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公孙贺的脸刷的一下白了,怎,怎会这般?
一旁的大将李广怒其不争,他想不明白公孙贺怎么会迷路?!
第343章
【而第二路的李广则按照计划到达了雁门郡, 刚开始两天大将李广还和匈奴势均力敌,有胜有负。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匈奴的主力军竟然如此迅速的南下增援,又因为李广声明在外, 匈奴的主力军集中针对李广。
一万对匈奴十万大军, 李广长子战死沙场, 李广的一万大军也全军覆没, 李广被生擒。
但是在被匈奴押送的路上,大将李广还是找准时机逃跑了。】
李广听到全军覆没只剩下自己一人, 脸色变的煞白,虽然他之前做好了心里准备,但听神迹所述后还是……
公孙贺和李广跪下请罪,汉武帝刘彻并没有看他们二人,他只想知道剩下的两路大军如何。
天幕中的四路大军, 其中两路被打上了叉叉。
【第三路大军公孙傲那边也好不到哪里去, 尽管拼劲全力, 但是匈奴的攻势不是公孙傲一路大军能抵挡的住的。
最后公孙傲战损七千, 带着三千骑兵撤退,这下只剩下卫青一路大军……】
公孙傲也跪下, 他们不敢看汉武帝的脸色, 心中痛苦万分。
三路大军都败了, 李广他们都认为卫青怕是凶多吉少, 是他们无能害死了卫青。
已知三路大军失败, 汉武帝刘彻紧盯着沙盘,他在想该如何调整战术, 他可没那个闲工夫自怨自艾。
既然神迹已经预示,那自有破局的办法。
【而第四路大军卫青, 在面前主力已经失利的情况下,大将卫青这边的情况并不乐观。
但是卫青却根据目前的战势改变了对策,他带领大军直接穿越千里大漠,杀向匈奴的老巢的龙城!】
听到卫青的举动,李广公孙贺三人纷纷看向他,眼中有掩饰不住的震惊,卫青他怎么敢?!
【因为匈奴的主力军南下,此时龙城的空虚,卫青率兵果断出击,斩首七百,速战速决。
最后大将卫青率兵安全返回大汉,虽然此次卫青带领的大军也有战损,但这场胜利意义仍旧是非凡的!
首先,这场战役是汉朝对匈奴以来难得的胜利,大大增加了汉军的士气,治好了汉军的恐匈症。
其次,卫青此次直接攻入了对方的都城,如此重要的都城,直接打匈奴的脸。
此战,卫青一战封侯!汉武帝刘彻封卫青为关内侯。
而公孙贺因为无功无过,没有处罚,李广还有公孙傲被罢官,拿钱赎买才免于死罪,但是被贬为庶人。】
一战封侯!!
天幕出现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
一战!!!
随后天幕又出现了一战的字眼。
【路人甲】:孤军深入!还全身而退!卫青大将军神人!!
喜欢吐槽的路人甲难得如此夸人,能看的出来他特别激动,可能是听了太多晚唐的糟心事,忽然换成了卫青大将军,很难不激动。
汉武帝刘彻感觉心中的闷墩一扫而光,他果真没有看错人!!
李广他们则不可思议的看向卫青,特别是公孙贺,他心中想卫青是怎么做到没有迷路的?
而卫青却没有因为神迹的夸赞而骄傲,他仍旧聚精会神的记下天幕上的沙盘。
除了卫青在牢记住沙盘,秦始皇嬴政也在记录。
于古代而言,地图真的太重要了,若能知道对方的地形,在战斗中便可抢占先机。
【匈奴别卫青如此打脸,怎会罢休,公元128年,匈奴兵分三路对汉发动进攻。
一路大军杀了辽西太守,并且抢掠了数千人。
第二路大军杀向渔阳,渔阳差点失手,幸好有燕王赶到才保住了渔阳。
第三路大军,也是此次的主力军,他们则直奔雁门。
匈奴来势汹汹,汉武帝下令让大将卫青率兵反击,大将卫青从雁门出发,大将李息则从代群出发,两面夹击。
这次大将卫青再次斩杀了千名匈奴!又一次击退了匈奴。】
二战匈奴!胜!
汉武帝刘彻目光灼灼的看向卫青,自己果真没有看错人,卫青就是上天赐给他的神将!!
兴奋过后,汉武帝刘彻开始谋划该如何好好利用卫青这员大将,他目光又落沙盘上的渔阳,随后他的目光又落在了河南之地。
一个大胆的战略萌生心头。
天幕中再次出现地图,因为要讲述战争经历,乐瑶觉得放地图更加清晰点。
大将卫青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地图。
【这次击败匈奴后,汉武帝刘彻调整了人员部署。
汉武帝刘彻派韩安国驻守右北平郡,但是韩安国上任没有多久便病死了,于是汉武帝刘彻想到了已经被贬为庶人的大将李广。】
跪在地上的李广微微抬头,他没想到自己还会被复用。
虽然上次的兵败不是李广一个人的原因,毕竟一万对十万,但是李广了解汉武帝的性子,他家君主生性凉薄……
但是能再次得到任用,李广在心里暗自发誓,他定要一雪前耻!建功立业!
【于是大将李广成了右北平太守,负责抵御边境的匈奴。
而匈奴那边听到李广接任右北平太守便不干轻举妄动,毕竟大将李广守城是真的厉害。】
【路人甲】:李广呀……
【后世对这位大将军李广的争议很大,有人觉得李广怀才不遇固步难封,有人则认为李广能力有限没什么功绩。
对于这位大将军的争议咱们放在后面说。】
李广听到神迹对自己的评论,心立马沉了下来,他自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也承蒙两位先帝的肯定,但如今他却不确定了……
汉武帝刘彻听神迹对李广的评论,提炼出要点,守城不错,或许他该调整一下对大将李广的定位。
【公元127年,匈奴再次故伎重演,进攻了之前的渔阳还有上谷,杀掠百姓两千余人。
但是匈奴也不久战,他们抢完了就跑,汉军根本来不及支援,但是等汉军撤退了,他们再次侵犯。
可以说匈奴把运动战发挥到极致,如此既抢夺了汉朝边境,又让汉朝边境的汉军一直处于疲惫的防守状态。
这就是游牧民族的优势,也是最让汉朝头疼的地方。】
汉武帝刘彻不住点头,不愧是神迹,分析的就是透彻。
匈奴和汉朝的边境拉的太长,此时的汉朝根本不可能在每个边境派兵驻守。
“但是派兵驻守,就藩镇割据。”李泰道。
李泰出海贸易回来了,没想到一回来就赶上神迹,只是神迹这次说的是汉朝那些事。
虽然都知道汉朝那些事,但是李泰还是愿意听,反正治国的又不是他,自己就随性想说什么说什么。
神迹消失两年后,唐太宗李世民再次立李承乾为太子,虽然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李世民还是没有遵循历史的轨迹。
【面对匈奴再次侵犯,这次汉武帝刘彻改变了策略,这一次他不再派兵援助渔阳和上谷!
匈奴不是采取不断侵扰汉朝东部的策略么,那么汉朝就直击匈奴西部!】
寇可往!我亦可往!
天幕出现金光闪闪的一行大字。
秦始皇嬴政眼中难得露出赞赏之情,上一次还是神迹讲述唐太宗李世民和明太宗朱棣的时候。
如今秦始皇嬴政已经开始开拓海域,秦始皇嬴政的版图是他所见之处,都是王土。
为了心中的宏图,秦始皇嬴政开始调整秦朝的政策,通过神迹,秦始皇嬴政有了大量借鉴,秦朝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王朝。
卫青听到帝王的宏图伟略,他整个人都激情澎湃起来。
卫青的想法和汉武帝一下,敌可往,他们汉朝大军也可打!
第344章
【汉武帝刘彻把目标定在河南之地, 也就是著名的河套平原,秦始皇嬴政让大将蒙恬出征夺回的也是这个地方。】
“夺回!”蒙恬一个激动。
匈奴不光是汉朝的心头之患,同样也是秦朝的心头之患,不然秦始皇嬴政也不会去修建长城。
蒙恬听此, 恨不得立马带兵出征, 赶紧夺取河套之地。
秦始皇嬴政给了蒙恬一个眼神, 让他先淡定, 如今还不是时候。
【河套之地草木肥沃可以放马牧羊,更重要的是它的地理位置。】
天幕中再次出现地图, 着重把河南地图放大,并且还把山川地势全部标注的清清楚楚。
这对乐瑶来说很简单,毕竟网上一搜就能搜到,但是对于古代来说这种详细程度的地图绝无仅有。
【河南有黄河、阴山作为天然的自然屏障,有此屏障便可把匈奴阻挡在外。
同样的, 若河南之地落在匈奴手中, 就等于中原门户大开, 要知道河南之地距离汉朝都城不足千里。
正因为匈奴掌握了河南之地, 他们才会如此轻松的对汉朝边境发动攻击,匈奴的楼烦王和白羊王长期盘踞在河南之地, 他们就是匈奴攻打汉朝的先锋大队。
由他们先行进攻, 然后其他匈奴大军再整合攻打, 可以说河南之地就是匈奴攻打汉朝的一个缓冲的跳板。】
汉武帝再次感叹神迹不愧是神迹, 方才他心中所想就是拿下河南之地, 只有拿下了河南之地,日后在对抗匈奴的战斗中才不会制约。
除了汉武帝他们之外, 秦始皇嬴政听的尤其认真。
之前那些朝堂离秦朝太远,但是汉朝不同, 按照神迹所述汉朝应该在秦的后面,他面临的问题就是秦之后要面对的问题。
秦始皇嬴政虽然不抱有让大秦帝国千秋万代的想法,但这次起码不能二世而亡。
秦始皇嬴政又在竹简上刻上“匈奴”二字。
想到匈奴,秦始皇嬴政又想到武器的问题,目前秦朝大军虽然强大,但是武器太为笨重……
秦始皇嬴政对明朝的火器很有兴趣,但目前还没研究出来。
【咱们一起来看看汉武帝刘彻精彩的部署。
首先汉武帝刘彻武帝派出大将从代郡出击,目前对于汉武帝刘彻到底排出哪位大将还有所争议,这个咱就不详细研究。
总之汉武帝刘彻先派出一路大军吸引匈奴火力,随后派大将卫青云中郡出发。
这次大将卫青的行军路线去沿着秦长城还有黄河北岸。】
【秦始皇嬴政】:断朔方郡。
【汉武帝刘彻】:断朔方郡。
非常难得,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的心声竟然出现在天幕上,且二人的心声还一模一样。
【对,大将卫青此举就是为何切断白羊王、楼烦王与匈奴王庭的联系。
大将卫青率兵直扑高阙塞,留下五千精兵直接断了匈奴的后路,而他自己也率校尉苏建、张次公等将从背后发起攻击!
匈奴的白羊王、楼烦王万万没想到汉朝大军竟会采取绕大老远从背后出击,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如此他们二人没有一丝防备。
匈奴的白羊王、楼烦王万被大将卫青打的落花流水,仓皇出逃!
大将卫青活捉了数千匈奴,并且还获得了数几十万牛羊!河南之地继秦始皇之后,终于再次回归中原!!】
澎湃的音乐响彻大殿!
天幕上出来了“三战,胜!”几个大字。
直播间前众帝王都知道,这是神迹在记录天将卫青的战功!
“朕就知道!”汉武帝刘彻哈哈大笑,他就知道自己的大迂回战术会胜利,之前大汉之所以败是因为没有将才,如今他有天兵天将,卫青!!
汉武帝刘彻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赏,只要对治国有功的大将臣子,他自然重用赏赐。
汉武帝刘彻的凉薄只对无用之人。
跪在地上的三位大将听到卫青竟然夺回了河南之地,无一人不惊讶。
李广的眼中除了佩服还有不甘,他觉的若是自己出征也能大败匈奴,作为三朝老将,李广是有那么一点自负。
公孙贺知道自己的水平,从第一次大战迷路就能看出,看看人家卫青如此大迂回都不迷路,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难不成是开了天眼?
一旁的公孙傲则一脸骄傲,不为别的,当年自己可是从刀下救回了卫青!
【收复河南后,汉朝的边境线往北继续推进,汉武帝刘彻随即在河套之地建立了朔方郡等五郡,并征调了十多万的民夫去朔方修建长城,加固北方这来之不易的防线。
并且就在汉朝收复河南的当年,匈奴的军臣单于竟然病死了,于是匈奴内部发生了分裂,军臣单于的弟弟发动政变赶走了军臣单于的儿子。
走投无路的太子于单只能投奔汉朝,这对汉朝来说无疑是天下掉馅饼,汉朝完全可以扶持于单为傀儡单于,以此来进一步分裂匈奴。
可惜的是于单到了汉朝没几个月就死了,史书上没有记载他的死因是什么……】
听到于单之死,汉武帝刘彻不禁惋惜,好好的一颗棋子怎么就这么死了。
【路人甲】:估计是因为水土不服吧?毕竟忽然换了环境,加上王位又被抢了。
汉武帝刘彻把神迹的每一言一句都看在眼里,水土不服?
看来他得好好的给这颗棋子调养身体,在榨干他身上最后一丝价值前,他不能死。
【于单之死算是解决了发动政变上位的伊稚斜单于心病,于是他开始一门心思的想要夺回河套,毕竟河套作为军事要地,匈奴当然不甘心如此被汉朝夺走。
但是汉武帝刘彻却一直加强朔方的建设,为了朔方,汉武帝刘彻甚至放弃了汉朝西南方面的攻略。
汉武帝刘彻此举遭到了朝堂众臣的反对,毕竟朔方太过遥远,修建城池花费巨大。】
听到神迹所述众臣反对,汉武帝刘彻眼神中透出狠厉和不屑,他决定的事情从来不会改变。
在汉武帝刘彻看来朝中的这些大臣没一个有战略远见。
“卫青,你如何看。”汉武帝刘彻问卫青。
“臣认为河套之地居要塞,战略意义重大。”卫青道,“即便难守亦要收住。”
“果真只有你懂朕。”汉武帝刘彻直接过来拉住了卫青的手。
“臣愿意誓死效忠陛下!”卫青说罢就要跪下,但是汉武帝刘彻却没让他下跪,可见汉武帝刘彻的双标,李广他们三人还在地上跪着。
“你可不能死。”汉武帝刘彻道,“朕还指望将军为朕收复山河!”
“臣定拼尽全力,为国效忠。”卫青换了个说辞,不再提死。
李广也随即发自内心的道,“臣亦誓死效忠陛下,为大汉江山死不足惜!”
公孙傲和公孙贺也表态。
“众将军请起。”汉武帝刘彻终于让跪地的三人起来,经神迹提点,汉武帝刘彻希望他们三人能立下战功,而不是跪着检讨。
于汉武帝刘彻而言,检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只需要能打胜仗的将军,而不是忏悔的无能之辈。
【但是汉武大帝一旦定下来的战略,任谁也无法改变,事实证明,汉武帝刘彻的确是有常人不能及的远见,不愧是千古一帝。
公元126年,一个人的到来再次坚定了汉武帝刘彻策略,这个人就是张骞。】
听神迹提到张骞,汉武帝刘彻微微一愣,真是陌生又熟悉的名字。
汉武帝刘彻算了算,自己派遣张骞出使月氏已经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汉武帝刘彻一直以为张骞早已命丧黄泉,没想到他竟然还活着!
【张骞是在公元139年出使西域,目的是为了联合大月氏一起攻打匈奴。
但等张骞一行人来到河西走廊却没有找到大月氏,反而被匈奴的骑兵抓住,并被押送到匈奴王庭。
匈奴单于得知张骞此行目的是去寻找大月氏, 软硬兼施的想打消他出使西域的想法。
甚至还给张骞在匈奴娶妻生子, 目的就是为了让张骞在匈奴扎根。
但是张骞不为所动, 他一直没有忘记汉武帝刘彻交给他的任务。】
汉武帝刘彻点点头, 对张骞的忠心给与了肯定,并且期待张骞的归来, 因为张骞的归来能给汉朝提供许多有用的消息。
【阿斗】:匈奴为什么不杀了张骞?
阿斗一直特别疑惑,既然知道张骞此行的目的,为何不斩草除根?
【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两国交兵,不杀使臣, 而张骞作为使臣且在没有招惹的匈奴的情况下, 若匈奴杀张骞无异于对汉朝的挑衅。】
【阿斗】:他们还少挑衅我大汉了么!
【阿斗】:他们什么时候懂礼义廉耻了?!
显然阿斗不赞成神迹提出的这个理由, 那些蛮夷若知廉耻讲规矩便不会一直觊觎中原之地。
【第二种说法, 匈奴单于想要策反张骞,让张骞为他们匈奴所用。
不知道大家发没发现一件事, 匈奴每次对汉朝边境进行掠夺, 除了掠夺财物外, 他们还会掠夺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