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大嫂吃完早饭,洗了碗和衣服后,便去隔壁找韩建红。
这个点韩建萍去初中上学,魏淑芳送韩建宝去幼儿园,家里就剩下韩建红一个人。
张大嫂在这边这么长时间,对于这一排几家的作息时间很了解,特地挑了这个时间过来。
听到敲门声,来开门的自然是韩建红,见到门口的张大嫂有些诧异。
“婶子,你过来时有什么事么?进来说吧。”
张大嫂摆摆手,“俺就是来问问你鞋码是多少?”
说着低头看了眼韩建红脚上的鞋子,果然如孟钰菲所说,在脚趾头的地方有好几处补丁。
作孽哦,她心里叹道。
“鞋码?”
韩建红一愣,顺着张大嫂的目光低头看,有些不自觉的缩了缩脚。
张大嫂道:“昨个你孟姨跟俺商量,为了谢谢你救了两个丫头,想给你做双鞋。正好她家有糊鞋底的碎布,俺家有鞋面,这不,过来问问你的鞋码大小。”
韩建红怔住,她没想到这个世上还有人会想要给她做鞋。
张大嫂自顾自说道:“估计你这丫头也不知道,你看你这鞋面顶的老高,鞋子一看就是小了,来,你把鞋脱了,俺来量量尺寸。”说着就弯腰去把她的鞋子解开。
量完脚的尺寸,韩建红脸上表情还有些呆呆的,张大嫂知道这丫头不爱说话,也没觉得奇怪,丢下一句“别急,两三天就做好了。”就回家了。
韩建红站在院门口,望着张大嫂离开的背影,正好瞥见隔壁出门的齐慧英,眼光一顿,扶着木门的手指尖微微泛白。
张大嫂到家后,熬了一小碗浆糊,拿着碎布剪刀出门了。
曹营长家,一早才刚吃完饭,就来了两三个妇女串门。其中一个人手上还拿着件做了一半得背心,打算带过来边聊天边继续做衣服。
“诶,你听说了吗,昨天王主任拉着孙大花去给周会计道歉了。”
“孙大花是谁啊?”
“啧,你这人,就是秦营长家的那口子。”
“哦,就上次去财务科骂人的那个啊。”
“就是她,昨天快吃晚饭的时候,看到王主任拉她去了周会计家。”
“不都说她是咱联排房这一片最泼辣的么,这不还是老老实实去道歉了。”
“是啊,这周会计家的男人也是营长,不比她男人职位高,你说那孙大花怎么就乖乖去道歉了呢。”
“没听到是王主任压着去的么,这王主任你们还不了解啊。”
“我听说啊,是财务科来了个新人,已经把她家的票算出来了。”
“财务科来新人啦?”一下子几人都很关注,“这下子该发票了吧,我家这个月粮票都不够吃了。”
“谁家不是呢,我家这个月到现在都没吃过一口肉呢。”
张大嫂到的时候,几个人已经把昨天说的事来来回回说了一遍,正说到这财务科新来的夏团长家属呢。
“呦,你今个怎么来啦?”曹营长家属看到进来的张大嫂,给她搬了个板凳,热情的招呼,“快坐,正说到你家隔壁新搬来的邻居呢。”
张大嫂刚坐下,旁边的人就眼尖的看到她手上拿的东西,随口问道:“这是给你家谁做鞋啊?”
张大嫂回道:“是给韩团长家的建红那丫头做的。”
“谁?”
“建红?你怎么给她做鞋啊。”
张大嫂解释道:“昨天俺家小丫和沁沁,哦,就是我家隔壁新搬来的夏团长家的女儿,她两个小孩在路口草边玩的时候,出现了一条蛇,幸好建红出现把蛇抓了。”
曹营长家的拍了拍胸口道:“俺娘咧,俺说怎么昨晚老曹回来突然说什么周日要‘除虫’,原来真的有蛇啊!”
旁边的人点点头,“我昨天也听我家那口子说了,是得好好在家属院看看,这院里这么多孩子呢。”
“就是,这次幸好有建红在,没想到这丫头胆子这么大,竟然敢抓蛇。”
曹营长家属道:“你们忘啦,建红是在乡下长大的,俺们乡下的孩子小时候谁没见过蛇啊,抓条蛇还不是随手的事。”
张大嫂道:“那也得好好谢谢人家。”
旁边的人赞同道:“是这个理,应该谢谢人家丫头,不过你们怎么想着做鞋子呢,这可要费不少功夫呢。”
张大嫂熟练的糊着鞋底,解释道:“是小孟注意到建红那丫头的鞋子,鞋头的地方打了好几块补丁,估摸着她的鞋子小了,就想着给她做一双鞋。”
旁边的人挑眉道:“哎呦,这鞋子小了可不行,破了还能补补,小了可穿不了,走路多难受啊,她妈怎么这么粗心。”
对面的人轻咳一声,曹营长家属和她对视一眼,开口道:“你忘了,韩团长是二婚,他家属是魏淑芳。”
“魏淑芳!就是咱们院里的那个好后妈。”
“就是她。”
“啊?这……”
一时间,几个人互相对视着,脸上的神情很是丰富。
张大嫂适时开口道:“今早俺去给建红量脚尺寸的时候,你们不知道哦,”说着她连连摇头道:“她的大拇指都挤的变形了,小拇指上破了好几层皮,啧啧……”
曹营长家的皱眉道:“这魏淑芳的也太不尽心了。”
有人猜测:“会不会是她没注意到啊?”
“嗯,也有可能,建红那丫头平常看着也不爱说话,估计觉得不是亲妈,没好意思说吧。”
曹营长家的反驳道:“怎么可能,孩子的脚又不是一天就长大的!人家夏团长家属刚来才见了几面就注意到了,她魏淑芳天天住一起发现不了啊?”
“就怕她是发现了故意的……你们看,她自己带过来的女儿和建红穿的衣服都一样,咱们平常打眼看过去就觉得她做到一碗水端平了,也没注意到鞋子上头的文章。”
“那会不会建萍的鞋子也小了?”
旁边的人白了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撇撇嘴道:“你觉得可能么,不信你下次遇到了仔细看看。”
“诶,看来这后妈就是后妈啊。”
“谁说不是呢,你说这刻薄的后妈,一般都是坏在明面上。哪想到这魏淑芳,面子上做得好,背地里使手段。”
“是的哦,可怜了建红这丫头,人看着就老实,私下里不知道被欺负成什么样了呢……”
曹营长家的吐槽道:“你们说这韩团长,对自己的亲女儿也不上上心。”
“韩团长一个大男人哪注意这些啊。”
“男人怎么了?孩子不是他亲生的。”
“看来这魏淑芳也是有手段,不仅在家里把韩团长拿捏的死死的,在外面也维持着好名声。”
“谁说不是呢。”
张大嫂低头认真的做着鞋垫,听着几人七嘴八舌的讨论,估计用不了几天,整个家属院都知道这件事,知道魏淑芳给继女韩建红穿小鞋的事了。
今天在曹营长家的这几位,各个都是消息灵通热爱传递信息。
曹营长家在家属院里,俨然是个小‘情报站’。
齐慧英一大早悄悄出门,来到部队医院,找到黄医生的办公室。
见到她过来,正在整理病历的黄医生有些诧异,问道:“你怎么过来啦,是身体不舒服么?”
齐慧英进了办公室,笑道:“我前天去了您家,李师长说您这两天都要在医院值班,可真是辛苦。”
黄医生笑笑,“医院人手不足,没办法。你来医院找我是身体有什么不舒服么?”
齐慧英上前两步走到她身边,从包里拿出一块手表,递给黄医生,笑道:“这是我昨天去市里逛百货公司时看到的,当时就觉得这款很适合您,上面就像是写了您的名字一样。”
黄医生看着面前的手表,慢慢收起脸上的笑容,语气严肃道:“齐慧英同志,你这是什么意思?”
齐慧英没听出她语气的转变,还把手表往黄医生面前递了递,讨好地笑道:“没其他意思,就是送您个小礼物。”
昨天齐慧英特地坐船去市里的百货公司买了这款手表,足足花了一百五十块钱,抵得上普通工人三四个月的工资了,还得搭上一张手表票。
来岛上的这一个月,齐慧英往李师长家跑了好几趟,期间还带了口红、眉笔这些东西要送黄医生,黄医生自然都没收。
前两天,齐慧英在听到师长要把工作给别人后,急了。
回家想了半天,觉得可能是之前送给黄医生的礼物太轻了,人家没看上。
也是,口红眉笔这些东西在这个时代虽然也是稀罕物,但人家毕竟是师长夫人,送礼还是得送贵一点的。
于是,齐慧英思来想去便买了这支手表,准备送给黄医生。
黄医生撇了眼送过来的手表,问道:“你无缘无故送我这么贵重的礼物,是为了什么?”
齐慧英笑道:“也没什么。就是,嗯,听说岛上的小学好像缺个老师。黄医生,您也知道的,我是高中毕业,也算是读过几年书,那个,您懂得。”
说完满脸堆笑的把手表塞到黄医生手上。
黄医生拿着手表翻过来看了眼,挑眉道:“这不便宜吧?”
齐慧英摸了摸耳边的碎发,道:“也没有多贵,就一百五十块。”
黄医生沉声道:“所以,你花这么多钱买这个手表送我,是为了当小学老师?”
齐慧英点了点头,想了想又道:“就算没这个小学老师,我也想送您这个手表,主要是觉得这个手表很适合您。”
黄医生把手表塞回齐慧英手上,语气微冷道:“那你可找错人了,小学老师这个岗位到底要选谁,不关我的事,我也决定不了。”
齐慧英急了,“黄医生,您怎么决定不了呢,您可是师长夫人啊!只要您回去和李师长提两句……”
她看了眼手上的手表,想到什么开口道:“您是不是不喜欢这支手表,您说您喜欢哪款,我再去……”
“齐慧英同志!”黄医生厉声呵斥道:“请你注意自己的身份,你是军属,你的一言一行代表了你的丈夫,也代表了部队的形象!”
齐慧英道:“我,我也没干什么啊,不,不就是给您送支手表么?”
黄医生眉头一皱,冷声道:“齐慧英同志,看来你还没意识到问题在哪,你这叫贿赂!”
齐慧英讪讪道:“有,有这么严重么?”
黄医生脸一板,吸了一口气道:“我看在你是初次犯错,这次就不和你计较,下次再让我遇上,直接送你到监察处,到时候别说你,你丈夫陈副团长一样要接受调查。”
似乎是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齐慧英低声道:“我,我错了。黄医生,您就当我今天没来过。”
黄医生道:“我要去查房了,你要是不舒服去门诊挂号吧。”说完出门离开了办公室。
独留齐慧英站在原地,手心紧紧捏着新买的手表。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十一点半小张准时的跑来敲门。
“呀,今天沁沁也一起来了啊。”小张惊喜的声音在门口传来。
夏沁沁抬起头看到小张,认出来这是给自己糖吃的阿姨,扬起笑脸打招呼:“张阿姨好~”
“走,走,我们一起吃饭去。”小张进来催促道。
孟钰菲笑着放下手上的文件,伸了伸胳膊道:“没想到这么快就下班了。”
小张道:“还快啊,我早就饿了,上午经过你们门口,见你们一大一小趴在桌子前认真的样子,都不好意思进来打扰你们。”
孟钰菲把桌面简单收拾收拾,拿上挎包带着夏沁沁和小张一起下楼去食堂。
小张一进门就闻到空气中飘来的香味,笑道:“今天有豆腐!”
她转头对孟钰菲介绍道:“孟姐,你可一定要尝尝,咱们食堂烧的豆腐可是大师傅亲手做的,说是用他老家那边的秘方做法,味道比一般的豆腐更香更好吃。”
孟钰菲道:“真的呀,那可要好好尝尝。怪不得今天早上的早餐有豆浆呢,估计是要做豆腐,一起泡了豆子。”
豆浆做起来还挺麻烦的,首先就是需要黄豆,这个年代一把黄豆也不易得,更何况是在不种黄豆的岛上,孟钰菲来的几天就今天看到有豆浆。
做豆浆的豆子需要提前泡上好几个小时,然后再用人工磨成浆煮开,是个费时费力的活。
“麻婆豆腐!”小张惊呼出声,“我最喜欢吃这个了。”
小张连忙打了份麻婆豆腐,极力推荐道:“孟姐,这是大师傅的拿手菜,辣乎乎的可下饭了。”
孟钰菲指着腿边的小不点道:“沁沁还小,吃不来辣。”
夏沁沁配合的伸出手在嘴边扇风,摇着头道:“沁沁不能吃辣。”
还记得几个月前,孟父的好友请孟家吃饭的时候,其中有一道辣子鸡,夏沁沁乘着大人不注意尝了一口,结果辣的她直掉眼泪。
海市的口味偏甜,那还是夏沁沁人生第一次吃辣椒,就留下了个不好的印象,现在一提到辣,嘴巴还觉得隐隐发疼。
小张见夏沁沁一幅心有余悸的样子,小小的人满脸后怕的表情让人觉得很是可爱,她着弯腰捏了一下夏沁沁的脸颊道:“真是可惜,那等你长大了再试试吧。”
大师傅好不容易做了一次豆腐,自然不可能只烧一道麻婆豆腐,孟钰菲看了看,最后打了道酿豆腐。
这道菜是将豆腐切成长方块,里面塞上调好味道的肉馅,放在锅里用油煎熟。这样做出来的豆腐外表焦香,内里滑嫩,配上肉馅的香味,口感丰富味道鲜美。
酿豆腐的价格是二角七分钱,比麻婆豆腐贵一角五分钱,另外还多要一两的肉票。
又打了一道清炒豌豆苗,一道青菜鸡蛋汤,半斤米饭。
到家后,孟钰菲依旧把菜一道道重新放进成套的白瓷碟子里,她还是觉得这样吃饭更有家的感觉。
当然,也是夏军山乐得配合洗碗。
否则就变成一个人嫌弃对方不懂生活情调,一个人嫌弃对方事多穷讲究。
夏沁沁脱了鞋爬到沙发上,从这头走到那头,嘴里还念叨着:“沁沁加油,已经跨过好几道山坡了。”
这个小游戏她在海市的家里就很喜欢玩,不过那边的家里沙发更大更软,她在上面跳起来还会有回弹力。
孟钰菲看了她一眼提醒道:“你小心点,别摔下来了。”
“知道了~妈妈。”
夏军山进家门的时候,就见女儿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笑道:“我们沁沁这是干嘛呢?”
夏沁沁看到爸爸回来了,笑嘻嘻道:“爸爸,我在跨山坡呢。”
“哦?那你跨了几道了?”夏军山笑着和女儿搭话,随手把帽子挂在门后,向沙发走去。
夏沁沁伸出两只手,把右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按在手心,举起剩下的八个手指头,回答道:“八道!”
夏军山过去夸道:“这么多啊,沁沁真厉害,身手太灵活了。累不累啊,咱们先吃饭吧。”说完伸出手要抱她。
“嗯,吃饭。”夏沁沁乖乖投入爸爸的怀里,指着身后的沙发道:“爸爸,这个沙发没有家里的舒服。”
夏军山愣了两秒才反应过来,她说的是孟家的沙发,夏军山记得孟家的沙发是皮质的弹簧软沙发,自家这个木沙发肯定比不了。
“爸爸以后一定给你换舒服的沙发好不好?”夏军山把女儿放进餐桌旁的椅子上承诺道。
“好~谢谢爸爸。”
夏军山摸了摸女儿的头发温柔一笑,“不客气。”
孟钰菲拿着碗筷从厨房出来,“今天食堂烧了豆腐,说是大师傅亲手做的呢。”
夏军山接过碗筷道:“那咱们今天运气好,我来了这些日子,总共就吃了两回大师傅做的豆腐,味道确实比以前吃的香。”
孟钰菲夹起一块酿豆腐放进夏沁沁碗里,“沁沁,尝尝这个好不好吃。”
夏沁沁看着碗里的酿豆腐,突然抬头开口道:“妈妈,这个好像火柴盒啊。”
孟钰菲低头看了看点头道:“是挺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