,中午不回家吃饭了,不是在骗我吧。”
“我看车后面坐的好像是夏团长。”一个眼尖的女人道。
“听说好像夏团长去接家属了,估计车里坐的就是了。”
“怪不得说这夏团长是几个团长中最得师长看中的人,咱们家属院谁是坐师长的车进来的啊。”
听到这,有人糊纸盒子的手停了下来,她看起来年纪不大,十五六岁的样子,梳着双麻花辫,五官清秀,只是皮肤有些微黑。
“建红,你发什么呆啊?”
韩建红回过神来,“哦,我是想起来,之前听说夏团长的家属好像也是城里人。”
“呦,那不是和你家隔壁陈副团长家那口子一样,啧啧,这别又是来了个娇小姐。”
“俺娘咧,你是说那个眼睛高到天上去的那口子啊,叫,叫……”
“齐慧英。”
“对,对,就她。”
韩建红听到这个名字,手指控制不住的轻微颤抖,低垂的眼眸中满是恨意。
提到这个人,几人来了精神,打开了话题。
“昨天又看到她去师长家了,前天是去政委家,你们瞧瞧,才一个月跑了多少次了,回回手上都拿着东西,谁还不知道她是为了什么啊,不就是想要去小学当老师么。”
“她想的美,家属院这么多人没工作呢,凭什么先安排她啊。”
“谁让人家是文化人呢,她刚来的时候,俺在路上遇到她,好心去给她打招呼,结果人家理都不理。”
“不就是个高中生么,建红她姨不也是高中生,人家每次见俺们都客客气气的,也没像她那样。”
“就是,对了,建红,你姨是不是也没工作呢,我看这小学老师不如让你姨去。”
他们口中的姨,其实是韩建红的后妈,是家属院有名的好后妈。
韩建红尽力掩饰厌恶的情绪,语气平静地开口道:“前几天我姨去找过后勤处了,说这工作领导还没决定,让回来等通知。”
“也不知道这夏团长家的是什么文化,要也是个高中生,那有热闹瞧喽。”
还不知道刚进家属院就被人议论的孟钰菲,此时正在收拾行李,将衣服一件件叠好放进衣柜。
雪花膏、口红、梳子、头绳这些放在梳妆台,牙膏牙刷也拿了出来。
提前一天夏军山就已经将家里都打扫了一遍,家具全都用湿抹布仔仔细细的擦干净,新买了瓷盆水壶,地更是拖了好几遍。
部队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他一一带来了家里,整齐、整洁、干净、卫生。
昨天换下的衣服在招待所不方便洗,夏军山把衣服拿到院子里的水龙头下,放进新买的木盆里。
二月的海市天气还有些冷,孟钰菲和夏沁沁出发的时候穿着厚外套和毛衣,到这边来肯定是穿不上了。
这边天气潮湿,换下的衣服不及时洗会发霉的,夏军山手脚利落的沾着肥皂搓起来。
夏沁沁穿着她的小拖鞋,哒哒的在屋内屋外跑来跑去,一会帮妈妈递个东西,一会看爸爸洗衣服。
行李带的不多,孟钰菲很快就收拾好了,她把夏沁沁那双沾了泥巴的鞋子拿到手龙头下。
“家里有鞋刷么?”
夏军山道:“这我倒忘了,我待会去供销社买一把,你把鞋先放这吧。”
孟钰菲看着水龙头道:“这水龙头和水管这么新,是刚换的么。”
夏军山笑道:“咱们这里的自来水可是上个月才通的。”
“啊?”孟钰菲惊讶了,从她记事起家里就通了自来水,“那之前这里的人用水怎么办?”
“家属院前头有口井,大家之前都在那边挑水回来用。”
边说边将手上的毛衣挤干水放一边,“幸好年前李师长调过来的时候,觉得大家用水困难,加紧让人通了自来水。”
孟钰菲道:“那还真是多亏了李师长。”
不然每天还得去挑水,想想就知道多不方便了。
“对了,我们刚来,要和邻居打个招呼么?”
这搬家是肯定要和上门给邻居送点乔迁之礼打个招呼的,到这家属院这么多人,总不能挨家挨户打招呼吧。
夏军山道:“没那么多讲究,就咱们这一排几家打个招呼就行。唔,我记得隔壁是三团的马团长,然后是二团的陈副团长,五团的韩团长。打头的那栋也是二团的,金副团长,不过他家属还没来,家里现在应该没人。”
孟钰菲道:“那等你洗好衣服咱们一起过去吧,顺便再去供销社买点东西,我刚没找到漱口杯。”
“诶,好,”夏军山加快手上的动作。
孟钰菲进屋拿出带来的一大袋子糖果,海市产的大白兔奶糖,分了四小份,想了想,又冲着院子里问道:
“军山,我就拿点糖过去上门可以么?”
孟钰菲记得自家夏时候搬家,孟母带她去和邻居打招呼,送邻居的是自己做的糕点。
“行,这年头送糖果,在哪里都拿得出手。”
物资困难的年代,吃食最珍贵,糖更是战略物资。
出门前,孟钰菲给夏沁沁换上透气的皮凉鞋,这是前几天在百货公司买的,用的小羊皮很柔软不易磨脚,一双花了二十多块钱。
现在成人的一双牛皮鞋好点的也就十几块,花二十多买双儿童鞋,饶是孟钰菲也觉得贵了,不过拦不住孟母爱外孙女的心,执意要买下来。
夏沁沁脚上踩着舒适的皮凉鞋,一手牵着爸爸,一手牵着妈妈,嘴里含着刚从妈妈那里撒娇来的奶糖,笑呵呵的走在家属院的路上。
今天不是休息日,家属院的男人们都去部队了,家里都是女人在家。
拜访的第一家自然是隔壁的马团长家,一家三口走到院门口,透过半高的栅栏围墙,刚好看到有人在院里菜地上拔草。
“嫂子,在家忙呢。”夏军山扬声道。
女人抬起头,穿着藏青色对襟短褂,梳着老式盘头,脸上的皮肤暗沉粗糙,眼角额头处是深深的皱纹。
看到门口站着一男一女,认出来男的是隔壁的夏团长,连忙放下手上的杂草,手在裤子上擦了擦,快走两步开了院门。
“夏团长你咋来了。”
夏军山指着身边的人介绍道:“张大嫂,这是我爱人,孟钰菲,今天刚到家属院,来和您打声招呼。”
孟钰菲微笑道:“嫂子,您好,我是孟钰菲,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请您多关照。”
张大嫂这才仔细看向夏团长的爱人,这一下就被晃了一下,哎呦,还有这么好看的人啊。
她忙笑道:“诶,好,好,欢迎你们过来。”
孟钰菲弯腰对女儿道:“沁沁,这是张阿姨,快打个招呼。”
夏沁沁仰头脆生生道:“张阿姨好,我叫夏沁沁,这是我们送给你的礼物。”说着递上手上的一小包糖。
张大嫂这才低头注意到还有个孩子,“呀,这娃真俊。”她摆摆手道:“娃,这糖你留着吃吧,不用这么客气。”
孟钰菲笑着把糖递给张大嫂,“您别客气,这糖是我家乡的特产,您尝尝味。”
张大嫂有些不好意思的收下,指着屋子道:“快进家喝口水吧。”
夏军山道:“不了,嫂子,我们还要去隔壁打个招呼,下次再来叨扰您了。”
一家三口告别了张大嫂,孟钰菲低声道:“这张大嫂听口音是山河省人啊。”
夏军山点头道:“是的,我刚来那会她还给我送过蒸的馒头,味道一绝。”
孟钰菲想起夏军山的老家在北方,更喜欢吃面食,下次有机会倒是可以向张大嫂学学蒸馒头,她心里想着。
往前走两步就是陈副团长家,他家院子里不像张大嫂家种的全是菜,空荡荡的一片。开门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女人,穿着粉色碎花长裙,齐肩长发披着,头顶戴个绿色发箍。
她的视线在接触孟钰菲的时候,上下挑剔的扫视一番,皱了皱眉头,下巴也不自觉扬起。
“干嘛?”语气毫不客气。
夏军山的脸刷的就沉了下来,早听说这陈副团长家的眼高于顶,不好相处。以前没接触过,今天看来果然如此。
把糖送了后,两人也没多和她说话,直接就离开了。
夏军山对孟钰菲道:“这陈副团长家的真的和传闻一样,古里古怪,以后还是少和她打交道。”
孟钰菲道:“知道了,这种人不用理会她就好了。”
走到韩团长家门口,正好碰到回家的韩建红,夏军山喊住她道:“建红,你姨在家么?”
韩建红摇了摇头,“芳姨带弟弟去市里了。”
夏军山道:“这是你孟姨,”把手上的糖果递给了她,“今天刚搬过来,以后有空来家里玩啊,这糖是你孟姨从老家带来的,尝尝。”
夏军山和韩团长是平辈,对他的女儿自然是长辈自居。
韩建红接过糖道:“谢谢夏叔,孟姨。”
“嗯,你回家吧,我们还有事,先走了。”
离开韩家,一家三口向供销社走去,对上孟钰菲询问的眼光,夏军山解释道:“刚刚那孩子是韩团长的女儿,她说的芳姨是她后妈,韩团长是二婚。”
“哦,这样啊。”孟钰菲点点头。
韩建红站在家门口看着远去的一家三口,心里暗暗想道:谁能想到,看着幸福的一家子最后竟落得个那样的结局呢。
夏沁沁调皮的拉着爸妈的手边走边荡秋千,突然,她停了下来,抬头好奇的问道:“妈妈,什么是结局啊?”
“嗯?”
“结局,是什么意思啊?”
孟钰菲不知道女儿怎么突然想问这个问题,但还是想了想解释道:“唔,就像你听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最后乌龟赢了,这就是结局。”
夏沁沁歪了歪头,又问道:“那我们一家三口的结局是什么啊?”
夏军山抱起女儿道:“是快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说完看向孟钰菲的眼神,轻轻道:“是吧。”
孟钰菲看着他深邃的眼眸,微微一笑,“是的。”
夏沁沁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心想刚刚的姐姐说话声音真小,只有自己听到了,爸爸妈妈都没听到。
出了家属大院,沿着石子路走五分钟就到供销社了。
现在已经九点多了,早上来买菜的人都散了,卖菜的摊子上还有零星些被挑剩下来的蔬菜,肉却是一点也没了。
天气热,肉没法长时间保存,每天的量都是定好的。
旁边的水果摊倒是还有挺多存货,打眼看过去种类还挺丰富。
“呀,草莓!”夏沁沁眼睛一亮,认出来去年吃过这个好吃的果子,“妈妈,我要吃草莓。”
孟钰菲带着女儿上前问道“请问这草莓多少钱一斤?”
“三毛钱一斤,我这就剩这些了,大概两斤半,你要是都买了,我给你算两斤怎么样。”
水果摊后面是个年轻的姑娘,梳着一条长长的麻花辫,黑黑的皮肤,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说话轻快又响亮。
孟钰菲看这些草莓个头又大又红,新鲜的很,点点头道:“好,我都要了,不过我没带东西装,要不你等我回家拿个盘子。”
“嗐,不用那么麻烦,我这有草框,专门用来装草莓的。”说着从身后拿出一个用野草编制的小框,海碗大小,正好把草莓全装进去。
孟钰菲捧着草框看了看,道:“这编的很巧,费了不少功夫吧。”
女孩笑道:“这不费什么功夫,我半天就能编十几个呢。阿姐,你是新来的军属吧,看着眼生。”
孟钰菲点点头,“今天刚来。”
女孩道:“我叫郑三妹,专负责在这卖水果,你以后有什么想吃的水果可以提前一天和我说,我们公社那边什么水果都有,每天都是一大早社员们现去摘的,可新鲜了。”
岛上的水果各式各样,居民们也吃不完,公社就想了个法子,和供销社合作,每天在门口摆个摊子卖水果,主要客户人群就是家属院的军属们。
这郑三妹就是公社选出来卖水果的人,主要是因为她普通话好,人也机灵,又会算数。
每天不用出海打鱼,也不用补渔网晒海货,在这坐着就有公分拿,郑三妹很喜欢这份工作,工作态度很积极。
她看孟钰菲穿着不俗,蓝色衬衫配黑色裤子,觉得比她见的那些穿布拉吉长裙的还好看。而且这阿姐刚刚眼睛眨都不眨的买了两斤草莓,看来是个可发展的大顾客。
夏沁沁凑上前好奇的问道:“你家有菠萝么?”
她来之前听小舅说了,到这里可以吃到酸酸甜甜的菠萝。
郑三妹忙连连点头道:“有的,不仅有菠萝,还有芒果、石榴、莲雾……对了,过几天荔枝就上市了呢。”
她一口气说了一连串夏沁沁听都没听过的水果,惹的小丫头咽了咽口水,感觉都很好吃的样子。
“哇……”
孟钰菲和夏军山好笑的看着女儿睁着滴溜溜的大眼睛,盯着女孩吧啦吧啦的报水果名,一副要流口水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