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那新政还是旧政好?
【虽然王安石的新政执行中存在很多问题,但并不代表旧政就是好的。
就像一个坏人抓了小偷,但不能代表原来的坏人是好人。
新政实行十年有余,如此变革,和当年的王安石又有和不同?】
【路人甲】:主播讲到司马光了吗?
【路人甲】:感觉这个时期的司马光已经开始偏执了,完完全全针对王安石。
【路人甲】:像是阿云之案和敕律之争,便体现了司马光的迂腐。
粉丝路人甲来了!好巧,乐瑶也打算说说阿云之案。
她发现自己和自己的粉丝特别合拍呀,哈哈哈。
【阿云之案啊,这个案子很能体现新旧党派之争
那咱们就把这个案子展开唠唠,从这个案子,大家也可以感受一下新旧党派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其实案子本身很简单。
登州的少女阿云在守孝期间被他的叔父嫁给了一个老光棍,阿云宁死不从,于是谋划杀了那老光棍,但是谋杀并没有成功,只是伤了老光棍一个小指头。
阿云自首,知县以谋杀亲夫判死刑。
然后案子到了登州知府那,登州知府认为守孝不能成亲,婚姻无效,所以谋杀亲夫不成立,算是杀人未遂,不判死刑。
于是案子又到了大理寺,大理寺认为虽不是谋杀亲夫,但蓄意谋杀,按照大宋法律该死。
偏偏这时候宋神宗又下了诰,若在审理案子前自首,从轻发落。】
这个案子宋神宗知道,当初还闹的很大。
司马光和王安石吵的不可开交,不过这案子已经定了,还有什么疑问?
提到这案子,司马光心中郁结,单凭着这个案子就能看出王安石蛊惑官家,破坏祖宗规矩。
“官家,臣求重审此案,不能让罪人逍遥法外。”司马光跪下,他对此案仍心里不平,蓄意杀人,怎能不死!
若日后人人“蓄意”,国将大乱。
事关人命,王安石终于应声,“前因后果,登州女子且有自首,为何要死,以法之名,草菅人命。”
“行了行了,别争了,你们没吵够,朕听够了。”宋神宗烦死了。
上次也是这么吵,把宋神宗吵的烦死了,最后气恼的宋神宗下令,登州女子阿云免于死罪,后大赦天下,阿云还免了牢狱之灾。
【问题来了,是按照大宋法律还是按照皇帝诰命来。
王安石认为按照皇帝诰命来,司马光认为按照大宋法律来。
实际上这是旧法和皇权谁说了算的问题。
最后王安石赢,这次案件为日后的变法奠定了基础,证明了皇权是大于大宋法律,老祖宗的法律可以变。
次年,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变法。】
再次听到案件的结果,司马光心口发闷,若当时自己据理力争,以身家性命请命,是不是就断了官家变法的念头。
【没想到的是十七年后,司马光再次为相,除了否认王安石变法外,他还把该案子重新审判。
登州阿云蓄意杀人,有罪。
此案是司马光对新政的纠错,阿云之案奠定了变法,如今推翻也意味着变法彻底的失败。】
“司马大人这心胸,似乎比我家门口的河沟要窄一些。”苏轼感叹。
王安石叹气。
宋神宗冷笑,“司马大人,你到底是对谁不满,王大人还是朕?”
“此案本就有错,老臣更错,何错之有。”司马光仍旧觉的自己没错,大宋法律如此,任谁都不能改。
即便他遭受冷眼和不解,但是他也没错。
此时的司马光大有英雄末路,无人理解之痛,他为了谁,不都为了大宋江山吗?!
【在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派下,宋神宗时期的新法被完全废除。
新政党派的官员全部被驱逐高堂,贬官南下。
宋朝又恢复到之前冗官冗政的状态,不出意外,宋朝的国库继续亏空。】
【此时西夏边境战乱不断,朝堂的开支日益增多。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宰相司马光提出一项良策,可解决西夏之忧。】
第36章
【为了宋朝早日恢复和平, 司马光提出,把之前宋神宗时期西征西夏的土地葭芦、浮图、米脂等地一数还给西夏。
没错,又割地,司马光不愧是宋仁宗时期标杆臣子, 深得宋仁宗真传, 积极主动的割地, 都是西夏的贵人。】
乐瑶放了一个小动画, 一臣子站在大山的顶端,头顶着道德二字, 然后端着手中的土地,“给!”
宋神宗!!!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你个老狗贼!割地!!”宋神宗指着司马光整个人气的颤抖。
听神迹所述大宋国运,唯有收复了西夏几地让宋神宗得意安慰。
用大宋男儿的血肉换来的国土,用司马光口中民脂民膏的换回来的国土!!!就让这个老狗贼给送出去!!
“司马光,我家门口的狗都知护骨头, 你畜生都不如!”苏轼没想到他一向敬重的司马大人会做出如此之事。
“原以为司马大人没有脊柱, 我错了, 你根本不是大宋子民!”王安石声音颤抖。
之前, 王安石只知司马光守旧的顽固思想,不敢做任何改变, 但起码私下的品德尚可, 算是个人, 软骨头的人。
王安石没有想到司马光能干出此等事来, “丧权辱国, 司马光,你将被后世唾弃!”
一向被人崇拜敬仰, 夸赞的司马光从未受过如此冷眼。
【如此割地,朝中大臣, 不论新党旧党皆有人出来反对。
但是司马光却有充分的理由来反驳众人。
首先浮图米脂等地本来就是西夏之土,先皇受奸佞蛊惑,在对方求助大宋的情况下竟然西征,如此行径与小人有何不同?
为了体现大宋的大国风范,就该还地。】
“去他娘的大国风范!”赵德昭大吼一声,随即,赵匡胤亦重重的拍向桌子,桌子又被拍裂。
宫人麻溜的过来,给他们官家换上新的桌子,自打神迹降临大宋,他们官家就特别废桌子。
“皇兄,要不要来一口?”赵匡美和个卖假药的一样,又端起他那个降火的汤药。
赵匡胤长舒一口气,“不用。”
【当然,这只是冠冕堂皇的理由,实际上此时的大宋国库空虚,兵力羸弱,根本无力应付边境的不断来犯。
与其兵败被夺,不如有体面的还回去,如此维持宋夏边境的和谐。
除了割地外,司马光还恢复了被废除许久的岁币,再次补贴银子给西夏。
只要两朝安好,便足以。
司马光最希望的是看到当年璮渊之盟的局面,让大宋再安稳百年。】
【但是司马光不曾想当年的璮渊之盟是宋朝大胜,宋朝兵力与辽旗鼓相当,方有百年的和平。
如今大宋国弱,对方岂能满足?
答案不言而喻。
西夏继续侵犯,大宋不得不继续防御,本想节约的银子一分没少,还让那些拼死将领的血白流…他们泉下有知…】
【嬴政】:便把这奸臣带走!
嬴政不管这个叫司马光的私下品德有多高尚,文学成就有多登峰造极,单凭他割地求和这一点,就是奸臣。
看的出嬴政被司马光气的不轻,果真是奸臣误国。
嬴政看向他殿下的臣子,好在他大秦没有如此软骨头的臣子。
“此人,该如何处置!”秦始皇再次提问他的儿子们。
看着秦始皇眼中的愤怒,答案该是呼之欲出的。
胡亥激动的站起来,这题,他会!
“父皇,杀了!这样的人该杀!把他全家,不对,是全族都灭了!”
嬴政点点头,而后又看向公子扶苏,按嬴政的反应,公子扶苏定是知道说什么会讨他父皇欢心。
可公子扶苏性子刚毅,并不想迎合他父王,如今的他脑子很乱,照着之前所学司马光虽庸,但是不至于死…
可是割地求和,这点,洗不了。
“儿子不知该如何。”扶苏道。
神迹对他的冲击让他没法应答。
嬴政没有在问,起码不知这个答案比之前那些迂腐的答案要好。
嬴政真真正正的开始关注每一个儿子。
【尽管朝中反对声连连,司马光和高太后仍旧坚持,不过稍微妥协,保留了重镇兰州。
清除了新党余孽,又了结了西夏大患,不过一年,司马光病逝。】
【因太皇太后高滔滔仍旧执权,旧法依旧实行。
维护着达官贵人地主阶级的旧法,让他们继续剥削手下的百姓,大宋仍旧看起来那么繁华,那么歌舞升平。
平头百姓埋头读书,想为官脱离阶级。
仍旧没人愿意当兵,大宋战力继续减弱。
岁币年年,国库空虚,太皇太后带众人勤俭度日,被后人称赞。】
【所有人都蒙住自己的眼睛,过着他们认为的太平盛世,司马光死后谥为文正,文正二字,是士大夫对他的最高评价!】
【毕竟,没司马光,就没现在的士大夫与太后共治天下。】
“好一个与太后共治天下,所以士大夫与谁共治天下并无所谓呀。”宋神宗大笑三声,“司马光,朕问你,你是真为了大宋江山,还是士大夫们!”
“自然…”司马光的回答当然是大宋江山。
“好,你既然为了江山,朕告诉你,国库现在没钱,你让不改政的士大夫们,为了大宋江山,把钱给朕。”宋神宗的语气可不像开玩笑。
“官家,您这和强盗有和区别?!”司马光大惊。
“你们一个个的不都为了大宋么,想要和平,朕也得有银子上供呀,不给大辽银子怎么办,不给西夏银子怎么办?他们哪个是咱们大送能惹的起的?!”
“既然惹不起,那就得赔钱,可是我没钱,不得和你们要!”宋神宗要钱要的理直气壮。
“官家,您要为大局考虑,如此和新政有何区别,您要官逼民反么?!”司马光当初不同意新政,怕就是这般。
“好一个官逼民反,司马大人,你是官还是民?!”王安石上前一步质问。
“你怕的是谁反!你又在维护谁!”王安石厉声问道。
司马光摇晃几下,瘫坐在地上,接连的质问,戳破了司马光一直不愿意承认的事。
之前他标榜他一切为了大宋,放眼满大宋王朝,谁和他一样两袖清风,谁又和他一样为大宋奉献一生,连子嗣都没有。
但实际上,他却代表的是有田有银又有权的士大夫们…
司马光不敢相信自己执着了一辈子的东西是错的,但是自己错了,那王安石就是对的么?
“即便旧法有错,但新政就是对的么?!”司马光陷入到了执念当中。
王安石上前一步,“新法是弊端,有弊端便改弊端,我愿意改!但司马光,你敢说一个改字?”
王安石说他愿意改,但是司马光却说不出改这个词,他的理念教育从未让他质疑过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即便有错,也不会是大错。
“不愿意改的,无所谓,给朕银子,朕派人亲自去拿,谁敢拿百姓的银子,朕当场弄死他。”宋神宗说罢,直接下诰命。
“没有银子的,也无所谓,去边境给朕驻守去,毕竟朕没有银子去养军队里的地痞无赖。”
“陛下,陛下三思呀。”众臣被宋神宗这个状态吓到了,他们相信宋神宗会说到做到,因为在他们在宋神宗的眼神中再也看不见半点犹豫。
宋神宗笑了,“三思个屁,王安石,朕令你监督实行,你他娘的这次带着眼睛给选人,别是个人都拿来用!”
“臣遵旨。”王安石领旨。
“你俩也别闲着,有钱给朕钱,没钱要不滚去边境,要不跟王安石一起。”宋神宗对苏轼兄弟道。
苏辙苏轼跪下,“臣愿意协助官家变法。”
苏辙本事守旧之派,但经过今日神迹启迪,变法迫在眉睫!
“朕可没说过变法,你们不要乱说。”宋神宗还不承认,去他妈的新旧党之争,他直接给断根。
“官家,您就不怕他们造反么!”司马光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宋神宗笑了,“一群没骨头的玩意,反个给朕瞧瞧,朕正好没银子,抄他全家!!”
“还是说,司马大人,想第一个反朕?”宋神宗的眼神变犀利起来。
“臣!臣…”司马光本想再劝谏。
“行了,朕知道司马大人两袖清风,如此便去边境看看,看看守卫的那些兵,他们的命是不是当真不值钱。”
宋神宗上前,亲自摘了司马光的官帽,也算给他最后的体面。
【这一切,大宋的第七位皇帝宋哲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绝不会当第二个宋仁宗!于是大宋迎来了第二次短暂的高光时刻!】
熟悉恢宏磅礴的音乐再次想起。
直播间的老粉丝嬴政和赵匡胤他们听了眉头皱起,特别是赵匡胤。
难不成又来一个败家子?!
在恢宏的音乐中, 乐瑶下播了。
一看时间,晚上九点了,只要一直播乐瑶就觉得时间过的特别快。
乐瑶拿出本本,看了看跟在宋哲宗后面的雪乡二圣上, 也不知她直播间宋朝粉丝赵匡胤那几位会不会被气死呀?
短暂的高光时刻呀…
赵匡胤的心一突突的, 按照神迹之前的述事方式, 怕不是又大有深意。
毕竟, 大明战神…大宋车神…
别是第二个隋炀帝吧?!
“皇兄,你当真不喝点降火的汤药?”赵匡美给自己倒了一碗。
“都是后世之事, 朕怎会气恼。”赵匡胤还嘴硬,实际上心里已经动摇了,大业未成,他不能被气死。
赵匡胤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此时的他特别羡慕秦朝和唐朝。
怎么就那么多明君, 虽然最后也出了灭国的败家帝王, 但是中间半点不憋屈, 怎么到了他大宋……
宋神宗, 宋殿。
自打神迹出现后,宋神宗下定决心, 此次变法他绝对不会优柔寡断!!
他不要当半个好皇帝!他要当一个完完整整的好皇帝!!
宋神宗软如打了鸡血一般, 谁敢拦着他呀呀呀呀!!!
本来太皇太后高滔滔、向皇后都是旧党的一边的, 如今看宋神宗这个状态, 谁也不敢劝。
特别已经被神迹点名的太皇太后高滔滔, 方听自己被誉为“女中尧舜”,本来还很高兴。
但听到后面她和司马光一起割地, 太皇太后高滔滔整个人都不好了。
明明什么还没干,一个后宫干政的帽子扣了下来…
太皇太后委屈, 为了避嫌,高滔滔外人一律不见。
任何有关变法的事情她别说参与,连听都不听。
向皇后也不敢多言了,看宋神宗那个疯样,她怕自己多说一句话,宋神宗便能废了她的后位。
现在的宋神宗还真能干的出来,上次还亲自带着王安石去抄了不交银子又反对变法的大臣的家。
抄出来的银子可是不少,宋神宗算是体会了一把劫富济贫的感觉。
真快速致富。
至于王安石,为了变法,他是连名声都不要了,彻底被开除了文人籍。
但是王安石无所谓,只要大宋富强,他要名声有何用!
苏轼也没闲着,天天写诗怼人,口无遮拦的畅快呀!哈哈哈哈哈!!
写,写,写!怼死你们!
苏辙担心他哥这样放飞,日后被秋后算账该如何,但是他拦不住呀…
他哥一边写,官家就站在一侧,“苏轼!写的好,就这样的诗,再来两首,抄个几百份给那些老东西看看!气死他们!”
“好咧,官家。”苏轼笔下生风。
苏辙 ,唉……
若是之前宋神宗这么疯,怕是被扣上疯皇帝的帽子,可如今神迹降临,仙人指点。
特别之前还出现天幕,让百姓都知道变法,老天的旨意,谁敢不执行?!想逆天命么!?
但是宋神宗和王安石也没昏了头脑,切勿冒进变法。
之前神迹说了,新法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冒进。
于是宋神宗先找几个重点城池实施新政,根据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漏洞,再修改新政。
且因地制宜,虽然大方向一样,但是每个地方又和每个地方不一样。
同时加强官员监督,基层干的好的官员升职加薪,摸鱼不作为的官员卷铺盖卷走人。
如此基层的官员们个个奋发图强,都想做出业绩。
在用人方面,王安石等人又制定了考察之策,王安石自认为自己看人眼光的确不怎么样,如此,那便众人一起考察。
重用不分新旧党派,即便之前不支持变法也没关系。
只要干的出业绩,且政治上无污点,便可重用。
一系列的大刀阔斧之策,大宋的国库充盈!且百姓也安居乐业,高呼官家英明!神迹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