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倒要看看,究竟是哪个不孝子,胆敢把手伸到她身边来!
当晚,章易设法将消息传了出去。
武皇派出的人查到,李贤、李显和李旦处各得了一份消息,辨不出章易身后之人究竟是谁。
很明显,章易是想将这潭水给搅浑。
收到消息后,武皇对身边的上官婉儿道:“看样子,是朕这些年手段太过和善,让这些人忘记了朕当日的手段!”
武皇刚刚上位之时,将那些反对她的人杀得血流成河,朝中重臣与李唐宗亲人人自危。
后来,李令月开始为武皇经营名声,巩固人望之后,武皇行事手段已是变得和缓了许多。
在政治方面,李令月一直贯彻着某位伟人的方针,努力争取一切可争取之人,将己方的人搞得多多的,将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
不像武皇,凡是不肯听从她的,便杀之,墙头草,也杀之。杀得人多了,渐渐也就没有人敢当面置喙她的话了。不过,有些人虽然嘴上未曾反对武皇,却将反对之意暗暗藏在了心中。
李令月的这种做法有利有弊。她的种种作为,大大缓和了武皇与一些官员的关系,无形中为武皇推行各项政策减小了许多阻力。
坏处是,有时遇到一些令人不快的人和事,武皇不好再像之前那般快刀斩乱麻,名声有时亦是一种无形的束缚。
在权衡利弊之后,武皇决定采用李令月那一套方针,以亲民爱民、善于纳谏的面孔示人。虽说有时这种手段不如铁血手腕那般高效便捷,但却能将隐患降到最低。
不过,无论外在表现如何,武皇骨子里的本性,是一直不曾变过的。
既然有人觉得她软弱可欺,她便让那人瞧瞧她的厉害!
“陛下打算将计就计,借此机会引蛇出洞。”
上官婉儿一点儿也不慌。她知道,凭着几位皇子和他们背后之人的手段,绝不会是自家陛下的对手。
“这只是一层。”武皇道:“另一层么……朕想看看,令月如今有没有什么长进!”
今晚,对于洛阳的许多人来说,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李贤兄弟几人各有各的信息渠道。
当他收到李令月回归的消息后,便立刻将身边的大臣和幕僚们召集了起来。
他原以为,李令月死在了战场上,他居嫡居长,又有贤名在外。太子之位,应该会落在他的头上。
即便与李显及武家兄弟相争之时,他亦是从容不迫的。
然而,当他得知李令月即将归来的消息,他立刻慌了神。
“阿娘向来只重视令月。若令月健在,除了令月之外,还有谁能被她看在眼中?”
李贤在议事厅中焦躁地来回踱着步。
“还有那群嚷嚷着说令月有太宗皇帝遗风之人……他们能不能搞清楚,令月是令月,阿翁是阿翁!”
他会这么烦躁,其实也不是没有缘由的。
支持李令月的老臣中,原本已经有那么几位被说动,想要转投李贤麾下了。
如今,李令月的归来,让李贤这一年半以来的努力都化作泡影,李贤怎么可能不恼?
他身边之人赶忙劝道:“太女殿下一年半之前忽然失踪,任谁都找不到她和大军的踪迹。一年半之后,她又像是凭空出现一般,着实诡异。”
“她若是明知陛下在寻她,却有意隐藏,她便是对陛下不忠。她不知陛下在寻她,神出鬼没……这,她当真还是先前的那位殿下吗?”
此话一出,李贤身边的大臣和幕僚们都不由面面相觑。
尽管他们很想给李令月安上个“不忠”的罪名,但他们也知道,李令月已是太女之尊,根本没必要在打了胜仗之后故意隐匿自己的行踪。
所以……竟是后一种可能性更大么?
一想到归来的李令月兴许是什么精怪附身的,一股凉气便从这些大臣和幕僚们的脚底冒了起来。
这些人围在李贤身边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一番。
他们最终决定先将这则流言在长安和洛阳散布开来,看看武皇是个什么反应,而后见机行事。
若是武皇能主动对李令月起疑,与李令月离心,自然最好,他们也用不着做多余的事了。
倘若武皇都到这个地步了,依旧对李令月深信不疑,他们也只好采取一些非常手段……
“我们若是将这样的流言散布出去,岂不是在逼着令月去死?”李贤有些犹豫。
他只是想夺了李令月的皇储之位,并不想要李令月的性命。若是日后,这个妹妹能够安分守己,在他看来,将李令月贬为庶人,流放到荒芜之地,也就罢了。
他身边一名大臣道:“殿下,您莫要犯糊涂啊!她曾被陛下立为皇储,手握兵权,在朝中又有不少支持者。她若不死,便始终是个莫大的隐患和威胁。”
“况且如今,她很有可能已经不是您的妹妹了。您若是放任她继续执掌大唐权柄,才是对祖宗基业不负责!”
李贤被说服了,只听他喃喃道:“没错,一切都是为了大唐……不是本王狠心……”
类似的情形,同时发生在了好几处地方。
武承嗣、武三思将武家如今身居要职之人着急了起来,讨论着他们接下来该用什么态度来面对李令月的回归。
武承嗣虽行事张扬,无甚大才,却也不是个没脑子的人。
他已明显感觉到最近他们在武皇心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这个认知,让武承嗣心中十分焦躁。武家如今的显赫,都来源于武皇。若是武皇与他们离心,武家的荣耀和前程可就完了。
最终,他们还是决定先按兵不动,看看武皇的态度。
“姑母向来喜欢表妹,也不知时隔一年半,她对表妹态度是否依旧。倘若表妹的太女地位依旧稳固,咱们便想法子撮合表妹与一位本家之人……”
这法子虽不及武家人直接上位,但对于他们而言也算是一种可以接受的选项。
“姑母到底是武家人,一颗心还是向着咱们武家的。她即便不立武家之人为嗣,想必也会想法子延续咱们武家的荣耀……”
李显与李旦处,也各有计较。
没几日功夫,李令月乃精怪化身的消息,便传遍了整座洛阳城。
许多人闻言,都甚为恐慌,只因那流言传得有鼻子有眼。传到后来,连李令月要抓活人祭祀这等话,都传出来了。
“假的,肯定是假的!殿下那么好的人,怎么会做这种事呢?”一些受过李令月恩惠的百姓道。
“殿下自然不会做这种事,可如果……殿下已经被吃了呢?话本子上不都这么写的吗?”这般说着,有些人打了个哆嗦。
反对李令月的官员们见状,都站了出来,列举李令月身上的种种离奇之处,要求武皇废了她的皇储身份,将她收押入狱。
武皇高坐于上首,望着底下齐齐请命的官员们,似笑非笑道:“你们可知,没有凭据便污蔑一国储君,是何罪名?”
“若殿下能够提供他们这一年半的行踪,并证明她并非精怪,臣等愿以死谢罪!”这些人道。
要求一个人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无罪,本就是一种悖论。
这些大臣们拿不出证据来证明李令月是精怪,反而要求李令月拿出证据来自证清白,是没有道理的。
不过,这些大臣既然都这么说了……
武皇开口道:“待令月归来,听听令月是怎么说的吧。”
李令月身上很有些神异之处,这是武皇早就确认过的一点。
从高产作物、种种利民便民之物,到后来的冶炼技术、火器和新式骑兵,再到航海贸易,这种种事端的背后,哪一件没有李令月的手笔?
如今的大唐日益富庶,即便土地兼并严重,国库也不曾空虚,靠的就是李令月的出谋划策。或者说,是李令月身后的神人的指点。
只因李令月当初年岁过小,不少功劳都落在了武皇的身上,不为外人所知。
可李令月的种种功劳,武皇一直都是记着的。
旁人只道她对李令月过于偏宠,非但力排众议立李令月为储,还因李令月的建议而改变了自己以往的行事风格,衬得她其余几个孩子愈发像是捡来的。
那些人却不知,李令月与武皇是相互成就。
有这前情在,武皇待李令月自然不同。便是武皇与李令月意见不同之时,若李令月坚持,武皇也会慎重考虑。
当武皇得知,她的儿子与一些不安分的臣子准备拿这些鬼神之说来对付李令月时,她半点儿都不紧张。
“朕还以为他们能出什么高招呢,原来,又是这种招式。”
武皇扶着上官婉儿的手,拾级而上:“不过这回,他们却是打错了主意。令月……可是真正得天庇佑之人哪。”
她虽不知,在这一年半时间中,李令月究竟去了何处。但在李令月身上,无论发生什么离奇事件,她都不会觉得奇怪。
上官婉儿在一旁问道:“当真要依他们所言,让殿下自证吗?”
“令月若愿意自证就自证,若不愿意自证,何须与他们废话?他们是臣,令月是君,他们无凭无据便敢质疑令月,朕看,他们是愈发不把皇家放在眼里了!”武皇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其实,武皇倒情愿李令月选择后者。
一直以来,武皇都觉得李令月太过心慈手软。对待百姓时,使用这种怀柔手段自然有效。可在政敌面前,何须如此?
“兴许是因为,殿下与仙家关系匪浅吧。仙家之人,总是比旁人多了几分慈悲心肠。”上官婉儿道:“有陛下在一旁看着,总归不会让殿下吃亏。”
“就是要让她吃几次亏,她才会知道好歹。”武皇语气强硬地道。
上官婉儿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那,这封提醒殿下的书信,臣可就不发了啊。”
武皇瞥了她一眼:“随你。”
半个时辰后,这封书信到底还是发了出去。
武皇注视着信使离去的背影,一颗心仿佛随着信使一起飞到了潼关。
收到武皇书信的李令月,终于率领大军入得关中之地。
房绰、尉迟循俨、杜从约与陈茵等人已聚集在一起,开始思考他们在面见大唐官员之后的说辞。
“依我看,照实说就是。”陈茵道:“咱们在秦国呆了那么长时间,手底下又有那么多兵卒在,很难统一口径。若不照实说,是很容易被人看出不对劲的。”
“半遮半掩效果更佳。咱们只透露咱们去了一处不知名的神奇之地,在那里,咱们找到了许多遗落的古籍。至于那处神奇的地方究竟哪里,就由着他们去猜吧。”杜从约道。
“英雄所见略同。”房绰也跟着开了口:“直接将答案告诉他们,哪有让他们自己猜测得来的答案,更让人信服呢?”
他们都不需制造什么祥瑞,只需要将那一堆堆古籍摆在众人跟前,便是无可辩驳的铁证。
虽说那堆古籍中大部分都是他们亲自抄来的,但那些抄录而来的书籍上一本本都盖了印章。还有少量较为重要的书籍,他们直接带了复刻版的竹简回来,以此作为凭证。
“殿下为国尽忠,却受人污蔑,着实可恨。”尉迟循俨道:“传播不实流言之人既要殿下的命,无论那人是谁,殿下万不可心慈手软。”
“心慈手软?是说孤吗?”
李令月感到很是困惑,究竟是什么给了她身边之人这样的错觉?
她阿娘常说她心慈手软,就连她身边的副将也这么认为,明明她杀的人比谁都多好吧?
“上了战场,殿下自然不需要人操心,可在朝堂之中,殿下总是对许多人留有余地。何况这一次,还涉及到殿下的兄长……”尉迟循俨道。
“平日里,些许小事让让他们也无妨,可这回,都有人要孤的命了,孤自然不会留着他们。”
李令月淡淡道。
平日里,她面上总是含着三分笑意,让人观之可亲。
可也不知是不是她与嬴政待久了,当她收起笑意的时候,瞧着倒与嬴政有几分相似了。
那眼中的冷意,直让人从头凉到脚。
在日夜兼程的赶路下,李令月一行人离洛阳越来越近。
大军自然不可能直接入城,便驻扎在距离洛阳城不远处等候差遣,李令月则率领几千亲兵入了城中。
因李令月捣鼓出了不少利国利民之物,且又奔赴边关保家卫国,洛阳城的百姓们对她都很有好感。
当他们得到李令月归来的消息时,纷纷跑来围观。
先前,李令月被妖精夺舍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他们心有顾虑,不敢离李令月太近。
他们观察了一阵子,发现李令月似乎与常人没什么不同时,胆子这才大了一些。
只见李令月英气勃发,一身气度远非寻常人可比。
当李令月从他们身边经过时,有一只巨大的凤凰虚影在她头顶上方盘亘鸣啼,所有人都震惊地看着这一幕,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鸣啼声犹自回荡在耳际,那只凤凰却以极快的速度冲入云霄,不见了踪影。
凤凰虚影所过之处,有漫天的虹霞像一幅幅画卷一般,在众人面前铺展开来。
最终,这些虹霞尽数消散,化作星星点点的光晕,飘荡在李令月的身旁。
“神……神迹……”
不知是谁,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最终,周围所有人看向沐浴在光芒中的李令月时,眼神都带上了几分敬畏之色。
这样一位有着璀璨光芒的太女,怎么可能是妖精?她分明深受神明钟爱!
刚刚利用积分兑换了一次性特效的李令月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
用玄学来打败玄学,效果是最为立竿见影的。
经过今天这么一遭,她“深受上天眷顾”一事应该深入人心。往后,便是她偶有出格之处,周围之人也会自发地为她找理由。
说起来,李令月为了带十万大军回到大唐,可是榨干了她在秦国攒的全部积分。
她才回大唐没几天,还什么都没来得及做,怎么又有积分可以用了?
李令月虽觉得有些奇怪,但因为系统没有特意提示,她也只当是自己从前在大唐主持的什么项目又有了新进展。
这积分来得正是时候,为她解了一次燃眉之急。
现在,李令月已经不需要做什么额外的事,那些对她不利的流言就已经自动消散。该着急的,是那些针对她的人。
李令月所经过之处,一些人脸色铁青。她默默将这些面孔全部记下,准备过后再与这些人算账。
她这次花的积分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只拿来兑换一次特效忽悠人,实在是太浪费了。
若不是这些人构陷她,害得她不得不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她原本是可以把这些积分花在更有用的地方的!
今天的李令月也在为了她见底的积分而心痛。
当李令月带着她的亲兵来到王城门口时,武皇早已身穿朝服,带领一众朝臣来迎接她。
其中,数名支持李令月的将领与大臣,在见到李令月之后,心情很是激动。
自李令月失踪之后,武皇派人搜遍了战场附近的每一处角落,可李令月一行人就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在漫长而又煎熬的等待后,这些人原本都不敢抱任何希望了,谁知今日竟然迎来了峰回路转!
李令月入城时的天降异象,他们都看到了,他们果然没有跟错人!即便李令月不是太宗皇帝的转世,也是个有着大造化之人,其余皇孙贵胄们比不了。
此时,李令月的目光落在了武皇的身上。一年半的光阴,似乎没有给武皇带来什么变化。
她明艳的脸庞上,似乎多了几分疲惫之色。她身上的气势,也变得越发强大。
相似小说推荐
-
臣妻为后 (捌月) [古装迷情] 《臣妻为后》 作者:捌月【完结+番外】纵横中文网2025-1-6 完结80.2万字简介: 燕聿贵为帝王,不小...
-
转生成女郎蛛后和大圣he了(斗鱼) [BG同人] 《(西游记同人)[西游]转生成女郎蛛后和大圣he了》作者:斗鱼【完结】晋江VIP2025.01.16完结总书评数: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