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说完这话,忽有所觉,回头看了她一眼,嘴角一勾。
☆、第一百八十一回 不查了
王熙凤和贾宝玉一日日好转,贾母和王夫人终于放下了心。
亲朋好友们听说,也都松了口气,各自又遣了人来安慰庆贺,加上许多珍贵的药材等物。
贾母终于松下了心,登时便有些不好起来。王夫人等人便有些慌,又因仍旧亲身守着宝贝儿子,又不得来。邢夫人忙来侍疾,贾母便笑着赶了她去:“前阵子让那两个孽障闹得有些个心火而已,哪里有什么大事?我躺几日也就好了。你也跟着瞎起急,快去歇着。”
探春拉了迎春笑向邢夫人道:“就是老太太这话了。前儿大娘也跟着熬得憔悴了,还是要好生休养才是。二姐姐带着我和四妹妹在这里陪着老祖宗,大娘和太太都放心吧。”
邢夫人听她把迎春放在前头,心里也就高兴起来,笑着答应了:“你们姐儿几个都是好孩子。既如此,我便回去了。”
一时尤氏又来,惜春便依样画葫芦说了探春的话,众人都哈哈大笑。尤氏摸不着头脑,李纨告诉了她,尤氏也笑个不停,打趣探春道:“我们四姑娘能跟着姐姐们学些好的,我这当嫂子的倒也不愁了。”
贾母笑得伏在鸳鸯手上,歇过气来方笑道:“可是我这一场笑得,终于把那郁气散了一半,如今觉得好多了。今日午时给我做些个清淡菜吃才好。”
鸳鸯便也凑趣,转向探春道:“三姑娘听见了,老太太派您的差事呢!”
探春听了,噌地站起来就往外走,林黛玉忙拉她:“做什么去?”
探春恼道:“我去把凤姐姐揪起来。她撒一场泼倒下了,差事都成了我的。这可不行,我还没出阁,该她伺候太婆婆的,怎么都堆到我头上来了!”
众人俱都绝倒。贾母推着鸳鸯叫打她,又笑着骂:“这个小没良心的。”
这里探春果然叫了大厨房的人来吩咐:“中午给老太太做一碗汤来。要鸡汤,半星儿浮油都不许有。炖好了,里头煮上鲜竹荪和山药,出锅时不许放香油,只要几颗枸杞和芫荽配色就好。”
这里贾母听得已经面上一动。
探春分明瞥见,只当不见,又吩咐道:“如今春天,正是吃春菜的时候,我是知道你们的,好好的韭菜要炒了鸡蛋虾仁儿,听着就油腻得人不想吃。你也不用做。不拘什么新菜,你把那才下来的,嫩嫩翠翠的,热水一焯就拿出来,带着那脆生劲儿,拌上一点子香醋剁椒,立马端上来那些菜一放就蔫儿,醋多了又变了色,嫂子可得把火候时辰看得准准的,可知道了?”
贾母被她说得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老脸一红,就对着尤氏道:“你听听,你听听,这世上还有比她更会吃的吗?”
尤氏早就听得口舌生津,拿帕子掩着嘴笑道:“老祖宗说的对极!今儿孙子媳妇哪儿都不去了,就在这里等着陪着老祖宗吃完午饭才走!”
探春听了一拍手,笑道:“太好了!人多了,我就有更多好吃的可做!”说着便又去追那厨房的媳妇子,好生吩咐了一番才回来。
贾母心里高兴,命人又去请了邢夫人和薛姨妈,笑道:“都累坏了,今儿午饭都来我这里,让三丫头给咱们弄好吃的,算是犒劳犒劳咱们自个儿!”
林黛玉笑着插话:“我刚才听见三妹妹在外头吩咐的几个菜了,竟算是个小春宴。老祖宗今儿要多吃一些才好。”
贾母连连点头,又命人出去告诉贾政:“家里人跟着熬了这么些日子,老爷在外头也请兄弟子侄们一起吃个饭道个辛苦。”
贾政听着有理,怕闹得病人不好休息,便走去东府,跟贾珍借了个地方,叫了一班小戏,请合家子的爷们也吃喝了一顿。
这边探春留心,特意令人治了一份与贾母一模一样的,请李纨陪着,一起送去给王夫人:“太太让袭人姐姐多帮着些,自己也要保重。您看老太太累着了,又吓了众人一跳。您若是一直这样自己熬着,万一也有个不舒坦,二哥哥和凤姐姐多过意不去呢。”
王熙凤和贾宝玉如今已经知道事情经过,忙也在床上道:“大嫂子和三妹妹说的极是。太太去歇歇吧。”
王夫人一看桌上摆了应时的春卷、春饼和饺子,还有山药竹荪鸡汤等吃食,心里十分熨帖,笑着称好,自己也去吃了。
这边探春也不进内室,扬声告诉王里头:“凤姐姐,二哥哥,等你们好了我再做其他的好吃的给你们啊!”
王夫人一听这话,忙问:“这些东西他们吃不得么?”
李纨便笑:“太太别怪我们偏心,他们俩还虚着,汤能喝得,这些东西却还是少尝两口便了。”
里头宝玉便咕咕唧唧的也要吃。
李纨和探春回来告诉贾母,众人又是一阵笑。皆大欢喜。
过了三十三天,二人恢复如旧。贾宝玉连脸上的烫伤也都好了,仍复搬进园子里去住了。
这里探春却私下里来找贾母,禀报贾芸查访的那些事:“实在没有什么人有什么异动。若实在要栽在哪一个头上,便只有一个金钏儿姐姐。”
贾母听了直皱眉:“她打小儿便跟着你太太,是彩云都不会是她!”
探春轻轻叹气,道:“就是说呢。但那两天,唯有她私自动过凤姐姐和二哥哥的床铺,事后又一直躲在房里没出来过。这两天不是二哥哥他们俩好了么?金钏儿姐姐请了三日的假回家歇着了。可那几日,陪在太太身边点灯熬油的,是彩云彩霞两个,却不是她呢。偏太太疼她,说一声儿请假,立即便准了。”
贾母的眼睛微微一眯。
探春看了看她,试探着续道:“听得说,金钏儿回了家,一日一夜没吃没喝,关在房里直哭了十二个时辰。不是她母亲也急哭了,她还不肯出来呢”
贾母凝神细想,忽然问道:“娘娘回来后,那一回,是玉钏儿挑唆得,周姨娘才绊倒了你姨娘罢?”
探春想了想,点点头:“后来听说金钏儿还奉命回去赏了她两巴掌呢。”
贾母垂眸下去,轻轻地叹了口气,忽然疲惫了起来,挥手道:“你去吧。此事,不查了。”
☆、第一百八十二回 钱庄!
回到房间里,探春立即闭门开始写字。
这一写就到了深夜。
待书和翠墨忧心忡忡地相对发愁。小蝉也在一旁绞尽脑汁,琢磨有没有甚么新鲜事儿能转移一下探春的注意力的。小红却若有所思,劝众人道:“姑娘刚从老太太那里回来,想必是老太太又交了什么差事,咱们也帮不上忙,等着听吩咐就是。”
待书听了,闷不吭声地转身去了厨房。
翠墨也站起来,小红忙跟着她出了耳房,悄悄地拉了她:“翠墨姐姐,我想问你一句话。”
翠墨看看后头跟出来的小蝉,道:“蝉姐儿去外间儿坐着,安生些。姑娘倘或叫我们,答应就来。”
小蝉脆脆哎了一声去了。
翠墨这才带着小红去了自己的屋子,关了门,道:“说罢,什么?”
小红咬了咬唇,耳朵先红了,方低声问道:“我前儿听姑娘跟林姑娘说话,听了个一言半句的,心里疑惑,想问问姐姐解惑,可不知道应不应该,还是该直接去问姑娘?”
翠墨莞尔一笑,拍着她的头道:“你也就是问我。若是这话问到待书姐姐或者赵嬷嬷那里,想必先是得一顿好打,才丢了你去姑娘那里!不过呢,也是对的。姑娘让你跟小蝉一例,待书姐姐就将你交给了我。你有什么事,原该第一个找我。”
想了想,却不想把事情说得太细,只是简单地告诉了她结果:“姑娘拿着自己的私房钱,让赵嬷嬷的儿子在外头开了个茶铺。后来林姑娘知道了,就请姑娘帮忙,用她的私房钱又开了个酒楼。如今两边经营得好,二位姑娘议定了,前儿宝二爷好起来的第二天,就请了近来在咱们园子里种树的那位芸二爷做掌柜的,回头要开一间钱庄。”
钱庄!?
小红只觉得心头擂鼓一样跳。
在这天子脚下,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多如牛毛的方,二位姑娘显然这是不能告诉家里的,竟然还有那个胆子去开钱庄?!
“姑娘是不知道钱庄是怎么回事?还是”
还是前头的茶铺酒楼做得太顺当了,太过自高自大了?
钱庄啊!那没个百万银子,谁敢开啊?何况,现在京城钱庄本来就不少,大家的生意基本上已经固定下来了,三姑娘和林姑娘有什么本事,能生生地从旁人口中夺食?
既然不能说出自己是姓贾姓林的来,背后又没有个靠山,这个钱庄生意,不要三五天就被人恶意挤兑得垮了?
贾芸听说了这个设想,也惊得目瞪口呆,情不自禁地追着赵嬷嬷问一模一样的问题。
赵嬷嬷轻描淡写地告诉他:“哦,这个生意好做。这间钱庄原也不打算有多少人上门,只是找个信得过的地儿存放二位姑娘的私房银子罢了。”
贾芸被这一句话说得呆若木鸡。
赵嬷嬷又道:“此事前头选地儿装饰等事,都可以让倪二帮着二爷一些,但到了后头,二爷可就得自己个儿撑起来了。最多最多,前头刚开张最忙的时候,让夏铨小哥儿暂且在柜上站几天,帮着记记账什么的二爷最近这阵子顶好让铨哥儿教教二爷这账本是怎么记怎么看,回头又是怎么着给官家纳税打交道。这里里外外的,可都是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