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成武帝家的崽(冬沙)


要知道外面的人招人,除非是特殊工种,比如说纺纱刺绣之类的,否则都更愿意招男人,没有其他手艺,空有一身力气的女子即便是去扛麻包袋,也争不赢男人。
正是因为陶灵雨都知道这些内情,所以才会越发恼火王二丫的所作所为,她说,“我也已经查清楚了王二丫究竟是跟谁勾结的,原来是城中一户姓李的豪商,他知道事情败露后,他曾派人来找过我,想要说和。”
“然后我反手就报官了。”
“这会儿他和王二丫全都在牢里了。”
小九听完陶灵雨是如何抽丝剥茧,如何顺藤摸瓜之后,再看了一眼如今在她面前神采奕奕的少女,她突然问道:“你有想过出去闯一闯吗?”
“啊?”小九的话让陶灵雨愣了一下,“殿下你不要我了吗?”
“怎么说得我跟个负心汉似的?”小姑娘被逗笑了,她解释道,“我只是觉得你继续留在我身边当差有点太大材小用了。”
陶灵雨这几年成长得非常迅速,因为她除了跟先生学习,在她身边当差之外,一有空也会加入卫伉他们的打黑小分队,尽可能地为那些蒙冤受难的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明明陶灵雨比小九大了快十岁了,但是两人的角色就像是调换回来似的,小九一夸她,陶灵雨的脸上就忍不住露出了一个笑:“殿下你太过奖了,跟你比的话,我还差远了呢。”
她倒没有拍小九的马屁,而是跟在小姑娘身边之后,她才知道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居然能那么大。
明明小九比她要小,但是知道的事情比她多就不说了,脑子还比她聪明,很多时候她都没有反应过来,结果小九就已经能举一反三了。
小九没有因为陶灵雨的自谦而改变主意,她看着她,脑子里突然蹦出了一个想法。

陶灵雨对于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因为他正是当年取代了王温舒成为京城新一任执金吾的人,之后因为陶灵雨加入了卫伉他们的打黑小分队,所以她时常能听到他们提起尹齐, 也跟他有过接触。
虽然同样都是酷吏, 但是尹齐显然是比王温舒要好太多了,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当听到小九这么说之后,陶灵雨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反对,而是有些不确定地问道:“尹中尉能同意吗?”
小九一听陶灵雨这么问就知道她对她这个提议很心动了, 这也不奇怪,大概是因为他们一家曾经的经历,所以陶灵雨格外的嫉恶如仇。
要不然她也不会一有空就去打黑小分队帮忙了,这并不是因为她同情心泛滥,而是因为她想要将更多的恶人伏法。
“包的。”小九笑道, “你不知道吧?尹中尉曾经跟我夸过你。”
小姑娘倒是没有撒谎, 至于她和尹齐明明没有什么交集,为什么他却会跟她夸起陶灵雨?
这当然是因为小九当初打补丁打到尹齐的心坎上了。
小姑娘当年建议卫伉他们组建一支民间打黑小分队的时候虽然是临时起意的, 但是却也是存了一部分帮刘彻打补丁的想法。
为什么要帮刘彻打补丁呢?
因为从多出来的那份记忆中, 小九得知尹齐虽然为政廉洁,做事果断,而且执法不避权贵,但是奈何他担任执金吾的期间, 手下并没有一支以他的意志为意志的队伍, 以至于在他任职期间诸事多废,最后被刘彻给罢免了官职。
如果没有小九帮忙打补丁的话, 尹齐只怕这会儿早就已经被免官了,怎么可能还继续担任执金吾一职?更不可能得到刘彻的赞赏了。
尹齐并非是那种不知好歹的白眼狼, 卫伉他们的无私奉献虽然不是为了他,但是也确实是帮到他了,而小九虽然没有加入打黑小分队,但是如果没有她当初的提议,打黑小分队也不会成立。
所以知道这件事之后,尹齐分别找卫伉和小九他们表示了自己的谢意,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之后见到后面加入打黑小分队的陶灵雨卖力地帮助想要上诉的人伸冤时,尹齐才会在小九的面前夸了陶灵雨几句。
尤其是得知陶灵雨的事情之后,他更是欣赏她了。
要知道陶灵雨只是普通人家的女儿,一无权,二无势的,但是她得到小九的帮助之后并没有一心只想着让自己,让家人过得更好,而是想办法地帮助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
尹齐相信陶灵雨如果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小九身上的话,那么凭着她身上那股聪明劲儿,她这辈子都不必愁了,哪怕不想一辈子在小九的身边为奴为婢,只怕凭着她的容貌以及小九对她的扶持,她想要嫁一个好人家,实现阶级跨越并不是什么难事。
别忘了,如今的大汉皇后当年也不过是平阳侯家的讴者而已,而如今得宠的李夫人也曾是一名舞伎(指有舞蹈技艺的女性),她们的出身同样不尊贵,但是并不妨碍她们如今都已经成为了人上人。
如果陶灵雨走上这条路的话,尹齐不会看不起她,因为想要出人头地乃是人之常情,他如果不是为了出人头地、平步青云的话,他又怎么会甘愿当酷吏,成为大汉天子手下的一把刀?
但是陶灵雨选择走上了另一条路,这就让尹齐甚至对她有了三分佩服之意。
不过这一切陶灵雨之前并不知道,所以这会儿听到小九这么说之后,她眼睛微微睁大:“尹中尉真的跟殿下你夸过我?”
“昂。”小九说,“我记得你之前跟我说过,如果你有一天能当官的话,会做得比王温舒要好对吧?”
陶灵雨的心跳因为小姑娘的一句话而加速起来,她下意识地想说自己当时只是开个玩笑而已,但是话还没有说出口,当她和小九的目光对上的时候,她被她那双眼睛里的信任和鼓励给镇住了。
片刻后陶灵雨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颤抖,她点头道:“对,殿下我是说过这样的话。”
“那就去证明给我看吧。”小九弯着眼睛道,“这条路不好走,但是你要是走上去了,那么大汉日后说不定会有千千万万个‘陶灵雨’也跟你一样走上这条路。”
陶灵雨的一颗心因为小姑娘的话而变得火热起来。
让陶灵雨到尹齐身边去学习这件事是小九临时起意的,并没有跟尹齐商量过,不过考虑到尹齐以往对陶灵雨的欣赏和夸赞,她猜测他要是知道这件事的话大概率是不会拒绝的。
不过因为马上就要过年了,所以小九倒没有急着去找尹齐,而是在送走了陶灵雨之后去了一趟未央宫找刘彻。
得知刘彻正在接见张汤,小九并不意外,虽然在庄青翟下台之后,刘彻并没有让张汤当上丞相,但是他对张汤的信任和重用始终不减当年。
当初庄青翟担任丞相的时候比不上张汤在刘彻面前受重视,现在公孙贺担任丞相之后也不例外。
只是让小九有点意外的是除了张汤之外,张汤的儿子也得到了刘彻的接见。
小九下意识地问道:“张贺阿兄?”
小黄门回答道:“不是张御史家的大儿子,而是张御史家的小儿子。”
张御史家的小儿子?
那不就是张安世嘛?
小九这下更加感到意外了,进门后看到随张汤一块起身给她行礼的人真的是张安世而不是张贺时,她弯着眼睛笑了一下,让他们起身之后好奇地问道:“你怎么也在啊?”
虽然小姑娘没有指名道姓,但是张安世一听就知道她问的是自己。
换做是心思敏感的人听到小九这么问只怕会胡思乱想或者觉得尴尬,但是张安世并没有,因为他知道小九真的只是好奇而已。
所以他抬眸看了她一眼,见小姑娘昏睡多日此时脸色却白里透红,看着就安然无恙,他也情不自禁地弯起了眼睛,他说:“臣是来给陛下谢恩的。”
给她爹谢恩?
听到张安世这话,小姑娘好奇地问道:“谢什么恩?”
这话问出口之后,小九想起张安世刚刚回答她的话时的自称,当即惊喜道,“张安世你当官啦?”
见到小姑娘这个反应,张安世脸上的笑意更浓:“是,承蒙陛下圣恩,我现在担任郎官一职,将会供职于尚书台。”
张安世一高兴,自称又变了。
“那恭喜你啦。”小九双手抱拳给张安世做了一个“恭贺”的手势,然后转头对刘彻道,“爹,也得恭喜你。”
“哦?”刘彻好奇问道,“恭喜我什么?”
“恭喜你喜得良臣嗷。”别人不知道历史上的张安世的生平,小姑娘还能不知道吗?
张安世在任十三年间, 任用贤士,使得国家平安无事,因此而得到天子下诏书夸赞于他。
虽然这位下诏书夸赞张安世的天子并不是现在的刘彻,但是小九觉得这不重要,因为历史上的刘彻也很赏识张安世,认为他的才能非同一般,要不然也不会提拔他为尚书令。
何为尚书令?
在秦朝时尚书令是少府的属官,只是负责管理文书和传达命令的,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就不一样了,尚书令的权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不说,而且也逐渐成为天子的亲信和政治顾问,甚至都可以开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九只是在实话实说而已,但是不知内情的张汤一听,立马就道:“殿下实在是抬举小儿了,要不是承蒙陛下不嫌弃,只怕他连出任郎官一职的机会都没有。”
虽然张汤确实觉得自己的小儿子远胜不少的同龄人,但是对外总得谦虚一点的。
别看张汤不太在意自己对外的名声,但是轮到自己的儿子时,张汤就不得不在意了。
张安世也知道张汤的想法,所以他听到张汤这么说后并没有不高兴。
倒是小九不太喜欢张汤这样贬低张安世,虽然她也知道这些并非是张汤的心里话,只是一些场面话而已,但是她还是忍不住开口道:“张御史此言差矣,我只是在实话实说而已,成为我爹的良臣不过是迟早的事情而已。”
虽然张安世不觉得自己有小九说得这么好,有朝一日甚至能够成为刘彻的良臣,但是听到小姑娘这么说,而且还说得这么笃定,仿佛真的有那么一天,张安世的内心还是很受触动的。
他看着跟他爹说完之后给了他一个眼神,像是在说“我相信你”的小九,张安世的眼神变得很亮,他对小九道:“殿下,我会努力的。”
努力什么?
努力当上良臣吗?
刘彻看看张安世,又看看被张安世用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看着的小九,心想他就算努力当上良臣了,那不也是当上他的良臣吗?
所以这话冲着他女儿说做什么?
不应该冲着他说吗?
原本刘彻对张安世这个小辈是很有好感的,首先他是张汤的儿子,把张汤视为心腹的刘彻对张安世也好,张贺也罢,都有一种爱屋及乌的心态。
虽然大汉的酷吏有不少,但是除了张汤的儿子张贺之外,刘彻从来没有让其他酷吏之子到自己的儿子身边,由此可见张汤在刘彻心中的地位和分量都是不一般的。
其次刘彻这几年陆续从小九和张汤他们的口中听闻过一些关于张安世的事情,知道他虽然年纪尚幼,但是才思敏捷,是个名副其实的麒麟儿,也知晓小九和张安世的关系不错,这点从小姑娘刚刚和张安世的对话中就可以听得出来了。
当然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张安世长得十分好看。
这些年刘彻都没有见过张安世,但是从小九和张汤的口中他知道他生来体弱,明明比小九还要大上三岁,但是两个小孩儿当年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小九还以为张安世跟自己一般大。
虽然刘彻因为小九的开口而派了两个医师给张安世调理身体,也听张汤说过他小儿子经过调理之后身体茁壮了许多,但是因为张安世早就在刘彻这儿留下了一个体弱多病的第一印象,所以得知张汤今日带张安世来给他谢恩时,他还以为自己会见到一个羸弱的少年。
但是等见到张安世的时候,刘彻才意识到自己想错了,已经十三岁的张安世虽然长得并不健硕,但是也和羸弱沾不上半点关系,少年身姿挺拔如山间的青松,拜见他时不卑不亢,再加上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基因,生得一副好容貌,这让刘彻在看到张安世的第一眼后,很快的就对他产生了好感。
没办法,颜狗就是这么肤浅。
但是刘彻虽然是颜狗,同时也是一位父亲,作为小九的亲爹,看到张安世对自己的女儿如此献殷勤,他忍不住在心底里“啧”了一声,同时觉得原本还很合眼缘的少年瞬间变得面目可憎起来。
并不知道刘彻心中所想的小九听到张安世这话,张嘴就道:“我当然相信你啦。”
说着,小姑娘对他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
小姑娘不是第一次在张安世面前做这个手势,所以她一做,张安世就明白她是什么意思了,当下少年就笑得更加不值钱了。
坐在上首的刘彻见状,突然收回了自己刚刚对张安世的评价,他觉得他跟内敛持重根本扯不上任何的关系!
原本刘彻想着多留张汤和张安世父子两人也无妨,反正他今日没有什么要事处理,况且小九和张汤不陌生,跟张安世更是相熟。
但是现在一看张安世这个情况,刘彻立马就改变主意了。
等到小九坐下之后,刘彻就让张汤和张安世两人先回去:“朕有要事和小九说。”
刘彻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张汤当然是只能识趣地带着张安世起身告退了,没能再跟小九多相处一会儿的张安世也不失望,毕竟今天能在刘彻这儿碰见小九,亲眼见到她已经大好了,对他而言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临走前见小姑娘弯着眼睛冲他挥挥手,张安世更是觉得心满意足。
等张汤和张安世离开之后,小九扭头看向刘彻好奇问他:“你有什么要事要跟我说?”
刘彻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了小九一句:“你跟张汤的小儿子关系那么好吗?”
“啊?”小姑娘被亲爹问得一愣一愣的,因为这也算是要事吗?不明所以的小九点点头道,“是挺好的啊,之前不是有跟你说过嘛,张安世他可聪明了。”
小姑娘就喜欢跟聪明的人玩儿。
刘彻说:“这聪明的人多了,也不止他一个。”
小九一听,狐疑地看了刘彻一眼,觉得他有点奇奇怪怪的:“爹你不喜欢张安世吗?”
不对啊,历史上的汉武帝要是不喜欢张安世的话,又哪里会提拔他?
虽然他真正风光的时候不是在汉武帝时期,但是如果没有汉武帝的提拔和赏识的话,之后的霍光也不会那么器重张安世,他更不可能在汉宣帝时期被封为万户侯了。
刘彻说:“那小子太轻浮了。”
小九:“……???”
他说的张安世和她认识的张安世是同一个张安世吗?
小姑娘正想要问刘彻为什么会觉得张安世轻浮,结果他就岔开话题了:“你今天来找我是为了栾大的事情吧?”
注意力一下子就被转移的小九点点头道:“对,爹你让人问出了他给我吃的那颗丹药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吗?”
虽然小九当时盥洗的时候就把丹药吐出来了,也让义妁他们检查过了,但是仍然没有办法让人放下心来。
因为义妁他们检查过那颗丹药里面含有不明成分。
得知这个消息后,刘彻除了愤怒之外,心中还有不安。
因为栾大是有意想要谋害小九的,虽然那时候刘彻并不知道他究竟是什么时候对小姑娘起了杀心,但是这也足以让他怀疑起他给小九吃的那颗丹药是不是有问题了。
这也是刘彻当时没有直接让人把栾大拖下去处死的原因。
但是好在经过拷问,得知那颗丹药并没有任何致人中毒的成分,毕竟那时候的栾大并没有想要谋害小九的性命。
刘彻就把栾大的供词跟小九说了:“得亏他那时还没有对你起杀心,要不然……”
要不然后果可真的是不堪设想,要知道那颗丹药虽然是栾大给的,但是却是刘彻亲手塞到小九的嘴里的。
如果小姑娘真的因此而丧命的话,栾大固然是害死小九的凶手,但是作为父亲的他也难逃“帮凶”的罪名。
小九闻言道:“也算是好事儿。”
刘彻问:“怎么就算是好事儿了?”
“你就说吧,至少经过这件事之后你是不是觉得丹药这玩意儿不能随便吃了?”
这确实是。
“那还不算是好事儿呀?”小姑娘对刘彻道,“反正你记好喽,你以后要是乱吃丹药的话,小心我捅你嗓子眼,扣你的喉。”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