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成猪油,每次用筷子头沾一下,吃个两三年没问题。”
“我什么时候养的猪也能有这么肥,就好了。”
“过年要是能杀一头这么肥的猪,做杀猪菜该有多香啊!”
“……”
光幕上的其他东西距离百姓都太遥远,太遥远了,只有这猪,百姓们不仅经常见到,甚至还有不少百姓养着猪。
对于猪那可是太熟悉了,猪肉也是百姓们最常吃的肉的一种。
虽然总是说,古时候没有经过阉割的猪有骚气,但百姓们可不嫌猪骚气,在古代能吃上肉,那都是顶天了的好日子了,谁还顾得上嫌弃肉。
所以看到这么肥的猪,百姓们讨论的热情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比之前吃瓜的热情还要大。
【刷视频刷到网友的老妈和推荐也唠嗑,把正在洗澡的狗子忘在浴室里。】
【视频里的狗子只能两脚站立,靠在旁边,可怜无辜,身上的毛都要被阴干了。】
【被网友提醒后,和推销员聊起来的网友妈妈才想起来自己还有一个洗头一半儿的狗子,连忙回去摸摸狗头:“你咋不叫我呢?”】
[狗子:你倒还怨起我来了。]
[狗子:妈妈酱,你看我像是会说话的狗吗?]
[狗狗:私密马赛妈妈酱,准备好马内,我要生一场5000块钱的小病。]
[狗子还挺好的了嘞,生病还知道提醒一句。]
[狗子:都盲啊,盲点儿好啊。]
[别说狗子的情绪还挺稳定,毛都快阴干了,也不叫一声。]
[等以后吵架:就你那次洗澡,我都不想说……]
[别说,我爸妈吵架的套路,还真就是这样,一模一样……]
[……]
“这狗子养的还挺胖乎。”
“给狗子治病要花这么多钱吗?”
“应该不用了吧?我上次我家大黑病了,我们村儿的赤脚大夫看了之后,把他放开,让他自己去山上去吃了点儿草药,就好了。”
“狗子还用洗澡啊,直接把它放河里玩,玩着玩着就干净了。”
“别说狗子了,咱们村的娃儿不都这样。”
“就多亏咱们村儿的河不深,要不然可不敢让孩子去玩,顶多让狗子去。”
“那要是深谁敢让去啊?”
“……”
古时候的孩子多,家长又忙,大多都放养,除非特别危险的地方,家长叮嘱不让去,其他的,任凭孩子满村疯跑。
古时候的百姓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能到吃饭点儿回家,不惹事儿,长大点后能帮家里干活儿就行。
【#该听医生话的时候就听医生的话#】
【有时候该听医生的话,就听医生的话,哪怕你是科学家,哪怕你是诺贝尔。】
【化学之父诺贝尔晚年得的心脏病,医生给他开了药方,里面有硝酸甘油。
诺贝尔表示:我堂堂炸药之父研究了半辈子硝酸甘油,我怎么不知道这东西能治病,于是拒绝服用。
后来诺贝尔因为心脏病去世,但在一百多年后,三名科学家证实硝酸甘油对缓解心脏病有效果,并且因此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哦,我明白了,诺贝尔爱做实验的原因,就是因为一进实验室心就不疼了。]
[别说,从这个角度解释还挺合理。]
[看完这个终于明白什么叫:七步之内必有解药。]
[别说诺贝尔了,谁能想到用工业品来治疗啊?]
[要是把我放在诺贝尔的时代,医生敢给我开,我也不敢吃啊。]
[诺贝尔:听我说,谢谢你……]
[研究了半辈子的结果不知道能治病,100多年后被人发现能治病,而且还获得了他的奖,果然造物主就是喜欢和人类开玩笑。]
[如果这个让别人讲出来,我真的会认为他是在开玩笑的。]
[……]
“诺贝尔?还有人姓诺吗?我怎么没听说过这个姓氏?”
“硝酸甘油是什么?”
“能炸东西那不是火药吗?难不成,火药就叫?那什么?硝酸甘油?”
“光幕上这个视频的意思是有个诺贝尔的人,他活着的时候研究的那个东西正好是药能治他的病,但他不相信那东西能治他的病,然后他死了,他死了有个奖,结果活着他不愿意治病的那款药,在他死了百年之后,知道那药其实是能治他病的,还结果还得了他的奖。”
“那这个叫诺贝尔的还真倒霉。”
“要换成你,你能想到炸药能够治病啊,吃到肚子里也不怕炸死自己。”
“这么说,那倒也是啊!”
“自己研究出来的东西,自己不相信。”
“别说他不敢吃,我也不敢吃啊。”
“……”
各朝代的百姓虽然理解诺贝尔的想法,但是看光幕讲这巧合的事情,还是忍不住想笑。
【#为什么我国不强制服兵役?#】
【今日份提问:为什么我国不强制服兵役?】
【底下网友热评:你见过谁家六亿人当兵啊!】
[战友都打到华盛顿了,我还在国内没上车。]
[我这还没排上号,前方已经传来了胜利的消息。]
[一个班的人上山埋伏,等我上去山都趴满了。]
[敌人的红外扫描仪,一扫描,好家伙,整座山都是红的。]
[敌方长官听到侦察兵的话:你的意思是……30公里外,有一座36度的山。]
[派一队侦察兵过去,敌人以为发起了总攻。]
[侦察兵:来,把敌人围起来观察。]
[哈哈哈……笑疯了……]
[托关系分到了一个敌人。]
[杀敌的门槛可能都要达到研究生。]
[好,这还是个凭学历的……]
[点名点到张伟,结果出来了一个师。]
[点名册厚的从早上点到天黑。]
[四年一阅兵,一次阅四年。]
[哈哈哈嘎嘎嘎鹅鹅鹅……]
[炊事班:两眼一睁就是干。]
[全球一共就80亿人口。6亿人当兵,咋的?要统一全球啊?]
[……]
“为什么不强制服兵役?难不成后世服兵役都不强制了吗?”
“不强制的话?谁去服兵役啊?”
“都不去服兵役,那后世岂不是没有了军队?”
“应当不是这样的,后世朝廷应当有其他方法。”
“80亿人口,后世周围有多少国家啊?”
“该不会其他国家的人口都比后世国家多吧?”
“后世好像有不少国家呢,光幕之前光念出来的国家名字都不下十个了。”
“那这么平均下来,其他国家的人口数量也不少呢,都有好几亿呢。”
“[炊事兵割了三亩地韭菜,就是为了给战士们做一顿饺子。]三亩地的韭菜?够6亿士兵口吃吗?6亿士兵应该很多人吧?”
“说不准后是一亩地的粮食多,那一亩地的韭菜也多呢。”
“……”
各朝代皇帝们和朝臣们的重点在“后世不强制服兵役”这点上。
秦始皇:“不强制服兵役,那后世又怎么招收军队所需的士兵?”
刘彻:“难不成后世要靠士兵自觉报名吗?可……”当兵又不什么好事儿,他们会报名吗?
韩信:“真想看看后世的招兵体系。”
【#一生爱吃的华夏人#】
【一网友在国外旅游的时候,在海滩上看到了一个螃蟹洞,于是网友顺着螃蟹洞挖,挖出来一只幼年沙蟹。
这时网友的向导告诉网友说:在他们这个地方这个叫华夏蟹,可以煮汤。
网友感觉很奇怪问:为什么会这么称呼?
向导也不太明白,只说这里人人都这么称呼。
网友想一想问向导:是不是这里各国人都有?但是只有华夏人会把这个玩意掏出来吃掉。
向导听后沉默了,觉得网友说的很有道理。】
[这让我想起来,有人问我“生”的反义词是啥,我毫不犹豫的说“熟”。]
[难道不是“熟”吗?]
[“生”的反义词应该是“死”吧?]
[我小时候和我爹看动物世界,我爹就在旁边说,你看这个鹿啊,一开始我就愣结实不大好炖,得用高压锅啊。]
[你爸这么说也没错,梅花鹿肉质太硬,不会做,放冰箱里放坏了。]
[突然想到一个老外吐槽我们几个一起去海边,一个说空气好,一个人一个说风吹着真舒服,一个舒服。景真漂亮,唯独一个中国人说:我们吃?当地有什么特色菜吗?]
[咱们去一个地方,对当地的特色菜是非常的执念。]
[北京的豆汁儿,西湖的醋鱼都是靠这些执念养活的。]
[想这件事儿我每次跟病人谈话的时候,都是问手术后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但主任说他们去国外进修的时候,国外人从不问。]
[国外人不忌口啊。]
[国外人也是人类呀,都是人类,怎么可能不忌口?]
[我觉得可能是国外吃的太单一,用不到忌口。]
[从这方面讲,似乎也有道理。]
[……]
“能吃的东西,那为啥不挖?”
“天大地大,填饱肚子最大。”
“好吃还不好啊!就喜欢吃东西,肚子里饱饱的,干起活儿来都有劲。”
“……”
这时候的百姓们平常日子里吃不饱才是常态,吃饱的时候也就只有农忙,或者是一茬粮食下来了,奖励自己吃一茬新粮。
但就算是这一茬的新粮,也并不是家家户户都舍得吃一顿,也有一些百姓愿意省下这一口卖出去,给家里多攒一点钱。
【#沉浸式收割机#】
【沉浸式观看收割机。】
【视频直接是高空镜头,对准下面的收割机收,收割机开启,虽然视频有加速,但只能通过视频看出后来没有过多大会儿就收割完了一亩地……】
“这是什么?”
“这个大家伙好快呀,比人快多了。”
“这个什么什么鸡太厉害了,我能不能拿我们家的鸡跟光幕换啊?”
“你想的倒挺美,你就是拿100只鸡也换不来。”
“这还不允许人想想了。”
“要是咱们这儿也有这收割机,那还怕抢收的时候下雨啊。”
“这个鸡也是后世朝廷制造出来的吗?”
“怪不得后世就算是送孩子都去上学,也够种地给那么多人吃的,有这样厉害的收割机在上面,哪儿还怕抢收来不及呀?”
“有收割鸡,是不是还有种田鸡呀?犁地鸡?”
“那要是都有的话,那种地可美了,都不用自己动手,直接把这大家伙派出去,不一会儿地就种好了。”
“真没想到收割还能这么方便。”
“……”
[没有剩一个,强迫症狂喜。]
[这收割机也太大了,我记得我们村一般不用这么大的机器收割,一般用的都是差不多一天收割50亩地那种。]
[这种收割机根本就不是专门给个体户准备的,给集体准备的,就像是新疆,东三省,华北那些集体承包用户,又是大平原,一收割,收割一大片。]
[收割机大多都是平原使用,现在一些山地,还是要靠人力收割。]
[我记得好像还普及了无人机播种,喷药,施肥这些吧,这些应该是能在山地上用的吧?]
[什么时候普及的?我怎么不知道?]
[彻底要落户到民间,还是需要时间。]
[……]
“我就是说说,没想到后世还真有种地鸡啊。”
“原来不是给普通百姓用的呀,白激动了一场,咱们普通百姓还是得老老实实种地呗。”
“果然无论是现在还是后世,百姓的地位都一样,我还是老老实实的种地,别祈求死了去后世了。”一个村民唉声叹气。
“光幕上只是说这么大的不给后世的普通百姓用,后世的百姓是用小的,别看是小的,光幕上也说了小的也能收割50亩地呢,那可比咱们自己收可快多了。”
听到这话,原本唉声叹气的村民立刻变脸:“那还是去后世吧,还是后世好。”
“喷药是什么?什么药?要喷到地里吗?”
“地生病了吗?所以要给地喷药。”
“原来地也会生病吗?”
“好像不是,光幕上“喷药”的意思,似乎是这个喷药是用来治地里那些虫子的。”
“那些害虫用喷药就能解决吗?”
“喷什么药啊?灵不灵啊?”
“肯定灵,不灵后世人干嘛还要喷药?”
“可惜光幕没讲是什么药,要是知道了这药的配方,那还怕那些害虫吃粮食。”
“……”
各朝代的皇帝也看到了光幕上巨大的收割机,收割粮食的样子。
尤其是看到评论里的那一句,小型收割机,能收割50亩地。
一个小型收割机都能收割那么多,那大型收割机全力运作之下,一天能收割多少亩地?
他们都不敢想,其实评论里只是50亩都超越他们的想象。
朱元璋:“怪不得后世有底气支撑那么多劳动力去读书,还能够有粮食养的百姓白白胖胖。”
若是后世还有种田机,放水机,施肥机,那需要种田的百姓数量简直大大减少,只是这些百姓不种田干什么呢?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刘邦:“只是这些机器就能够支撑14亿人口吗?”刘邦总觉得还有哪里不对。
赵匡胤:“之前光幕上那般饱满的稻穗,再加上这班高效的收割机,若是播种机,耕地机都有如此的效果,那后世人都能吃的这般白白胖胖,也就说的过去了。”
视频结束,各朝代所有记录官都将耕地基的大概模样画了出来,交给了工部。
工部任务又+1。???
【#这才是真正的满级人类#】
【要说满级人类还得是钱老,这开挂般的人生。】
【首先是钱老报考大学时,在报考前夕,他的数学老师觉得他数学好,让他报数学系;国文老师觉得他文章写的好,让他报中文系;美术老师则认为钱老在艺术上很有天赋,建议他学画画。
最终钱老做出选择,学铁道工程。
钱老要造火车头,就这样钱老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工程机械学院。】
【但事情的转变在一·二八事变中,钱老因为亲眼目睹日本飞机对军队造成了伤亡。
钱老决定改学造飞机,在做出这个决定后的钱老经常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航空方面的书,最终考取了清华大学成为了留美公费生。】
【但在学习过程中,钱老发现当时航空工程工作,很少有理论指导,于是钱老决定从航空工程师,转为研究航空理论。
为此钱老向加州理工大学提出入学申请,并且成为了世界著名力学家冯·卡门教授的博士生。
之后钱老就成了我们熟知的M国NASA五位创始人之一。】
【后来钱老经过一系列事情回国,国家又把研制导弹火箭的任务交给钱老,于是钱老再次做出改变,从学术理论研究转向大型科研工程建设。】
【其实钱老的贡献还并不止这些。
钱老早在30年前就写信向国家建议发展新能源汽车,90年代就关注到VR技术,并取名为灵镜……】
“世界上还有这么厉害的人吗?学到一半,变一个地方再学,还能再学的最厉害。学到一半儿,再变到一个地方再学,还能学到最厉害。学到一半儿,再变一个地方,再学还能学到最厉害……”
“这个脑子要是分我一半儿,我还用愁考不上举人。”
“这人和人的差距也太大了吧。”
“这个钱老到底是谁啊?”
“……”
看到这曲折的经历,百姓们都不由得感叹道。
虽然百姓们不懂这些转变的含金量,也看不懂这些称谓的牛逼程度,但能学这么多本身就够让百姓们称赞的了。
[钱老一直在跨区域,还成功了,这简直了。]
[果然人和人的脑子,比人和猪的脑子差距都大。]
[灵境!钱老那一代人起名都比我们好听。]
[我是干一行,一行不行。钱老师干一行行一行,一行行行行行。]
[一路看下去我都快不认识了“行”这个字了。]
[别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钱学森弹道真的让世界和平了。]
[不是让世界和平,是让我们生活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
[世界从来就没有和平过。]
[不都说好了,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情况下,还会给你打开一个窗,钱老到底是哪扇门被关住了,这么多窗户都打开了。
给我,都关的完犊子了,别说门儿了,缝儿都没留。]
[抱歉,上帝不管华夏。]
[钱老好像还提出过一项建议:发展核火箭,就看未来谁先实现?]
[这个就有点科幻那味了。]
[说的好像视频里的“灵境”不科幻一样。]
[别说,核火箭虽然有点儿科幻,但的确是星际航行必然的选择,就是不知道咱们在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了。]
[我只能说牛逼的人,到哪都牛逼,像我就算是穿越回去,该不行,还是不行。]
相似小说推荐
-
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2川) [穿越重生] 《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作者:2川【完结】番茄 2025-01-18完结104.4万字 5.6万人在读 9...
-
大厂时髦亲妈(溜溜猪) [穿越重生] 《大厂时髦亲妈[九零]》作者:溜溜猪【完结】晋江VIP2024-06-17完结总书评数:2499 当前被收藏数: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