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池陌)


就葬在她喜欢的樱桃树下。
全家人又一次聚集在一起,是为了给孟老太送行。
孟东哭了一阵子,孟老大拍拍他的肩膀,干巴地笑:
“别哭,你太奶是喜丧,九十岁的人了,活够本了!”
孟东红着眼点头,给孟老太磕了头,又顺便祭祀了孟老太爹和孟长征。
李德成带着乡亲们过来,听说孟老太不让办丧事,他挺理解的,也觉得孟家这地位,她家要是办丧事,县里的领导都得过来,不是孟家的作风。
“不办也好,活着的时候过得好就行了,谁还管死后的事。”
“可不是。”
这几年,村里家家户户都扩大生产,做起了羊毛生意。
村里出了好几个百万富翁,李德成的大儿子吃苦耐劳,也靠卖羊毛衫发了笔大财。
他想在城里买房子,想问甄臻的意思。
“新姚市的房子可以买,如果你听我劝,我建议你去京市买一套。”
李德成一愣,“京市买房子?那得不少钱吧?”
“五六十万就能买到,现在京市有政策,买房子送户口,你家孙子孙女不是在京市读书吗?直接买房子,在京市定居得了。”
李德成是有给孩子买房子的打算,可他是老思想,只想给孙子买房子,总觉得孙女不是那么重要。
“什么年代了,还重男轻女呢?”
“主要吧,给两个孩子买,咱手里的钱不太够。”
“不太够就付首付,让你孙女付月供,总之,咱不能只是钱包富起来,思想却富不起来。将来房子值钱,给孩子买点房,比给家里买大背投电视,买奔驰车好!这都是投资!”
甄臻的话在坝头村就是圣旨。
有几人动了心思,“李德成,你不买,我可给我孙女买!”
“就是,没钱就算了,有钱买套房也不算差!咱都年过半百的人了,要这么多钱也没啥用。”
“咱桂芝婶子就是女的,人家还能带新姚致富呢!女娃咋啦?咱家女娃考上大学,照样光宗耀祖!”
李德成被说得不好意思了,他还是不想给孙女买房子,可他不想被人指指点点。
大家都不重男轻女了,他要是重男轻女会被人笑话,孙女也会记恨他。
算了,买就买吧!又不是没钱!
千禧年,坝头村村民不仅赚了钱,还在甄桂芝的建议下,到处买房子。
他们买完京市的房子,又在新姚市买了几套,一时间,坝头村家家户户都在城里有几套房子。
甄臻觉得还不够,又建议徐蔚动员大家做互联网生意。
徐蔚哪里会互联网?他知道互联网购物是趋势,却不知道怎么引导新姚市民往互联网上靠。
“这简单!”
甄臻沉吟:“咱新姚不是有几个本地节目吗?让乔璐派个人过去,以互联网专家的身份,教大家在网上开店!再找崔建义过去分享经验,他不是靠互联网赚钱了吗?让他给大家讲讲,他是怎么赚钱的!”
崔建义靠着彩色莫代尔T恤和彩色铅笔裤,在网上赚了一笔大的。
据说他一个月能卖十几万单,上个月纯利润上百万,加上新姚批发市场的收入,他一年能赚大几百万!
崔建义请了几个服装设计师。
有了服装设计师,他的档口和网点,每周都有新款上线。
他真正实现了良性循环。
徐蔚让人来请崔建义讲课,崔建义也没藏私,在他看来,新姚是个诚信又包容的城市,政府引导老百姓赚钱,又积极办学。
他受政府帮助,理应回馈新姚的老百姓。
崔建义同意后,乔璐又派了个运营专员参加节目,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了,新姚市老百姓茶余饭后都在议论,说批发市场有个商家,靠网上卖衣服,一年能赚上千万。
华国人对赚钱有本能的渴望。
很多卖羊毛衫的商家,开始在网上赚钱,开始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可做出经验和门道来,就有人尝到了网上销售的甜头。
很多实体生意一般的商家,网上却卖的很好。
有些人做生意亏本了,靠着零成本的网店,代售本地商家的衣服,竟然一分钱不用花,每个月都能赚好几万。
互联网给新姚带来了新机遇。

自打升级做太奶后, 甄臻每天忙着带孩子,事业上的事都交给公司的人负责。
她也算过上了半退休生活。
宝宝很可爱,肉嘟嘟的, 眼睛又圆又大,还特别爱笑。
“这孩子也忒可爱了!”张翠花搂着宝宝哄, “我活这么多年,都没见过这么可爱的孩子, 还是自然卷, 这小卷毛真够稀罕人的。”
甄臻笑道:“她妈妈都喊她卷卷。”
“卷卷?可爱!真跟年画上的宝宝一模一样, 我每次想到宝宝,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苟子娘跟张翠花特别喜欢卷卷,经常过来看孩子,有她们帮忙照顾卷卷,家里轻松了不少。
张翠花小儿子前段时间注册了网店,在网上卖东西,卖的却不大好, 甄臻建议他坚持一段时间, 衣服卖不好就卖别的,多换赛道, 指不定哪个赛道就火了。
张翠花相信她的话, 甄桂芝说网络购物要火, 那网络购物就会火。
“我听说甄大福也开了网店?”
“不错,卖的还不错, 比线下销售额都高。”
“那要是人家把货品掉包了,可咋整?”
“不碍事,现在有送货到家,当面签收的, 还可以拍照留证,买家要是敢掉包,那可是犯法的。”
张翠花佩服她的能耐,甄桂芝看着啥也没干,可她手里几个品牌发展一点不耽误,甄大福在全国有好几十家门店了,是国内最知名的黄金品牌,如今还做线上交易。
张翠花为有甄桂芝这样的朋友而自豪。
“宝宝要吃辅食了吧?”
“长牙了,能吃面条和肉馅了。”
“这孩子可得还好养活,太招人稀罕了,皮肤白,眼又大,不行了,我真想把卷卷偷回家玩两天。”
苟子娘觉得好笑,“奔七十的人了,学人家偷孩子。”
张翠花笑起来,“桂芝,你家三娃今年结婚,真不打算办酒席?”
“不办,孟东和乔璐都是工作狂,俩人谈恋爱跟谈合同似的,吃个西餐就把关系定下来了,经常约着一起吃饭,我觉得俩人更像是同事,可他俩都觉得没啥问题,觉得这种旗鼓相当的感觉让人很安心。”
乔璐觉得办酒席太麻烦,她事业正处于关键期,千禧年前后,又遇上了互联网泡沫,公司事情多,物流也需要人运转。
她实在没工夫办酒席。
乔璐提出领证结婚,孟东准备好婚房,她搬过去,就算夫妻了。
甄臻怕委屈了乔璐,提出要给乔璐彩礼,结果人家乔璐说京市没有要彩礼的习惯,甄臻便打算送十斤金子给她。
“十斤?”张翠花差点掐人中,“乖乖,我做梦都不敢想!”
甄臻直接打了金砖送过去,乔璐看到这些金子,直接惊呆了。
“孟东,甄奶奶怎么送这么多金子给我们?”
孟东笑笑,“拿着吧,我奶奶说了,不仅要送金子,还打算给我们一个亿。”
“多少?”乔璐以为自己听错了,“一个亿?我知道奶奶有钱,我说这话没别的意思,孟东,别人家都是临死前才分财产,奶奶还健在呢,怎么会给我们这么多钱?”
孟东把金子放进家里的保险柜中,他在家里安装了一个银行保险柜,做成暗门样式的,里头都放家里的值钱物品。
他把十斤金子搬进去,一排排码好了。
“这就是我奶奶跟别人不同之处。我奶奶说了,等她死了再分钱,谁记得她的好?活着的时候,趁我们需要钱,把钱都分给我们,我们都能记得她的好,都会孝顺她。”
乔璐真心佩服甄奶奶,她无法形容这种感觉,老太太年纪虽大,却十分尊重他们的意思。
尊重,是华国长辈缺少的美好品质。
跟甄奶奶在一起,哪怕嗑瓜子看电视,都让人觉得舒服。
乔璐家里人听说老太太给了一个亿现金,十斤黄金,也觉得不可思议。
他们原本是看不上孟东的,孟东有能耐不错,孟华条件也好,可孟东的父亲到底差了点。
乔璐不是没有更好的选择。
可看到孟家老太太这副做派,他们都觉得嫁到这样的人家,乔璐肯定吃不了亏。
乔璐母亲还有些抱怨,“你说不办酒席,他家就不办了,我怕人家不把你当回事。”
“不当回事会送一个亿?会送十斤金子?”
“那他家不是有金矿吗?”
“你也知道人家有金矿?妈,你就别为难孟家了,他们要上门提亲,要办酒席,都被我拦下了。我实在没时间,我跟孟东亲嘴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搞这些有的没的。”
乔璐妈妈打趣:
“得,那你俩可别上个床都要预约。”
“您还真别说,真抽不出时间来。”
乔璐妈妈被女儿气的不轻。
孟东说得不错,甄臻打算在死之前把钱都分了。
当长辈的,得给自己留点钱,但没必要全留到死后再给孩子。
孩子们正是闯荡的时候,他们做生意需要钱,她手头有钱,能帮一把是一把。
年初,甄臻打着给卷卷过生意的名号,也给了卷卷一个亿存款,十斤黄金,让孟南帮忙保存着。
陶爱红又不得劲了,瞧瞧对孟二勇说:“你妈又在偏心。”
孟二勇简直气笑了:“我娘哪里偏心了?”
“你大哥家三个孩子,咱家就两个孩子,他家分到三亿现金,三十斤黄金,咱家才两亿现金,二十斤黄金,这不是偏心是什么?”
陶爱红也快五十的人了,却天天盯着她婆婆,生怕婆婆多给孟南钱。
孟二勇都懒得跟她说话:
“闹了一辈子,还没闹够?整天说我娘偏心,那你有本事再给我生一个,那咱家也能分三份!”
“我呸,是我不想生,那不是你站不起来!”
孟二勇懒得搭理她,他跟陶爱红老夫老妻了,俩人对彼此早就没啥感觉了。
就跟左手摸右手似的,他站不起来,不是挺正常的?
“都快五十岁的人了,我站不起来,那说明你魅力不够大!”
“我呸!孟大国年纪比你还大,人家一年能用好几箱子的避孕套。”
“你觉得我哥比我好,有本事你找他去!”
孟南回来,听到隔壁的吵架声,低声问甄臻:“他俩吵啥呢?”
“你说吵什么?”
孟南脑子一转,明白过来,笑道:
“我婶子觉得自己吃亏了,觉得你给我们的钱多,给她的钱少!她怎么不跟我小叔家比呢?我小叔家才一个孩子,还不如她家呢!”
甄臻都习惯了,她对陶爱红够好了,要不是她,陶爱红还在坝头村种地呢。
“别理她。”
孟南陪卷卷玩扔球的游戏,程素和焦蕙兰进厨房做饭,做了一半,程素走出来,跟甄臻说了真心百货建大楼的事。
真心百货打算走百货加地产的模式,甄臻年纪大了,不想出去工作,生意上的事,都是程素在管。
“最近南边工地有个奇怪的事。”
“啥事?”
“有好些员工忽然生病,去医院看总说是感冒,换了很多家医院都得不到重视。奇怪的是,这些得感冒的人,回去后莫名就喘不过气,相继去世了。”
程素到底在美丽国待过,总觉得他们的症状,不是感冒那么简单。
更何况,哪有感冒这么容易死人的?
她怀疑是某种传染病。
甄臻总觉得这症状很熟悉,如果是蝴蝶效应,那可怕的传染病很可能提前到来。
甄臻就给徐蔚打了电话,徐蔚当然不会关注这点小事,他在忙招商引资的事,接到甄大姐的电话,徐蔚愣了一下:
“传染病?不可能吧?”
甄臻怕他不重视,就扯了个谎,“我收到内部消息,说是这传染病很可能非常严重。”
“有那么夸张吗?我怎么没听说。”
“飞沫传染,你说夸不夸张?打个喷嚏就能传染上,以咱们国家的人口密度,要是不重视,很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多年默契,徐蔚特别听甄大姐的话,他不敢耽误,连忙联系了疾控中心,跟他们交代了这件事。
疾控中心的人去医院取样调查。
谁曾想,新姚市这次所谓的感冒,还真有点不寻常。
徐蔚看到数据表,都有点懵,这传染率也太高了点,且得了怪病的人,死亡率特别高。
这要是在新姚市传染开来……
徐蔚简直不敢想,他连忙联系了甄臻,问她有没有好办法。
甄臻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徐蔚:
“孟南手底下有医疗器械许可证,我打算引进一批设备,用来生产口罩和防护服,先储存在真心食品厂的仓库里。”
“那现在得病的人,该怎么处理?”
“别着急,我前些年收购来的老厂房,有几个正在郊区,咱们把这些厂房改造成病房,把得病的人挪过去,调集医务人员集中护理。”甄臻想了想,又说,“你再尽可能联系相关商家,多囤点药物,多囤点口罩,再叫电视台宣传防护知识,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听信谣言!”
“什么谣言?”徐蔚有点懵,他任期内,可没遇到这种传染病。
“比如说白醋可以预防怪病,吃板蓝根可以防病。还有一些人会趁机炒作口罩,高价兜售、哄抬物价,对这样的商家,咱们要狠狠打击!但凡是要发国难财的,咱都不能忍!”
徐蔚莫名打了个寒颤,“国难财?有这么严重?”
“以咱们新姚市的人口密度,咱们新姚都有这么多人,可想而知,全国内有多少人犯病。目前只是大家都没当回事,我希望你能尽快跟上级汇报病情,如实汇报,千万不要为了所谓的政绩,隐瞒实情。这样国家根本不会重视。”
如果是别人提醒徐蔚,徐蔚不一定听。
可甄桂芝是他福星,徐蔚能有今天,离不开他甄大姐。
甄大姐说要如实汇报,他肯定会如实汇报。
“您放心,这点道理我啊还是懂的。”
“徐蔚,不要掉以轻心,这是一场硬仗,你身为新姚市的父母官,可不能把百姓跑在脑后!我们新姚有服装批发市场,辣椒市场和药材市场。来往的外地人特别多,咱们新姚的情况,肯定比外地要严重。”
徐蔚郑重地点头,“您放心,我一定当好这个父母官。”
甄臻颔首,她联系相关设备,开始生产口罩和防护服。
她还把囤到的防护服发给医护人员,提醒大家要重视预防。
在徐蔚和甄臻的共同努力下,新姚市民都得知了传染病的事。
可大家都在观望,觉得病情不可能那么严重。
可就在当天下午,一群人被车子拉去改造好的病房,彻底与人群隔离开,有些村子全部被隔离了,不准人员往来。
大家这才感觉到不对。
甄臻做了这些年生意,手头的资源和人脉都是有的。
但凡被隔离的人家和村子,甄臻都会给他们免费发放物资,给蔬菜给肉给零食,还给药给口罩,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
这注定是一次硬仗。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甄臻的及时提醒和徐蔚的重视,新姚市情况虽然严重,却得到了有效的预防。
“甄大姐,您预料的真准!真有人宣传白醋杀毒,我让专家在电视上辟谣了,就这样,咱新姚的白醋还是叫他们给抢光了!”
甄臻叹了口气,“老百姓恐慌,也不能怪他们。”
“还是我工作没做到位,我已经让所有商家都关门歇业了!政府也会联系蔬菜和肉类供应商,由社区把物资发到大家手里头,争取早日渡过难关。”
孟大国摘下口罩,他站在大门口不肯进来。
“娘,我刚在外头清点完仓库,您不知道,外头的白醋都炒到100元一瓶了,简直是疯了!”
甄臻料到会这样,“咱家仓库有多少白醋?”
“您让我们囤了货,没有百万瓶,也有几十万瓶!”
“好,你放出消息,咱家免费送白醋,谁需要,咱把东西送到人家门口,我要让哄抬物价的商家,把高价囤积来的货物,烂在仓库里。”
“还有米面和板蓝根,价格都被抬高了。”
“咱有的货,都放给老百姓,千万别让老百姓为物资恐慌。”甄臻提醒孟大国和孟二勇,“咱要赚钱,但不能赚这种昧良心的钱。”
孟二勇也是奔五十的人了,这些年,他早已在娘的帮助下,成长为一个成熟稳重的男人。
孟二勇主动提出要去做义工。
“娘,外头疫情厉害,让大哥在工厂指挥,我去负责发送物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