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犹豫片刻,一咬牙,把自己在补课班遇到的情况告诉了朱陶宁。
而且因为这么多年,自己的委屈一直没有被解决,她就像是找到了倾诉对象一样,连带的家里逼自己上课外班的矛盾也讲了出来。
朱陶宁听明白了,同情的同时还有些疑惑,这个世界竟然还有这么有血有肉的角色。
不是扁平的反派,也不是夸张的主角,是真的在面临着现实生活会遇到的问题。
对方的真实让朱陶宁很是动容。
她的个子太小了,就算是踮起脚也碰不到孙晓的肩膀,不过她还是很努力的往上拍到了对方的胳膊,并给面前的女生吃下了一剂定心丸。
“放心吧,我肯定能拿第一,不会让你被欺负的。”
作为规模最大的学术竞赛,机器人竞赛的场地也跟其他竞赛明显有区别。
别的竞赛不是在参赛者各自的学校举行,就是集中在某一所学校,机器人竞赛则是专门租用了体育馆。
而且在家长眼中,AI技术不仅是一项新技术,还是一个潮流,是能够拿出来炫耀的资本。
谁的孩子能尽早地掌握了这项技术,就能让他们在家长群体里挺直腰板儿。
机器人竞赛因此备受关注。
赛场外,有记者和自媒体人在实时播报,平台上也有直播,同城的观众不在少数。
赛场内,偌大的体育场被平均分割成十六个部分,一组选手一个隔间。
本次参赛个人或小组一共一百二十八个,赛事举办两天,每天上午两场下午两场。
朱陶宁抽到第45号上场,也就是第一天下午上场比赛。
比赛还没开始,朱陶宁的名字就已经在参赛选手中传开了,大家都很好奇那个夸下海口称自己绝对能拿第一的小孩儿到底是何方神圣。
因此,所有人来到体育场外,第一件事就是去看体育场外的参赛选手名单。
参赛人员名字下方都附带着一寸照片,大家来看名单为两件事,一是看看朱陶宁排第几,二是看看这大言不惭的小屁孩长什么样。
朱陶宁长得很可爱,像个精致的小洋娃娃,比电视上的童星还要好看。
人们总是对长得好看的女生有天然的恶意,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他们总有一种漂亮的女孩就很笨的刻板印象。
所以在看到朱陶宁的照片之后,哄笑声就从体育场门口响起。
“长那么好看当童星去呗,参加什么竞赛呀!”
“真的是这个吗?她看起来连1+1都算不明白。”
“行了,这下不用担心了。”
“从来就没担心过,看了她的照片更加确定了,这确实像是能吹出来这种牛的人。”
朱陶宁拿到的进场顺序是第45号,所以上午她干脆就没有来体育场,倒是孙晓,一早就过来蹲守了。
就是因为她明明根本没有说过朱陶宁的名字,但是莫名其妙的所有人都知道了她说的是谁,所以她想来听听,有没有人特别关注朱陶宁。
来的时候她的内心还存有一丝希望,海滨城人这么多,大家的注意力应该都在自己身上,应该没有人会特别关注其他参赛选手吧。
来了以后她就傻眼了,不是说人生没有那么多观众吗?这怎么到处都是观众啊!
虽说朱陶宁早就给她保证过,自己肯定能拿第一,但是孙晓还是非常的紧张。
现在那么多双眼睛都盯着朱陶宁,盯着比赛结果,万一没有拿第一呢?
不是她不相信朱陶宁,实在是比赛名次这种东西太未知了,毕竟这场比赛除了看实力,还有不少走后门的。
主要是失败要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不光是她要被补习班的同学欺负,就连朱陶宁也要连带着一起被嘲笑了!
孙晓从上午紧张到了下午,中午她连饭都没有心情吃,就一直在体育场附近的阴凉地躲着。
终于捱到下午,选手进场,孙晓远远就看到了朱陶宁,小小的身影给人十足的安全感,她悬着的心终于稍微落地了一点。
孙晓正准备抬脚过去,悬着的心刚刚掉下来了一点,紧接着又提了上来。
因为她看到有人观察了朱陶宁一会儿,直接挡到了朱陶宁跟前。
那是两个男生,从身高来看至少已经五年级了。两个大男孩也没说话,就那么挡住朱陶宁的路,用一种充满恶意的眼神上下打量着她。
看了一会儿,两个男孩窃笑着走开,走出去两步以后,变成了放声大笑。
孙晓跑过来,气鼓鼓地说:“他们这是干什么呢?也太过分了!”
朱陶宁倒是一脸淡定,“管他们呢,笑两声而已,又不少一块肉。”
孙晓一怒之下怒了好一会儿,气才渐渐消散。
两人走到体育馆门口,朱陶宁仰头问孙晓:“你怎么在这儿,你是来等我的?”
孙晓点点头,“我上午就来了。”
朱陶宁露出疑惑的表情。
孙晓解释了一下自己来这儿的目的,然后开始道歉:“我发誓,我真的从来没有跟别人说过你的名字,但是我也不知道为啥,大家就都知道你叫啥了。”
“而且他们还专门去看你的照片,说你长得就不像学习好的,真过分!”
听到最后一句话,朱陶宁直接笑出了声,“那不是挺好的吗?大家对学习好的都有刻板印象,觉得小小年纪就是四眼,长得也板板正正的。我长得不像学习好的,说明我长得好看啊。”
“话是这样说没错,可是他们的态度也太过分了吧!”孙晓愤愤不平,“这都是长得好看的瞧不起不好看的,我头一次看到长得好看的被嘲笑。”
朱陶宁踮起脚,抬手努力够到了孙晓的肩膀,拍了拍说:“没关系,实力与长相无关,今天结束之后他们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想法了。”
“你也把心放到肚子里,你不会被你的同学嘲笑的,我也不会成为被嘲笑的那个。”
孙晓看了她一会儿,轻轻点了点头,“你晚上想吃什么?我请你吃饭吧。”
“啊?”
朱陶宁愣了一下,话题跳跃的太快,她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
但是再一想,两个话题之间其实是有关联性的。
国人大多爱吃,成功或者失败似乎都要有美食的身影。成功了吃顿好的庆祝一下,失败了,吃顿好的安抚一下受伤的心灵。
孙晓应该是想说,她成功了出来请她吃顿好的。
“那就吃麦当劳吧,”朱陶宁:“我很久没吃麦当劳了。”
这个年纪还是爱吃垃圾快餐的时候,就算是她也抵抗不了天性。
真的很想吃麦当劳啊!
非参赛选手不能入内,观众倒是可以进场,可惜孙晓也没有门票,她只能在门口等着。
商量好等下吃什么以后,孙晓就在门口,目送着朱陶宁进场。
体育场上的每一个隔间外面都建了临时的玻璃罩,因为机器人竞赛参赛选手大多是以小组为单位,小组之间难免会有讨论。
为了就是防止小组之间互相剽窃,用玻璃罩将参赛小组隔开,就能保证说话声音也不被其他选手听到。
周六下午第一场比赛参赛的全部都是小组,只有朱陶宁一个个人选手。
本来她形单影只的就受人关注,再加上她的个子特别小,进场之后连家长们也开始关注好奇这个孩子是谁。
所有参赛选手到场,现场主持人开始讲解比赛规则。
“本场比赛共两个半小时,参赛选手拿到题目后,要在规定时间内用自己手上的机器人来完成题目。根据机器人最终的呈现效果,评委进行现场打分。”
“接下来我将大家介绍五位评委。”
“第一位是来自海滨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授,秦华老师。”
“第二位是来自海滨第一中学的数学老师,江河老师。”
“第三位是成华集团的网络高级工程师,杨天天老师。”
“第四位评委也是来自成华集团,是成华的产品经理张和老师。”
“第五位是来自海滨海洋大学数学专业的教授张伟老师。”
“五位评委每人最高可以给20分,所有评委老师的分数加起来,就是该参赛小组或选手的总分数。”
“我们将根据总分数进行排名,并且主办方为本次竞赛的前三名准备了丰厚的大奖。”
“第一名的奖金是人民币?10,000,第二名的奖金是人民币?8000,第三名的奖励是人民币?5000!”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沸腾了,包括参赛选手。
比赛规则和评分规则是选手们一早就知道的不过,可是比赛奖励……当时不是说第一名的奖励是六千吗?怎么突然就提高到一万了?
主持人恰在此时开口解释,“肯定有不少人疑惑为什么奖励有所提高,对不对?那是因为咱们今年的竞赛似乎比往年更受关注,所以主办方为了激起参赛选手的斗志,临时提高了奖励!”
说完,主持人顿了顿,开了个小玩笑,“怎么?难道上午出去的参赛选手竟然都没有告诉你们吗?那他们可真是不够义气呀!”
可惜这个玩笑并不好笑,根本没人笑出声。
主持人有些尴尬,自己干笑了两声,接着说:“那么,比赛即将开始,现在开始下发题目,请选手们做好准备。”
这是一场机器人竞赛,主办方为了应景,发题目也是由智能机器人去发给各个选手。
拿到题目后,朱陶宁打开看了一眼。
「李华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他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总是没有时间给他做饭。
经常吃外卖对身体不好,李华自己又不会做饭,所以吃饭成了李华的一个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华的父母给他买了一个智能炒菜机器人,只需要将食材准备好,就能做出完美的菜肴。
小朋友,请你帮李华的父母设计一款智能炒菜机器人吧!」
发完题目后,大约过了五分钟,铃声响起,比赛正式开始。
朱陶宁把题目纸放到一边,然后开始连接那条机器人手臂,编写程序。
写到一半的时候,她举手,问主持人要了一副塑料手套。
这是与比赛无关的东西,选手需要的话是可以要的。
不过这个举动更加引起了周围人的好奇,要塑料手套干什么呢?
两个半小时很快过去,铃声再次响起,比赛结束。
所有参赛人员不能再修改程序,并且挨个在评委跟前展示自己的成果。
今年的竞赛是以家庭生活为主题,所以比赛的题目也都是围绕着生活。
每一场比赛的题目都是一样的,两天八场比赛,所以一共是八个题目。
比如今天上午的两场就是清洁和分类,本场比赛的题目就全部都是烹饪。
在展示成果前,智能机器人给每一组选手都发了柿子、鸡蛋和盐。选手们要用自己的机器人来做出一道柿子鸡蛋。
朱陶宁在第十三个展示,算是比较靠后的位置。她把自己的机器人放到一边,然后背着手开始观察前面的人。
除了3号和6号两位选手的机器人动不了以外,其他大部分选手都做到了用机器人手臂实现炒菜。
不过他们的机器人或多或少都需要人的参与,比如人得先把鸡蛋打好,把番茄切碎,机器人只负责炒。
最智能的应该是9号选手的机器人,人只需要把柿子洗好并切碎,剩下的过程便解放双手。
把鸡蛋打到碗里,再把鸡蛋打散,全部都能有机器人代劳。就连放盐都能机器人帮忙放,并且制作出来的味道正正好。
9号选手的机器人展示完以后得到了全场的欢呼,尤其是观众席右侧的欢呼声最大。
9号选手来自曼斯顿国际学校,观众席右侧坐的就全部都是这所学校的学生。
高静是曼斯顿国际学校四年级的小孩,同时也是孙小补习班的同学。
本来她来观看比赛,只是参赛的9号选手是她的好朋友。
可是孙晓在补习班大放厥词以后,她来看比赛还多了另一个目的,就是看那个第四小学所谓的神童是怎么被她的好朋友给打败的。
9号选手展示完自己的机器人以后,高静直接高兴地跳了起来。
光跳起来还不够,她甚至站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摇着他们学校专属的校旗,不停地大喊9号选手的名字。
“牛逼!林月牛逼!你是最棒的!”
9号选手林月听到了好朋友的声音,回头冲她比个大拇指。
高静跟旁边的同学大声说:“你们看!林月厉不厉害!”
“厉害!牛逼死了!”
“可不么,林月的大姐是林晚晚,姐夫可是厉修诚!可以说海滨城是最好的教育资源都砸到她身上了!”
“精英教育就是不一样,你再让我长十岁,我估计都达不到她这水平。”
听到自己的好朋友被夸,高静的虚荣心被狠狠满足了。
接下来,她将目光放到了13号选手朱陶宁身上,她又跟同学们大声说:“看见那个13号没?就是孙晓大言不惭说能拿第一的那个。”
“看到了,她怎么这么矮呀?一年级的小孩有这么矮吗?”
“营养不良呗,你看她身上穿的地摊货,能吃得起什么好的?”
“这么穷啊,啧啧。”
“就她还想拿第一呢!”高静嘲笑:“她拿什么跟林月比?!”
说话间,10、11、12号选手已经展示完毕,轮到了朱陶宁。
朱陶宁礼貌的冲评委席鞠了一躬,开始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来自海滨城第四小学的选手朱陶宁,接下来是我将为各位老师展示我的智能烹饪机器人。”
说完,她拧开了一瓶水放在旁边,然后给机器人套上了提前要来的塑料手套,按下操作键。
只见那只机器人手臂拿起矿泉水瓶,把水倒进了装着柿子的盆里,开始清洗番茄,并摘掉了番茄蒂。
随后,它把洗干净的番茄拿到菜板上,用刀子将番茄切成了块,装进小碗里备用。
处理完番柿子以后,它又去拿鸡蛋,将鸡蛋打进碗里,用筷子打散。
做完准备工作做完,机器人打开电磁炉,起锅烧油。
它甚至还知道先热锅,再倒油。
有会做饭的家长此时惊奇地说:“我的天呐!这也太智能了吧!还知道热锅冷油呢。”
“就是,看来这孩子不仅聪明,还会做饭呢!”
等油烧热,机器人放鸡蛋下去炒成块状,又把鸡蛋盛出来,放到碗里备用。
接着它又把柿子放进锅里,等炒出汁,再把鸡蛋倒回去。
等浓郁的番茄汁挂在鸡蛋上以后,机器人放盐调味,然后出锅。
这一顿操作下来,所有人都看呆了。
尤其是那位评委席上的产品经理,身子往前倾了倾,盯着那只机器人手臂,眼睛都直了,好像看到了下一个商机。
等番茄鸡蛋炒完以后,负责传送的机器人把菜端到了评委席上,老师挨个品尝。
评委老师吃完,无一不露出震惊的表情。
说实话,其他人的机器人只能保证食物熟了,甚至连熟都保证不了,更别提味道了。
但是朱陶宁这道柿子鸡蛋,不仅熟了,而且火候掌握的正好,还有点好吃。
这也是在场食材有限,没有炝锅的葱和蒜,调料也是有盐。
如果能有更多的调料和食材,恐怕还可以做得更好吃。
主持人喊道:“接下来,请各位评委老师打分。”
五位评委互相看了看,最先举起牌子的是那位产品经理,他直接给出了20分满分。
接下来,老师们也是陆陆续续抬起手,打了20分。
这是本场,或者应该说截止今天为止,唯一的一个满分选手,就连那位9号选手也只拿了98分。
第四小学来观赛的人不多,专门来看朱陶宁的人也几乎都是想看她的笑话,所以其实分数出现以后,并没有多少人鼓掌。
相似小说推荐
-
这只宇智波画风不对(扉十四) [BG同人] 《(火影同人)这只宇智波画风不对》作者:扉十四【完结】晋江VIP2025-02-20完结总书评数:1485 当前被收藏...
-
开局一铲子:山田旅馆天灾经营(渺念) [穿越重生] 《开局一铲子:山田旅馆天灾经营》作者:渺念【完结】晋江VIP2025-02-16完结总书评数:194 当前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