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祾才说到这里,托合齐就笑着回:“都是托阿哥公主和娘娘的福,否则皇上怎么会注意到我这么一个无名小卒。”
“但官位越高,责任就越大,舅舅可知道,背叛是什么下场?
获得皇阿玛的信任很难,背叛他的信任,会更难,若舅舅不是只忠心于皇上,心里只想着皇上一个人,那就等同于背叛,若是皇阿玛没发现还好,但若是被皇阿玛发现了,您觉得,自己的下场会是什么呢?”
自然是不得好死了,托合齐不是不知道皇上在位的时候就选好下一任储君是背叛,但这件事的风险极大,收益也极大,只是,赌桌上的人,永远觉得自己会赢。
“或许舅舅不觉得这是背叛,只是人之常情,但是不是不是由你来判断的,而是皇上。”
而此刻的托合齐其实是在想胤祾刚刚是说的皇上健康能长命百岁,的确,他愿意当这个赌徒,但这也仅限于皇上寿命在正常的范围内,最多十五年之内去世的情况下,天平是差不多的。
可当皇上长寿,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风险会急剧加大,收益却依旧还是那样,这样的牌桌,托合齐是不敢上的。
托合齐不再乱想:“是,我知道了,只忠心于皇上一人。”
胤祾听到这句话,才满意的离开万琉哈府,视察自己的贝勒府去了。
六月,大雨滂沱,舒宁刚吃了饭,靠在塌上听雨声,外边的雨噼里啪啦的搭在屋檐上,格外有氛围,她正想着要不要小睡片刻。
揽月看着屋外的雨,也是道:“最近这雨下的可真频繁,隔两天就下一场,没完没了了。”
揽星回道:“是啊,出去都不方便的,走几步路鞋子就湿了一半,如今正是梅雨季节,熬过这个时节,就好多了。”
舒宁靠着软枕快要睡着,忽然,翊坤宫中人冒着雨过来,刚一来就跪下,舒宁看小太监紧张的样子,立刻起身,坐正了身子,问:“出什么事儿了?”
“十一阿哥…十一阿哥…不好了!”
十一阿哥也就是宜妃所出的胤禌,今年十三,舒宁其实一直都有关注这孩子的情况,毕竟她的印象里没有胤禌,说明他早早就去了,可能都没有活过成年。①
舒宁严肃了起来:“你说清楚,怎么回事!”
小太监这才道:“六月多雨,我们阿哥前日傍晚就受了风,有些风寒,报了宜妃娘娘之后,又去太医院请了太医吃了药才歇下。
昨日嬷嬷劝阿哥不要上学,可阿哥还是去了,回来之后就说是头晕,还不停的咳嗽,嬷嬷熬了药,喂阿哥吃了就让阿哥就早早睡去了。
可不成想,十一阿哥夜间突发高热,直到今天早上都没退,吃了几服药都没用,我们娘娘想要求娘娘开恩,给了牌子,出宫请小方脉的李副院判进宫来瞧一瞧。”
舒宁立刻给了牌子,让他拿着出宫找李副院判,大概是这宫里的孩子实在太多,李太医靠着精湛的医术,成功在一众太医中脱颖而出,成了新的副院判。
往常皇子嫔妃们请太医都是不能固定某一个人的,能不能请到相熟的,全看运气,但胤禌情况特殊,他是从小就病,一直到现在十来岁了也没好,且宜妃总是不满意,十次里有六七次都要再找个德高望重的太医再瞧瞧才行,李太医也因此,几乎是看着胤禌长大的。
只是他今日不值班,在家休假,想要进宫,得走特殊通道才行,舒宁不敢耽搁,立刻叫人带着小太监出去请李副院判回来,发烧可不是小事儿,耽误一会儿对脑子都是极大的损害。
小太监出去之后,舒宁也来不及等轿子了,撑着伞就往阿哥所走。
舒宁到的时候,宜妃果然在里头,胤禌正闷闷的咳嗽着,时不时还有些喘,有宫女拿着痰盂接着,但胤禌尝试了好几次,像是有痰吐不出来,宜妃正在给他拍背,一时也没注意到舒宁过来了。
“情况怎么样?”舒宁问一旁的太医。
“原本只是风寒不打紧,按说十一阿哥年轻,应该能好,可十一阿哥的身体实在是虚透了,此次风寒病程进展十分迅速,已经侵犯到肺部,按理说用麻黄汤加华盖散即可,可麻黄寻常人用着可以,给十一阿哥,微臣实在是担心其毒性,不敢乱用,还是请李副院判过来再看看吧。”
舒宁自己翻译了一下,就是十一阿哥免疫力实在是太低了,普普通通的一个感冒,本来没事儿,但他一个不小心直接成肺炎了,这就难好了。
舒宁进去,胤禌已经躺下了,宫女正在那刚刚冰好的帕子放在他额头上降温,宜妃见舒宁过来,站了起来。
舒宁率先开口:“已经派人去叫了,李副院判很快就到了。”
宜妃这才放心下来,就算是普通的风寒,胤禌也扛不住,上次温僖贵妃就觉得胤禌稍微风寒不打紧,睡起来叫人去请的太医,等李太医从宫外回来,再到药熬好,胤禌差点熬不过来。
自那次之后,胤禌就容易咳嗽,风寒的时间稍微一久,就开始咳嗽,她为此忧心不已,可却没有太大的用处。
宜妃看舒宁裙角都有些湿,再详细算算时间,从永寿宫到阿哥所,定妃来的这么快,她是有些没想到的,这估计是没等轿子,听到消息直接赶过来了。
“别着急,十一阿哥是有福气的,一定会没事儿的。”舒宁安慰宜妃。
都是母亲,要是换了胤祾、舒颜、胤裪三人中任何一个,舒宁肯定也是难受的。
宜妃知道定妃是好意,她原本没必要过来的,但她还是冒着大雨走过来了,她承这份情。
但宜妃看着躺在床上难受的胤禌,苦笑道:“就算是这次好了,胤禌还不知道能不能撑过下次,他的身体实在是太差了。”
床上的胤禌瘦瘦小小的,缩在被子里,舒宁远看甚至都看不出有多少起伏,的确是太瘦了,可能是常年多病的缘故,胤禌的身量远比同龄人要小。
胤裪还比胤禌小半个月呢,他差不多一米六快一米七了,再长一年,估计就比她和舒颜都要高了。
但胤禌,舒宁的印象里,比胤裪还要矮半个头,将将一米五左右,要知道,皇上个子高,宜妃也不矮,胤禌的身高不该是这个样子。
和胤禌同出一母的胤祺个子就正常,就连从小就胖的胤禟,成长发育过程中身高也没多受影响,甚至因为吃的多,比胤祺更高些。
没多久,李副院判就着急忙慌的跑了过来,他原本想要行礼,舒宁挥了挥手:“免礼,先去给胤禌看看吧。”
看见李副院判来了,宜妃这才松了一口气,吩咐道:“去给阿哥准备点粥,就要纯白粥,别的什么都不要,一定要炖的糯糯的那种才行。”
舒宁听见这话有些疑惑:“就纯白粥吗?不加别的什么?”
要知道宫里的饮食是最喜欢整花活的,食材不一定多稀有,但程序一定特别繁杂,就算是一碗普通的粥,也是像茶粥、藕粥、真君粥、神仙粥、虫草乳粥等等。
宜妃的这个要求,属实是有些罕见。
宜妃解释到:“你不知道,从小胤禌的脾胃就弱,只能吃得下白粥,吃别的就要难受了。”
第111章 元瑾 行围
舒宁不怀疑宜妃会故意饿着自己儿子, 现在也还没到晚清故意不给孩子吃,觉得孩子饿两顿比较好的时候,端看胤禟的身高体型, 就知道宜妃是不管这个的。
但胤禌若是因为从小身体弱,脾胃不好,只能吃下白粥, 倒也说得过去, 毕竟白粥, 的确好消化。
“他病的时候喝粥是应当的,那平日里呢?也吃这个吗?”
舒宁原本还觉得胤禌是因为多病, 身体吸收不好, 所以瘦弱,但要是只吃粥,别说是小孩了,就算是大人都会营养不良的。
宜妃点点头:“是啊,喝粥对胃好,他身体这么差,自然是平日里也喝的。”
看舒宁像是不赞同的样子, 宜妃解释道:“其实原本也给他吃过咱们平日里吃的肉菜,但他一吃别的东西就难受,有时候甚至直接吐出来, 我也是实在没办法, 要是可以, 谁不想孩子健健康康的呢?”
宜妃也不是没有尝试过,但稍微一试,吃上一顿正常人的饭,孩子就难受, 看着胤禌难受的样子,她就受不住了,起码能吃下粥不是,比什么也吃不下强。
她年少时曾经路过自己家的庄户,连白粥的没有的人家还不适合照样的活,于是她就不打算勉强胤禌了。
舒宁看了一眼正躺在床上咳嗽的胤禌,摇摇头:“他病了的时候喝粥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人吃不下去,没有办法,但你平日里还叫他喝粥,长期下来,不就只能消化像粥一样简单食物了吗?”
舒宁是知道的,稍微有些难受的时候喝粥很好,但喝个一段时间就要停下来,长期喝粥,反而不好,粥水冲淡胃酸,增加胃的负担,还会造成胃功能减退,就像胤禌这样,再吃别的,反而吃不下去。
胤禌如今正在最关键的生长发育期,正处于半大小子,饿死老子的阶段,正是吃的最多的时候,胤裪一天吃一盘肉还不够,还得再加一只鸡才够,胤禌一天三顿吃白粥,那才有多少能量?
再说了,白粥都是碳水,全是能量,一点营养都没有,旁人起码配个咸菜,胤禌连咸菜也不吃,绿菜一点不吃,摄取不到维生素,肉也一点不吃,摄取不到蛋白质,身体都快饿死了,自然没有劲儿撑起免疫屏障了。
舒宁非常认真的对着宜妃说:“人食五谷、五畜、五果、五菜,这都是天地运转的规律,他吃不了这些,身体自然弱,再如何,你也得想办法让他吃点别的,而且你刚刚说,胤禌一吃肉就吐,是不是你昨天还给的孩子吃粥,第二天直接吃肉?”
宜妃点点头,似乎没明白这有什么不好:“这是当然。”
舒宁正想感叹宜妃没有生活常识,但又一想,她都没有自己独立生活过,从小到大,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自然是没有这些常识了。
“做事要讲究循序渐进,胤禌的身体不同常人,你自然该慢慢加东西,而不是一蹴而就,一下子从白粥变成肉,他自然难受。
正常来说,白粥吃一阵子,换小米粥,再换杂粮粥,再换八宝粥,等逐渐适应了,再往里边加菜,等能吃菜了,就往里边加鸡蛋,等鸡蛋都能吃了,再往里头加肉这种荤菜,然后逐渐的把他的饮食从稀到干的转变,等他什么都能吃了,身体自然也就好起来了。”
宜妃听着舒宁说了这么一长串,虽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也有些疑惑定妃为什么给她说这么多,毕竟她们两个向来都是不怎么对付的。
但是她想着定妃养大的三个孩子,胤祾优秀,胤裪虽然不像他哥哥,但长的的确壮实,就连五公主,皇上都差点熬不过去的病,她一个小姑娘,硬生生的和皇上抗的时间一样的久,最后还好了,也没有拖成慢病,她决定相信定妃养孩子的能力,给胤禌试试。
舒宁看着宜妃的眼睛先是狐疑,再到跃跃欲试,再到坚定,不知道她究竟脑补出了什么东西,但只要她愿意给胤禌试,她就谢天谢地了。
她忽然觉得皇上至今都没有把孩子交给宜妃养,可能不仅仅只是因为皇上喜欢她,更是因为皇上不相信她的养孩子水平,所以连胤祺也抱走给太后养了。
得益于李副院判对孩子还是有一手的,胤禌吃了十来天的苦药,身子总算是好起来了。
宜妃也私下里找过李副院判,问他舒宁的法子是否可行,甚至她为了不叫李副院判知道是定妃说的影响判断,只说是一个婆子说的。
李副院判听见宜妃说这个,眼泪都要流出来了,苍天有眼,宜妃娘娘终于不打算就给十一阿哥吃粥了吗?一定是神仙佛祖显灵了,也不知道是拜的那座庙,他一定得再去拜一拜。
他之前就劝过宜妃娘娘,十一阿哥三岁断奶之后得逐渐的往饭里加辅食,可不巧十一阿哥病了得吃药,吃完了药,嘴里都是苦味,小孩子自然是嫌苦,什么都不肯吃,吃什么都吐。
而宫里的大厨房里为了白粥好吃,都往里头加糖,阿哥一尝,觉得这是甜的,自然喜欢吃。
等吃多了白粥,吃别的都没这个甜味,阿哥自然不喜欢,更加之阿哥多病,常常需要吃药,嘴里一直都是苦的,宜妃娘娘又听说粥能养胃,就一直给阿哥吃,不久之后,阿哥自然更不愿意吃别的东西,等到最后也吃不动了。
“这是实实在在为十一阿哥好的法子,药食同源,以微臣愚见,这吃药远不如吃饭对阿哥身体好啊。”
毕竟是要三分毒,给孩子的汤药,更要斟酌药量,给十一阿哥看诊的这十几年,他头发都快要掉没了。
宜妃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这才开始一步一步的给胤禌吃的东西里加东西,先是往白粥里掺一点点的小米,再慢慢的加到他可以吃小米粥,胤禌也没有出现什么胃难受的情况,宜妃总算是放心了些,彻底按照舒宁的法子来弄。
就这么吃了几个月,等到九月的时候,十一阿哥都能吃肉了,虽然只是一点点蒸肉沫,那也是十分不容易的结果,十一阿哥的奶娘见到十一阿哥没吐,喜极而泣,眼泪都出来了。
李副院判再次给胤禌诊脉,心里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他原本一直觉得宜妃娘娘这样养下去,这孩子势必活不长,可按现在这脉象,十一阿哥好好保养,起码能活到成年,人只要长成了,就不容易病了,到那时,说不定娶妻生子也是有可能的。
九月,皇上在昭仁殿批了一早上的折子,起来松松筋骨,又觉得屋子压抑,打算出门透口气,看着蓝天白云,他心里终于舒坦了一些。
“十月行围的事儿准备好了吗?”皇上问到。
顾问行低头应道:“内务府那边来报,一切准备妥当,月初就能出发。”
皇上点点头,又想着把孩子都带出去打猎,想着孩子每次去打猎都要比谁捕获的猎物多,皇上也觉得好笑。
既然想起来了,皇上就往前边上书房去,打算看看自己的儿子们都学的怎么样了。
站在窗户旁边,看见屋内情况,这节是张英授课,胤褆撑着头,像是很困,胤礽倒是认真听了,但是手却没动。
胤祉盯着老师十分认真,胤禛边听课手还在另一边不停盘珠子,胤祺睡的正香,胤祾一边听课,一边朝后往胤裪那里扔纸团,胤裪打开纸团瞬间清醒过来。胤?看上去清醒,实际上魂儿已经飘了。
胤祐、胤祥在用心背书,胤禩也在认真听,边写还边圈画出不懂的地方。胤禟在写些东西,但皇上怎么觉得这不像是他认识的字?
倒是十一阿哥胤禌,皇上其实一直知道他身体不大好,时常请病假,十次里有五次都见不到他,不成想今日一瞧,看上去似乎好多了?
顾问行立刻回道:“上次十一阿哥急病,定妃娘娘也过去看了,给宜妃娘娘出了个法子,如今十一阿哥终于能吃下肉了。”
“还是她有办法,难为宜妃也肯听她的。”皇上笑着说。
“宜妃娘娘也是为了孩子,问了李副院判之后才用的,谁承想果真有用呢?这样也是十一阿哥造化深,福气大。”
顾问行本来也觉得十一阿哥是胎里带来的弱症,谁知道是因为不能好好吃饭导致的呢?
皇上看着十一阿哥重新有了精神气,也觉得十分欣慰。
而这个时候,舒宁正在忙着胤祾大婚,内务府选好了日子,说是九月十二就是这一年中极好的日子,不仅大吉还宜结婚,请钦天监算过了,还是个大晴天,于是就这么定下来了。
相似小说推荐
-
觉醒最强异能,但只想种地(意知) [穿越重生] 《觉醒最强异能,但只想种地[星际]》作者:意知【完结】晋江VIP2025-1-12完结总书评数:922 当前被收...
-
农门长姐,养家指南(晚风不醉人) [穿越重生] 《农门长姐,养家指南(美食)》作者:晚风不醉人【完结】晋江VIP2025-01-09正文完结总书评数:324 当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