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历史视频:老祖宗边吐槽边吃瓜(胖胖的栗子)


他现在正在看曲辕犁下发之后的反馈内容,和今年的粮食产量。
光幕的出现的确改变了这个时代不少,至少粮食产量比曾经翻了一倍不止,这不只是曲辕犁的功劳,还要归功于百姓懂得沤肥。
这才第一茬粮食,有很多百姓还没掌握沤肥的技术,甚至有些百姓怕沤肥反倒是阻碍了粮食生长,还用老办法种植这粮食,想着先让周围人试水,在种种因素叠加之下,今年的所有粮食才只比去年增长了一倍。
等日后技术熟练之后,百姓们相信了欧肥能够帮助粮食产量增长后,相信后续的产量还会再增加。
汉——汉武帝
因为光幕说卫太子也死了,还死在刘彻之前,这让刘彻紧张的不行,这到底是他盼了那么多年的孩子,哪能说割舍就割舍。
哪怕光幕说他造反,也有可能是以后养歪了,至少现在面对跟一个小团子一样的太子,刘彻是舍不得的。
当天就直接抓来了太医,让太医诊治,结果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太子壮的跟个小牛犊似的,半点儿毛病没有。
刘彻:……难不成太子不是病逝的?可看后世评论太子也不像是他杀的呀,还是说这病是后面才有的?
刘彻又不放心,挨个让他给卫青还有霍去病诊治了一番,结果……两个一个比一个壮实,俩人的身体素质比刘彻还好。
刘彻:……
三国——曹植
曹植看完这次的视频,在光幕结束后就迟迟无法入睡,他在想事情。
按照光幕所言的七步成诗。
是二哥(曹丕)要求他七步之内做出师,否则就要杀他。
他不知道这件事情是否真假,但这件事透露出一个信息,二哥对他的不信任,甚至有可能怀疑他想抢夺二哥的皇位。
这对于他可不是个好消息。
不行,他要想想办法。
三国——孙权
可能是因为被骂习惯了,这一次虽然被骂好几次,但众人竟然觉得还可以。
只是跟着光幕的视频做了一些小改变,就冲着司马家去了,他可一直没忘司马家才是最后摘桃子的。
虽然现在曹丕已经放弃司马家了,但司马家的人也没死,老狐狸司马懿早就提前一步安排好了,不少司马家的人都跑了,尤其是司马懿,跑的比兔子还快,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属兔子的呢。
这对他们三个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他们三人也是联合发布了通缉,再加上有光幕的视频,只要司马懿敢用司马懿的身份露面,必被抓无疑。
因为光幕上一句[三国谁得天下都行,但最后让司马老贼捡了漏,真不爽。]让晋朝皇帝本来就不好的名声又加了一层,本来就摇摇欲坠的皇位,更加的摇摇欲坠,看着这越缩越小的领土,也不知道他们能坚持到几时。
但好消息是因为光幕的出现,就算是其他人来了,中原也不敢过于压榨百姓。
如果是以前他们杀了就杀了,如果做了什么事情,只有把知晓这件事的人杀了,也就没人知晓了。
但光幕出现了,事情就变得不同了,光幕上的弹幕可以让各个朝代的人们都看到。
百姓们一人一句在弹幕上说的话就够他们受的了,就算是为了赢得民心,一些势力也朝外改变了自身的形象。
不求有多好,只求别太抹黑,比敌人名声低就行。
唐——唐德宗
光幕结束后,被光幕点名“宫市”的出现,助长了外出采买人员欺压百姓一事的唐德宗就立刻开启了“宫市”整治行动。
哪怕熬夜他也要把这事办完,根本就不给过夜的时间,也不给其他人销毁证据的时间。
“宫市”出现的本意是好的,既然有人想要将好事变成坏事,那就用他们杀鸡儆猴,好好肃清一下宫里的规矩。
整整一个晚上紫宸殿灯火通明,一叠又一叠的证据被摆放在唐德宗的面前。
当一个皇帝下定决心想要查一件事,尤其是手底奴才办的事时,几乎没有任何事情能逃过他的眼睛。
甚至还翻到了一些收赃款的账本。
事情定死,的确有人仗着替皇宫才买,欺压百姓,甚至公然抢夺百姓拿出来售卖物资的事,既然如此,那还客气什么?
一个晚上过去,大牢里多了一大批人。
很多事情需要慢慢审,被抢夺物资的百姓也需要补偿。
光幕既然把这件事点出来了,那他就要拿出自己的态度,知错就改才是赢得民心的最好办法。
被一句[完颜宋]骂破防的后面宋朝皇帝,这次是彻底自闭了。
虽然之前他们也在缓慢改变自家武将的地位,但总体来讲,武将的地位终究是不如文官的。
毕竟,文官是威胁不了皇权的,但武将是真的可以威胁皇权。
可有了[完颜宋]这个称号后,他们已经不在乎武将地位提升会不会威胁到皇权了,他们只有一个念头,把金朝打下去。
自家朝代怎么能加敌国姓氏?
怒火持续了一阵子,但希望能够继续下去吧。
宋朝的武将们希望陛下不变,一直支持武将地位提升,但又时时刻刻担忧,什么时候陛下被那文官的嘴皮子一忽悠,又觉得武将是危害,又将武将的地位弄下去,一颗心提在心里,七上八下的没个安稳。
明——洪武
在底下奴才贪污这方面,光幕虽然没有说具体哪些皇帝被奴才蒙骗了,但也说了【明朝后期,宫廷的采办事务里一些太监和官员相互勾结,在采购物资时虚报价格、以次充好。】
像这种在钱财方面蒙骗皇帝的事情,最不能容忍的便是洪武大帝,朱元璋当即来了场严打,可惜……
没有人命敢这么长,这么蠢,在朱元璋知道的领域,去蒙骗皇帝。
除了抓到几个对食和私底下收贿赂的外,一无所获。
不过,就算没抓住什么小辫子,朱元璋心情也不好,因为他通过这个底下奴才贪污的视频发现了一件事,以后的皇帝不说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也差不多了,连底层百姓买一样东西需要花多少钱都不知道。
简直蠢到极点!
对此朱元璋想了个老办法,加祖训!
朱元璋说干就干,对他而言,方式不在老,有用就行。
明——崇祯
崇祯现在注意力没有在其他视频上,他正在看记录官记录的一个视频内容,因为这个视频的评论比较多,写了很多张,崇祯翻来翻去,纸张都被他翻毛边了。
其实,里面的每一个字崇祯皇帝都记清了,但是还是忍不住去看里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安心。
而这个视频的标题叫【#一觉醒来成为公元1644年的皇帝#】
他要拯救大明,哪怕不能完全拯救,能替大明延缓一段时间也行,大明绝不能亡在他的手上。
他绝对不要再落一个后世人嘴里的[崇祯勤奋的愚蠢,天启懒惰的聪明]。
清——康熙
康熙最近觉得头疼,因为原本有些意思想要将太子之位推让给老四的太子,现在反而一反常态的开始针对老四,不是暗地里下黑手,而是光明正大的在政务上的比拼。
这让原本动了将皇位传位给老四的康熙看到了老二变好的希望。
老人偏了的心不是一天能回来的,在老二身上倾注了诸多心血的康熙,相比于不爱说话的冷面老四,康熙自然更喜欢自己从小养到大老二。
如果说康熙的怜子之心有十分,那可以说有八分都给了老二的太子,剩下的两分,一分给老大,其余一分才是其他阿哥公主分。
其实真正让康熙犹豫的也不光是怜子之心,还有之前光幕视频里乾隆对弘皙的态度。
多年前的九龙夺嫡,在多年过后竟然还会波及老二的孩子。
那又怎能保证他就算把皇位给了老四,老四会对老二的孩子好,但之后的皇帝呢?老四的儿子,孙子,他们还会对老二的孩子好吗?
这一些根本就无法保证。
更何况,老二已经逐渐变得像曾经那个熠熠生辉的太子,并且不再退让,虽然死守自己的太子之位,但比曾经更加从容了,看起来倒是更适合做皇帝。
但如果是老二当了皇帝,那老四……
清——雍正
因为没有追封亲儿子,而被后世人猜测夫妻关系不好的雍正,思索之后还是重新追封了一下自己的嫡长子 。
他和皇后的之间的夫妻关系,虽然不像一些和谐人家那样那么好,那么恩爱有加,但也没后世人想象的那么差,毕竟是少年夫妻走到如今,不说爱情,亲情还是有的。
九子夺嫡,那么多次危险涌动的时刻,相比于后院处处漏风的三哥,他的后院皇后一直守的很好。
清——道光/光绪
被内务府坑了这么多年,坑了这么多钱的两位皇帝现在内心是相当不爽。
他们是知道内务府是有在贪钱的,但他们原以为的是一文钱的加一文报两文钱,两文钱的加一文报三文钱,那种贪污法。
但万万没想到……内务府的胆子比他们想象的要大多了,两文钱的鸡蛋,内务府敢报三两银子,这翻了一千倍都不止。
就是他们处理的最大的贪官,都不敢这么贪啊!
看着没多少钱的国库,还有光幕点名内务府的贪污,这两位皇帝还说什么呢?上吧。
磨刀霍霍向猪羊!
内务府里面的关系就算是再盘根错节再复杂,和其他旗人的关系再紧密,但说到底,内务府是奴才。光幕又将他们贪污的事情直接昭告于天下了。
作为皇帝他们想收拾一个内务府虽有阻力和麻烦,但有光幕昭告天下的举动在前,处理内务府对他们而言,并不算很难。
在贪污这方面,清朝的其他皇帝也同样进行了处理,倒不是说他们在意被那个贪污的这些钱,尤其是清朝早期内务府没有那么大胆,贪污的并不多。
但他们在意的是丢人了,内务府贪污的事情直接被光幕公告给全天下的百姓了,内务府把皇帝当傻子一样蒙骗。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为了皇家颜面,再不在乎这一点贪污钱的皇帝,都要腾出手来先把他们解决掉。
除此之外就是关于后世的人工降雨,通过这次的视频他们了解的更多了。
也明白人工降雨并非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让天空凭空产生雨,想要下雨还是要天空达到一定的条件,比如说有雨滴的云飘过上空,他们想办法让云留在这里,把云里的雨给挤出来。
当然这只是个模糊的概念,甚至理论都不太完全,只能算得上是猜测,具体还需要慢慢摸索,但也能说得上有头绪了。
关于光幕上所讲的得了疯枣病树,他们也进行了记录,对民间进行了科普宣传,主要是这种会传染,光幕都提醒了,他们还的弄的一个地方的枣树大面积灭绝就不好了。
一些贴心的朝代,还把光幕上得了疯枣病的枣树的样子画了下来,让人拓印下来,下发下去,避免一些百姓分不清普通枣树和得了疯枣病的枣树。
不过,相比于之前的种种,在各朝代发生最大的事情应该就是军校的成立了。
看着后世那个黄埔军校出现的各个天骄们,各朝代皇帝承认他们羡慕了,嫉妒了。
一个学校怎么能出这么多个天骄呢?他们不求有这么多,他们建立这个军校能培养出后世天骄数量的1/2就行。

二十一世纪
过了半个月忙忙碌碌寻宝藏的苏雪,终于迎来了一个小长假,整整一个假期全都在外旅游,各种吃喝玩乐,根本没时间看玩手机,更别提看视频了,每天一整点不是在逛新的景点,就是在逛新的景点的路上。
各种景点照片,更是一个接一个的拍。
这个小假期,苏雪日子过的那是充实无比。
在假期的最后一天,苏雪才依依不舍的离开旅游热门景点,回到家里。
因为想着假期忙坏了,想着早点回家还能早点睡,缓解缓解假期四处逛的疲劳。
所以最后一天苏雪到家的时候,才5点。
苏雪点了个外卖,手不由自主的打开刷视频的APP,想着这次不多刷,就刷一个小时,把饭吃完了就睡觉,养足精神,明天上班。
苏雪一边这般边想着,一边就一头扎进了刷视频的App里。
“哎,光幕亮了。”
“又有视频看了。”
“也不知道这次开头的光幕视频会播放什么?”
“播放点儿皇室的瓜吧,我想看。”
“我也想看,最好是关于那个的……”
“今天天还不算黑,咱们去大榕树那儿看吧,大家一块儿看,看到有意思的视频还能讨论讨论。”
“我也去。”
“带个小板凳,这会大榕树下人肯定不少。”
“给我也拿一个。”
“快走,快走,一会占不着好地方了。”
“……”
在各朝代百姓找好地方看视频的时候,各朝代的皇帝也找到了老位置,看着天空上的光幕。
至于原本都正在吃饭,打算吃完饭就准备睡觉的大臣们也不得已从好吃的饭里挣扎出来,进皇宫和皇帝一起观看视频。
被迫加班的大臣们:不嘻嘻.jpg
【#女中诸葛#】
【今天咱们来讲一讲关于“女中诸葛”的名称,说起诸葛这个姓氏会想起谁?
——诸葛亮。】
【诸葛这个姓氏,也因为诸葛亮才变得耀眼了起来。
包括一些电视剧里会形容女主聪明,就会用“女中诸葛”来形容她 。
但这只是电视剧中的夸奖,历史上真的有女子得到过这个称号吗?
说实话,还真有:
这个人就是朱棣之妻,明朝开国名将徐达的长女,网传,她名叫徐妙云,但她的真实名字并没有在史料记录,历史上记录的只有徐氏、燕王妃、仁孝皇后。】
【今天来讲一下,徐皇后最为出名的一场战斗。
先讲一下在这之前的时间线,靖难之役期间,朱棣率军前去袭击宁王朱权的藩地大宁(今内蒙古宁城)。朱棣的这一行动旨在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因为宁王朱权麾下有相当精锐的军队。
这原本是一次不错的军事行动,成功之后会大大增强朱棣的实力。】
【但建文帝朱允炆抓住这个机会,命大将李景隆乘机率领大军围攻北平(今北京)。
所以在这个时候,朱棣的老巢北平此时面临着巨大危机。
当时,北平城中兵力严重不足,形势十分危急。
如果北平老巢真的被攻破,那朱棣做的一切前功尽弃,因为随朱棣兵将的家眷都在北平。
在此关键时刻,徐皇后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她与世子朱高炽共同谋划城中守备事宜,担当起了守城总指挥的重任。
徐皇后深知仅靠有限的士兵难以抵御李景隆的大军,于是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发动城中士兵以及他们的妻子共同守城。
她向城中百姓阐明了守城的重要性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共同命运,阐明利益共同点,成功地激发了大家的斗志和责任感。
徐皇后还命人给这些参与守城的妇女们发放铠甲等防御装备,让她们也能在城墙上发挥一定的作用。
在徐皇后的鼓励和指挥下,北平城中军民齐心协力,同仇敌忾。
妇女们在城墙上与士兵们并肩作战,或投掷石块,或搬运物资,为守城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徐皇后自己也亲自上阵督战,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就这样,在徐皇后和世子朱高炽的带领下,北平城的军民们顽强抵抗,屡次击败李景隆军队的进攻,成功地撑到了朱棣回师救援。
这一壮举不仅保住了朱棣的重要根据地,也为朱棣在靖难之役中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时候,我真想把那史官的笔给他撅折了,要他们有什么用?连皇后的名字都不记,现在扒个史料连皇后的名字叫什么都不知道。]
(这句绝对来自作者本人的真心吐槽,之前找了半天以为徐妙云是本名,结果是野史记载,历史上根本没有本名记载!!![世界静音,聆听我破防的声音。])
[大明前三个皇后好像都差不了哪儿去,马皇后,徐皇后,张皇后。]
[应该是明四贤一妖
贤:(马秀英)马皇后,(徐妙云)徐皇后,(张嫣)张皇后,(胡善祥)胡皇后。
妖:(孙若薇)孙皇后。]
[连出三代贤后,然后一个孙妖后全毁了。]
[要怪就只能怪朱瞻基,什么真爱,我看他纯粹眼瞎。]
[胡皇后多好啊,他不喜欢。弄出来个孙妖后,我看他就是小时候挨打挨少了。]
[我要是能穿越回去,一定要告诉朱棣,好好纠正一下朱瞻基的眼光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