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回70:老婆孩子热炕头(煮红尘)


年夜饭所包的饺子里会放硬币,谁要是吃到了,寓意来年会有个好气运。
因此李家九口人,菜都没吃几口,一个个都在盯着饺子吃。
一共就放了三个硬币,至于谁能吃饭,完全靠运气。
周勇把第一个硬币吃了出来,可他却没有说,而是看着大家争前恐后吃饺子。
李彩云实在吃不动了,她放下筷子:“明明放了三个硬币,我居然一个都没吃到…”
张桂芳跟着放下筷子,笑着说:“就看他们五个谁能吃到了。”
李保田也吃完饭了,只有五个孩子在跟饺子作斗争。
很快周可欣吃到一个硬币,那家伙把她高兴的,起身又蹦又跳。
随即周可柔又吃出来一个硬币,李景初哥仨对视一眼,准备把余下饺子都吃了,周勇怕撑坏自己三个儿子,才把他藏起来的硬币拿了出来。
李景恩郁闷至极:“爸,不带你这样的,吃到硬币也不说一声,害得我们一个劲吃饺子。”
周勇挑眉,笑骂李景恩:“臭小子,老子要不是怕撑坏你们,我才不会把硬币拿出来呢!”
李景恩被骂也不生气,笑嘻嘻的说:“来年我一定要吃到带硬币的饺子。”
一家人欢声笑语跨的年,凌晨一点一个个才休息。
一九八五年的第一天,曹彪、邢老七、刘大壮以及马三来李家串门。
他们每个人都提了礼物,一人又给五个孩子一人两块钱压岁钱。
吃吃饭,周勇目光从他们四人脸上扫过,他感慨的说道:“一晃我们都老了。”
曹彪点点头:“可不在地,我孙子都能打酱油了…”
邢老七吃口饭:“我这辈子就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从山沟沟里走出去,更没想到自己能穿上这身衣服…”
刘大壮点点头,他目光看向周勇,心中都是对他的感激。
可以说,不管前世还是今生,周勇都对得起他们四人。
马三端起酒杯:“希望我们以后在自己领域里持续发光发热…”
曹彪狠狠点点头:“文化人就是文化人,说出的话就是好听。”
马三白了一眼打趣他的曹彪,五人举起杯子同饮一口酒。
五人难得聚在一起,酒自然不会少喝。
最后他们喝的,一个个倒头就睡,这一觉五人睡到傍晚才醒过来。
由于中午酒喝的太多,吃晚饭时,周勇把酒拿到桌上,连个张罗喝酒的人都没有。
七点多钟他们才回去。第二天是大年初二,李洪军李洪亮李彩霞兄妹三人提着四盒礼来自己三叔家串门。
正月十五之前,周勇不是在应酬各种酒局,就是奔赴在喝酒的路上。
直到过完正月十五,各种应酬才逐渐减少。进入二月的第一天,槐西村建筑公司承包了电业局建家属楼的工程。
不仅如此,由郑局长牵线搭桥,周勇分别签下庆木县工商所家属楼以及烟草公司家属楼的工程。
除了这三处工程,元局长在隔壁县又为周勇要来两个工程。
这时候相对后世而言,工程不仅好干,故事头也没有那么多。
不管是元局长还是郑局长,他们并未在工程上得到任何好处。
只是周勇会来事,过年时,买的好烟好酒分别去元局长与郑局长家串的门。
这年代当官的人,不能说没有贪官,只是相对于后世比较少。
大多数当官的人,都比较珍惜自己的羽翼,轻易可不敢做那些违法乱纪的事情。
当然了,私底下收点烟酒是有过的事情,但还要分是什么人送的礼…

一般人送的礼物,人家可不会收,周勇送的礼物他们却敢收。
原因在于,周勇全身心投入于槐西村的发展,而非仅仅追求个人利益。
因此,不管是郑局长还是元局长,都愿意助他一臂之力。
这边周勇把工程合同一一签订,忙完这些事情,回到槐西村,又开始为钱发愁。
五个工程今年要同时开工,对于槐西村大队财务来讲,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木材与砖的事情倒是好解决,问题是钢筋水泥需要现金交易。
周勇召集村干部开会,大家七嘴八舌也没有个好主意。
“村长,要不隔壁县的工程我们就别干了,这样的话,我们压力还能小点。”
周勇一只手把玩着钢笔:“你可知隔壁县的两个工程要是能顺利完工,我们村能赚多少钱吗?将近四十万,你跟说我不干了?”
他话一出,大家惊呆在了原地。
别说能赚将近四十万,即便是赚二十万,砸锅卖铁槐西村集体村干部,也会把隔壁县的工程干完。
李洪军亢奋的脸红脖子粗:“要是如此的话,我们倒是可以像从前一样集资,你们觉得怎么样?”
周勇微微皱眉,他轻轻放下手中钢笔:“这次集资跟建新村时意义不一样,我们等于是拿村民的钱在做生意。
所以我有个提议,我们可以把集资转变成融资,再把在工程上所赚的钱按照投资比例进行分红…”
再走从前老路子,集资不出来多少钱。毕竟谁都不傻,虽说大队富裕对于村民来说是好事儿,可赚回来的钱,里面却没有他们一分一文。
看一方面,估计家家户户也就三五块钱的样子,七百多户人家,才能集资多少钱?
要是按照周勇所说的办法来,不用想,每家最少都得两块钱打底。
周勇的提议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然后他们开始商讨融资内的各项细节。
大队赚再多的钱,无非就是为了建设槐西村,因此周勇把工程利润让出来百分之六十给投资的村民。
对于周勇的这个决定,全员通过,不等散会,已经有人在琢磨自家该投资多少钱了。
等散了会以后,李明立即说道:“村长,我家投资一万块,你让孙会计把合同拟定出来吧!”
孙庆不慌不忙的开口:“村长,我家投资一万块。”
这种好事儿去哪儿?
所以大家恨不得掏空家底投资工程。
赵民幽幽来了一句:“我投资一万五。”
他话一出,倒没有多少人过于惊讶,毕竟赵民与周玲是双职工家庭,两口子又会过日子,家里还有几十亩地,时不时周玲还会采摘山货贴补家用。
李洪军笑嘻嘻的开口:“那我投资一万五。”
李明一听,急忙补充一句:“村长,那我也投资一万五。”
周勇望着他们:“此事不着急,你们回家都跟媳妇商量商量…”
虽然他们都能当家做主,但毕竟涉及的钱财比较多,理应两口子商量一番再做决定。
周勇的话无人反驳,他整理好笔记,起身为自己倒了杯水喝。
片刻后,工程融资一事通过广播告知了所有村民,谁要是想投资,又没听懂内容的人,可以来大队咨询细节。
安排好这些事情,周勇看看时间,提前十分钟给自己下的班。
他刚到家,李彩云就问他融资的事情。
周勇把事情详细讲述了一遍,李保田当即要投资五千块。
李彩云不甘示弱:“我们投资一万怎么样?”
周勇想了想:“可以。”
李彩云来了一句:“要不把存储的药材都卖了呢?估计也能卖几千块钱…”
周勇立即摇头:“药材不能卖。”
他们两口子留了一些品质极高的药材在手里,周勇想再过一二十年出售。
因为周勇清楚,越往后野生药材越是十分稀缺,那时药材才能卖上一个好价格。
并且他们家也不能投资太多钱进去,因为谁家一年能有多少收入,大家心中都有笔账。
要是他们家拿出来一大笔钱,势必会引起村民不必要的猜疑。
李彩云听完周勇的话,立即打消了卖药材的心思。
“那就投资一万吧!”
周勇点点头,张桂芳说:“孩他爹,咱家外面还有一千多块钱的账呢,你去要要,回头咱们能多投资点钱…”
李保田思索着开口:“要也够呛能给。”
张桂芳却说:“钱都借去几年了,也是时候要一要了。”
现在只有张家人欠他们两口子钱,李家这边没有欠他们钱的人了。
李保田觉得这钱不好往回要,可是张桂芳又说道:“亲是亲财是财,他们困难时我们帮他们了,老是不还钱算怎么回事?
再说我们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也是一分一文积攒出来的…”
老两口省吃俭用一辈子,手中就这些积蓄,如今他们年纪大了,外欠的账理应往回收一收。
李保田轻轻点头:“这事你就别操心了,我知道该怎么做。”
下午,槐西村大队人满为患,有的人是前来咨询融资一事,有人直接提着钱过来签合同。
李洪军更有才,原本他要投资一万五,然后他找上自己几个大舅哥再次进行的融资分红,四家给他凑了三万块钱。
大家一看还可以这样做,一个个心思都活跃了起来。
李明从他媳妇娘家融资来五千块钱,正好投资两万块。
李洪亮自然也没少投资,他们一个个恨不得把自己丈母娘家那头亲戚榨干。
曹彪、邢老七、刘大壮三家虽然搬离了槐西村,但这些年他们没少为村里人办事,因此他们每家投资五千块。
而村民的投资呢?
大多数人家都是一万块钱起步,个别人家有投资两万的,至于投资五千的人家也有,但仅有十几家,像他们这样的人家,不是劳动力少,再不就是家里需要留些钱应急所用。
不融资周勇都不知道,融完资,他才知槐西村家家户户都已成为了万元户家庭。
一笔笔的钱存到槐西村大队账户上,事情很快惊动了乡领导以及县领导。
“周勇,你们村账户上,怎么会多出来八百多万?”
杨森在接到通知时,惊得是目瞪口呆久久无法回过神。
“工程融资的钱…”
周勇知道钱一旦存入银行,自己必会被领导找去谈话。毕竟涉及八百多万,这可不是小钱。
杨森听完周勇的话,他面色倒是有所缓解。
“这么大的事情,为何不提前打个申请?”
融资需要打申请?

周勇一句话问住了杨森,顿时让杨乡长脸色难看了起来。
不等杨森做出回应,办公桌上的座机电话响了起来。
杨森阴沉一张脸接听的电话,下一秒他急忙坐直身体,脸上露出讨好般的微笑。
明明隔着电话线呢,周勇真不知杨森做出这副神态给谁看。
挂了电话,杨森瞅瞅周勇:“县长让你立即前往县政府一趟。”
县长秘书把电话打去了槐西村大队,被告知周勇在乡政府,随即电话打到了杨乡长办公室。
周勇漫不经心哦了一声,与杨森客套两句,扭身他去了县政府。
把钱的来路交代清楚,周勇大摇大摆去了徐建民办公室。
“你小子可真能折腾,居然融资了八百多万,你知道这件事情在县政府有多轰动吗?”
周勇微微抿嘴,他心中清楚,这笔钱存进银行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师哥,这不是承包工程没钱吗?乡政府与县政府我是指望不上,所以只能自己想办法…”
除了这个方法能快速筹集到一大笔钱,想跟政府商量借用几百万资金周转根本就不现实。
徐建民频频点头:“你说的在理,不自己想出路,工程就干不上,到时候那就是槐西村自己的损失…”
师兄弟围着这个话题聊了聊,到了下班时间,徐建民请周勇下的馆子。
下午一点多钟周勇乘坐客车回去的,他这个融资的点子,算是为各位领导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这边槐西村订购了大量沙子水泥与钢筋,那边政府鼓励各个村各个乡搞融资促进经济发展。
看周勇搞融资,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十天半个月轻轻松松筹集到八百多万,可换做其他村,八万块钱都筹集不到。
乡里就更不用提了,上班的人都是人精,领导几年换一届,这种情况下试问谁敢投资?
所以即便有一个绝佳的赚钱方案,也并不意味着任何人都能成功实施。
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创意和计划,更需要有一个值得信赖和口碑良好的人来进行推广和实施。
一个拥有良好信誉的人,会更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从而更容易实现赚钱的目标。
而周勇在村民中享有崇高的声誉,他的话语在村民心中具有绝对的权威。一旦他做出的决定,村民们都会毫不犹豫地追随他的脚步。
在这场融资促进发展中,仅有几个村靠融资的钱开办了投资最少的砖厂,原本他们策略是没错的,坏就坏在槐西村砖厂第三次扩大了生产规模。
工人一下子就增加两百多人,四百多号人制砖,不仅能供应上五个工地用砖需求量,同时周勇通过郑局长,把槐西村砖厂的砖出售给了庆木县各工地。
周勇此举不仅为两百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砖厂更是日进斗金。
这还不算,由于建筑公司用工需求,除了槐西村本村人以外,外雇五百多人临时工。
然而此事出乎周勇意料,竟引发了各村村长的不满。
因此几个的村长联手把事情闹到了杨森面前,周勇再次被叫去谈话。
各个村的村长明显是因为槐西村砖厂再次扩大感到不满,可他们找不到冲周勇发难的理由,因此只能借用鸡毛蒜皮的小事向他发难。
“抢人?劳动力缺失的严重?”
周勇心中无语,被告黑状就算了,最起码要找个正当理由,几个村长居然说他抢人?
他雇佣那些村民,是要付给他们劳务费的,可不是让人家给槐西村建筑公司白干活。
再说了,他又不是从一个村子雇佣五百多人,而是几个村子加在一起的人数,怎么会涉及到劳动力缺失的严重?
杨森也被几个村长闹的头疼:“你说说这事儿咋解决?”
周勇暗自挑眉:“乡长,这事儿好解决了,我把那些人辞退就是了,让他们回家去种地。我去其他乡雇人总可以吧?这样我就不信他们还能鸡蛋里挑骨头…”
本想提高十里八村百姓生活水平,可是有人不高兴呀?没办法,周勇只能另辟蹊径。
毕竟是花钱雇人,他雇谁都一样,没有必要跟那几个老顽固一般见识。
只是周勇如此做,会带动其他乡五百多户家庭收入,对于杨森来讲可不是好事。
杨森张了张嘴,周勇清楚他的想法,不等杨森把话说出口,他先说道:“杨乡长,不是我不照顾父老乡亲,是有人家不领我这情。”
“这件事情就没有其他解决方案了吗?”
杨森沉思片刻,终究舍不得让周勇去其他乡雇人。
周勇微微抿嘴:“杨乡长,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实在想不到其他办法了。”
杨森抬起手捏捏眉心,瞬间他感觉自己头大如钟。
“这件事情,在我看来没有必要这样做,即便这几个村子怕劳动力流失,我们可以去其他村雇人…”
周勇瞧着在打小算盘的杨森:“杨乡长,我可以在红旗乡管辖范围内雇人,但你要保证不会再有人闹事…”
他每天事情很多,没有时间应付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杨森语塞,他注视着周勇感到十分难心。
周勇就知事情不在杨森控制范围,所以他笑着再次开口:“杨乡长,我是十分支持你的工作,可是有些人想拖你后腿,我也没办法。”
既然告他黑状,周勇自然要给那几个老古董上上眼药。
杨森扶额,显然是头疼的厉害,周勇看看时间回去了,至于杨乡长会怎么想他,周勇完全不在乎。
周勇回去先雇人,随后才辞退的那五百多工人。
辞退人家自然要有个理由,周勇把他们各个村村长的意思表达了一下。
结算过工资,五百多人从各个工地离开,随后其他乡村民进入了工地。
这五百多人回到各自居住的村子,一个个闹到了大队,甚至有人把村长以及村干部都给打了。
现如今即便是临时工都不好找工作,这五百多人经历两次面试才被录用,活干了一个多月就被辞退了,试问谁能高兴?
他们举动都在周勇预料当中,毕竟这事儿不能怪他,要怪就怪他们摊上了心胸狭窄的村长。
周勇借用回去村民的手出了口气,同时其他乡的乡干部找上了他。
目的是希望槐西村用人,可以去他们乡招工,并且保证不会出现如红旗乡这类事情。
杨森得知此事,被气的暴跳如雷,事情闹到了县政府领导面前。
周勇正在大队画草图呢,一个电话把他叫去了县政府。

第381章 这老小子今天有些反常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