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食物消耗量大,但是年前置办的食物多,秋语若还时不时的做点新花样,家里的吃的一点也不显紧张。
等学堂开学了,云澈就回去读书了,所以他自从过了年就开始复习以前的功课。
云澈复习功课的时候,秋语若就教二生识字。
二生算是秋家难得的老实孩子,秋语若决定要和三叔一家好好相处,也是拿真心待二生。
以后不管三叔让不让他去读书,教他识字对他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
过几天云澈去读书,平安来小食摊帮忙,想到他瘦瘦小小的样子,秋语若干脆让云澈把平安也叫过来。
年前和平安说好年后请他去小食摊帮忙,但是第二天平安就去帮忙了,过年的时候不管给他钱还是东西他都死活不要。
秋语若觉得平安还是值得考察的,如果他在做饭上面有天赋,自己就收他做徒弟。
云澈是用让平安来熟悉食物制作的理由把他叫过来的。
来到家里秋语若确实让他去厨房帮忙,不过做完饭后却不让他走,让他跟着一起吃饭,下午还让他跟着二生一起识字。
学半个时辰,都放下书本吧,云澈去给他哥翻身按摩,其他人都从屋里出来,或劈柴或是打水,每人都有事干。
干完了,其他人回屋继续读书写字,秋语若带着平安做晚饭。
平安被摁着吃过晚饭才允许走,还让他明天一早再过来。
平安觉得自己几乎是飘着走回家的,这一天过的,真的太幸福了,他知道秋语若叫自己帮忙是假,可怜自己让自己去她家里吃饭是真。
他知道自己应该拒绝明天再来,可是那喷香的饭菜,还有足够的分量,让他舍不得开口拒绝。
回到家里,看到奶奶,平安从饱腹的幸福感中清醒过来,他哭着向奶奶忏悔自己不应该那么没骨气,只想着占人家的便宜。
“以前云澈他爹已经帮了咱们很多了,今年他们家出事,咱们却一点忙也没帮上。”
想到现在自己还去人家里占便宜,平安心里就羞愧的不行。
奶奶用干瘦的手臂轻轻拍着他的背,说:“我们平安不是爱占便宜的孩子,云澈他大嫂心善,咱们现在受了人家的恩惠,以后咱们百倍千倍的去报答人家。”
平安听了奶奶的话,心里踏实多了,他知道秋姐姐人好,奶奶说可以接受秋姐姐的好,那以后秋姐姐对自己来说就是天下第二重要的人。
平安心里最重要的人,当然是他的奶奶。
只是他不知道,这个冬天,他奶奶已经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不如往年。
但是平安还没有长大,她真的不放心。
之前平安跟她说秋语若要他去小食摊帮忙的时候,平安奶奶当天就给丈夫和儿子上了香,告诉他们,自己就算去找他们去了,平安也有人管了。
自家孩子最是实在,秋语若是个心善的,等自己没了,她会为平安的以后做打算的。
悠闲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眨眼间马上就要到上元节了。
在上元节前,秋语若带着苏云澈去了他以前读书的私塾先生家里。
苏云澈读书天赋不比他大哥差多少,先生对他能重回学堂自然是欢迎的,收了束脩,让他过了上元节和其他同学一起开学。
第31章 邀请出了正月,冬日的棉衣还……
出了正月,冬日的棉衣还没有撤,秋语若又带着苏云廷去县里拿了两个月的药,年前存下的银子就花的差不多了。
好在云澈春天的束脩已经交了,苏云廷再去县里抓药也是两个月之后事。
只是气温还没有回暖,小食摊的生意不温不火,秋语若庆幸这两个月内没有其他大的花项,要不然就得动用压箱底的银子了。
二月过了一半,气温才慢慢升高,终于有了春暖花开的感觉了。
官道上的行人也多了,小食摊的生意慢慢好起来。
这天天气正好,半上午的时候,官道上来了一辆华贵的马车,旁边还有骑马的护卫。
能有这样的排场,一看就知道非富即贵。
刚开始摆摊的时候,秋语若还想着能挣这些富贵之人的钱,直到摆摊时间长了,才知道,如果想着靠富贵之人挣钱,自己的小食摊估计是养不起家的。
因为这种一看就富贵非凡的,少有会在路边摊停下喝茶吃饭的,最多借个地方歇歇脚,就算喝茶也不用自己的炉灶。
他们借了地方,最多用点柴火,然后还会说这种柴不好,不如什么什么烧出来的水好喝。
不过他们也大方,走的时候会给个三五钱的碎银子,换成铜钱也是三五百文钱了。
只是这样的情况很少,所以每当看到有这样富贵的马车过来的时候,秋语若也只是看看好看,并不觉得他们会停下来消费。
她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骑马的护卫却先一步过来了,把摊子看了一遍,才问秋语若:“店家,能借你们的地方一用么?”
秋语若面上挂上笑容,“这有什么不行的,只是地方简陋,倒是委屈贵人了。”
那人礼貌的说了句:“老板客气了。”
秋语若就告诉护卫前面有拴马桩,然后又安排平安:“用那块新裁还没用过的布巾,把桌凳擦一下。”
最多搭上两根柴就能有几百文收益的生意,秋语若就把服务往最好里做。
护卫栓马回来,马车也正好到了摊子跟前,车夫放好下马凳,从车上先下来个姑娘,她身上的穿戴,比镇上酒楼老板家的闺女都气派。
但是秋语若知道,打扮的那么气派的姑娘,其实只是富贵人家的丫鬟。
那姑娘下来也和护卫一样,先看了一遍摊子。
秋语若每天收摊之前,都会用开水把桌椅灶台用烫一遍,所以小食摊虽然干了大半年,用的东西却没有一点油污。
看到小食摊的东西都是干净的,还有个小伙计拿着个干净的布巾擦拭着,那姑娘勉强还算满意。
然后才对马车里面的人说:“这里还算干净,公子下来歇歇吧。”
她的话说完,马车门重新打开,从马车里出来的却还是一个姑娘。
平安擦完桌子,呆愣愣的看着两个姑娘扶着一个大小伙子下了马车。
秋语若悄悄拉了他一下,平安才回过神,赶紧低下了头。
平安其实还算机灵,但是他是真没见过需要姑娘扶着的男人,在他的认知里,男子就算身体不好需要人扶着,也得是护卫和车夫扶着才对,怎么能让女子扶着呢!
小男孩的三观收受到了挑战。
秋语若前世的文学作品和电视可不是白看的,虽是前世也是社会底层,见识却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想象的。
她看到那公子被丫鬟扶着表现的一点也不奇怪,面色正常的给灶底又加了两根柴禾。
那公子下了马车,力气不足的被第一个下车的姑娘扶着,另一个姑娘回车上拿了个垫子下来,先一步来到棚子里,把垫子放在正中桌子的主位上,又用自己的帕子,把桌子擦了一遍。
她们伺候着公子,车夫已经从马车后面把他们自己的炉子拿了下来。
秋语若从灶底分出已经引燃的柴火,又给他们一桶还没用的水,就什么也不用做了。
丫鬟过来给她们公子烧水煮茶,秋语若听着她嘴里的嫌弃,心里想着,要不以后我也准备点她们说的那种柴,服务到位了,说不定他们会像前世电视上演的那样,直接扔给个银锭子呢。
她心里想着美事,一个壮汉从镇上那边过来,老远就喊:“秋姑娘,先给我下一大碗面。”
周围村里人都知道秋语若是昏迷的苏秀才的媳妇,但是也都知道苏秀才八成是醒不过来了。
大家心里都想着,这么好的姑娘,不能一辈子给那没睁开过眼的秀才守着,基于某些现在不好提的想法,所以周围这些村的人,都喊秋语若秋姑娘。
壮汉是后面村的人,在县里做镖师,每次走镖回来,都会在秋语若的小食摊吃两碗面再回家。
生意来了,秋语若瞬间从白日梦中清醒过来,应了一声,就让平安用小锅烧水,自己把案板上遮挡风尘的布拿开,开始擀面条。
壮汉来到摊位前,秋语若已经擀好面条,大锅里常备着热水,热水舀到小锅里灶底加火水就开了。
秋语若打开锅盖下面,平安给洗手的盆子里加了温水,壮汉洗着手,对秋语若说:“这一碗加两勺肉酱,下好了再给我擀一碗。”
秋语若应着,两人说着话,等面熟了,秋语若捞出面,浇上骨汤,给他加了满满的两勺肉酱。
壮汉也不用她端,自己端着碗,去了棚子边上的一个桌子上,抄起面吹了吹就大口吃了起来。
骨汤面的香味在棚子里迅速蔓延,旁边桌子上精神萎靡的公子,闻着空气中的香味,好几天不愿意吃饭的他,突然就想尝尝这个面到底是个什么味道了。
能跟在主子身边的丫鬟,察言观色的能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看到主子神情有了一丝变化,纠结了一下。
虽然外面的东西可能会不干净,但是公子已经好几天没怎么吃饭了,难得公子有点胃口……
丫鬟正纠结着,公子却先说话了:“这家店的面闻着还不错,让店家下一碗尝尝。”
公子既然决定了,丫鬟也不要难过纠结了,直接去了灶台旁。
秋语若正在给壮汉煮第二碗面,公子的丫鬟过来,先细致的看了一遍食材和灶台,然后又看秋语若煮面。
她确定完没什么不干净的地方,秋语若也把壮汉的面捞出来了,浇骨汤和肉酱,让平安给他端过去。
丫鬟这才让秋语若给擀面条,然后又说了各种禁忌。
秋语若耐心的听她说完,又让平安淋着水自己洗了手,这才开始擀面条。
丫鬟对于秋语若重新洗手还是比较满意的,却不知秋语若心里其实已经吐槽了无数句了。
咱这辈子是没见过高门大户是怎么生活的,但是咱上一辈子是看过电视的,我们那个时代,谁不知道那块石头家是怎么生活的!
出个门你在这里讲究这个讲究那个,其实你们的大厨房,和我们普通人家也没太大区别,还不一定有我的小食摊干净呢!
秋语若心里吐槽归吐槽,手底下却不马虎,把她说的那些禁忌都避开了。
面煮好,另外一个丫鬟也拿来了他们自己的碗。
那碗只能盛小食摊小碗一半的量,浇上骨汤,也不加肉酱,公子的面就算做好了。
公子开始品尝的时候,壮汉已经把两碗面都吃完了,秋语若按着优惠价收了钱。
公子尝了面,停滞了好几天的胃口竟然慢慢动了起来,再尝一口,抬起头细细品尝,就看到吃了两大碗面的壮汉,数了二十几个铜钱给秋语若付账。
公子品着口中比自家厨娘做的还好吃的面,看着秋语若两大碗面只卖了二十几个钱,内心受到的震惊,不下于平安看到他被两个姑娘扶着下车走路。
旁边伺候的丫鬟,看到他不再嚼动,问他:“公子,可是不合胃口?”
公子咽下口中的面,微微笑道:“味道很好。”
他慢慢吃下大半碗面,就不再吃了。
别看他只吃了半碗,身边跟着伺候的人就已经高兴坏了。
第一个从马车上下来的丫鬟就说:“今天一定得好好谢一下店家才行。”
那公子吃着秋语若做的面顺口,想到了祖母总说家里厨娘做的面食味道不够,心里就有了请她回家做面食厨娘的想法。
他示意丫鬟把秋语若叫过去。
秋语若的小食摊也接待过两次富贵人,但是‘贵人’们让她回话,还是第一次。
秋语若倒也不紧张,跟着丫鬟到了公子坐着的桌子旁,先行了个福礼,说了句:“见过公子。”
秋语若一身粗布衣,头上包了个帕子,整个就是村姑的打扮,好在她模样不差,神情也自然,没有其他农村人面对‘贵人’的畏缩。
公子见秋语若有这样的表现,又满意了两分,就问她:“姑娘在这里摆摊收益如何?”
秋语若没想到他竟然先打探自己的收益,跟村里人秋语若是不会说实话的,但是对于这种有钱人,秋语若就没有被争生意的顾忌了。
她直接回答道:“普通的月份,赶上天气好又是集的日子,能有一两千文的收益,只是这种好运气不多,一个月能遇到一两次就不错了。
普通月份能挣够家里的开支,一年下来全靠农忙和过年的时候,那时候生意好,手里能存点下一点。”
公子在心里大概算了算,普通月份她一个月也就是挣个五六两银子,运气好能挣到七八两。
知道了秋语若的收益,他心里就有了比较,再一次对秋语若说出了让她意料之外的话:“姑娘的面做的味道很好,在下家住州府,家里正好差一位做面食的厨娘,每月十两银子的月俸,另外有四季各三套衣裳,年节再发一个月的赏银,不知姑娘可愿去州府做事?”
被邀请去州府做事,秋语若当然不愿意了。
好不容易从秋家解脱出来了,放着自己当老板不受别人的约束日子不过,去到给别人家做事,一切都得听从人家的安排,除非自己傻了。
她果断拒绝:“公子能看得上我的厨艺是我的荣幸,只是家里离不了人,只能辜负您的美意了。”
公子邀请秋语若去自己家做厨娘,他身边的两个丫鬟就知道是为了什么。
听秋语若直接拒绝,丫鬟就劝:“姑娘你有所不知,在我们府上,只要能得了主子的眼,得一次赏赐,比月俸都高,我们家老太太爱吃面食,家里主子都是孝顺的,你要是能得了老太太的夸,主子们都会赏的!”
她说的很是吸引人,秋语若不但不为所动,心里反倒更排斥了。
什么主子、赏赐、只这些称呼就听的人呼吸困难,这要是去他们家做事,做的不出彩倒还罢了,要是做的好了,他们家主子万一要见人,自己是不是还得给他们下跪!
那种下跪和过年给村里长辈磕头又不同。
秋语若想想都觉得脊椎疼,更坚定的摇头道:“家里实在是离不了人!”
她再次执意拒绝,丫鬟却还想着再劝,不过不等她开口,一个苏家庄的妇人,从镇上回来隐约听到了个大概。
秋语若第二次拒绝的话刚落地,她实在忍不住插言规劝:“语若啊,不用风吹日晒,省事钱还多的事,你怎么就拒绝了呢!”
秋语若看向她,从她眼中看到的满满的都是真诚。
秋语若觉得坚决不能去的地方,她是真心觉得这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秋语若:“……”
好吧,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人家好像也真是好心。
她只能说具体理由:“大娘你也不是不知道,夫君病着,云澈现在还在读书,家里没个挡事的,我是真出不了门啊!”
那妇人一想还真是,要是秋语若去了州府,他们这一家子谁管呀,哪怕秋语若挣了银钱送回来,谁能保证她在外面天长日久了,再有了别的心思可怎么办!
妇人后悔自己插言了,一拍额头,道:“看我这脑子,忘了你走不开的事了!
那行,你忙着,我先走了。”
妇人急走了两步,却在越过去小食摊后,又放慢了脚步。
公子这一行人以为秋语若还没成亲,因为她现在就是一种青涩的青春期发育的样子。
所以哪怕她梳了妇人发型,又因为她头上包了个帕子,公子几个人以为她是为了防尘,才把头发全部都收起来的。
直到听她说‘夫君病着’,他们才知道,这个刚才还被壮汉称为秋姑娘的女孩,其实是已经成了亲的。
成亲其实也无所谓,只是她说夫君病着,还在这里卖吃食,万一过了病气可怎么办!
丫鬟脸色一下子就不好了:“你这老板也太过份了,你们家里有人病着,你怎么还出来卖吃食?”
秋语若:“过不了病气的,我夫君只是摔了一跤昏迷了,身上是没病的。”
相似小说推荐
-
女配在综艺怼男人后爆红了(白桃九) [穿越重生] 《女配在综艺怼男人后爆红了》作者:白桃九【完结+番外】晋江VIP2022-10-30完结总书评数:689 当前...
-
VV(爆炒竹笋) [仙侠魔幻] 《VV》全集 作者:爆炒竹笋【完结】晋江VIP2025-02-01完结总书评数:379 当前被收藏数:2277 营养液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