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温僖贵妃(漫秋)


“穆海!”
“属下参见皇上!”新任龙骁卫统领穆海跪在康熙面前,略有些激动,这是他上任后,康熙第一次让他执行任务。
康熙想着刺客的事情,并没有关注穆海的神色,不然他可能就会当场换个统领了,毕竟连喜怒不形于色都做不到的话,在康熙这里就不是合格的人选了。
康熙将事情交代给了穆海,说道:“朕给你两天时间,两天后,若你查不出事情的真相,你这龙骁卫统领就换人来做。”
“是!”
穆海领命退下。
瑾华的运气很好,有了龙骁卫插手,瑾华若再出手,事情想如前两次般顺利是不可能了,现在暂时罢手,正好避过了龙骁卫的核查。
崔公公还在庆幸自己逃过一劫,正着手准备出宫事宜,就被龙骁卫抓住,关了起来。
面对这样的局面,崔公公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但他不想连累家人。
瑾华那边用亲人威胁,他没有办法,但龙骁卫这里要排查的人有点多,等轮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惊惧而死”了。
崔公公被抓是因为蒙古亲王处传来消息,哲理木亲王的侍从说是,见过大阿哥身边的奴才深夜进入过亲王的王帐,只是那人不知道具体是谁。
因此,龙骁卫便将大阿哥身边的可疑人都控制了起来,一一排查,但崔公公自己心里有鬼啊,又不想连累家人,就把自己弄成了“惊惧而死”的模样。
事情到这里便僵持了起来,大阿哥也被康熙逼问过,确定是毫不知情的。
瑾华收到消息的时候嗤之以鼻,大阿哥当然是要清清白白的,因为最脏的事情,已经有人帮他做了。
好一个惠妃,好一个母子情深,合着这世上只有你的儿子是宝,别人的儿子就该为了给你的儿子让路而去死吗?
在瑾华心里,她与惠妃已经是不死不休的了,至于索额图,那边牵涉朝堂,又关联着太子,暂时不好动手。
遏必隆也在木兰围场,十阿哥遇刺,他前来看望,名正言顺。
于是,遏必隆,瑾华与胤祀终于能面对面坐下来,说会儿话了。
遏必隆看着自己的外孙,越看越喜欢,想到有人竟然要行刺他,他简直怒发冲冠。
“娘娘,十阿哥遇刺的事情,皇上还在查,你跟阿玛说句实话,你知不知道幕后之人是谁?”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遏必隆一下子就猜到,瑾华可能知道些什么,但不好与康熙说的事情,甚至自己私下已经查到了什么。
瑾华也没有瞒着,将事情原原本本地与遏必隆说了,胤祀还做了补充。
“岂有此理!这纳喇氏是失心疯了么?谁给她的胆子臆测,觉得钮祜禄氏一族会为大阿哥所用?简直不知所谓!”
遏必隆低声怒喝,显然是被气坏了,也是被惠妃的心思给恶心到了。
最后,遏必隆临离开前,说道:“娘娘只管照着自己的心意行事,这纳喇氏好日子过久了,该有人给他们松松筋骨了。”
你动我的外孙,我就动你的族人,很公平!

便是没有遏必隆的话,瑾华也不会放过惠妃,得了遏必隆的话后,瑾华更是安心了。
两日很快过去,穆海还是有些本事的,到底被他查出了些事情的真相。
当然,他没有查到索额图与天理教有勾连的事情,依索额图的本事,有心算无心之下,穆海只查到,胤祀遇刺与大阿哥有关,太子亦是知情,应当还给了些许方便。
只是,这真相却不是康熙想要的。
不过,自己的儿子肯定是好的,他也逼问过胤褆了,确定他是不知情的,定是底下的人瞒着他做的,想来胤礽那里也是如此。
康熙烦躁地来回踱步,随着阿哥们渐渐长大,他其实能感觉到胤礽是有些不安的,他似乎认定了底下的弟弟们不仅会分薄他这个皇阿玛对他的宠爱,还会抢去他的资源。
因此,有些时候,他行事会有些偏激。
康熙叹了口气。
他也知道胤褆的不忿,觉得自己不差太子什么,只是因为他不是嫡出的缘故,生来就不如太子尊贵。
他甚至知道,两兄弟较真的时候,胤礽逼着胤褆行君臣之礼的事情。
康熙又叹了口气,他知道随着阿哥们的长大,有些矛盾无可避免,但他还是相信自己的儿子不会对兄弟下狠手。
此次事件,必然是底下人体察上意,私下所为。
而且,一个未成年儿子的分量怎么比得上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的分量呢?
更何况,其中之一还是康熙辛苦培养的继承人,在康熙心里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
所以,等瑾华听康熙说,已经抓到了幕后之人,这幕后之人与大阿哥和太子没有丝毫关系的时候,瑾华毫不意外。
但是——
“皇上的意思是,臣妾的阿玛因为公差,与天理教的反贼数次交锋,惹怒了他们,所以,他们才会对胤祀动手?”瑾华问道。
康熙给的理由合情合理,若不是瑾华先一步自己查到了真相,怕是也会被这个理由说服。
康熙点头:“朕已经派人去围剿京城的天理教分舵了,你放心,朕一定会给你们一个交代。”
瑾华与胤祀对视一眼,都是心中冷笑,这件事情,到处都是痕迹,并不难查,康熙若真的下令彻查了,他一定是能查到真相的。
如今,康熙的说辞,只能说,他又一次将天平倾斜到了太子他们那边。
瑾华都习惯了,她完全没有从前的憋屈,她的仇,自己报,不需要康熙插手,只希望康熙到时候,不要太伤心就是了。
“那哲理木亲王是被谁所害,查到了吗?”瑾华故作好奇地问道。
胤祀心中微汗,额娘这什么恶趣味,哲理木怎么死的,他们最清楚了啊。
好像经过这件事情后,额娘的性子疏朗了很多,对着皇阿玛也似乎少了很多恭敬。
不过,他已经长大了,已经能想办法护着额娘了,他的额娘自然不需要看谁的脸色,便是皇阿玛也不行。
只是,这样还不够,若不是额娘医术不凡,别说保住他的命了,便是额娘都不能幸免于难。
他的心中,某些念头慢慢浮出水面。
康熙见瑾华转而问起了哲理木的事情,知道她是接受了自己的解释,他心中偷偷松了口气,他自己也觉得有些对不住瑾华,只是,他知道,瑾华必然是能原谅他的。
“哲理木应该死于他自己部族的争端,只是不知道对方从哪里得到了有刺客混入的消息,故意将刺客遗落的刀扔在哲理木身上,来混淆视听。”
瑾华都有些羡慕查案的人了,这运气得有多好,才能刚好查出哲理木部族有内斗的,不然······
反正,她是相信郑宣做事干净利落,不会给人查出首尾的。
不过——
“皇上,那那些刺客是怎么混进来的?现在,那些刺客都被抓了吗?大营安全吗?”瑾华又问道。
康熙被瑾华问得有些不耐烦了,不过考虑到瑾华刚受了惊吓,他还是耐心说道:“有些事情还在查,刺客还没有抓到,大营是安全的,你放心。好了,朕还要去处理天理教的事情,就先回去了,你好好休息,不要胡思乱想。”
“是,臣妾/儿子恭送皇上/皇阿玛。”
送走了康熙后,瑾华与胤祀对坐了一会后,同时“噗呲”笑出了声。
“额娘,您刚刚是故意挤兑皇阿玛的吧?”胤祀好笑道。
“是啊,谁让他把你遇刺的事情推到你外祖身上的,若咱们不知道真相,额娘是肯定要去信向你外祖询问情况的。”
“你外祖为了咱们娘俩辛苦筹谋,还要被咱们疑心,这不是寒他的心吗?”
说到这里,瑾华忽然收声,与胤祀面面相觑,也许,康熙将这件事情推到遏必隆身上真的有这层意思在里面。
瑾华只觉心口有凉风呼呼地吹着。
遏必隆这几年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纯臣,忠臣的样子,还把几乎所有生意的利润分给康熙,差不多是除了江南曹家外,康熙最大的钱袋子了。
就这样,康熙逮到机会还不忘在瑾华和遏必隆之间下蛆,生怕他们威胁到太子的地位,康熙可真行!
好在,瑾华对帝王的无情早有深刻的认知,所以,她除了心寒,并没有多少伤心的情绪。
不过,“咱们要提醒一下你外祖与明珠,行事要更加谨慎了,你皇阿玛的疑心随着他的年岁渐长啊。”
纵使胤祀满心不忿,也被额娘的话逗笑了:“是,额娘与外祖联系多有不便,以后,与外祖联系就交给儿臣吧。”
瑾华看向胤祀,这次的刺杀,胤祀表现出了超出他年龄的沉稳与从容,瑾华几乎没有在他脸上看到害怕的情绪。
只有刚找到他们时,他觉得曹青云会死,而强忍眼泪的模样,有些孩子的倔强。
瑾华心下微叹,胤祀的童年算是彻底结束了,其实,从瑾华将郑宣他们给胤祀的时候,瑾华就知道已经不能用看孩童的眼光去看待胤祀。
但那时候的胤祀偶尔还会有些孩子气,不像现在,瑾华觉得跟他交流,完全没有障碍,就像两个成年人在交流一样。
瑾华更加觉得惠妃他们该死了,她怜惜地看向胤祀,如果胤祀手里多些能掌握的东西,会让他有安全感的话,瑾华自然不会吝啬。
“好,与你外祖的联系基本都是琼樱在负责,额娘将她暂借给你,等你掌握了这些人后,再将她送回来便是。”
“多谢额娘!”
胤祀只是冲动之下说了这话的,他其实觉得额娘手里有些人脉是好事,但他没有想到,额娘想也不想地就把这部分的人脉也给了他。
他却是不好推了,只能日后,自己多派些人在额娘身边,护着额娘的安危了。
他是知道一些积年的老嬷嬷的本事的,额娘身边一直没有配备嬷嬷,他可以先物色起来,等额娘需要的时候,他也可以直接将人给额娘。
说定这这件事情后,胤祀便回到了自己的帐篷,他不放心将曹青云交给别人照顾,便让他住在自己的帐篷里,由他和郑宣轮流照看着。
如今曹青云外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便是内伤也逐渐在好转。
胤祀对瑾华的医术叹为观止,更加意识到,这件事情不能让康熙知道哪怕一星半点,不然,额娘未来的日子怕是难了。
他是知道康熙对孝庄的感情的,而且康熙的性格是:当这个人已经过世的时候,他能想起来的,基本都是对方的好了,对元后尚且如此,更可况是孝庄了。
所以,他第一时间抹去了瑾华在刺杀事件里的痕迹,不单单是瑾华的出现不好解释,容易让康熙疑心瑾华利用职务之便,放了眼线在周围,更重要的是,不能暴露瑾华的医术。
胤祀还记得,曹青云经太医诊断过后,太医惊讶的表情,他说:“看着伤势极严重,只是,奴才诊断后,发现曹公公体内生机旺盛,好好休养一阵,应是没有大碍的。”
胤祀回想起,瑾华冷静地往曹青云身上扎针的情景。
心中疑惑更甚,既然额娘的医术这么好,为何前世外祖与她皆早逝,莫非,这其中还有他不知道的内情?
他怕暗中还有敌手会对额娘出手,他心中的那个想法愈发清晰了起来。
若只有登顶才能护住自己想护着的人,那么,他不介意再走前世的老路,哪怕再一次累死在御案之上!
瑾华不知道,因为她,也因为其他的种种原因,她的儿子,可能又要选择加入皇位的争夺了。
不过,这一世,即使胤祀选择了争位,瑾华,遏必隆,纳兰·明珠也已经给他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了。
前世汲汲营营一辈子,虽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却是惨胜,登基后,还有人传言他名不正言不顺,说他修改遗诏。
想想都觉得可笑,遗诏是用满蒙汉三种语言各书写一份的,怎么可能有矫诏的可能?
他前世是个极为较真的性子,人家越是怀疑他,他就越要将事情做好。
在位十三年,宵衣旰食,勤勤恳恳,将大清江山治理得紧紧有条,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自己累死在了御案上了。
想起这些,胤祀嘴角抽抽,他觉得前世的自己多少有些缺心眼儿。
还好,上天给了他重来一次的机会,他如今的起点差不多是很多阿哥们的终点了,所以,他的选择也多了起来。
他现在虽起了心思,但还没有最终决定,到底,他现在年岁还小,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说这些还为时过早。
不过,很多事情却是可以先准备起来了,好过前世,成年后想明白了,才开始建立自己的势力,晚了别人好几年,也更加困难重重。
毕竟,成年之后,康熙年纪也渐渐的大了,他会慢慢意识到,他的成年儿子们年富力强,都盯着他屁股底下的王座。
而他不会真的活上万岁,会慢慢老去,他会开始忌惮所有的成年儿子们。
是以,他前世有一阵子被老爷子磨的没了脾气,直接在家念经,对政事置之不理,却没想到,反而入了老爷子的眼了。
所以,在康熙还年轻的现在,对儿子们也都有一片慈父之心,差别只在多少的现在,是他暗中壮大自己的势力最好的时候。
此次木兰围场之行,虽然波折重重,到底也算是圆满完成。
康熙最终给出的,哲理木死于内斗的理由,其他蒙古亲王也接受了。
至少,面上都是接受的。
是以,后来,虽然大家还是会出去狩猎,却没人敢再落单。
但到底,这次木兰围场之行,还是完成了它存在的政治意义,与蒙古亲王们达成了友好合作的基本成就。
蒙古亲王答应康熙,为他防备葛尔丹,必要的时候联手御敌。
所以,康熙回程途中兴致颇好,这从他坐在摇晃的马车里,还要考教各位阿哥的功课,把各位阿哥从头到脚嫌弃一遍,阿哥们一脸憋屈地从他的御驾上下来,而御驾内不时传出他的朗笑声,可以看的出来。
瑾华对现在的康熙已经无感了,对康熙来说,他对她们母子可能已经很尽心了,毕竟,谁人没有受过委屈呢?
连他堂堂帝王之尊,没有亲政的时候,都守到颇多掣肘,如今,为了他这个江山之主,受些委屈有什么不可以,他都源源不断地往她们母子这边送了多少赏赐了?
瑾华对赏赐向来是来者不拒的,对于康熙的行为,槽多无口,她已经不想做任何评论了。
路上没有什么波折,众人很顺利地回了宫。
瑾华先将胤祀送去了阿哥所,又给曹青云把了脉,发现他恢复得极好,这才放心回了永寿宫。
宫外,回到果毅公府的遏必隆安顿好家眷后,就从角门出了府。
自从知道康熙用他做筏子让瑾华对胤祀遇刺的事情三缄其口后,他现在与明珠相会都会很谨慎。
明珠也是如此,从大阿哥的船上下来后,康熙虽然还是不怎么待见他,但已经开始慢慢启用他了。
他们约在了遏必隆开的酒楼里,自家开的酒楼,安全性和隐蔽性都非常好。
“皇上还是对我有些忌惮啊。”
遏必隆将胤祀行刺的事情,从头到尾跟明珠说了,他需要明珠表个态。
他们要对纳喇氏下手了,宫里的惠妃也该为她自己的言行负责。
纳兰·明珠一口闷下杯中酒:“我实在不明白,惠妃从前看着虽然心眼小,但人很清明,怎么这几年行事愈发没有章法了?”
“多半是被圈禁久了,移了性情了。”
遏必隆轻叹一声。
纳兰·明珠与他碰杯:“咱们还真是同命相连,都被皇上忌惮着,我已经从大阿哥的船上下来了,皇上也不怎么给我好脸色啊。”
遏必隆嗤笑:“你嫌弃人家儿子,人家能给你好脸?”
“如今还让你安稳地办着差就不错了。”
明珠被噎地说不出话:“你哪国的?”
遏必隆见明珠有些恼,忙赔着笑给他斟满酒,说道:“这日子愈发难过了。”
说完,想起瑾华让他带给明珠的东西,忙从袖袋中拿出个小瓷瓶,随手递给明珠:“娘娘让我给你的,里面是养荣丸,娘娘说救急用的,你年纪大了,随身带着,万一哪天用得到呢。”
明珠原本还很感念瑾华的用心,他曾经听说过孝庄崩逝之前,一直在想法子从瑾华这里要人参酒,他下意识的觉得这是好东西。
听遏必隆说了后半句,他翻了个白眼,将小瓷瓶贴身收好后,没好气地说道:“纳喇氏一族就没有几个出色的,不然惠妃当初也不会想着与我连宗了。”
“我知道,如今官位最高的就是惠妃的阿玛,正五品郎中纳喇·索尔,是个会钻营的。”遏必隆淡淡得说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