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处,她一方面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如今瑾华产子,康熙竟然不顾安危,避过禁卫军回宫,她就知道,瑾华在康熙心中地位不低。
她当初是怎么会认为,瑾华为人不争,入宫许久又没有孕信,会如佟淑毓一样最终泯灭在后宫的?
哦,是惠妃跟她分析的,她信了!
一方面,她又有些不甘,瑾华真的是不近人情,为何不能如之前那样接受她呢?
她也不想想,瑾华没有跟她们计较她们的背弃,是因为她们行事虽然不讲究,但终究没有背刺过她,若不然,你看瑾华能饶了她们不?
如今惠妃的幽禁,瑾华也是出了不少力的。
郭络罗·雅怡始终没有明白,无论在哪里,靠人不如靠己,她有两个儿子,又身在妃位,康熙对她绝不是全然无情的,她实在没有必要舍近求远,靠这个,攀那个,只靠着自己与两个阿哥,不瞎掺和事儿,她就能把日子过得很好。
可惜,她到现在还没有明白。
赫舍里·妙萦听到消息的时候,心中的不甘一下子冒了出来,等看到快步朝她跑来的六阿哥后,又将这股不甘强压了下去。
她若再生是非,怕是如今安宁的日子也要没有了,若真的不甘心,也要等太子成事后,再说了。
上次她写信给叔父,说要蛰伏,叔父虽写信痛骂她没志气,但还是给她指了条路。
阿哥们渐渐长成,之后肯定会有一场龙争虎斗,叔父让她好好养着六阿哥,以后成为太子的臂膀,更加可以用六阿哥引四阿哥也上太子的船。
有兄弟追随,既可以得到左膀右臂,又可以在康熙面前树立兄友弟恭的形象,何乐而不为?
赫舍里·妙萦觉得很有道理,她也实在是害怕自己会落得与惠妃一样幽禁的下场,便彻底偃旗息鼓,在储秀宫好好养育六阿哥。
果然,康熙也不曾忘了她,这次木兰围场之行,还是带上了她。
其他低位妃嫔心中的羡慕嫉妒就更不用说了,瑾华身处高位,又有子傍身,这以后的日子肉眼可见的有了盼头了。
她们心中更是坚定了要争宠的决心,好日子在前头招手,她们必然不能落了人后了。
瑾华不知道,她的生产竟然会加强了后宫妃嫔对争宠的决心,康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走到哪儿都有艳遇。
不过,即使瑾华知道了,她也不会在意的,在决定入宫的那一刻,她就没有奢望过九五至尊的感情。
江南之行的一时迷失,也很快就清醒了。
没看到,她与康熙只是亲近了一些,太皇太后就如失了智般对付她吗?
说起这个,如今有了时间的瑾华开始细细回忆,太皇太后对她态度改变的契机。
明明前一日还亲亲热热的让她喊“皇玛嬷”,后一日就思索着想用莫须有的罪名处置她。
想想就有问题,之前有孕精力不济,又要处处防着慈宁宫,如今也是该弄明白太皇太后改变态度的原因了。
作者有话说:
①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出自《周礼》贾公彦疏:“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
这厢瑾华仔细推敲着蛛丝马迹,那厢慈宁宫中,太皇太后收到了五台山送来的信件。
太皇太后很是激动,她这一生虽说不得丈夫宠爱,儿子不亲,但手握权柄多年,说一不二。
她并没有觉得有多苦,更多的是与人斗的其乐无穷。
只是到了晚年,虽说康熙孝顺,宫中的妃嫔也都讨好她,她却始终觉得不圆满。
皇太极已经龙驭归天多年,她对皇太极的感情与期待也早在皇太极日复一日偏爱姐姐海兰珠之中消磨殆尽。
之后,她扶持儿子上位,与朝臣斗智斗勇,谁知,事情刚有转圜,儿子就抛家舍业出家去了。
她又重走了一次扶持幼帝上位的老路,这一路走来艰辛,好在结果是好的,她也成了这大清最尊贵的女人,姐姐海兰珠受皇太极偏宠又如何呢?如今还不是黄土一抔?
只有她,才是真正坐实了草原明珠的名号。
她说的话无人感置喙,但就是这样的日子,她却一日日觉得遗憾,她七十有一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她自知没有多少年岁好活了。
就在她以为自己会带着这种遗憾闭上眼睛的时候,康熙说会带她下江南去五台山,太医也说她的身体情况很好,南下没有一点问题。
她真的觉得是长生天保佑她,能让她在临死前再见一面她的儿子,她此生无憾了。
谁知,儿子竟也牵挂着她,牵挂着这大清江山,这怎么能不让她动容呢?
只是,儿子以方外之人自居,不肯跟她回京,如今也只有书信往来,聊以慰藉了。
太皇太后打开信纸,里面通篇都是问候关怀的话语,太皇太后已经略显浑浊的眼睛湿润了起来。
等看到,顺治帝说思念母亲的时候,她心如刀绞,真想不管不顾再下江南,陪伴在儿子身边。
想到让她们母子分离的罪魁祸首,太皇太后便有些恨恨的。
前有海兰珠后有董鄂妃,她又想起了瑾华,她便又有些迁怒她了。
“僖皇贵妃怎么样了?”太皇太后问道。
“正在永寿宫休养着呢。”苏麻喇姑现在听到太皇太后关注瑾华就有些头皮发麻。
那天瑾华与太皇太后的对峙,她全程在场,她是真真切切的在僖皇贵妃眼里看到杀意的。
那样一个厚道的人,被太皇太后逼得要威胁着对人下杀手才能自保,可见,太皇太后逼人太甚!
她有心劝太皇太后不要与瑾华为难,又有些不愿,毕竟,福临也是她亲眼看着长大的孩子,他一生凄苦,想到瑾华胆敢用福临威胁太皇太后,还敢对他起了杀心,苏麻喇姑便很是不高兴。
从前还会劝说两句,如今已经是一言不发,只听命行事了。
可见,人心是偏的,苏麻喇姑时时陪伴在太皇太后身边,她未必不知道太皇太后改变的原因,也未必不觉得瑾华无辜,但她还是选择了漠视,甚至助纣为虐。
“你去传话,就说本宫想喝她亲手酿的杏花酒,叫永寿宫立刻送来。”
“这······之前僖皇贵妃的大宫女来慈宁宫禀报过,之前酿的酒都喝完了,僖皇贵妃有孕后,怕酒类会对孩子不好,便没有再酿过酒了,怕是永寿宫也拿不出了。”苏麻喇姑回道。
“这就不是你我操心的事情了,僖皇贵妃本事大着呢,她自然会拿的出来的。”太皇太后老神在在地说道。
苏麻喇姑反应了过来,这是要折腾着瑾华做不好月子的意思了。
若太皇太后要的酒没有,瑾华自然要现酿的,她才产子几天?若忙忙地下床亲自酿酒,身体还能好好恢复吗?
且看太皇太后的神色,今日酿酒,明日怕是又要想个什么名目了。
相通了,苏麻喇姑便将上次看出永寿宫有异样,机灵地前来报信的小太监叫了过来,如此这般地吩咐了几句,就叫他去永寿宫传信了。
永寿宫这边,瑾华叫了高洋他们聚在屏风后,商量着要怎么安置郑宣。
高洋三人对视一眼,他跪在地上,说道:“娘娘,奴才有事,想单独禀报。”
他们三人商量过,他们是结义兄弟的事情不能瞒着瑾华,不然,若是有一天,瑾华机缘巧合之下得知,不仅会伤了难得的主仆情分,也会使他们之间生出嫌隙。
便想着找个机会将事情与瑾华坦白了,到时候,是去是留也有个说法。
毕竟他们也担心瑾华会忌讳他们三兄弟合力,会不会把持永寿宫。
但瑾华的为人值得他们冒险,若瑾华能相信他们,还委以重任,他们此生必不负瑾华!
今天,瑾华把他们喊来,他们也知道是商量如何安置郑宣的事情。
便有了现在的这一出。
瑾华听了高洋的话,便点点头,让人都出去了。
高洋见瑾华毫不犹豫地让人都出去,心中便多了几分把握。
他也不拖泥带水,将他们三人如何相识,如何失散,又如何团聚的事情说了。
见瑾华不语,高洋有些紧张,心也悄悄地提了起来。
“娘娘?”他忍不住出声道。
瑾华这才回过神来,刚刚听高洋的讲述,感觉自己跟听了个精彩的传奇故事似的,也很为他们三人感慨。
“这么说来,郑宣愿意来永寿宫也是因为你与曹青云在这儿的缘故吧。”
康熙身边的人,轻易不会屈就,高洋虽然没有明说郑宣之前的身份,但瑾华也能从他的叙述中猜测一二,加上康熙特意亲自将人领来。
想必之前郑宣在康熙面前还是很受重用的。
这样的人,来永寿宫,瑾华感觉自己是捡了漏了。
她笑着说:“既然你们是感情要好的兄弟,那你们自己去商量分工吧。”
她思索了一下又说道:“十阿哥那里你们必须有一个人守着,奶嬷嬷喂食也有不便的时候,这样,本宫先让琼玉一起去看顾着。你们务必要保证十阿哥的安全。”
想了想,她又说道:“除此之外,你们三人自己安排吧,本宫相信你,你能以命相托的兄弟,本宫自然也是相信的。”
瑾华笑着说:“你们的关系目前还是不宜让外人知道,免得引起不必要的猜忌。等再过些日子你们表现出亲近些倒也无妨了。”
高洋心绪翻滚,他猜测瑾华不会为难他们三个,却没有想到,能听到瑾华毫不犹疑地说相信他们。
他铭感五内,跪在地上,一时说不出话来。
瑾华笑道:“好了,来日方长,你们就安心在永寿宫待着。”
“是!多谢娘娘!”高洋磕了个头出去了。
瑾华笑着摇头,高洋这样激动,让她不由失笑,郑宣是康熙亲自领过来的人,她猜测应该是太皇太后不依不饶,康熙身边又刚好有郑宣受伤这事,康熙便顺水推舟将人安排过来。
既安置了人,又能保护她,看来郑宣本事不小,来头应该也不小。
毕竟高洋与曹青云是在康熙面前显示过身手的,明知道瑾华身边有这样的高手,康熙还是将郑宣送来,说明在康熙的眼里,后宫的有些事情,高洋与曹青云怕也是也有力有不逮的时候,但郑宣却可以应对。
她原就有心将人完全收服,如今知道他们的关系,她便更加放心用人了。
想不到高洋会这样激动,转念一想便也明白了,她之前处处怕康熙忌讳,高洋他们也是同样的想法吧。
刚刚她的一番话,也算是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了吧。
事实确实如此,高洋将瑾华的话转告给郑宣他们的时候,不说曹青云了,便是郑宣也有些感慨,更加肯定了自己的选择了。
高洋还隐隐透露,瑾华医术极好,郑宣好好办差,等日后时机成熟了,他们求求瑾华,看能不能治好他的肩膀。
郑宣听后,心中也升起了希望,他是知道高洋的,他既然说瑾华医术极好,那瑾华的医术一定是极好的。
他的身份在瑾华那里过了明路,肩膀又有了希望,他便安心在永寿宫待下了。
正在此时,守门的小太监来报:慈宁宫来人了。
三人对视一眼,曹青云直接去了偏殿守着他的小主子去了。
高洋笑着与郑宣摇摇头,在永寿宫的这些日子,好像把曹青云曾经的沧桑都洗去了。
郑宣主动守在了瑾华的房门外,高洋过去与那小太监交涉。
听了小太监的话,高洋刚刚的好心情荡然无存,他将话转述给琼樱,琼樱听了,脸也拉了下来。
她深呼吸几次,才调整好脸上的表情,进去跟瑾华通报。
瑾华听了,倒没有说什么,而是问了一句:“慈宁宫此前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生?”
这事琼樱还真不知道,便说:“娘娘,奴婢待会儿跟高洋说,请他去打听一下。”她担忧地说道,“只是,这酒咱们要怎么办?总不能,您真的亲自动手酿吧?”
瑾华沉思了一下,觉得这恐怕是太皇太后想出来,特意折腾她的,即使今日将酒送到,明日怕还是有别的在等她,她自然是不肯让自己这样被动的。
若真的跟着太皇太后的脚步走,怕是她别想好好休养身体了。
即使有灵泉水相助,瑾华也觉得产子消耗甚大,她若想长长久久地陪着自己的孩子,首要的便是有一个好的身体。
因此,她是不会因为所谓的孝道,由着太皇太后为难自己的。
第116章
“琼樱,你去跟来人说,如今的时节没有杏花,酿不了杏花酒,让他去内务府看看,尽量找到杏花酒,给太皇太后送去,免得太皇太后喝不到酒坏了兴致。”
琼樱眼前一亮,娘娘直接换了概念,把太皇太后的要求,变成了询问。
太皇太后总不能因为一坛子杏花酒下懿旨吧,那样她成什么人了?
琼樱出去将话带给慈宁宫来的小太监,那小太监也是难缠,听了回话后,笑道:“琼樱姐姐不要糊弄奴才,奴才传的话可不是这个意思。您这样,奴才回了慈宁宫可不好交代。”
琼樱看不得他一副志得意满的小人样,也回以一笑:“咱们永寿宫听到的就是你来询问咱们有没有杏花酒的话,没听到别的,你快去内务府问问吧,当心没有办好差,不好交代,还吃了排头。”
说完,不由分说,将人推搡出去,那小太监还想进来,被守门的小太监拦了,人态度也很好,只说:“咱们娘娘养身体呢,你再这么吵闹下去,扰了僖皇贵妃娘娘清静就不好了,还是快去内务府问问吧。”
听了这话,即使小太监有慈宁宫的命令,也不敢再强闯,僖皇贵妃若出言说他不敬,要处置了他,慈宁宫即使愿意保他,也来不及的啊。
他只能悻悻地走了。
瑾华让高洋进来,对他说道:“你去打听一下,慈宁宫是来了什么人还是怎么了,太皇太后怎么又来了这么一出?”
正当高洋要应是退出去的时候,郑宣在门口说道:“娘娘,奴才应该知道原因。”
“快进来说。”瑾华催促道。
“奴才给娘娘请安。”屏风外,郑宣正要跪下的时候,瑾华忙让高洋把人拉住了。
她说道:“快起来,咱们永寿宫不兴动不动就下跪这套,你平日里就跟高洋他们一样,行拱手礼就行了。”
郑宣虽然听高洋他们说起过这个事情,但他也没有想到,他初初来到永寿宫,瑾华不想着将他压服,倒是将他看作自己人,对他礼遇有加,他心中便涌入了一阵暖流。
有一种人,他的脊梁是宁折不弯的,若一味打压,只会适得其反,但若以礼相待,他反而会为对方鞠躬尽瘁。
郑宣正好是这样的一个人,瑾华无意的作为,刚好是他需要的尊重。
他忙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和盘托出:“近日里应该会有信件从五台山过来,若奴才没有料错,当是那位给太皇太后的信无疑。”
瑾华知道郑宣之前在康熙那里应该很受重用,但不知道,他竟连这样的秘辛也知道。
她在心中将郑宣的能力又往上提了提,康熙身边果然能人辈出。
她猜测道:“难道,太皇太后对本宫态度的转变也与那位有关?”她也用那位来称呼顺治帝,反正在场的人听得懂就行。
不指名道姓也可以免去一些麻烦。
“应当是如此,娘娘应该知道董鄂妃吧。”郑宣说道。
瑾华有种恍然大悟,又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联想到顺治帝出家的表面原因,又想到太皇太后确实是在又见过顺治帝后,才对她改了态度的。
瑾华沉默了,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万头草泥马在脑中奔腾而过。
长长呼出一口气,瑾华说道:“慈宁宫再来人传什么话,就如今日一般搪塞过去吧。一切等皇上回京了,再说。”
“是。”两人异口同声地回道。
郑宣与高洋同样行了抱拳礼,一起退下了,他忽然觉得自己的心安定了下来。
永寿宫好像有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他在永寿宫的自由度与得到的尊重远远大于在康熙手下办差的时候,他笑着对高洋说道:“咱们有个好主子。”
高洋与有荣焉的笑笑,可是他最先发现主子的。
“大哥,这件事情涉及那两位,娘娘不好应对啊,如今是可以借着休养身体避过去,之后呢。”
“别担心,五台山那位早年亏了身子,又常年茹素,没有好好调养,他能给娘娘添的麻烦有限,而且,他真正的目标也不是咱们娘娘。”
听到大哥说“咱们娘娘”,高洋心中很是高兴,这说明,大哥在永寿宫没有觉得憋屈,也说明大哥愿意为娘娘效力。
他乐呵呵地说道:“大哥,你受累守一下咱们宫里,我去看看小主子。”说完就一溜烟往偏殿去了。
相似小说推荐
-
谁是白月光(柚鸟) [BG同人] 《(柯南同人)[柯南]谁是白月光》作者:柚鸟【完结+番外】晋江2023-06-16完结总书评数:160 当前被收藏数:14...
-
侯府在逃小妾(也望) [穿越重生] 《侯府在逃小妾》作者:也望【完结+番外】晋江VIP2024-04-19完结非v章节章均点击数:42412 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