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池陌)


孟华头一次做这样的事,有些没底,却也生出些许不同来。
那是破茧成蝶前的忐忑,是前路明朗的坦然,也夹杂着些许兴奋,好像总算有什么东西让他证明,自己生来不是只为了种地拿工分,他也可以像个人一样,自由地活着。
孟华雀跃的表情连甄臻都看出来了,甄臻还有点不放心,拉住他沉吟:
“华华,你知道娘为什么要叫你打头阵吗?”
孟华眨眨眼,“不知道。”
他心里是有猜测的,可他想听娘亲口说,娘整天夸孟大国,就不知道夸他一下。
甄臻笑笑:
“我这三个儿子里,你大哥会干活人也本分孝顺,可就是不够激灵。你二哥倒是机灵,可惜稍显油滑,又是个耳根子软的,禁不起媳妇吹枕边风。娘把生意交给你大哥,你大哥很可能会被人抓住。交给你而二哥吧,你二哥觉得自己付出比别人多,肯定要占点小便宜,账怕是永远都不可能对上了。你说娘能放心把生意交给他们了?”
孟华听到娘这番推心置腹的话,顿时明白过来,娘以前夸孟大国和孟二勇,只怕是权宜之计,为的是用权衡之术,让这个家保持和睦。
那么,三个儿子排除两个了,还有谁?
孟华心里渐渐生出一丝雀跃来,他面无表情,可眼神很亮。
“娘?”
“娘当然不放心了!娘要把这生意交给娘最信任的人,华华,你知道娘最信任的人是谁吗?”
她满怀期待,似乎他们娘俩心有灵犀,是这世界上感情最好的母子,空气中都弥漫着爱的气息。
孟华抿瞥她一眼,笑:“是我!”
“哎!华华你是懂娘的!娘知道你是个做大事的人,也不想拿卖瓜子这么小的事来麻烦你。你就当练习一下,为以后飞黄腾达做准备。好好把瓜子卖好,咱们老孟家的事业版图就靠你去开拓了!”
孟华狠狠点头。
把三儿子忽悠走,甄臻从水里捞了个西红柿和黄瓜出来吃,有儿子跑腿就不用自己去了,大热天的躺在床上看书岂不不自在?
甄臻把书掏出来,一看就觉得不对劲。
她今天买的是言情小说,有点后世地摊文学的意思。
那尺度还挺有看头,打算吃饱喝足躺床上慢慢鉴赏来着,谁知现在翻开一看,竟然是一本建筑丛书?
这书面也有点不对。
甄臻搓了搓那书封,发现外面的书面是假的,别人包了一层手绘的水墨画纸,里头则写着“永乐大典”几个字。
书页是特制的皮纸,柔软却有韧性,内容是小楷字体,这字不是一般人能写的,更何况整本书透着一股贵重的皇家气息。
甄臻一脸问号,她只是想看个小黄文,毕竟寡妇难熬大家是知道的,谁知竟被换成这么个东西?
第一反应就是卖家故意掉包她的书,参考后世海鲜掉包。
略一想又觉得不对,这年头的人实诚,那本杂书没有掉包价值,就算有,价值能大过《永乐大典》?
应该是局势紧张,对方不敢把这书留在家里,扔掉烧掉又觉得可惜,就想趁机处理掉。
这样推测,书应该是正版的。
虽说这书放在后世价值连城,但甄臻也不会感谢他,要不是她有空间,留着这么个东西在家里,实属祸害。
这书是嘉靖副本,讲的是宫廷建筑,门廊门框什么的。
她骂骂咧咧把书放进空间,无比怀念自己的小黄文,又拿出另一本古本《红楼梦》看起来,这一看就发现跟她后世看过的版本不太一样,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孟华骑着大川借给他的自行车赶到电影院门口,这时候电影就那几部,来来回回放,每次都很多人。
还有不少搞对象的大龄青年,眼神拉丝,明明是一起看电影可就是要装作不熟。
孟华把车停在隔壁巷子里,冲路过的人喊了一句:
“卖瓜子,三分钱一包,看电影必备!”
隔壁小情侣正在搞对象,这是俩人第一次出来约会,都特地穿了干净衣服。
听孟华这么一喊,都有些惊讶,这年头还敢出来卖瓜子,这是天大的胆子啊!
不过瓜子只有年关时能分到三两的票,一年吃不到几回,男孩子还能忍,女孩子却馋的厉害。
那女孩两眼放光,孟华就笑:“大哥,大姐长这么漂亮,你肯定要多买点零嘴让她高兴高兴。”
男人被他这一调侃就红了脸,来看电影就备好了钱,消费几毛钱都不成问题,这瓜子才三分钱一包,看着整洁干净,小伙子嘴也甜,男人当下就掏了三分钱出来。
孟华递给他一包,又笑着从筐子里抓了一把,“大哥,这是送你的,好吃下次再来。”
男人有些意外,笑着说了谢谢。
走了几步就对女朋友说:
“这小伙子不简单,会说话又会做事。”
女朋友接过瓜子,红着脸点头:
“长得也很帅!”
男人改变主意了,下次还是不来买瓜子了。
正如甄臻所说,电影院门口是最好卖的,影院这种地方人流多,孟华这种年轻人并不招人眼,没多久就把瓜子卖了一大半出去。
他这次出来只带了三分之一的量,电影开场后瓜子卖不出去,他就换了个地方。
家属院小区在放露天电影,他一边蹭电影一边偷偷摸摸卖瓜子,一场电影看完,瓜子也卖完了。
回去的路上,孟华心情雀跃,车子骑得飞快,不仅是因为赚钱了,更是因为赚钱的这种感觉。
他双手脱把,骑着车飞快回了坝头村,特地选了一条人少的路。
不过天已经黑了,村民们明天还要干活,都早早回家洗澡睡觉了。
孟华支好自行车,推门进去,陶爱红正在奶孩子,第一个听到动静了,当时就推着孟二勇:
“快去!你弟回来了!”
夏收以来,孟二勇累得够呛,每天回到家就倒头大睡,对于孟华卖瓜子这事,他其实没太放在心上,野猪一头能卖两百多块钱,那值得他花心思,这瓜子一包才三分钱,够干啥的?
“回来就回来呗,老子要睡觉,你别烦!”
陶爱红从窗户缝里偷瞄,“你还嫌我烦?你弟车筐子是空的!肯定赚了不少钱,这瓜子是我炒的,分钱应该有我一份,你赶紧去看看赚了多少钱!”
孟二勇不乐意,但禁不住陶爱红催,再说他也想看看孟华到底卖了不少。
可不要一分钱没卖出去,货被人缴上去了!
要么就是车子骑到沟里去了,瓜子全部泡水作废了,否则这一晚上不至于能卖那么多瓜子。
孟二勇穿着大裤衩,走到甄臻房里,孟华正在咕噜噜喝绿豆汤。
这是甄臻为他备下的,加了汤的绿豆汤放在井水里冰着,口渴的人最爱喝这个。
孟华喝完才来了精神,打开布袋把钱都掏出来,硬币都是一分两分的,纸币是壹角贰角和伍角,壹元的纸币都很少,可钱币数值小没什么,它量大呀!
这一布袋子能装多少钱啊!
这里的一分钱都有不少购买力呢!
甄臻把钱数了一下,一共不到十五块钱,虽然不算多,可对于这年头来说,抵得上人家一个月的工资了。
这样一算,这五麻袋的瓜子最终能赚个四五十块钱。
孟二勇呵呵笑:“不错啊!三弟!你脑子够灵活的,第一次上阵就把瓜子全部卖光了?”
孟华冷笑,心说蜂窝煤眼子再多都是弟弟,他有一万个心眼子,脑子灵活这种事还需要你说?
不过他还是满怀期待地看向甄臻。
甄臻挑眉,毫不吝啬那不要钱的夸赞:
“华华不错,娘果然没看错你,要是娘去,指不定还卖不完,华华就不一样了,这才几个小时就赚了十几块,真是娘的好儿子!”
孟华心里美着呢,面上却不显。
孟大国回来也是一顿夸。
不过甄臻却在想一件事,她是不是把价格定便宜了?虽然瓜子的成本便宜,可这年头瓜子也是定量供应的,三分钱确实太便宜了点,说不定卖个一毛两毛也是行的。
她打算下次叫儿子们试验一下。
孟二勇回去后,陶爱红连忙跑过来,“怎么样?卖多少钱?”
“十五块不到!想当年我去县城卖猪肉,两天就赚了两百多,三弟跟我比差远了!”
陶爱红心说你不吹牛会死吗?
她挺高兴的,卖瓜子比赚工分可好多了,一个月轻松赚好几百,虽然风险大可是利润高啊,这种干事业的感觉,让她觉得自己腰杆子都挺直了。
夏收后的收尾工作也挺忙的,但村里的气氛比前段时间好多了。
次日,孟大国摸了几条黄鳝回来,孟华跟几个小伙伴不知怎么弄的,把人家兔子窝给端了,拿了一只兔子回来。
“这兔子可真肥!”焦蕙兰直夸。
大丫太崇拜三叔了,“三叔你真厉害,比我爹厉害多了!我爹都不会抓小白兔。”
孟大国有些嫉妒了,“你爹不是抓了黄鳝吗?你瞅瞅这黄鳝肥的!”
大丫摇头,她也会抓黄鳝,上次就抓过一条小的,会抓黄鳝不算什么,会抓兔子才了不起。
孟华被侄女夸得有些飘了,他昂着头把野兔拿出去扒了皮,想再表现一下。
结果等大丫拿着菜叶子回来时,就看到一只血淋淋的红兔子,大丫受不了,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甄臻走出来,责怪道:
“大丫还小,你让她看到这么血腥的场面,她能高兴吗?”
孟华就知道大丫一哭,自己就得靠边站,不过把侄女弄哭还是让她挺尴尬的。
“大丫不哭,叔给你买冰棍吃。”
大丫忽然不哭了,考虑了一下,瘪瘪嘴,就拉着他的手去买冰棍了。
这兔子可肥了,扒了皮也还有几斤重,甄臻想吃麻辣兔肉,但家里人多,陶爱红也没出月子,肯定要考虑大众口味的。
焦蕙兰不太会烧兔肉,去邻居家问了一圈,总结出几种做法,回来切生姜和葱丝,准备试试张翠花的做法。
黄鳝放在水缸里吐泥,晚饭就是烧兔肉,番茄炒鸡蛋,炒藕片,蒸胡萝卜。
喝的是面稀饭,吃的是大白馒头。
现在家里赚钱了,伙食好一点每个人都愿意,孟大国几个干活的主力,吃的饱饱的第二天才有一把子劲儿,这不,大国今天就被李德成表扬了,说他做事尽心。
甄臻还叫孟华给孟老太和孟老太爹送了一份去。
俩人也很多年没吃过兔子了,这玩意不好抓,狡猾得很,再说村里人人都饿肚子,要是有好抓的野兔,早被人抓完了,哪里还轮得到孟华这小子?
不过孟华真是个机灵的,从小脑子就灵活,说话会给大人挖坑,跟其他孙子不一样。
孟老太乐呵呵的,吃着兔肉就大馒头。
“你大嫂这手艺真不错,兔子叫她做的跟龙肉似的。”
孟华就笑,“阿奶,你吃过龙肉?”
“阿奶没吃过,但阿奶可以想象,你说还有比这更好吃的东西吗?不过你娘也真舍得,家里是存了多少油啊,炒个兔子就用这么多,难怪好吃!”
你说老二媳妇怎么就把日子过这么好呢!
前几天人人都说老二死了后,老二媳妇一准改嫁,这家就散了!
谁知不仅没改嫁,还把这个家照顾得那么好,谁都说,甄桂芝的三个儿子虽然有滑头的,可劲儿都往一处使,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孟老太吃完饭就把碗还给孟华,让孟华带回去。
家里孩子闻到兔子肉的香味,都馋的厉害,孟大嫂就把他们关在屋里,怕他们进来要肉吃,丢人现眼。
瓜子眼看着不够卖,甄臻又去了一趟县城,找赵美兰买了点瓜子,同时想买几包奶粉备用。
毕竟奶粉这东西得提前买着,省得孩子没口粮。
不过她票不够了,得拿东西出来换。
她又拿了个大铁锅出来,价格参照上一次,赵美兰很快就给她找到了买家,对方给钱很爽开,甄臻给自己买了根冰棍,又买了两斤糖,两斤桃酥。
赵美兰直说她花钱大手大脚,叫她悠着点花。
甄臻笑了笑,不仅不收着,还想叫她帮忙定一辆自行车。
这年头买自行车要排队,虽然现在钱还不够,但等排到时钱肯定赚到了。
这不是朝中有人好办事吗?有赵美兰在,排队都能快点,票据什么的也能叫她想想办法。
赵美兰靠甄臻赚了十几块钱了,这点事虽然难办,但也不是不可能,她满口答应下来。
这次来县城,孟大嫂特地嘱咐甄臻来给孟丽带点东西。
甄臻买完东西后就去孟丽家了。
孟丽的公婆都是棉纺厂的职工,俩人住在家属院里,这家属院是县城数一数二的家属区,很容易找。
甄臻过去时,孟丽正坐在家属院里洗衣服,洗了整整两大桶。
“孟丽。”
孟丽一愣,不敢相信地抬头,脸都亮了起来,“二婶!你怎么来了?”

家属院都是周长胜父母单位的人, 见孟丽家来人,都伸长脖子张望。
毕竟是代表了孟丽娘家人,甄臻的言行举止都很容易影响到他们对孟丽的评价。
甄臻神色温和地冲她们点点头。
家属院的人没想到孟丽老家人这么出众。
虽然是做了母亲的人, 可穿着大气,谈吐有礼不凡, 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县城这小地方简直是鹤立鸡群。
家属院的人暗暗称奇, 这年头城镇户口吃香, 他们都觉得孟丽嫁过来就是图周长胜的城镇户口, 私下里没少议论孟丽,谁曾想孟丽娘家人跟他们想象的截然不同。
“孟丽,这是你婶婶啊?你婶婶长得好漂亮。”
甄臻没有谦虚,大大方方地谢过了,又对孟丽说:
“我来供销社买点东西,你爹娘叫我送点瓜果给你。”
孟丽嫁人后就很少见到娘家人,从心底里高兴, “婶子, 你去供销社买什么了?”
“给二丫和三娃买点奶粉。”甄臻把糖和桃酥递给孟丽。
众人直勾勾盯着,家里两个孩子吃奶粉, 一买就是三包?这是什么人家啊!
送礼的糖和桃酥都是名牌的, 网兜沉甸甸的, 看起来有四五斤,买这么好的东西上门, 还真是舍得!
看来孟丽的这位婶婶身份不凡,不是干部就是干部夫人。
孟丽也觉得婶婶太客气了,爹娘叫她带东西本就麻烦她了,她还这么客气, 这年头谁家过日子都不容易啊。
不过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觉得婶婶惦记着自己,在婆家也能抬得起头了。
孟丽道:“婶婶,你太客气了,都是自家人,哪需要这么好的东西?”
“上次我看你精神不好,起身时眼睛发黑,猜想你是低血糖,就带了点糖和桃酥让你补补。”
孟丽莫名有些鼻酸,结婚后在婆家过得并不开心,娘家人的关心叫她心里暖。
她挎着甄臻的胳膊,亲昵道:“婶婶,进去坐,我给你倒水喝!”
甄臻笑着跟她进屋了。
周家分的职工房也就六七十平,在后市看六七十平不算大,可在住房紧张的七十年代,这算相当不错了。
这年头的房子不讲公摊面积,七十平方也能做个三房,外加走廊院子,看起来还挺宽敞的。
屋里挂着语录和日历,还有周长胜父亲在单位受的表彰证书,看起来是个非常典型的职工家庭。
周长胜和孟丽的房子靠东,被厨房挡着了,采光不好,周家又舍不得烧煤炉,那房子看起来湿冷冷的。
孟丽端来水,甄臻不习惯用共用的搪瓷查岗喝茶,就没喝。
“你娘给你带了玉米面和黄瓜西红柿,都是早上才摘的,新鲜着呢。”
孟老大家的自留地种了粮食和蔬菜,这季节菜一茬一茬的,根本吃不完,甄臻就叫他们也种点黄瓜西红柿,夏天给孩子们解解馋。
孟老大家里有一窝孩子,两个儿媳都不是吃素的。
孟大嫂想女儿,带米面来肯定是不行的了,毕竟家里口粮紧张,儿子家都吃不饱,你平时跟着儿子一起住,哪还能补贴闺女?
但带瓜果来倒是没人会说什么。
孟丽看着新鲜的番茄黄瓜,心里高兴,跟甄臻聊了几句家常,问起她大哥家几个孩子怎么样,二哥家怎么样,又问起甄臻家几个孩子。
“二丫能吃,长得圆乎乎的,三娃不肯吃母乳,我就给他买了点奶粉,现在也长肉了,约有八斤半了,体重虽然不如二丫,但精神不错。”
甄臻又想起她早上出门时,孟大嫂交代的事。
说这次送东西是假,主动目的是想请甄臻来看一下孟丽的情况,家里都担心她跟周长胜闹翻,打起架来不是周长胜的对手。
“你跟他怎么样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