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上到山下,一来一回两个多小时,这也是为何移山速度如此慢的主要原因。
下午三点多钟周勇回了村,他到大队时,李洪军孙庆在收购小组屋檐下坐着乘凉呢!
周勇望着他们二人,递给他们一个眼色,三人进入收购小组办公屋。
他把事情讲述了一遍,听得李洪军都骂娘了,孙庆咬着后槽牙脸上都是怒气。
周勇让他们往后行事低调一些,留意留意是谁在后背搞鬼。
李洪军冷笑:“估计是齐淑荣那娘们,除了她我也不想到其他人。”
周勇目光下垂:“即便是她也要讲究证据,不能胡来。”
孙庆思索着开口:“上几天开会就齐淑荣提出了反对意见,没几天就发生了这种事情,所以我也怀疑她…”
周勇吸吸鼻子:“不管是不是她,这事儿不能声张,只有找到证据,才能与她对峙…”
李洪军嘀咕:“要真是齐淑荣那老娘们,你看我咋收拾她。”
周勇挑眉:“别胡来,办事要讲证据。”
嘴上他是这样说,心中却在盘算撸了齐淑荣的职位。
一个没有任何作为的妇女主任,不如换个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担任。
换谁好呢?
太年轻不行,处理不好夫妻之间的矛盾。
年龄太大也不行,毕竟是个调节矛盾的工作。
周勇心中没有太好的人选,就把事情压在了心底。
马三拄着拐杖来了,周勇看见他笑了笑。
“你怎么来了?”
马三脸上都是笑容:“周大哥,我家孩子都满月了,名字你还没给取呢!”
周勇再次推辞:“我都说了,孩子名字你们自己取。”
马三摇摇头:“那不行,我都说了孩子名字必须你来取。”
周勇无奈轻笑,他明白马三的用意。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孩子满月没名字也不是那么回事,周勇沉思一会开口:“马逸晨,名字的寓意是洒脱、朝气,生机…”
马三听完周勇的话,这小子高兴坏了:“好名字。”
李洪军一脸郁闷:“当初我怎么没想起来找你给我家孩子取名呢?”
那时他们二人关系很僵,李洪军怎么可能找周勇给自己孩子取名字。
周勇挑眉,打趣自己大舅哥:“大哥,现在你努努力,我照样能给你家孩子取个名。”
李洪军嘿嘿一笑:“我看这事儿中,晚上我好努力努力,争取造个孩子出来…”
大家被他的话逗笑了,一个个笑的好不欢乐。
四人扯会蛋,到了下班时间各回各家。
周勇刚进家门,周可欣看见自己爸爸,小丫头躺在炕上红着眼眶撇撇小嘴。
那委屈的小模样,像是在问周勇,他去哪里了,怎么一天没回家似的!
周勇心都被萌化了,屁颠屁颠抱起自己女儿亲了亲,小丫头高兴的咯咯笑了起来。
李彩云看着自己女儿表现都翻白眼了,张桂芳笑着说:“小机灵鬼,就知道讨好她爸。”
明明前一刻周可欣躺在炕上表现很乖,可在看见周勇以后,小丫头就变脸了,搞得像是在家受了虐待一般。
周勇拿起拨浪鼓逗自己女儿,周可欣笑的好不欢乐。
李景初在李彩云怀里啊啊啊了起来,周勇一看,笑呵呵把自己大儿子抱了过来。
两个孩子在他怀里好不开心,正在玩的李景恩见此不干了,这小子蹭蹭蹭爬到了炕沿边。
第144章 理解周勇身为上门女婿的不易
周勇一把抱起自己的小儿子,三个孩子在他怀中挤成一团,互不相让。他们彼此推搡,眼看就要打起来,这时李彩云眼疾手快地抱走了其中一个孩子,化解了这场小小的纷争。
张桂芳微笑注视着这一幕,内心涌动着暖意。她瞥了一眼墙上挂钟,放下手中针线活,把针线筐放在孩子触碰不到的地方,起身去做晚饭。
见此李彩云把孩子放在炕上让周勇看着,她下了地,准备帮自己母亲做饭。
周勇应了一声,不等李彩云穿上鞋,邢老七来了。
邢老七带队上山打猎,在回来的路上,他个人猎杀一只野鸡,哥几个有段时间没在一起聚餐,他巴巴来找周勇去家里吃饭。
此刻正是做饭时间,李保田在大队陪爆破工作人员,一时半会回不来,周勇要是去邢老七家吃饭,李彩云就得看孩子,张桂芳只能自己做饭。
周勇思索这些事情,心中有些犯难,邢老七皱着眉:“你倒是快点呀?我们一起去马三家。”
“七哥,我就不去了。”
邢老七不明所以:“你有事?”
周勇看看自己儿女:“我要是走了没人看孩子。”
邢老七皱眉:“弟妹跟婶子不都在家呢吗?咋会没人看孩子呢?”
李彩云跟张桂芳是在家呢,可娘俩在家看了一天的孩子,周勇回到家屁股都没坐热又走,关键是跟朋友吃饭,要是正事他走也就走了,他怕自己丈母娘跟媳妇不高兴。
邢老七得知周勇的顾虑,撇撇嘴:“你想的就是多,哪有那么多事儿,我去跟婶子和弟妹知会一声。”
周勇喊都没喊住邢老七,他找上了李彩云与张桂芳。
当着邢老七的面,母女二人能说什么?
李彩云往灶坑添把柴火,起身回西屋看孩子,张桂芳站在锅台边摘菜。
周勇观察着自己小媳妇脸色,出来又看看自己丈母娘脸色,见她们母女没有不高兴,这才跟邢老七离开家。
去马三家路上,邢老七就说周勇,如今做事畏首畏尾。
周勇心中都是无奈,他不是怕李彩云张桂芳母女生气,而是不想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闹的家庭不和睦。
邢老七听完周勇的话,微微皱眉,长吁短叹拍拍自己好兄弟肩膀,露出同情的目光。
周勇脚步一顿:”你那是什么表情?”
邢老七打心眼里同情自己好兄弟,理解周勇身为上门女婿的不易。
周勇咬着后槽牙听完邢老七的话,都把他气笑了。
“你别强行为自己找面子了,我理解你。”
理解个屁,周勇眯了眯眼睛,拳头捏得死死的,他在心中一遍遍告诉自己不生气。
安抚好自己情绪,周勇迈着大步朝马三家而去,邢老七一看追了上去。
他们到马三家时,刘娟在做饭,马三帮忙烧火,孩子在屋里睡觉呢!
邢老七把事情一说,马三露出犹豫的神色,刘娟笑着说:“你去吧,我自己能忙得过来。”
马三看眼刘娟:“那我去了?”
刘娟应了一声,叮嘱他少喝酒,马三嘴上答应的很爽快。
“艹,你们是真磨叽。”
曹彪刘大壮在邢老七家等他们有一会儿了。
邢老七把话接了过去,她媳妇往饭桌上端饭菜。
吃上饭周勇才知道,邢老七不是单纯找他们吃饭,而是他媳妇邵红梅大哥全家想搬槐西村居住。
曹彪微微皱眉:“为啥要搬槐西村居住?”
这年代在农村,极少有迁居的人家,除非在原来村子实在混不下去才会搬走。
邢老七叹口气,把事情与大家娓娓道来。
邵红梅大哥与邻居犯了口舌,他把对方打伤,赔偿了医药费,可人家不依不饶隔三差五就找他们家麻烦。
总是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邵红梅大哥找上了邢老七,想搬槐西村居住。
周勇暗自挑眉,他看眼把事情说得含糊不清的邢老七:“对方啥背景?即便犯了口舌也不至于搬家吧?再说不是赔偿医药费了吗?”
邢老七吧嗒嘴,吞吞吐吐把事情如实陈述了出来。
邵红梅大哥有个女儿,长的如花似玉,如今到了找婆家年纪,邻居家三番五次托媒说亲。
若是好人家,邢老七大舅哥也不会反对这门婚事,奈何他家男人都有打老婆习惯,身为父亲怎么愿意把女儿嫁给这种人家?
邻居却不死心,起了坏心眼,放话抹黑邵红梅侄女,两家因此犯了口舌。
曹彪一听火冒三丈:“这狗日的人家,心眼咋这么坏呢?”
邢老七抿口酒,一脸惆怅:“我大舅哥也是怕他们家做出其他出格的事儿,在毁了我侄女一辈子,迫不得已才想搬家…”
现在邵红梅大哥想迁到槐西村居住,需要他现在居住的大队给开迁居证明,还需要槐西村开个接收证明。
接收证明好说,周勇跟李保田说一声就行,问题他们现在搬过来,到秋分配不到口粮。
邢老七看看大家伙:“你们得帮我想想办法。”
刘大壮皱眉:“非得现在搬过来不可吗?”
口粮都是按人头分配的,把别人家的口粮分配给他大舅哥,分不到口粮的人家怎么办?
要等过了秋收,会省去很多麻烦。
邢老七摇摇头,显然事情等不到那个时候。
大家围绕这个话题讨论了起来,最后周勇给想了个主意。
先让邵红梅侄女来邢老七待着,等过了收秋,他大舅哥一家人在搬过来。
不想邢老七直接摇头:“这个办法行不通…”
因为邵红梅侄女出事儿就去了她姥姥家,邻居还是三番五次找麻烦。
曹彪冷笑:“咋地,邻居家这是想强取豪夺?他们村治安大队就不管这事儿吗?”
“咋不管呢?被教育一回没几天还那样,你说你拿这种人家能咋地?”
刘大壮幽幽来了一句:“不行就给你侄女找个婆家得了,也省得对方惦记。”
邢老七苦笑连连:“那丫头读过几年书,肚子里有点墨水,她要是愿意随便找个婆家,事情又怎么会闹到这一步…”
马三听完邢老七的话:“七哥,你觉得孙庆咋样?”
邢老七眯了眯眼睛:“孙庆那小子没话说,你的意思是撮合撮合他们?”
马三笑嘻嘻点点头,邢老七露出思索之意,在心中琢磨此事。
第145章 槐西村开砖厂手续审核批过
孙家在槐西村日子过得都屈手可指,孙庆如今又是仓库管理员,月月有工资有粮补,邵红梅侄女要连这样条件的人都看不上眼,马三只能说她心比天高。
酒过三巡散了场,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第二天邢老七起个大早去了他大舅哥家,事情一说,他大舅哥两口子急忙去他丈母娘家。
邵红梅侄女觉得孙庆个人条件不错同意了相看,邢老七忙三火四回到槐西村,又找上了孙会计。
孙庆的婚事都快成孙家人心病了,小伙相貌堂堂,各方面都能拿得出手,也相看过几个对象,奈何他一个都看不上眼。
经过孙会计的劝说,孙庆同意相看相看,不过他对这门婚事没抱太大希望。
相亲日子定在三天后,到了相亲当天,邢老七两口子与他大舅哥两口子带着女儿来了孙家。
邵红梅侄女长得如花似玉,身段好,个头苗头,孙庆哪有看不上的道理。
婚事顺顺利利定了下来,邵家怕夜长梦多,与孙家说明了情况,两家一商量,婚事定在阳历八月十六号,阴历六月二十六。
一九七一年闰五月,九月份陆陆续续收拾秋,婚期若是不定在八月只能定在十月朝后。
人逢喜事精神爽,孙庆自从订婚以后,这小子整天笑呵呵,周勇与李洪军时不时打趣他几句。
生活在平淡而又温馨之中日复一日,槐西村家家户户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可以这样说,在槐西村生活只要不懒惰,能吃饱饭的同时,每家每户还能有些余钱度日。
而村民能有如今的生活,一切归功于周勇,所以不知从何开始,槐西村大人孩子看见他都非常亲近。
对于村民的改变,周勇察觉到了,可他并未放在心上。
一九七二年九月份,历经三年不懈努力,东山终于夷为平地。
村民欢呼,为了这一天他们付出的不仅是汗水,更多是对未来的期盼。
然而让村民没想到的是,经过村干部开会商讨,一致决定移走南山。
对于这个决定,很多村民不解,毕竟在许多人看来,移走东山不影响大家出行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移走南山。
而周勇给出的解释,移走南山槐西村土地面积不仅会增加几十倍,村民将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要是搁在过去,周勇这番话定会遭到村民们的质疑和反对。然而,如今在他的带领下,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许多人对他产生了盲目的信任和追随。
九月十五号,南山拉响了爆破声,村民积累了三年移山经验,再次面对这种工作,一个个显得得心应手。
春去冬来,耗时两年整,南山化为平底。
一九七五春节期间,经过周勇再三争取,槐西村开砖厂的手续终于审批通过。
拿到审批文件的那一刻,周勇内心别提有多高兴,他激动抱住自己师哥徐建民。
“瞧你高兴的。”
他为开砖厂的事情没少奔波,求爷爷告奶奶审核才通过,想想就知此时此刻周勇的心情。
周勇松开自己师哥,放下手中文件为徐建民倒水。
“你别忙乎了,我又不是外人。”
原本不需要徐建民亲自来送这份审批通过文件,但他为了给自己师弟一个惊喜,巴巴揽下这份送信的工作。
周勇笑容十分灿烂:“那怎么行,师哥你可是大忙人,难得来槐西村一趟,我可得好好溜须溜须你…”
徐建民摇摇头,笑着说:“连师哥都打趣,你小子越来越没大没小。”
周勇笑嘻嘻把一杯开水送到徐建民面前,他双手接了过去。
“砖厂的事情虽然落实了下来,可我听张书记的意思,准备往砖厂放一批待业人员…”
徐建民来之前,找上了张书记,问问他可什么话带给自己师弟。
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张书记还真有话带给周勇,想往砖厂安排一批待业人员。
周勇脸上笑容淡了几分,眼中露出讥讽之色:“一分钱都不出,啥啥都要靠我们自己来,想放待业人员那是做梦…”
要是县里给掏钱开砖厂,张书记想放人多少待业人员都行,一分钱不给出,事情办成了想从中得利,周勇才不干呢!
徐建民听了自己师弟的话皱眉:“公家的事儿,你何必跟张书记过不去呢?卖个人情对你有好处。”
道理周勇懂,只是这事儿让他感到憋屈。
再说开办砖厂的初衷,周勇是想打造新农村,因为他发现用石砖盖房子太过耗时耗工。
周勇看眼徐建民,一语双关:“师哥,槐西村有多少人口你清楚,工人只能在村民当中挑选,要是用外人,闹出什么乱子我可不负责…”
徐建民露出凝重之色,他知道自己师弟不是在危言耸听。
砖厂工作岗位有限,槐西村三千多村民,名额本来就不好分配,外人在掺和一脚,可想村民的感受。
打压排挤外来人都是其次,若是闹出人命,张书记与周勇都会吃不来了兜着走。
徐建民陷入了深思:“问题如今待业人员太多,天天去公社找,张书记也是没了办法,才想往砖厂放待业人员…”
张书记的难处周勇理解,问题是他也有自己的难处。
周勇思索着开口:“不行就让张书记多开几个砖厂,如此一来什么问题不都解决了?”
徐建民笑容之中露出苦涩:“你说得轻巧,问题不是公社没钱吗?”
财政年年叫穷年年喊没钱,苦得只有他们这些底层百姓底层干部。
周勇皱眉,缓缓喝口水,他在想办法为张书记解决难题。
于公张书记对周勇有提携之恩,于私张书记待他不薄。
不管从哪方面考虑这些事情,周勇都不能袖手旁观。
可想解决这个问题又谈何容易?
除非周勇自掏腰包建厂,但这事儿他万万不能做。
他要以个人名义拿出一大笔钱,麻烦会第一个会找上他。
谁都不傻,周勇不会干自掘坟墓的事儿。
想到这里的周勇陷入两难,徐建民看着他:“师弟,可想到办法了?”
周勇目光复杂看了一眼徐建民,还别说他真有了一个主意。
只是这个主意想完成有些难度,而且需要各部门领导配合。
不过这些事儿不在周勇操心范围之内,主意他给出了,余下就看张书记自己的本事。
第146章 周勇的小心思被徐建民猜穿
“师哥,想解决这个问题也好办,为各个村添置副食商店,如此一来不就能解决一批待业人员了么…”
只要村里增加副食商店,公社就要增加一批工作人员,送货,对账,盘货都需要有人负责。
而且村里开副食商店,公社不需要给出钱,都是各个村大队负责出这笔费用。
周勇的话让徐建民皱眉:“可是政策不允许呀?”
要保障公社副食商店,供销社的利益,所以达不到要求不允许开副食商店或者是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