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笑了笑:“你在养殖场历练快一年了,有没有打算换个工作环境?”
李彩云眨眨眼:“换个工作环境?换啥工作?”
养殖场一年四季离不开人,又是个苦累脏的工作,所以周勇打算把她调去砖厂,一年上半年的班,带薪休假那半年她可以在家多陪陪孩子。
周勇不是因为赵建国才有的这种安排,他之前就想把李彩云调去砖厂工作,可惜迟迟没有合适职位。
如今砖厂要成立后勤部,周勇觉得这份工作很适合自己小媳妇,工作清闲不说,主要是时间自由。
李彩云听完周勇对她的安排,脸上呈现兴奋之色:“那真是太好了。我早就闻够了牲口粪便味…”
她虽然不需要跟着大家一起干活,可偶尔也要参与劳动。
春冬两季各个牲口棚异味还好一些,到了夏天那股味道直冲人天灵盖。
可她做的就是这份工作,即便再苦再脏她也得忍受。
如今有了更好的工作环境,除非李彩云脑子进水才会选择留下来。
周勇眼中露出宠溺之色,他就知道自己小媳妇很愿意离开养殖场。
“我去了砖厂,谁接替我的工作?”
周勇心思辗转:“你可有推荐的人选择?”
李彩云思索一番,她说:“赵春花与苗金凤都能胜任这份工作…”
赵春花年纪大点,她在工作中表现的踏实。苗金凤虽然碎嘴,可她人品没话说,对待工作从不怠慢。
周勇沉思数秒:“回头我找她们分别谈谈,看看谁更合适任职养殖场管理员…”
李彩云颔首,她笑眯眯的开口:“那我明天是不是就不用来养殖场上班了?”
她的话让周勇哭笑不得,同时也能看出来,她是迫切想离开臭气熏天的养殖场。
不过李彩云还需要在养殖场上几天班,一是人选没确定,在一个她需要与下一任管理员做交接工作。
李彩云不住点头:“那你尽快确定人选,我这几天也不知怎么了,只要一来养殖场就反胃…”
周勇望着自言自语的李彩云,目光带着思索之色落在她小腹上。
“媳妇,你上次来例假是什么时候?”
周勇的话让李彩云心中一惊,她回想一下,脸上渐渐爬满喜色:“我最后一次来例假好像是在六月份…”
养殖场的工作不清闲,最近几个月赵建国又频繁前来视察工作,李彩云忙得团团转,根本没留意到自己例假来没来的问题。
周勇眼中染上笑意,心说:这个小糊涂蛋,居然如此粗心大意…
不过不来例假不代表就是怀孕,这一点周勇自己清楚,因为女人工作压力大会导致内分泌失调。
周勇怕她空欢喜,思索着开口:“回头找沈大夫给把把脉。”
李彩云也是这样想的,她点点头,周勇五脏庙叫嚣了起来。
“你肚子不舒服?”
周勇抿了抿嘴,看眼自己小媳妇:“我没吃中午饭呢!”
李彩云露出惊讶神色:“那你怎么不早说?小食堂还有饭菜,我去给你热热…”
冬季天短夜长时,小食堂封灶状态,秋夏天长夜短小食堂才会开灶。
周勇跟着李彩云来到了小食堂,很快一菜一饭送到他面前。
“赵厂长来了,你们中午就吃这个?”
周勇望着桌上的大乱炖,端起饭碗随意问了一嘴。
李彩云坐到他对面:“有个凉菜吃完了…”
赵建国隔三差五就来,开始他留下吃饭李彩云会张罗做几个菜,渐渐他来的次数多了,加上每个月伙食费都是固定的,养殖场离槐西村一来一回又两个多小时,所以如今都是以现有食材招待他。
周勇瞅了一眼自己小媳妇:“你很不待见赵厂长?”
李彩云咬咬唇,胳膊肘住在桌子上,一只手托着下巴:“怎么说呢?开始我觉得赵厂长这人不错,现在就觉得他老烦人了…”
周勇默默端起饭碗往口中扒拉一口二米饭,暗戳戳的想:赵建国的行为就叫弄巧成拙。
他疯狂在李彩云面前刷存在感,可他也不想想自己身份,身为肉联厂的厂长下基层会给养殖场工人带来怎样的心理压力。
周勇夹个豆角放入碗里,李彩云坐在他对面吐槽着赵建国。
总体来说,李彩云现在对赵建国好感全无,甚至对他产生了厌恶情绪。
周勇瞅了一眼自己小媳妇,他才发现,李彩云情商如此低。
其实不能讲李彩云情商低,她是已婚妇女,有工作有家庭,即便有男性对她示好,她也不会往感情方面想。
周勇听着李彩云滔滔不绝的话,心说:赵建国呀赵建国,你要是知道自己所念之人如此厌恶你,也不知你会不会找块豆腐撞死。
一顿饭在李彩云吐槽赵建国中结束,拾掇利索灶台,周勇看看时间,他起身去了砖厂。
“大队长??”
几个工人凑在一起席地而坐吸着叶子烟嘻嘻哈哈吹牛打屁呢,周勇的到来不仅把他们吓一跳,也让笑声戛然而止。
一个个迅速丢掉手中叶子烟起身,站到周勇面前如犯了错小孩子似的!
周勇推着自行车,望着他们几个:“偷懒我能理解,可你们明晃晃的偷懒,我就很不理解了…”
不远处不少工人在干活,他们几个倒好,居然无视厂规,在众目睽睽之下聚众偷懒。
“大队长,我们只是抽根烟休息休息,正巧你来了,不信你问其他人…”
其他人面面相觑,一个个都不说话,狡辩之人疯狂给大家递眼色。
周勇眼睛不瞎,他把所有人神态看在眼中。
“你看看你们脚下烟头,这就是你说的抽颗烟休息休息?”
他们脚下少说有二十多个烟头,六个人,平均一人就算四颗烟,吸颗烟时长五分钟,四颗烟需要二十分钟。
更何况叶子烟又冲又辣,一般人根本做不到连续吸几颗烟。
以上情况代表他们偷懒至少一个小时以上,周勇都被气笑了。
狡辩之人渐渐低下头,其他人脸上都是尴尬之色。
周勇叹口气,语重心长对他们说:“槐西村三千多人,为何你们能在砖厂工作?那是大队对你们每家每户的照顾。
可你们一个个却不知珍惜工作机会,是觉得这份工作来的太轻松了吗?还是觉得砖厂离开你们就运转不了了…
六个人谁也不说话,周勇批评教育他们一通,念在他们是初犯,对他们偷懒处罚是扣除当月奖金,并且他们成为了砖厂反面教材,若是再犯这种错误,一经核实立即被开除。
“还不去干活?”
一个个垂头丧气离开,周勇心中都叹气了。
之所以用贫困家庭人员,目的是想让他们每家每户把日子过起来。
现在周勇才意识到一个问题,有些人家穷与有多少劳动力无关,就人懒造成的原因。
周勇停放好自行车,把各个小组长召集到一起。
砖厂想发展起来,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身为小组长放任自己组员偷懒,明显对待工作有问题。
因此小组长被扣除奖金,以后在发现有小组长任由自己组员胡作非为,立即开除组长的身份,降级为普通工作人员。
“大队长,都是一个村里的人,不少人都沾亲带故,这让我们怎么管理组员?而且有些人仗着自己辈分大,仗着自己年龄大,根本就不听我们的…”
有个小组长说出了大家心声,他们不是不想管,是有些人根本不听他们的。
现在因为组员不服管被扣除当月奖金,这些小组长心中一个个除了憋气,又不知怎么办是好。
周勇却笑着说:“厂规不是摆设,按章办事,谁找你们任何人麻烦,你们私下跟我说…”
有些人你不上纲上线是真不行,周勇只能加强管理力度。
若遇到刺头不服管,那好办,直接让他滚蛋回家。
毕竟需要工作的人一大把,没有必要在这种人身上浪费时间。
小组长一个个点头,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周勇让他们去忙。
回到自己办公室,周勇处理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他刚忙完,有工人找他预支工资。
“张老三,你已经预支过四个月的工资了,十月中旬砖厂放假,你自己算算,你可还有工资预支?”
张三不仅没有工资预支,直到砖厂放假,他还欠厂子半个月的工资。
“大队长,我妈病的严重,求求你了,给我预支来年工资行不行?”
周勇望着一脸憨厚的张老三,知道他是个大孝子,可砖厂不是他家开的,即便他是厂长,也不好一次次打破厂规。
张三说着话哽噎了起来,周勇望着他红了的眼眶,心中有些犯难:”张老三,你这事儿让我十分为难。你要知道,上次我已经为你破例了,现在你又要预支来年工资,我怎么往财政所报账…”
财政一向吃紧,张三能预支到四个月的工资,事后周勇去报账做了两手准备。
他当时兜里带着私房钱去的财政所,寻思账目若被驳回,就自掏腰包垫上张三预支的工资。
第168章 槐西村未来发展趋势
好在砖厂刚成立没多久,财政所的人误以为周勇对财政流程不熟悉,因此倒没说什么。
但财政所的人可说了,工人预支工资需要审批。而且一般就给预支一个月的工资,毕竟活都没干呢,就想提前领工资,要是各个工人都如此做,会导致很严重的财政问题。
事情过去没多久,张三又来预支工资,身为厂长的周勇十分为难。
“大队长,我给你跪下了,求求你帮帮我吧…”
堂堂七尺男儿,若不是走投无路,怎能屈膝跪下?
周勇急忙扶起张三,被他这一跪弄得心酸无比。
“别哭,你妈看病需要多少钱?”
张三抬起手擦擦眼窝,哽噎开口:“需要五十块钱…”
张老太太一辈子与人为善,老伴走得早,年纪轻轻守了寡,一个人辛辛苦苦把几个孩子拉扯长大。
只是天意弄人,老了老了病魔缠身。
如今张老太太腰疼的躺不下,整夜整夜坐着,张三不忍心看自己母亲受罪,就带她去医院看病。
不想张老太太是腰椎出了问题,如今医疗水平无法根治腰椎问题,所以只能长期住院缓解病痛。
别说长期住院,就是住一次院一般人家都承担不起医药费,更何况张家原本就穷。
周勇想着这些事情,他在心中叹口气。虽然他自认为自己从来不是什么好人,向来也没有慈悲心肠,可终究见不得好人没好报:“你先回去吧,我跟会计商量商量…”
张三哽噎应了一声出去工作,周勇坐下深呼吸口气揉把脸。
到了下班时间,周勇骑上自行车去找李彩云。
两口子进了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卫生室。
经过沈大夫把脉,李彩云的确是怀上了,而且肚子里的孩子都快三个月了。
从卫生室出来,李彩云脸上都是笑容,周勇抬头看看天空,觉得自己肩膀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到了家,张桂芳得知李彩云又怀上了,那家伙可把她高兴坏了。
老一辈的人都讲究一个人丁兴旺,特别是李保田家,就李彩云这么一个女儿,虽然已有仨孩子,可在外人看来,他们家这股人依旧人丁单薄。
“彩云,你说这胎会不会又是三胞胎?”
李彩云望着自己母亲,脸上露出哭笑不得的神态:“妈,这事儿我去哪儿知道?”
张桂芳希望是三胞胎,这样李彩云两胎就生六个孩子,一个是少遭罪,二来孩子能一起拉扯长大。
没一会李保田回来了,得知自己女儿又怀上了孩子,他高兴的别提了。
“周勇呢?”
李保田高兴过后,在屋里屋外没看见周勇忍不住问了一嘴。
周勇去李洪军家还自行车了,李保田皱眉:“不行咱家再买一辆自行车…”
家里就一辆自行车,李彩云天天骑着上下班,周勇身兼数职,不能总在砖厂待着,所以大多时候他都是步行往来砖厂与村里。
张桂芳点点头:“那就买一辆自行车吧,省得周勇天天走着往返砖厂与村里…”
随着村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如今槐西村不少人家都购买了自行车。
特别在养殖场工作的人,几乎都买了自行车,上下班不仅方便,还能节省不少时间。
三天后在周勇不知情的情况下,李保田把一辆崭新凤凰牌自行车送到了他面前。
周勇看看自行车又看看自己老丈人,觉得自己好日子到头了。
其实周勇想买自行车他早就买了,他之所以没买自行车就是想忙中偷闲。
周勇不想自己如陀螺似的围着工作转,偶尔走在乡间小路上,看看绿油油田地,欣赏欣赏去南山一路的风景,何尝不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
结果李保田倒好,为他买了一辆自行车。
“高兴傻了吧?”
李保田不知自己女婿心之所想,见周勇望着自行车发呆,笑呵呵上前拍拍他肩膀。
回过神的周勇扯了扯嘴角:“爸,你还别说,我真高兴傻了。”
好惊喜有没有?
惊喜到他想哭的地步。
不管怎么说,李保田出发点是好的,周勇只能表示感谢。
夕阳下,三个孩子围着自行车在观看,周勇与李保田站在一旁说话。
张桂芳扎着围裙站在外屋门口喊他们吃饭了,周可欣三姐弟分别应了一声,一个个如小燕子似的朝屋飞奔。
今晚李家吃的饭包,炸的鸡蛋酱,大人孩子都没少吃。
傍晚六点多钟,李洪军提着一只野鸡来了自己三叔家。
“大哥,这次上山收获如何?”
由于槐西村村民常年大肆捕猎与采摘山货,造成外围几乎捕捉不到任何猎物,山货更是少的可怜。即便现在深入深山五十里地,收获都大不如从前。
所以周勇才会牵头种植药材,目的就是不想断他自己财路。当然了,种植药材对村民来说也有利。
不仅能赚工分,大队有了钱会搞村里建设,为村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李洪军抿抿嘴,周勇一看就明白了,这趟他们一行人上山收获很一般。
事实如周勇所想的一样,上好的药材没有采摘到多少,猎物更是少得可怜。
李保田听完自己侄子陈述的内容:“看来以后还得往深山更里面去才行…”
周勇看眼自己老丈人:“爸,深山里面太危险了,一个搞不好就会有人折损在里面…”
不能因为利益不顾大家性命。
李保田叹口气:“可要是按照这样发展下去,我们与农业局的合作就要到头了…”
槐西村能一步步发展起来,全靠收购小组财力支撑。
若是收购小组财力缩水,会影响整个槐西村未来发展趋势。
李保田话音落,周勇笑着说:“爸,实在不行我们就大力发展养殖业…”
要是把养殖业搞起来,一年收入也会十分可观。
但是呢,老话说得好,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也就说,搞养殖存在一定的风险。
特别这年代没有科技养殖这一说,而且畜牧局只有那么几个兽医,想把养殖业发展起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周勇目光下垂,深知发展养殖业不易的道理,可如今槐西村的现况,不发展养殖业又如何赚钱搞建设?
除非大力开工厂,问题想开工厂需要钱支撑,现在他们缺的就是钱。
而且,开设工厂并非易事,需要通过多个部门的严格考察和审批,每个环节都需要繁琐的手续,想完成整个流程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
第169章 周勇不介意用钱收买人心
在一个周勇也不想在槐西村四周大量开设工厂,因为他知道,等若干年以后,有了各种化学产品,对于环境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而且他心中所向往的家园,是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方,那里没有喧嚣的工业噪音,没有浓烟滚滚的烟囱,只有清新的空气和鸟语花香。
李保田听完周勇的话:“没摊上瘟疫怎么都好说,若是摊上瘟疫,你算算养殖场会损失多少钱?”
利益与风险向来都是共存体,既不想承担风险,又想赚钱,试问天下间会有这种好事儿吗?
即便有这种好事儿也落不到他们头上,不管如何,槐西村想要继续发展,有些风险就无法避免。
就如周勇所言,上山摘菜山货打猎不存在风险吗?
大家都知存在的危险,为何还要去?因为有利益相伴,要是没有利益,试问谁会去冒险?
周勇这番话让李保田无言以对,李洪军附和:“三叔,周勇说得对。你不能既想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
李保田望着自己侄子,笑骂道:“臭小子,你三叔是那种人吗?你这是个什么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