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丫还小,你俩悠着点,可别又搞出个孩子来。蕙兰更要注意,女人生完一个孩子得好好养着才能生下一胎,你心里要有数才行。总之一句:同房你随意,但造娃需谨慎。”
焦蕙兰低着头不吭声了。
她还以为婆婆会盼着他们生三胎呢,毕竟前两胎都是女儿,放在村里其他婆婆身上,儿媳没出月子就会催生下一胎,也就婆婆不走寻常路,竟然叫他们别这么快。
不过婆婆担心她身体,焦蕙兰心里很是高兴。
“知道了,娘,我们会注意的,不过再搞出孩子来的。”
说完又觉得不对,跟孟大国俩人再次红了脸。
他俩早上找大丫闹出很大动静来,眼下站在屋里跟罚站似的,惹得陶爱红频频往屋里张望。
俩人出去时脸红的跟猴屁股似的,可把陶爱红这个吃瓜群众给奇怪到了,她嗑着瓜子进门。
“娘,大哥大嫂怎么回事?还有大丫怎么睡你这了?”
真是哪哪都有她。
甄臻有心也敲打一下她,“还能因为什么?俩人晚上动静太大,把大丫给吵醒了。你和二勇晚上也要悠着点,我可不想再带三娃一起睡了。”
陶爱红立刻明白过来,饶是厚脸皮的她也不自在了,她撇撇嘴:
“我跟二勇肯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毕竟那事很快的。”
甄臻沉默了,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天真的小爱红让她有些心疼。
倒是大丫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摇头说:
“二婶你错了,我娘和我爹每次荡秋千都要荡很久呢!”
陶爱红石化在原地,真心疑惑了,很久是多久?那事还能很久吗?
大丫往常跟焦蕙兰一起睡,早上六点不到就醒了。
如今跟甄臻,就能睡到日上三竿。
甄臻叫冯裁缝做的小花裙子已经拿来了,今年夏天她已经给大丫做了好几条裙子了,不过女孩子好打扮,裙子不嫌多。
她从橱柜里翻出来给大丫套上,这种款式是甄臻按照后世的衣服画的,带波浪边,下摆还有点蓬蓬的,穿起来跟小公主似的。
大丫被她养了几个月,气质脱胎换骨,每天戴头花,穿漂亮的小裙子,哪里还有以前的影子?
每天出去都有一堆小男生围着她。
甄臻煮了两个鸡蛋,一个给大丫一个给二丫,又替三娃冲了一杯奶粉。
焦蕙兰的锅底还没灭,甄臻就用火钳子串了两根玉米放进锅底烤。
烤熟的玉米就跟大丫俩人揪着吃。
没几日,甄二哥一家就带着露露上门来做客了,或许是知道了甄臻交住院费的事,他们对甄臻的热情真诚了不少。
甄二嫂进门时,焦蕙兰正在蒸馒头,她撸起衣袖帮着焦蕙兰一起弄。
王玲也拿起扫帚帮甄臻打扫卫生,不像做客的,倒像是来搞家政的。
甄臻哭笑不得,去后院摘了八个西红柿,五根黄瓜过来,又把家里仅剩的一个西瓜放进井水里冰着。
冰好后把西瓜切来,这冰凉甘甜的大西瓜,正好解渴,把甄向阳几人吃得一脸满足。
甄二哥许久没上门,打量着孟家的瓦房,这屋子盖的气派不说,还收拾得很整洁,一点不像农家院子,他有些意外。
“小妹,没想到你房子盖的这么好,二哥当时该上门帮忙的。”
“村里来了二十多人,二哥你来也帮不上忙,”甄臻递给他一瓣西瓜,“都是用大国爹的身故补贴盖的,二哥,要不是没办法,我也不愿意动这笔钱。可是我儿子多,眼看着孙子孙女越来越多,家里实在没房子住,只能对不起大国爹了。”
甄二哥道:
“人活着时对他好就行,死后搞这些都是虚的,你这么做是对的,二哥支持你。”
王玲也没想到小姑家日子过这么好,还偷偷对甄二嫂说:
“不年不节的,包这么多馒头,还包了不少肉包子,听大丫说她家天天吃肉呢。”
甄二嫂也觉得稀奇,小妹变化太大,让她不敢认。
不过眼下的小妹以真心待他们,他们也会报以真心的。
甄向阳还叫露露来给甄臻道谢。
“谢谢姑奶奶。”
甄臻笑着去屋里给她抓了一把糖,“不用谢,跟大丫玩吧!”
露露看了看王玲,等王玲点头,才高兴地装着糖走了。
甄臻知道他们家日子不大好过,特地留他们吃了晚饭。
做的是大受好评的红烧肉、排骨炖萝卜、麻婆豆腐、烧茄子,主食是白馒头,喝的是玉米稀饭。
这一顿饭把甄二哥一家吃的很是满足。
他们一家很久没吃一顿饱饭了。
孟大国看到他们就想起去年自己家,要不是娘会过日子,家里怎么会越过越好?
现在天天吃肉吃白面馒头,再想起以前的日子,总觉得跟做梦似的。
趁着天气好,甄臻把家里的被子都拿出来晒晒,晒好后捆好放进柜子里,放一点樟脑丸熏虫子。
秋冬的衣服和大国爹的旧书都拿出翻晒了一下。
翻一本旧书时,从书里掉出来一张邮票,甄臻拿起来一看,莫名就觉得有点眼熟。
这邮票怎么那么眼熟?倒有点像后世拍卖出高价的什么一片红邮票。
她使劲研究了邮票上的地图,因为地图太小,看了半天都没看出个道道来,这年头的邮票都是红色内容,画风很像,不好辨认。
不过还是把邮票夹在书里扔进了空间,打算先存着再说。
就算她认错了,可这年代的普通邮票,以后也能卖出高价的。
次日下了一场雨,雨停后是个难得凉爽的天气,山风缕缕送拂,甄臻躲在树下乘凉,一边给大丫补衣服,一边跟几个老娘们讨论毛线的织法。
张翠花新学了一种打毛衣的方式,没两天就把全村女人都教会了,眼下就差甄臻没学了。
孟老大家的张巧红过来喊她,“婶子,孟丽回来了,我娘叫你过去看看。”
孟丽的事村里人都有所耳闻,倒不是甄臻说的,孟丽经常往娘家跑,每次回来脸色都不对,想瞒也瞒不了。
甄臻放下针线筐,临走前不忘交代张翠花:
“你帮我织两扣,帮我把这一行给织完,但不许多织。”
张翠花撇撇嘴,“谁稀得给你织,就你这打毛线的水平,啧啧!也就大国把你织的毛衣当个宝。”
大家都笑起来。
甄臻气得朝她扔了个树叶。
她到时孟丽哭得一脸眼泪鼻涕,孟大嫂正在安慰她呢,见了甄臻进门,孟大嫂愁容满面:
“又闹矛盾了,你说怎么办才好?”
第35章
甄臻进门后, 孟大嫂朝边上挪了挪,给她腾了个位置,甄臻坐到床沿上, 张巧红给她端了杯水,一家人对她很是尊敬。
甄臻猜测他们是听说了她去看望孟丽时, 带了不少礼物的事。
“又是因为什么?”甄臻问。
孟丽说出来都觉得丢人,前天她刚拿了工资, 就买了一瓶高乐高放在柜子里, 谁知今天打开一看, 那高乐高就被人喝了一半。
要是俩人钱合在一起过日子,这都不算事,问题是周长胜对她连一分钱都要计较,背地里却总干这种占便宜的事。
孟丽难免要念叨的,结果她那个婆婆说她结婚这么久还没怀上,是个不下蛋的母鸡,娶了她就是倒八辈子血霉了。
孟丽听了这话当然不让了, 婆媳俩大吵一架后, 婆婆叫她滚,孟丽就收拾东西回来了。
她直擦眼泪, “以为结了婚是保障, 可住着人家房子, 人家叫你滚你就得滚,你说我结婚是为了什么?”
孟大嫂一听这话就急了, “你是他老周家的儿媳,他们家凭什么叫你滚?再说你们结婚才几个月?没孩子也正常的,你婆婆怎么能说你不生?”
孟丽摸着自己的肚子也想不明白,人家要孩子都那么容易, 结婚后说有就有了。
可她这肚子就是没动静。
这年头的人都劝和不劝分,孟丽不是她女儿,甄臻不好叫孟丽离婚,否则最后孟丽过不好,孟老大家难免要怪她。
不过孟丽男人和婆婆那种性子是很难调和的,不是孟丽忍耐经营就能过好的,与其这么拖着,倒不如趁没孩子离了算了。
甄臻问:“你怎么想?”
孟丽现在很喜欢这个婶婶,愿意跟她说话,“我也不知道,我不想跟他过了,又怕我真的不生。”
“才结婚几个月,没孩子也太正常了,再说没孩子也不一定是你的原因,不放心可以去医院做个身体检查,不要自己胡思乱想。”甄臻道。
孟大嫂直抹眼泪,觉得天都要塌了,对甄臻说:
“当初就该听你的话,多了解了解再结婚,也不至于像今天这样,刚结婚就被人撵回娘家,这要说出去,让我家孟丽怎么做人?”
甄臻拍拍她的肩膀,事情已经这样了,说再多也没用,再说自古以来,女孩的婚事就是最难办的,谁能保证结婚就能一辈子过到老?
“摊上这样的人家也是没办法的事,遇上讲理的人家,早该托人上门说和了,可人家到现在没上门,可见是没把咱们家放在眼里。我们女方娘家人,总不能舔着脸主动上门求和吧?真要这样,她那个婆婆的下巴能抬到房顶上。”
孟大嫂和张巧红几人都连连点头,甄臻说的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隔日孟丽就去医院做检查了,结果显示她身体一切正常。
她那个婆婆不是省油的灯,到她单位找领导诽谤她,孟丽当天被领导约谈后一直气不过,下午就约着周长胜去办离婚了。
不过这年头离婚可不容易,得单位开证明,领导知道她动了危险心思,苦口婆心地劝她,什么家和万事兴,离婚影响前途,影响别人判断,离婚对家庭和社会和谐不利云云。
孟丽被教训的头都抬不起来了,却还是坚持开了证明。
不过周长胜那边难办一点,周家父母到底是厂里的老员工了,儿子离婚的事让他们抬不起头。
可周母是个不服输的,自己把儿媳赶回家,不愿意上门求和,赌着一口气,扬言非要把孟丽的名声弄烂,让她这辈子再也嫁不出去。
听说孟丽打算离婚,甄臻觉得自己还真是小瞧了她,“也不知道孟丽下一步该怎么走。”
焦蕙兰以前她跟大国吵架回娘家,娘家人就骂她:
“离婚的闺女只会给娘家哥哥带来霉运,你就是死在外面,也别想回娘家住一晚。”
比起她,孟丽算是幸运的,至少孟家人都讲道理,虽然也觉得离婚难为情,在村里抬不起头来,可知道闺女实在过不下去,也没有要死要活地拦着。
焦蕙兰感慨之余又格外庆幸,她现在有吃有穿,婆婆把她当亲闺女疼,男人虽然没有那么完美,却比从前会疼人了。
她要求不高,能这样已经觉得很幸福了。
焦蕙兰正在做萝卜馅饼,甄臻不愿意吃这个,就去镇上买了点鸡脚和猪蹄回来,打算做鸡爪猪蹄煲。
把鸡爪切开冷水下锅,加入一些调料去腥,再在油中放入酱煸炒,挂色后倒入调味料焖煮。
猪蹄也是差不多的步骤,焖到猪蹄和鸡爪软糯容易脱骨后,倒入玉米、胡萝卜、萝卜、年糕等配菜焖煮个半小时,掀开锅盖后那香味直往人鼻子里钻。
甄臻好久没吃这个,口水都要下来了,搓着手把砂锅煲从炉子上端下来。
那香味也把焦蕙兰给馋到了,她望着锅里满满当当的菜色,别的不说,这汤汁熬得粘稠带着酱香,泡大米饭她至少能吃三碗。
晚上有萝卜馅饼,有鸡爪猪蹄煲,甄臻还从缸里捞了五个鸭蛋出来切瓣,就着咸菜疙瘩,菜色也算丰富的。
孟华舀着汤汁往米饭上浇,舌头都被香麻了。
“娘,你从哪学的这厨艺?我见都没见过这吃法。”
甄臻搬出万能理由,“还不是那次去你爹部队探亲,跟人家城里的厨子学的,你都不知道,那部队里吃的可好了,都是咱们农村人没见过的菜。”
孟华边点头边扒着汤泡饭,孟二勇也吃得一身是汗,撩起衬衫把肚子露出来,被甄臻瞪了一眼,又讪讪地放下衣服了。
陶爱红夹了一块猪蹄,吃的一嘴是油,三娃窝在她怀里直朝她的猪蹄看。
陶爱红哪里顾得上他?那猪蹄汤汁一滴滴落在三娃头顶上,把三娃淋成了小黑娃,可叫甄臻嫌弃坏了。
陶爱红胡乱给儿子擦擦头,谁知越擦越脏,三娃很快就一脸汤汁了。
甄臻叹了口气,“把三娃给我,我来抱吧!”
陶爱红求之不得,忙不迭把娃娃塞到婆婆怀里去,孟二勇见状就不高兴了,瞪了她一眼:
“我娘抱孩子怎么吃饭?就你想吃猪蹄,我娘就不想吃?娘,你好好吃饭,把孩子给爱红吧!”
陶爱红叫他骂的一哆嗦,撇撇嘴没说话。
男人还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甄臻笑眯眯地瞥他一眼,“二勇说的不错,娘要吃饭不适合抱孩子,这孩子就由你来抱吧!”
陶爱红啃着猪蹄看热闹。
孟二勇一愣,“哪有男人抱孩子的道理!再说抱孩子我还怎么吃啊?”
甄臻笑了:“你抱孩子没法吃饭,你老婆抱孩子就可以吃饭了?”
孟二勇被她娘讽刺得说不出话来,不是,他是帮着娘说话的,怎么娘还攻击起他来了?
“娘,这孩子天生跟娘亲。”
“是啊,所以娘给你一个跟孩子培养感情的机会。”说着就把三娃塞给了他,三娃到了他爹怀里,瞪大眼睛盯着他爹看。
孟二勇有点懵,孩子太小太软,他无从下手。
孟大国连忙从焦蕙兰怀中抱过二丫,左手抱孩子,右手夹菜。
“二弟,大哥早叫你好好练练肌肉,你看大哥,抱着孩子吃饭都这么轻松。”
说完还瞥了眼甄臻。
甄臻接受到好大儿求夸奖的眼神,笑眯眯道:
“大国不错,又疼孩子又疼老婆,这年头,像大国这样有责任心的男人已经不多了。”
孟大国如愿了,孟二勇又自闭了,孟华冷笑着看他们犯蠢。
甄臻觉得这个夏天格外漫长,村里男男女女都上工去了,就她这么个懒婆娘家里蹲。
冬天在屋里猫着,白天出来晒晒太阳倒也惬意,可这夏天就有点难熬了。
屋里不凉快,外面日头又晒,主要是一到白天,村里就只有孩子的吵闹声,她一个大人实在有些无聊。
下午时,孟老太下工路过甄臻家门口,见她躺在椅子上蔫蔫的,就拐了进来,直入主题道:
“蕙兰的肚子还没动静?”
这话把甄臻问的一愣,焦蕙兰才生完几个月?就算是母猪下崽那都还能歇一歇呢,哪有刚生完又要生的?
不过这年代计划生育还没怎么推广,农村人的观念就是多子多福,家里孩子多儿子多,家族人丁兴旺,才不会被人欺负了去。
八个不嫌多,三个不嫌少,只要有了儿子,生个三四个也是能交差的。
可焦蕙兰没有儿子,这在农村可是各家女人关注的焦点,毫不夸张,甄臻今年出去混圈子时,已经被不少老娘们被催过了,都叫她动动焦蕙兰的思想工作。
孟老太就说:“没儿子可不是个事,以后死了连个摔盆的都没有。”
甄臻可不觉得,但也能理解孟老太的焦虑。
孟老太没了二儿子,自然希望二房几个孙子都能过得好。
甄臻可不想焦蕙兰一直生,她真想喘口气,她有理由相信计划生育是保护奶奶的。
“蕙兰刚生完没多久,让她休息一段时间,不急这几个月。”
“她生完大丫三年才有二丫,肚子恐怕是不好怀的,我听人说喝碱水能生儿子,你记得帮她调理调理,这一胎可别又是个丫头了。”
老人家的思想一时是转变不过来的,甄臻要是跟她讲男女平等,只怕孟老太会以为她鬼上身了。
“调理着呢,我这天天做大米饭做肉给她吃,你当我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帮她调理好身体,给咱们老孟家多生几个大胖孙子?我心里都有数,一切尽在我掌握之中。”甄臻说道。
孟老太原本还觉得她天天那么吃,迟早要把家给吃穷了。
听她这么说才明白过来,这甄桂芝就不是个普通婆娘,面上不急心里急,对她儿媳生男娃这事,早就有谋划了。
孟老太这就放心了,“还好咱们婆媳俩是一头的,不过你得给我个准信,什么时候叫她生三胎?”
甄臻掐指一算,也不知道在算什么,反正手指是真掐了。
“大国和蕙兰今年犯太岁,我寻思着到明年找个算算日子,确定哪个月能生儿子,再叫她跟大国抓紧造人。”
孟老太被她说的“造人”二字弄红了脸,心说这甄桂芝还真是不知羞,把那事说那么生动做什么,叫人忍不住就想歪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家娘子打江山(麻辣香橙) 遭逢乱世,谢让从流民中寻回了自幼定亲的未婚妻,小娘子温顺柔弱,懵懂可爱,两人成婚后便隐居乡野,日子倒也和美。
只...
-
你更胜春朝(或扉) [现代情感] 《你更胜春朝》作者:或扉【完结】晋江VIP2025-02-19完结总书评数:565 当前被收藏数:1686 营养液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