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成武帝家的崽(冬沙)


对于小九的神通,卫青也是知晓的,所以刘彻一问,他就看向了小九。
虽然刚刚在聊起汗血宝马一事上卫青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但是作为一个征战沙场的将军,他实在是很清楚一匹好马对一个骑兵而言有多重要。
所以不止是刘彻对张骞所说的汗血宝马很感兴趣,卫青也同样感兴趣。
虽然历史上刘彻为了得到汗血宝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小姑娘并没有为了避免这件事而故意撒谎,她说:“大宛国有没有天马我就不太清楚了,因为这好像只是一个传闻而已,但是大宛国确实是有汗血宝马,这些汗血宝马也确实如张郎将说的那样,是能够日行千里的、一等一的好马。”
对于小九的神通,刘彻和卫青还是很信服的,哪怕有些事情并没有如小姑娘所说的那样发生——比如说霍去病如今还活着并且顺利出发去打匈奴——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怀疑她的神通不灵验。
在刘彻和卫青看来,分明是他们提前知道了霍去病的结局,并且多加提防才使得他避开了自己的死劫,而不是小九的神通不灵验。
所以一听到小九这么说,刘彻和卫青哪怕并没有亲眼见到汗血宝马,也信了它的存在了,只是……
刘彻看了一眼脸上并没有什么喜色的小九,好奇问道:“大宛国确实有汗血宝马难道不是好事吗?小九你怎么这副模样?”
不应该啊,虽然刘彻吃醋,但是也知道霍去病在小九心中的分量,所以大宛国真的有汗血宝马的话,最高兴的人里面不应该包括小九吗?
毕竟大汉要是有了汗血宝马的话,那么肯定少不了霍去病的一份,霍去病要是得到汗血宝马的话,那么上战场的赢面更是大了不少。
可是小九现在却没有多少高兴的表情。
小九说:“确实是好事,但是大宛国并不乐意拿汗血宝马跟我们交易啊。”
刘彻一听皱眉道:“难不成真的得来硬的才能够得到汗血宝马?”
他的话音刚落,小姑娘就立马出声阻止道:“可别!”
见小九如此急吼吼,刘彻有些诧异,但是更多的是好奇:“为什么?难不成……这种事情我做过了?但是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刘彻说的“我”当然不是现在的他了,而是小九“看到”的未来的他。
如果真的像他猜测的那般的话,那么刘彻就能够理解小九为什么阻止得这么迅速了。
他倒没有想过小九是因为怜悯之心所以才阻止他的,因为刘彻知道小姑娘虽然心善,但是并非是那种同情心泛滥之人。
再说了,小九并非是那些天真无知的幼童,她很清楚大汉若是得到汗血宝马的话,那么将会如虎添翼,所以就算他们真的要来硬的,她不可能因为同情大宛国而阻止他。
“对,不过倒没有竹篮打水一场空。”小九看着刘彻道,“但是为了得到这些汗血宝马大汉牺牲了十万头颅。”
听到小姑娘前一句话时,刘彻和卫青还没有什么反应,但是听到她后一句话后,两人的脸色齐变:“十万头颅?”
“小九你是说日后为了攻伐小小一个大宛国,我们大汉牺牲了十万士兵?”
刘彻觉得不可思议,卫青也想不明白。
其实张汤能够想得到的事情,刘彻和卫青当然也能够想得到了,他们知道大宛国和大汉距离甚远,也知道劳师远征肯定得付出代价的,但是他们却怎么也没有想到征伐大宛国所付出的代价却比他们想象得还要沉重。
“大宛国不像匈奴,人口又只有区区三十万而已,我们大汉怎么会折损了十万将士才得到了那些汗血宝马?”
虽然事情还没有发生,但是一想到十万士兵刘彻就开始感到心口疼了,“是谁?带兵的人究竟是谁?我以后是难道是钦点了一头猪统率大军吗?”
小九皱了皱鼻子道:“是你以后的宠妃的兄弟呗。”
刘彻:“……”
“李广利想当第二个卫青,他没有自知之明就算了,你居然也真敢信,第一次给了他数万的士兵,结果还没有开始打,走到郁城就只剩下几千人了,拿着这几千人李广利根本攻不下大宛国,最后只能够选择原路返回。”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广利就不是打仗的料,结果你倒好,又给了李广利六万的士兵,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囚犯让他再次征伐大宛国。”
“这次征集的士兵粮草和牛马几乎动用了全国的力量,然而即便如此抵达大宛国的时候汉军也就只剩下三万人了,就这还差点再次失败。”
小九说起(历史上的)刘彻的骚操作简直想不通,“你咋想的啊爹?明知道李广利就是个废物,还非得要用他,咋地,他是救过你的命吗?”
别说小九想不通了,刘彻也想不通:“这事儿是我干的?”
不可能啊,他脑子又没问题。
不对……
刘彻突然想到了一个重要的事儿,“仲卿都没能阻止得了我吗?”
不可能啊,他也不是那种独裁专断的性子啊。
小九说:“我舅舅那时候都埋地里了,你还指望他从地底下爬起来阻止你嗷?”
什、什么?
他的仲卿也走在他前面了?
突然得知此事的刘彻直接当场愣住了,下意识地伸手抓住了一旁卫青的手:“仲卿你……你怎么也走得这么早?”
要知道卫青可是比他要小的,但是刘彻万万没想到他竟然也跟霍去病一样走在他前面了?
卫青对此事倒不怎么意外,毕竟他年轻时几次征战都受过不轻的伤,那时候的医师也说了会有损他的寿命,见刘彻反应这么大,他还出声劝他:“陛下,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臣即便真的走在你前面了,你也不必过分伤心,身体要紧。”
呜呜呜他的仲卿怎么能这!么!好!?
知道自己日后会走在他前面后第一反应竟然是宽慰他!
呜呜呜他真的,他哭死!
刘彻转头就问小九:“你舅舅他是什么时候……去世的?”
小姑娘掰着手指算了一下:“十一年之后。”
一听到自己少说还有十一年的寿命,卫青就笑了,他道:“陛下,看来臣至少还能再效忠你十一年,算起来臣也不算短寿了。”
“怎么不算?”刘彻道,“十一年后你都没到知天命的年纪。”
一想到历史上的霍去病二十来岁就去世,卫青四十来岁就去世,刘彻心疼他们之余,也心疼自己。
他的大汉帝国双壁竟然这么早就离开他了。
“仲卿啊。”刘彻一脸严肃地对卫青道,“从现在开始你跟着我一块求长生不老吧。”
卫青:“……???”
小九:“……!!!!!!”
“你少祸祸我舅舅。”卫青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小九就先一步帮他拒绝了,“真让舅舅跟你一块求长生不老的话,我都怕他连这十一年都活不满。”
仍然相信世上有长生不老的刘彻道:“怎么可能?”
“怎么就不可能了?”小九对卫青道,“舅舅你可别听我爹他叨叨,求长生不老还不如强身健体呢。”
卫青知道刘彻是为了他好,同样的,小九也是为了他好,只是他们父女两人的方式不一样而已,所以没办法做选择的卫青干脆选择了转移话题:“我们还是继续聊回刚刚的事情吧?”
刚刚什么事情?
哦,小九想起来了,就是刘彻非得任用李广利二次攻伐大宛国的事,她说:“我知道汗血宝马很珍贵,但是为了它们折损了十万人值得吗?”
刘彻没有说话,卫青仔细一想,然后道:“只怕陛下当时已经不仅仅只是为了汗血宝马那么简单了。”
小九朝卫青看了过去,然后就听到他继续道,“李广利第一次征伐大宛国失败,还弄得那么狼狈,消息传开,大汉便成为了西域诸国的笑话,为了汗血宝马,也为了大汉的国威,第二次征伐大宛国是很有必要的。”
“至于为什么第二次仍然任用李广利……”卫青的心情突然沉重了下去,看着刘彻道,“陛下,十余年后我们大汉的将领将会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
卫青相信,如果当时大汉有更好的将领,有更适合的人选,刘彻大概率不会再次任用李广利,除非他真的救过刘彻的命(bushi)。
然而刘彻继续任用了李广利,这就说明了十余年后的刘彻即便要征伐他国,也真的面临无人可用的困境。
听完卫青说的话之后小九是什么反应暂且先不说,反正刘彻满脑子只剩下一个想法,那就是——
他!懂!我!
刘彻忍不住又一次抓住卫青的手道:“得卿如此,夫复何求啊!仲卿,我真是恨不得与你君臣相佐一辈子!”
小九看看花言巧语的刘彻,再看看一脸感动地卫青,然后确定了——
她爹真的就是狐狸精!

张汤是一个行动力很强的人, 既然得知刘彻想要得到大宛国手中的汗血宝马,那么作为臣子的他自然得为他分忧了,所以出宫之后他立马就给奉使君堂邑父和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其中一名叫张勇的副使下帖子, 邀请他们登门做客。
收到张汤请帖的堂邑父和张勇自然是觉得奇怪了, 因为他们素来和张汤没有打过什么交道,实在是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请他们上门做客。
但是不管怎么说张汤都是御史大夫,而且深得刘彻的重用,所以即便是一头雾水,但是第二天堂邑父和张勇两人还是上门赴约了。
也是巧了, 堂邑父和张勇因为张汤的身份摆在那儿,所以都打算提前一刻钟登门,于是两人直接就在张府的门口碰上了。
“卑职见过奉使君。”张勇上前就给堂邑父行礼,后者还了一礼之后问道,“张副使来这儿是?”
张勇在见到堂邑父和他同时出现在张府门口时才是隐隐有些猜测了, 他反问道:“奉使君是也收到张御史派人送上的请帖吗?”
一个“也”字让堂邑父听懂了张勇的意思:“你也收到张御史让人送来的请帖了?”
“是。”
“这可真是奇了怪了。”堂邑父好奇地问了张勇一句, “张副使从前和张御史有过交情?”
“奉使君说笑了。”张勇说,“卑职怎么可能跟张御史有交情呢。”
张勇之前只是一个无名小卒罢了, 要不是在元狩四年的时候得到了张骞的赏识, 向刘彻举荐他成为他的副使的话,张勇说不定到现在仍然还只是个无名小卒而已,哪有机会在刘彻面前挂上号?
但是即便如此,张勇也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张汤居然会邀请他登门做客。
要知道张汤在朝中的声望就是连身为丞相的庄青翟都比不上的, 这样一位高官重臣竟然突然给他下帖子了, 张勇昨天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怀疑是不是有人故意借用张汤的名号给他下套儿了。
不过在张府的门口见到堂邑父之后, 张勇已经确定了自己应该不是被人下套儿了——否则的话堂邑父不会也出现在这儿——而且他也似乎大概猜到了张汤下帖子邀请他们登门做客的原因了。
张御史是想要了解西域的事情吧?
毕竟张勇自认为自己和堂邑父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两人都出使过西域,不同的是堂邑父是陪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而张勇则是随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堂邑父和张勇两人登门后,拜见张汤的时候却发现屋子里除了他们三人之外,竟然还有一对年纪不算大的兄弟。
在堂邑父和张勇给张汤行礼之后,张汤对一旁的张贺和张安世道:“贺儿,安世,你们上来见过奉使君和张副使。”
张贺和张安世闻言,连忙上前给堂邑父和张勇行礼。
虽然堂邑父他们从未见过张家兄弟俩,但是他们看到他们这对哥俩的模样和张汤有几分相似,便猜到他们的身份了。
果不其然,等张贺和张安世给堂邑父和张勇行礼之后就听到张汤给他们介绍道:“这两个是我家的小子——张贺和张安世,他们哥俩对西域诸国的事情也很感兴趣,昨日听闻我今日邀请二位登门做客他们就想与二位见上一面,还望奉使君和张副使不要不要见怪。”
堂邑父和张勇两人异口同声地道:“张御史言重了。”
待大家都落座之后,张汤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地就跟堂邑父他们问起了汗血宝马的事情。
“我昨日从张郎将的口中得知大宛国有一种名叫‘汗血宝马’的千里马,此事你们可得知?”
其实张汤想要了解此事的话,完全可以找张骞,但是因为得知他现在有差事在身,所以张汤就改为找堂邑父他们了解了。
不过为了避免堂邑父和张勇误会,张汤还顺便解释了一句,“陛下听闻汗血宝马一事之后,对它心心念念,有意想要与大宛国交易买入汗血宝马,只是鉴于大宛国对汗血宝马的珍爱程度,有些担忧他们未必愿意割爱。”
“知道。”堂邑父身为匈奴人却能够被刘彻封为奉使君,就是因为当年他听从刘彻的吩咐,以扈从的身份随张骞一块出使西域,并且在被匈奴抓住的数年间一直坚定地保护张骞,从未想过倒戈,最终成功地护送张骞回到了长安。
当年堂邑父和张骞两人趁着匈奴内乱的时候成功地逃了出去,抵达大宛国的时候,大宛国的国王知道了他们的身份后热情地招待了他们,在大宛国逗留期间,他们确实听大宛国的国王跟他们炫耀过他们国家的国宝——汗血宝马。
所以听完张汤的解释后,堂邑父就说,“大宛国的国王跟我们自夸他们的汗血宝马是世上最厉害的千里马,不管是匈奴还是乌孙国的马儿都比不上……”
虽然堂邑父随张骞第一次抵达大宛国至今已经过去了十余年的时间了,但是再次回忆起当年的事情,堂邑父依然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因为这段经历对于堂邑父而言实在是太过难忘和精彩了,以至于他每每想起,都忍不住心潮澎湃以及心怀感恩。
因为当年他们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候,出发的时候有将近两百人,但是十三年后平安抵达长安时,除了堂邑父之外,就只剩下张骞了。
不过堂邑父并不后悔当年随张骞一块出使西域,否则的话他小小一个匈奴奴隶怎么可能有资格被大汉的皇帝封为奉使君?如今又怎么可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如果不是因为那十三年吃太多的苦头导致他的身体已经垮了一半,那么刘彻第二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堂邑父肯定会报名的。
言归正传,因为对自己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事情记忆犹新,所以张汤一问起,堂邑父就能娓娓道来。
堂邑父都尚且如此,那么更别提刚刚才出使西域回来的张勇了,在堂邑父说完之后,张勇补充了一下自己听从张骞的吩咐带人出使大宛国后的所见所闻。
“……大宛国的人将汗血宝马都养在了贰师城,我们抵达大宛国的时候,他们当地的人确实不吝啬跟我们谈论起汗血宝马,但是却从来不愿意让我们见上一面。”
张勇说,“一开始我们也怀疑过汗血宝马是不是并非不存在的,但是我们打听到大宛国时常和周边的国家发生冲突,因为他们境内水源丰富,适合种植,这让周围不少的国家都起了争夺之心。”
“于是我们在走访康居国,大月氏国和大夏国的时候也曾跟他们打听过大宛国是否有一种流汗如血的千里马,从他们那儿得到了确切的答案,大宛国确实是拥有汗血宝马。”
张汤一听,就知道汗血宝马真实存在的可能性可以确定了,毕竟大宛国的人或许会自吹自擂,但是周边那些国家可不会帮着大宛国一块吹。
于是张汤又跟堂邑父和张勇两人仔细打听起大宛国的情况,待他打听清楚之后,张汤就命人送他们两人离开了。
没能在张府蹭上一顿饭,堂邑父和张勇两人也不失望,主要是他们也担心跟张汤一块吃饭的话,他们会消化不良。
毕竟他们真的不熟啊,张汤的官职又比他们要高,这要是一不小心有个什么得罪的话,那岂不是给他们自个儿找麻烦?
不过他们倒是没有想到张汤私底下竟然是这样好相处的脾气,哪怕他的官职在他们之上,但是对待他们的时候倒没有趾高气昂。
堂邑父和张勇也不确定这是不是因为张汤想从他们这儿打听大宛国的事儿,但是经过今天的事情之后,他们对他的印象确实是没有那么坏了。
对此,张汤一无所知,让人送走了张勇和堂邑父之后,先是问了两个儿子:“你们听完奉使君他们说的话之后有什么想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