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被迫嫁给一个枭雄(拭微)


今天之前,若女郎要他们随她北去草原,他们当然也会听命行事,但也只是听命而行,今天之后,他们却实实在在认可了她,不再是凉州女郎,而是他们新任主君。
“好!君等托身于我,我必不负君!”

第21章 将离 张氏三百六十一口,皆亡。……
马车回城时已是夜幕将临,他们赶在城门关闭的最后一刻进了长安城。
成功收服张铮等人,姜从珚沉重的心情稍松,这样一来,就算她嫁去了漠北,有亲兵在侧也会多些保障,行事也会方便些。
她今日那番话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追随自己,也是真心的,如果他们不愿随她北去,她并不勉强,也不会怪罪。在遥远孤独的塞外之地,她身边需要的是绝对值得信赖的忠心之人。
定下一起北上的约定后,姜从珚当即修书一封,让人送去凉州跟外祖父说明张铮等人的情况,请求外祖父照料好他们的家人,同时让兵士们也写了家书一同送回,此去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回中原。除此之外,姜从珚还从自己的私房里掏了些钱,分给兵士们,让他们寄给家人。
这一番操作下来,众人更是深感重恩于她,恨不能以命相报。
回到楚王府时夜幕已经完全降临,深蓝色的天际处,一轮弯弯的上弦月正发着淡淡微光,周边辰星漫天。
长安是地上的一座城,地球是天上的一颗星。
整座长安城在无边的夜色中沉寂下来,只有四周的城楼和一些高宅大院仍星星点点亮着烛火,姜从珚的房间亦点了数支烛,屋内一时亮如白昼。
奔波一整日,回来后姜从珚草草用了些粥饼,却没立即歇下,反而叫若澜搬出一箱账册,随意盘腿坐在榻上一本本翻看起来。
她在人前礼仪完备叫人挑不出错,私下里却有几分随意,毕竟跪坐这种礼仪实在太不人道了。
她小时身体不好,外祖更不会要求她礼仪,只盼着她能开开心心健健康康长大就行,还是大了些后,有出门交际的需要,她才跟若澜认认真真学了些。
若澜的心跟凉州侯一样,只要女郎自己开心就行,于是私下也从来不管束她,倒叫姜从珚越发随性起来。
姜从珚在烛台下仔细翻看手中的账本,这是她近几年经营所得。
一部分是原本楚王府的产业,交在她手上后被经营得有声有色,比如京郊的田庄和几处宅院;一部分是其它产业被她改的,如归元酒坊还有今天的合庆银楼,还有几家药材铺子和食肆。
这几处产业,不单单是为了挣钱,更是她的实验室。
酒精的消毒杀菌功t能在战场上对外伤感染有奇效,受限于这个时代的技术,即便姜从珚有理论知识,想要真正批量生产成功也很艰难。如果不计成本反复多次蒸馏自然也能得到高浓度酒精,但这样成本过于巨大,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只能得到极小的回报,并不划算,也起不了太大作用。她现在只能慢慢摸索,在有限的条件里尽可能的提高效率。
即便如此,凉州侯在发现她蒸出来的酒精对伤口感染发脓有奇效后,依旧两眼放光,赞不绝口。
而那栋银楼,她原本是想顺带研究一下冶铁技术的,后来她发现自己天真了。
现在的冶铁技术正在从炒钢法向灌钢法过度。炒钢法可以生产出质量比较好的钢,但工艺过于复杂,对铁匠要求极高,只能打造出极少数上佳的兵刃,不能批量生产,难以满足底层将士的武器需要,灌钢法则能在提高钢的质量同时大大降低工艺复杂程度,若能成功必然能提高社会生产力。
但她虽有银楼,跟冶铁却是相去甚远,这其中所涉及的工程量和需要的设备非是一个小小银楼可比。至于在凉州进行实验?呵!凉州不知有多少梁帝耳目,但凡被他知道张家在琢磨冶铁之事,恐怕第二天他就要以谋反的罪名兵发凉州了。
于是这件事就只能不上不下的吊着,姜从珚也只能在小作坊里先验证一下理论知识,搞搞小试,等以后时机成熟了,说不定能放大,即便如此,她也需要格外小心。
倒是医药这方面的发展不受限制,让她有几分满意。
此时医者还是贱藉,并且多与巫术相关联,很多百姓生病之后甚至分不清巫医和医士,以至于靠喝符水跳傩舞来驱邪去病。
姜从珚身体不好,张家为她遍求名医,正好请来了张原,姜从珚听到这个名字后,张原就注定离不开凉州了。
历史上的张原是一代名医,尤擅内科调理,相传他是医圣张仲景的后人。张仲景首创《伤寒杂病论》,其中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基本原则,也是中医灵魂所在。
张家当初便是听说了他这名声特意请来为姜从珚调养身体。
张原给她诊过症状开了药后想要离开凉州继续四处行医,却被张家软磨硬泡请他留下,一时许金银,一时许珍药,一时又是拿两家同姓十分有缘说事,磨得他都没脾气了。
但张原仍旧坚持离去,直到姜从珚跟他谈了一场话。
她跟他谈起现代医学,谈起人体解剖和分子生物学,这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人体解剖尚有先例,可分子层面的理论于他而言不啻于天方夜谭。
张原起初简直不敢相信,直到后来一一验证之后,他才惊觉原来医术还有如此神奇的一面,当即大为震惊,感觉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当然是姜从珚故意唬他的,她虽然因为生病多年住院,中途也自学过一些医学知识,偶尔还会听别人探讨病情,但她并没有真正行过医,连动物实验都没做过,又哪里来的真才实学,但这并不妨碍她用半吊子的理论知识给这千年前的古人一点震惊。
她后面还让人用透明水晶磨了一个放大镜,张原看到后,彻底对这着了迷,于是被姜从珚顺利留在了凉州。
姜从珚留他不是为了给自己治病,而是想试试,自己能不能把现代医学发展下去。
有时候,一个新型理论的出现远比后来的完善重要得多,只要理论的种子种下,总有一天能生出繁茂的枝叶长成参天大树。
数年以后,山河越发动荡,即便凉州兵强马壮,终究只一州之地,大梁沦陷后凉州孤立无援,如同漂浮在大海之上的一叶孤舟,最终被淹没在了汹涌的浪潮中。
【张氏三百六十一口,皆亡。】
短短十个字,是史书为张家写下的惨烈结局。
姜从珚十分担心自己改变不了历史,凉州终有一天会彻底卷入战火中,只能不断地努力、再努力,努力运用自己所知的那些微薄知识为凉州增一块砖、添一片瓦,从而使得滔天的洪水奔腾过来时能留有几片残垣,给众人一点栖身之地。
张原还待在凉州继续验证医学,并把其中一部分整理出了具体细则可以应用到凉州军中。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张复、二儿子张呈,也都继承他医学,其中张复对姜从珚说的现代医学更感兴趣,两年前跟着她一起来了京城,在她一家药材铺子住下,姜从珚去过一两年时常跟他探讨。这一次离开,姜从珚是想带上他的。
“姑姑,明天你去给张复传信,问他愿不愿同我北上。传信即可,不必勉强。”姜从珚说。
张复跟张铮等人还是很不相同的,他并不是凉州家将。
接着,姜从珚又翻看起最后一部分产业,这些是不能见光的。

造纸、印刷。
纸在汉朝便被发明出来了,但洁白细腻的高级纸张造价极高且相比起竹简绢帛十分容易损坏,到现在还没成为主流,只能成为少数上层士人写诗作画的专属。
造纸和印刷作为四大发明又有许多公开资料,对姜从珚来说本该是最容易发展的技术,她对这两个技术也了解得更透彻,但她现在并不能拿出来示人——这会让她成为士族公敌。
士族之所以高居封建社会上层,就是因为他们垄断了封建文化,他们掌握着家传经学、名教、玄学等,别说普通百姓,便是稍低一等的寒门都缺少文化,士族完全掌控着这个社会的思想和话语权。
若有一日,人人都能读书认字,士族对整个国家的知识垄断就会被打破,那时他们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这是他们绝不允许发生的。
姜从珚现在只是先让手下的人验证工艺技术的可行性,即便生产纸张也只是极少数,仅在自己内部使用,印刷术便更不曾透露任何消息了。
她只希望有一天,自己能不惧任何势力正大光明地把这些东西拿出来。
姜从珚很快扫完账册,对手中的产业有了更具体的评估。
“长安经营所得的银钱,日后仍拨一半回凉州,曲姚那条线要继续好好维持,让他继续购粮,凉州那边的产业便让三表兄帮我照看,所得银钱让他尽数交给外祖父充入凉州军吧,长安这边,我是想着交给郑叔,他也是府里的老人,这些年跟着上下奔波,对其中关窍也很通透……”
姜从珚一口气对若澜说完自己的安排,却见她表情有些犹疑,便问,“怎么?可是我哪里有疏漏?”
若澜坐到她身边,“女郎只顾着别人,怎么不多为自己着想?”
她视线落到铺开的账册上,上面的每一笔,都是女郎这些年的心血。
“您要远去千里之外的胡人部落,若不多带点银钱和产业傍身,到时可怎么立足?”
姜从珚摇摇头,“若要立足,仅靠财富是不够的。”
“可手里有钱好歹会方便许多。”
“我这不是带着钱吗?光是酒坊和银楼每月就能给我几万钱,就算我把这些产业带去鲜卑王庭又如何,没有相应的营商条件,也创造不出价值,不如留在原地还能多挣点钱呢。”
“而且,我只是说不把产业带走,没说不带技术啊!”最后一句话,姜从珚明显促狭起来,笑盈盈地看着若澜。
若澜这才明白自己操之过急被捉弄了,不过她也是关心则乱。
都这个时候了女郎还有心思跟自己玩笑,若澜忍不住想翻个白眼,但想到她是自己的女郎,终究还是忍住了。
两人就着烛光翻看账册和名册,一点点讨论最后的细节,商定了日后联络的相关事宜,又挑选了些名单,让若澜明日去各个作坊选人。
直到结束,已将近三更天了。
若澜懊恼自己竟忘了女郎身体柔弱不宜熬夜,连忙催促她洗漱歇息。
第二日,若澜一大早便乘车出发去办女郎交代自己的事。
姜从珚则去澧水院阁楼找父亲,要他帮自己两件事。
“你想要谢绍护送送嫁队伍?”
“嗯。”
姜淮的脸色有些古怪,还暗自打量女儿的表情,想从中看出什么。
“你该不会……该不会……”姜淮支支吾吾,想到某种可能,脸色更加不好了。
姜从珚抬起眸子,眼神清凌凌地看过去,“该不会什么?”
姜淮对上女儿的眼睛,清澈得让他有点心虚,但又实在担心,干脆心一横,直接问了出来。
“你该不会喜欢他吧?”
姜从珚:“……”
女儿面无表情。
好他知道了,不是喜欢谢绍。姜淮想。
空气安静得叫人有些尴尬,姜淮扯了扯嘴角,语气变得讨好起来,“那你为何非要他护送?你也说了,他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执金吾卫,没有任何特别的地方t,怎么就要选他?”
因为,将来的谢绍,会从一个小小的执金吾卫一路官至中丞、卫尉,以至淮南大将军,掌兵十万。
五年后长安城破,朝廷被迫南迁,中途不断有匈奴骑兵追击,谢绍便是在这个时候崛起的。
梁国原本的大将早在匈奴破关时便战死大半,剩下的兵将见匈奴人如此凶猛,惧于乌达鞮侯的威势,完全丧失了斗志,纷纷弃甲而逃。
拓跋骁陨落后,乌达鞮侯在这片大地上再也没了可与他匹敌的对手,所到之处、马蹄所至,皆为他的猎场。
谢绍原是执金吾卫,执行宫廷内外的保卫工作,南迁途中时负责保护皇室公卿,但随着军队涣散,他被迫上到了前线,出人意料的,他率领的卫队竟在匈奴的刀锋下成功保护住了这些贵族,于是在一年间连升数级,等到士族抵达淮南站稳脚跟后,谢绍已从一个小小执金吾变成九卿之一的卫尉,掌辖旅贲营、南北宫卫士、左右都等。
但他并不满足于固守淮南,在江淮一线建立起防线后,他便开始组织军队北上,试图收复失地,但那时南梁上下毫无斗志,闻胡便逃,连朝中士族也只想安居一隅,不想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并不给他提供支持。
也是因为士族贪图安逸,南梁最终埋葬在了他们手中。
谢绍纵使有满腔热血,单枪匹马终难抵抗历史滚滚车轮。
他是除桓均之外南梁另一个悲剧人物,跟桓均相比他更不利的一点是,他出身寒门,身后并无家族支持,并且随着掌握兵权,士族们反而十分忌惮他,这也导致他后期处处掣肘难以聚起南梁的兵力抵抗乌达鞮侯的铁骑。
士庶之别,不仅葬送了士族们自己,也葬送了这两百年最后一个汉人王朝。
现在的他距离今后崛起还有很长一段路,姜从珚想推他一把,当然,这些话不能说出口。
“我自是有我的安排,父亲只说帮不帮我就行。”姜从珚拿起语调,变得有些骄纵起来。
姜淮看着向来沉静稳重的女儿竟向自己撒起了娇,一时间眼角泛酸,竟忍不住掉泪。
他原以为,把女儿送去凉州后,余下半生自己都只能在黑暗里踽踽独行,再也见不到任何天光,即使两年前她回到长安,自己也不敢对她表示出任何亲近,只能隔着朦胧的醉眼偷偷瞧一眼她长大后的模样,瞧她长成的模样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好,他便无憾了。
可能上苍终究垂怜他孤苦,让他在有生之年还能享受到这份父女之情。
姜淮极力忍住内心的酸意,抬手擦了擦眼角,笑着点头,“好,只要你要的,父亲都答应你。”
姜从珚受他情绪感染,眸里也浸出些水意,但她很快压下去,提出第二件事,也是一件官职安排。
“我还想让鸿胪寺译官文彧成为送嫁正使。”
“……”姜淮的泪一下憋回去了。
又来一个,在他不知道的地方,女儿究竟认识了多少男子?

第23章 嫁衣 “拓跋骁。”姜从珚在心里默念这……
不过他现在已经知道了,女儿选他们并不是喜欢他们,而是有她自己的目的。
让他有点郁闷的是,既然女儿识得不少人,为何在此之前没考虑过成婚,否则也不会有今日的局面,可接着他又自责起来,长生奴回到长安两年,他这个做父亲的不闻不问,她一个女郎,又如何为自己择婿?
唉,说到底都是他这个做父亲的错,不仅护不住她,还给她带去许多磨难。
姜从珚看父亲眼里的光暗下去,脸色越来越失落,知他恐怕又在愧疚了,只好故意激他:“父亲做出这个模样,难道是帮不了我了?”
“胡说!”姜淮小斥了一声,“不过两个可有可无的官职,为父虽不在庙堂之上,这点小事还是能办到的。”
两国结姻,公主送嫁,太常寺那里都有相应的规格,何等官职,送嫁之人几何,嫁妆几何都是定好的。
送嫁的护卫还好,送至梁国边境交接完后就能回来了,负责主持礼仪的官员却是要抵达鲜卑王庭,等两人完婚之后才能返程。路途遥远,危险重重,还要跟野蛮的胡人打交道,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儿几乎没有人主动。
但负责送嫁的官员也不是没好处,因为送嫁规格的要求,需要太常寺或者鸿胪寺负责诸侯王朝聘宴迎的高级官员负责主持,规格至高者甚至需要封王亲自送嫁,因此若是原本官职不高却被提为送嫁官员的话,很可能连升数级。
士族子弟们自有其恩荫和途径根本不需要吃这苦,倒是寒门子弟会去争取,却也抵不过士族一句话。
姜淮安分守己了近三十年,但暗中还有少许太祖和昭文太子的人脉,如他所说,确实不难。
“谢谢您,父亲!”姜从珚笑着说。
这一世上天待她还是不薄的,有真心待她的家人。
姜淮看着女儿粉润的脸庞,比最璀璨的明珠还要耀眼,却马上就要嫁人了,心中被种种难舍的心绪填满,又想到她要一个人只身嫁到遥远的塞外之地,也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只恨不能做尽一切能做的事。
“我还有些当初太。祖给我的暗卫,你把他们带去吧,好歹能多护你一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