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钰菲道:“昨晚楼上的孩子哭声太大,她没睡好。”
夏军山道:“那要不今天就不出门了,在家里补补觉。”
孟钰菲道:“那怎么行,今天可是要去学校报名。”
夏沁沁今年要上初中了,部队培训学校虽然有家属院,但是却没有配套的学校,孩子们都是在附近的学校读书。
部队出面,学校那边自然不会有什么学籍户口问题。
夏沁沁轻轻动了动秀气的小鼻子,指着夏军山手里的饭盒高兴道:“呀,是小笼包的味道,爸爸,你买了小笼包啊。”
夏军山笑道:“是啊,学校对面不远处有个国营饭店,听说那里的小笼包不错,我训练完正好和几个战友过去买了点。”
有小笼包吃,夏沁沁高兴了,立马跑去水龙头前刷牙洗脸。这里的水龙头只有厨房有,早上刷牙洗脸都得排队。
坐在餐桌上,夏沁沁拿着筷子熟练的夹起小笼包,轻轻咬开一个小口子,鲜美的汤汁立马浸润口腔。
“嗯,好吃!”夏沁沁竖起大拇指夸道:“爸爸真厉害,这么好吃的小笼包都被你找到了。”
夏军山听的高兴,忙又给女儿夹了个小笼包,笑道:“喜欢吃就多吃点,明天爸爸再去买。”
他又给孟钰菲夹了个小笼包,道:“待会我去楼上说一下,让他们晚上注意点。”
孟钰菲道:“算了吧,他家的孩子小又控制不了,要不晚上让沁沁睡我们的房间好了。”
夏沁沁道:“不如让我去客厅沙发上睡吧。”
夏军山摇头:“那怎么行,哪有让姑娘睡客厅的,你和妈妈睡大房间,我睡客厅。”
孟钰菲道:“今天晚上再看看,说不定晚上就不吵了呢。”
吃完饭,夏军山去学校上课,孟钰菲也带着夏沁沁去学校报名。
离这里最近的中学是纺织厂的附属中学,大多数部队家属院的孩子都在这边上的学。
母女俩手牵着手,还没到学校门口就停下了脚步。
第138章 新家
学校门口聚集着一帮人,闹哄哄的,都是十几岁的小孩,举着红条幅在那里大声喊着口号。
远远的看到正中间一个中年人,脖子前挂着个木板,戴着眼镜低着头在听周围一帮孩子讲话。
今天是报名日,来往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纺织厂的子弟,笑哈哈的跑过去凑热闹。
孟钰菲皱眉看了会,拉着夏沁沁扭头就走了。
“妈,我们不去学校报名了么?”夏沁沁疑惑地问。
孟钰菲道:“我觉得这个学校不适合你,先不去报名了。”
夏沁沁拉着孟钰菲的手,小声道:“我也不喜欢刚刚的那群学生,感觉有点吓人。”
孟钰菲轻拍女儿的手道:“不喜欢我们就不去这个学校,海市的中学多着呢,回家和你爸爸商量一下,我们重新选个学校。”
夏沁沁点头:“嗯。”
夏军山听了后也赞同她们娘俩的决定,“报名第一天就在校门口搞这种事,这看来也不是第一次了,沁沁还是不去这个学校的好。”
孟钰菲道:“那附近还有其他学校么?”
夏军山想了想,道:“这……附近想了想好像也没有合适的学校。”
“不如让沁沁回我以前的学校读好了,那里的校长还是我以前上学时候的老校长,有他在,学校的氛围让人放心。”孟钰菲提议道。
夏军山点头:“那倒是挺合适的,就是距离会有点远。”
孟钰菲道:“我接送她好了,反正我这半年工作暂时也下不来。”
夏军山到这边培训的时间只有半年,结束后去哪里暂时还不知道,孟钰菲的工作要等到半年后到了随军的地方才好安排。
夏沁沁高兴道:“那我们中午可以在外婆家吃饭。”
孟钰菲点点她的额头笑道:“你个小馋猫。”
于是夏沁沁就这样去了妈妈曾经读过的中学,母女俩还是和小学时候一样,一起上下学。
她们两早晚在家和夏军山一起吃饭,中午就在孟家吃,老两口退休没事干,女儿外孙女来家里吃饭,自然是乐意的很。
孟钰菲这半年也算是好好放松,每天除了接送女儿上下学,就是在家里看看书,或者陪孟母去逛街,一下子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一样。
筒子楼的生活还是不方便,幸好他们家不做饭,因此不用外面的公共厨房,也和邻居少了很多矛盾。
隔三差五的就能听到厨房有人在吵架,你家用了我家的东西,我家多用了水,都是鸡毛蒜皮的道小事,吵起来烦人的很。
另外还有一个让人烦的就是隔音问题,楼上的孩子哭声每晚都吵个不停,夏军山和孟钰菲去上面找过,才发现人家生了一对双胞胎,家里还有两个刚会走的孩子,四个孩子根本带不过来。
得,这种情况说了也没办法。
而且在大家看来,孩子多吵一点是很正常的事,大家也都习惯了。反而像他们家这样只有一个孩子的才奇怪呢。
夫妻俩考虑到夏沁沁睡觉的问题,便让女儿大多时间就在孟家住下了,孟父孟母自然是很欢迎的,老两口甚至还分了时间,你一天我一天的接送亲戚哦。
这下子,夏军山和孟钰菲两人倒是难得有了段二人时光。
半年后,夏军山的学习课程告一段落,他的新任命也下来了。
“陵城,离海市也不远。”孟母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松了口气,沁沁老是说想要去东北,说要去看雪,她还担心真的去东北了呢,那可太远了。
夏沁沁有些失望:“啊,又看不到雪啦。”
孟父笑道:“陵城冬天也下雪的,六朝古都之城,很有历史底蕴,你们去了可以好好转转。”
夏沁沁立马道:“那外公外婆要常来看我们,等我在那边混熟了,到时候我带你们去玩。”
孟母笑呵呵道:“好,我们一定去。”
陵城军区的家属院很大,不仅是整个军区的家属都在这一片,军工厂的家属区也在这附近,大概有上万人口,里面光供销社就有三个,理发店、饭店、澡堂等设施一应齐全。
学校也是从托儿所到小学、初中、高中都有。
夏沁沁坐着吉普车,看着一栋栋的房子建筑,还有来来往往全穿着军绿色衣服的人,感慨道:“这里好大啊。”
孟钰菲点点头:“是挺大的,以后就要在这里生活了,期不期待?”
夏沁沁高兴的点头:“期待,感觉好好玩。”
这里的条件比南崖岛强多了,一路上的房子也新很多,有五六层高的筒子楼,独门独院的瓦房,还有少数的几栋小洋房。
夏军山现在已经是正师级干部,他们的新家也更大更漂亮,吉普车一路停在了一栋二层小洋房前面。
夏沁沁推开院门,惊讶道:“哇,这里也有院子诶,比我们之前的家还大。”
夏军山提着行李跟在后面,笑道:“过几天我让人找些花苗树苗来种。”
“好,我要一起种花。”夏沁沁高兴应道。
一家人绕过院子,向屋内走去,一进门就是大大的客厅,里面沙发家具都配套齐全。
一楼除了厨房和卫生间,还有一个朝南的房间,一个朝北的房间。
二楼也是两个朝南的房间,一大一小,两个朝北的房间,一个卫生间。
一栋小楼住他们一家三口绰绰有余了。
孟钰菲看了一圈道:“楼下朝北的房子留做客房,我们住楼上吧。”
夏沁沁跑到自己的房间看了下,这间房还有个小露台,上面放了把椅子,天气好的时候在这里晒太阳很不错。
夏沁沁跑到父母面前提要求:“爸,妈,我们还需要书房。”
夏军山点头:“楼上两个北面的房子都做书房,你一个人用一个书房。”
夏沁沁高兴地拍手:“太好了,这样我的画,还有我的画具就有地方放啦。”
一家人安顿下来后,夏沁沁转去了家属区的附属中学,这里的学生都是部队子弟和军工厂子弟,老师大半是军人家属。
因此,这所学校的氛围正常很多,没有外面学校的那些运动,孩子们虽然调皮,但对老师还是敬重的。
毕竟可都是长辈,调皮起来是真的要挨打的。
夏沁沁报完名后,孟钰菲的工作也安排下来了。
“家属区一直差一个银行,家属们普遍反映存钱取钱不方便,去年后勤处联系了银行,准备今年在我们这设一个分行。”
“房子我们都建好了,就在我们部队家属区和军工厂家属区的中间,里面的工作人员是一半银行的人,一半我们的人。目前我们这边还差一个副行长,我真愁找不到合适的人呢,一看您的简历,太合适不过了,这个人非你莫属。”
后勤总部的部长笑呵呵的把这项工作交给了孟钰菲。
时隔几年,再一次的回到熟悉的工作岗位,孟钰菲倒是挺高兴的,对自己也很有信心。
休息日的时候,一家三口一起出门去市里买自行车,家属区的面积太大了,从他们家走到大门口得二十分钟呢。
学校就在银行旁边,建在那里也是为了考虑方便两边家属区的人。
这几年随着国内工厂产能的提升,自行车开始走向家家户户,自行车票虽然还是限制,但到底不像之前那样一票难求。
陵城比琼州市繁华多了,市中心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百货公司卖的自行车除了传统的二八大杠,还有小一点的女式自行车。
在海市的半年时间里,夏沁沁已经学会了骑自行车,用的是小舅妈的自行车,也是女士自行车,学起来很快。
最后他们买了一辆传统的二八大杠自行车,一辆小巧的女士自行车。
回程就没有坐公交,一家三口骑自行车回去。
夏军山骑着自行车载着孟钰菲,而夏沁沁则欢快的骑着自己的小自行车,一路向前跟在后面。
“沁沁,累么,累的话我们骑慢点。”夏军山扭头喊道。
夏沁沁大声道:“不累!”
她加快脚上的速度,一股劲超过了夏军山的自行车,清脆的声音笑道:“哈哈,爸爸,我超过你喽。”
孟钰菲喊道:“沁沁,小心点,别骑太快了。”
夏军山笑道:“没事,这里人不多,菲菲,你坐好了,我们去追她。”
两辆自行车,你追我赶的穿梭在梧桐大道上,一路留下夏沁沁怀快的笑声。
回到家,远远就看到院门口站着两个人,一个穿着军装的高大青年,一个穿着蓝色运动服小少年,两人眉眼间有些相似,看样子是在等他们。
“夏师长,恭喜高升啦。”身穿军装的男人笑呵呵道。
夏军山惊喜道:“绍桓,你怎么来了?”
路绍桓笑道:“我来给你道喜啊。”
站在旁边的少年转过身,轻轻颔首,微笑道:“夏叔叔,恭喜你。”
夏军山看着面前彬彬有礼、面容俊朗的少年,愣了一下才放心过来这是谁,“雁南?都长这么大啦!”
孟钰菲也很惊讶:“真是雁南啊,这么多年没见,变化好大啊!”
路雁南笑笑,“孟姨,好久不见,最近身体还好么?”
孟钰菲笑着点头:“好,好,雁南长高了好多啊,这要是走在路上,我可真认不出来。”
说着,她扭头便身后推着自行车的夏沁沁唤道:“沁沁,快来,路叔叔和雁南哥哥来了,快来打招呼。”
夏沁沁把车停好,走过去礼貌道:“路叔叔好。”
微微侧目,旁边的少年身姿挺拔,容貌俊美,正含笑看着自己。
夏沁沁不知怎的,脸微微发烫。
路雁南看着夏沁沁,微笑道:“沁沁妹妹,好久不见。”
夏沁沁忙礼貌道:“你好,好久不见。”
毕竟这么多年没见,夏沁沁对眼前突然出现的人还是有点陌生,脑中的回忆一时半会还没打开,语气里是礼貌和生疏。
路雁南眼眸微动,笑笑没说话。
夏军山热情的招呼他们进屋,“你们什么时候过来的,今天不知道你们要来,我们去街上买自行车了。”
路绍桓笑道:“是我们不请自来,我今天上午刚搬过来,东西还没收拾呢,想着先来和老领导你打声招呼啊。”
夏军山笑着点点他:“你小子,嘴里一天没个正形,我还以为你要过几天才能来呢。”
路绍桓解释:“因为要带个拖油瓶来,就提前来了。”他说着指着身后的侄子。
孟钰菲惊讶道:“你们也要过来啊?”
夏军山笑道:“我忘了和你说,前两天才接到的消息,绍桓这次也过来陵城军区,在隔壁师,只是没想到雁南也会一起过来。”
路绍桓道:“都是我家老爷子的意思,说在这边上学会方便点。照我说,现在这学校,读不读有什么区别,过几年直接踢到部队去就行了……”
“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读书还是必要的,”夏军山立马打断他的话,语气认真道:“尤其是对于他们这个年纪的孩子,好的学校对他们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
路绍桓摸摸鼻子笑道:“得,你们这些家长说话都是一套一套的,怎么培养孩子我不懂,就听你们的呗。”
夏军山笑着打趣:“绍桓,你小子怎么这么多年还没解决人生大事啊,这速度也太慢了,和你同一批的战友,人家孩子都满地跑了。”
路绍桓笑道:“这不是一直在忙嘛。”
几人说着穿过院子,进屋往客厅走去,落后大人们两步的路雁南,视线略过一圈院子,看到刚栽上的小树苗,扭头对身边的人问:
“沁沁妹妹,这院子里种的是什么树?”
夏沁沁一顿,眨眨眼睛才反应过来,这个沁沁妹妹是在喊自己。
她指了指左边墙角的几颗树道:“那是月季花。”又指了指右边的树道:“这是栀子花。”
路雁南点点头:“我记得以前在南崖岛的时候,你家院子里也种了栀子花。”
还是他们一起种的。
路雁南又问:“刘奶奶家种的还全是牡丹花么?”
夏沁沁点头:“对啊,刘奶奶最喜欢牡丹花了。”
路雁南微微勾起嘴角,笑道:“那你这些年也花了不少牡丹花的画吧,沁沁妹妹,你的这些画有空能让我看看么?”
“好啊。”夏沁沁大方同意,她的小书房里,有一个大箱子里放的都是她小时候的画。
“那个,嗯……”夏沁沁想了想,继续道:“雁南哥,你,你不用喊我沁沁妹妹,喊我沁沁就行了,大家都这么喊我的。
路雁南微微一顿,笑着点头:“好,以后我就喊你沁沁。”
屋内,夏军山带着众人在沙发上落座,又忙着去泡茶。
“我这茶叶可是我老丈人给我的,味道不错,你尝尝。”
路绍桓笑着接过茶杯:“我对茶可没什么研究,让我喝可喝不出来好坏。不过,连长你那要是有好酒我还能给你品鉴一下。”
哪怕夏军山又升了职,他还是觉得喊连长更亲切。
夏军山摆手道:“我这哪有酒,家里又没人喝那玩意。”
路绍桓喝了口茶,挑眉道:“哦?那我过几天给你搬几箱茅台,那个喝着还不错。”
夏军山看了眼旁边的孟钰菲,忙摇头:“不用了,我现在不爱喝酒,你自己留着喝吧。”
路绍桓还要说话,孟钰菲拿起茶壶给他杯子里续上水,微笑道:“再尝尝这茶叶。”
“哦……好,好茶。”路绍桓忙点头笑着说。
夏沁沁带着路雁南上了二楼,来到自己的小书房,正中间是一张大长桌,上面放了笔墨纸砚和一应画具。
夏沁沁指着桌子旁边的椅子说:“你坐吧,我来拿画给你看。”说着向墙角放着的大木箱走去。
路雁南也跟了过去,道:“我来帮你吧。”
打开木箱,里面堆了慢慢都是画纸,“这里面除了花,还有我小时候画的海岛,妈妈全给我留下来了。”
路雁南拿出几张看了看,夸道:“画的真好。”
夏沁沁谦虚道:“是比小时候要强上那么一点。”
路雁南笑道:“不止一点,很厉害。”
夏沁沁笑弯了眉眼。
虽然从小到大很多人夸过她的画,但是每次听到别人夸她的画,她还是会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