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这孩子还敢打趣我,回头让你爸给你找个严格点的学校,看你还有没有闲工夫。”
周国栋笑骂道。
结果俩孩子压根不怕,挤在一起嘻嘻哈哈笑起来。
周国栋一边开车,一边摇头:“时间过得可真快,一眨眼的功夫,阿东个头都要赶上我了。”
趁着后头孩子不注意,他又低声问:“师傅,我媳妇托我问一句,你真不打算再找了吗?”
“她有个小姐妹,以前去内蒙古支援边疆,去年刚回来,高中学历没结过婚,就是年纪稍微大了点,性子挺好的。”
“阿东苗苗都大了,以后还不得离开家读书生活,到时候你可就孤家寡人了。”
虽有私心,但他也是一番好心好意。
林渔一口回绝了:“都这么多年了,你咋还说这个,再说我可不敢让你送了。”
周国栋只能闭嘴:“得,我就说你不能答应,就我媳妇老念叨,非得让我问问。”
林渔压根没把这事儿放心上,抵达常州市后,俩孩子忍不住趴在车厢上往外看。
他们是来过常州市的,但这次过来心情大不相同。
林苗不禁感叹:“市里头人好多,楼也比咱们含山镇高。”
“这些年发展太快了,我还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高楼还没这么多
。”林东评价。
很快,车子停在一栋楼房前。
确定要来常州市后,林渔就提前看好了房子,依旧买了一栋独门独户的小院子。
院子比含山镇的小一些,但房子更新,还是个小二楼,唯一的缺点是距离运输队远一些。
不过林渔不在意,现在他有自行车,想要其他交通工具也方便,只要距离学校别太远就行。
“到新家了。”林东惊喜的喊道。
林渔刚下车,就瞧见俩孩子从车斗上直接跳下来,仰着头看小二楼。
“先把东西卸下来搬进去。”
林东林苗想帮忙,周国栋赶紧把人推开了:“有大人在呢,哪儿要你们小孩儿帮忙,去去去,边儿待着去。”
俩孩子吐了吐舌头,林东从车厢里翻出一袋子糖果,如果有邻居过来瞧热闹,就往人家手里头塞两颗。
“你好,我们今天刚搬来,以后请多关照。”
邻居正好奇呢,瞧见俩孩子长得好看,人又笑眯眯的有礼貌,虽然如今不稀罕那两颗糖,拿着心底也高兴。
“以后大家就是邻居,是相互关照。”
“那边忙着,要不要进我家坐坐。”
“小青快出来,隔壁孩子跟你一样大,以后你们能一起玩。”
林渔搬家当的空隙看了眼,发现俩兄妹已经跟左邻右舍打成一团,还有热情的邻居撩起袖子帮忙一起搬东西。
“哥,论教孩子我就佩服你。”
周国栋撞了他一下,笑着说:“阿东苗苗被教的多好,学习好人品好嘴还甜,你到底咋教的,教教我呗。”
还记得头一次见到林家的两个孩子,像是蜷缩在一起浑身带刺的小刺猬,说两句话就哭了,问他们也不敢大声回答。
如今俩孩子却都长得乐观开朗,再也没有小时候胆小畏缩的样子了。
林渔笑起来:“天生的,你羡慕自己生一个去。”
“那我得多生几个,到时候就让阿东苗苗帮我照顾孩子,肯定能跟哥哥姐姐多学一些。”
插科打诨的功夫,东西都收拾妥当了。
林东林苗也没继续多聊,进屋开始烧水热锅打算做饭。
“国栋叔,待会儿你留下吃顿饭再走。”林东招呼。
周国栋笑道:“你婶子都做好饭在等我了,下回再来尝尝你手艺。”
到底是开着车走了。
急急忙忙的,第一顿饭也是简单吃。
吃过饭,林渔就拉着俩孩子看房子,虽然之前也来过,但装进自家东西后,房子的氛围似乎也跟着变了。
墙上挂着一家三口的合照,林东林苗这些年的奖状也被原样带过来,林渔又给贴在了客厅里。
甚至院子里还有俩孩子当初带回家,裂了一道缝的木墩子。
除了没有满院子的菜地,乍一看就像是回到了含山镇的老房子。
林东评价:“小二楼房间多,住的也宽敞,就是院子里没水井,开菜地也不方便。”
显然是打算再开一块菜地。
俩孩子热衷于照顾菜地,并且觉得自己种出来的蔬菜最好吃,比外头买的强,还省钱。
林渔就说:“那就用自来水。”
他看了看院子的造型,说:“从厨房拉一个水管出来,在院子里弄个洗脸池子,平时洗洗刷刷也方便。”
“可是那得花水费。”林东说。
林渔表示:“肯定没有买菜的钱贵。”
孩子难得有些爱好,他肯定是要支持的。
果然一听这话,林东林苗就忘记水费的事情,兴致勃勃的开始商量从哪儿开始挖菜地,到时候种一些什么菜,比如爸最爱吃的南瓜可以种在围墙旁边,到时候直接挂在墙上。
傍晚时分,林渔还特意带着俩孩子出去吃了一顿。
常州市发展的比含山镇更快,街道上偶尔可见小餐馆。
餐馆虽然小,但味道很不错,尤其是店家自己做的辣椒面特别够味。
吃饱喝足,一家三口就在街道上慢慢溜达。
灯火通明的路上,到处都是行人,显得无比的热闹,甚至看到了不少的小摊小贩。
林东忍不住说了句:“咱小时候个体户都是犯法的,得吃牢饭,没想到现在到处都是。”
“爸,你看,那边有卖棒冰的。”林苗惊喜的指着。
林东吐槽妹妹:“刚吃完饭你还能吃啊?”
林苗哼哼:“现在吃不下,我可以带回去留着明天吃。”
“这么热留着明天就化了。”林东提醒。
结果吵了几句,三个人走过去一人一根奶油棒冰,一边走一边吃,谁都没落下。
林东还评价:“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就有十六个人来买棒冰,卖得价格比批发价贵一毛,一会儿功夫就能挣到快两块,一天下来不得好几十块。”
“大家都说个体户不体面,丢人,我倒是觉得只要能挣钱,干啥都不寒碜。”林苗也说。
林渔很是赞同,表扬道:“阿东很会观察,苗苗的思想也对,咱们的国家在进步,开放市场经济是大形势,往后市场只会越来越开放。”
林东咬了一口棒冰,问:“爸,那你的意思是市场经济会取代现在的计划经济吗?”
他怕别人听见,声音压得很低。
林苗也说:“前些天我还听说有人搞私有工厂,结果因为招了十个人被抓去问话了。”
林渔摸了摸两个孩子的脑袋:“谁都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历史需要时间过度和发展。”
俩孩子似懂非懂。
但是这一日的所见所闻,父亲说过的话,对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孩子长大似乎是一眨眼的功夫。
林渔第一次见到兄妹俩的时候, 他们比寻常孩子瘦小,像两只失去父母庇护的小鹌鹑。
一眨眼十多年过去,因为营养充足, 林东林苗都身材高挑, 容貌俊秀, 初中高中一直是学校里的积极分子,风云人物。
相比起小时候, 他们更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总能不着痕迹的交好身边的人。
小学时期发生的排挤事件,初中高中连苗头都没冒出来,就被兄妹俩联手绞杀。
孩子的世界丰富多彩,已经远离梅溪大队,含山镇越来越远, 他们已经把小时候的事情忘得差不多了。
上一次回含山镇, 还是因为周国栋带来废品站爷爷的死讯。
林东林苗伤心的不行, 林渔当下开着车带他们回去。
葬礼上, 俩孩子哭得停不下来。
只是等到离开的时候,林东林苗已经平静下来, 他们已经长大,学会了接受生命中有人离开。
那次之后,林东林苗再也没提回含山镇的事情,毕竟那边已经没有值得他们留恋的人。
发现俩孩子有足够的应对能力后, 林渔也慢慢学会放开手,让孩子去主宰自己的人生。
他认为即使是最亲的父子关系, 当家长的也必须学会退出,尊重孩子的选择。
事实证明他这样做是对的,林东林苗总是分外在意他的意见, 偶尔会因为林渔的态度改变自己的选择。
当林渔撒开手之后,他们反倒是更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就像是高考学校和专业选择,在其他家吵成一团,父母和孩子意见不同导致家庭矛盾的时候,林家一直都是安安静静的。
林渔就一句话:“爸爸负责找学校资料和专业资料,你们先看,看完后根据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做选择,不管你们选什么,爸爸都会支持。”
简单的一句话,俩孩子感动的热泪盈眶。
最后,林东林苗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京城最好的学校。
林渔怕他们考虑自己,提醒道:“爸对那边没什么留恋,不必在意我的想法。”
“爸,我只是觉得既然要考,就得考最好的学校,接受最顶尖的教育。”林东笑道。
林苗也表示:“除非考不上,不然我就想去最好的学校看看最好的老师和最好的同学。”
林渔这才安心。
等高考降临,他也只负责后勤工作,其他的话一句不说,让孩子们专心备考。
考试结束后,林渔也没有多问成绩,反倒是提议要不要出去玩一趟,就当毕业旅行。
俩孩子都被他逗笑了,忍不住说:“爸,你就不担心我们没考上?”
“以你们平时的成绩不可能考
不上。”林渔表示,“就算出了意外没考上,想考明年还能继续考,不想考多的是别的路子。”
林苗忍不住抱住他的胳膊:“爸,你太好了,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林渔像小时候一样摸了摸她的长发:“这话夸张了,你爸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排不上世界第一。”
林东哈哈大笑起来,一把抱住亲爸:“不,你在我们心里就是世界第一。”
“那世界第一询问林东林苗小同志,你们想不想出去玩?”林渔问。
其实这些年林渔没闲着,闲着有空的时候总带着孩子出去玩。
不过高考这一年的暑假是特别的,今年之后,孩子们都得去大学,离开家只会越来越远,越来越久,陪伴他这个老爸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
林东林苗果然考虑起来,两人都想去远一些的地方玩。
热热闹闹玩了一趟长途旅行,一大两小刚回家,隔壁就大声喊道:“你们可算回来了,阿东苗苗的通知书下来了。”
他忙不迭的出来,口中还说:“你这个当爸的心也太宽了。通知书都没拿到,倒是先带着孩子出去玩了。”
“得亏我帮忙盯着,要是邮递员随便给你们丢院子里,弄坏了咋办。”
林渔一听也有些惊喜:“通知书已经到了?”
林东笑嘻嘻的解释:“刘叔你别急,通知书不会随便乱丢的,人不在家会暂存邮局。”
“暂存邮局弄丢了怎么办,你能放心啊。”
刘叔笑呵呵的出来,拿着两个通知书:“看,都在这儿。”
林东接过来,转身递给父亲:“爸,你帮我拆开看看。”
“爸,还有我的。”
刘叔一看,忍不住感慨:“你们一家三口感情可真好,老林,儿子女儿都这么孝顺,往后你可得享福喽。”
林渔也忍不住满脸含笑,打开通知书一看,顿时笑容不停:“你们都考上了第一志愿。”
“太好了,我们可以去京城了。”俩孩子抱着他就跳。
林东还试图将亲爸抱起来抛,结果被林渔一板栗咋回去。
挨了一下他也乐个不停,蹭过来说:“爸,小时候你还说等你老了,让我跟妹妹抱你呢,结果现在嫌弃我。”
“因为你爸我还没老。”
林渔无奈。
通知书一到,林渔就开始给他们准备需要带去京城的东西。
结果这天晚上,林东林苗磨磨蹭蹭的进了屋,一个挽住他左边的胳膊,另一个挽着他右边的胳膊,两颗脑袋靠在他肩头就是不说话。
林渔实在是拿爱撒娇的兄妹俩没办法,推了推他们的脑袋:“沉甸甸的,啥事儿直接说。”
“爸,你都二十多年没回京城了,要不趁着这次回去看看呗。”林东开口。
林苗补充:“我知道市运输队一直推荐你去京城,你为了我们俩一直不肯去,现在多好的机会,咱们一家三口能一道儿去。”
“就像当年一块儿从含山镇到常州市一样。”
“从梅溪大队到含山镇,再从含山镇到常州市,最后从常州市到京城,我们一家三口要一直在一起。”
林渔眉头微挑,他之前是没这个打算的。
虽然原主的家在京城,可原主跟家里关系淡漠,当初回城家里也不支持,这些年书信都很少往来。
林渔没提这边发生的事情,那边也没问,十多年总共来了两封信,还是寄到了梅溪大队,是大队长给他送来的。
一封说他父亲过世,已经下葬,算收到信的时间,老人家七七都过了,显然没让林渔回去奔丧的打算。
另一封信是说他家弟弟出了点事情,急需用钱,问他要钱。
两封信林渔都没管,后来那边就再也没写信过来。
林渔心底觉得,原主排行老二不受宠,家里生怕他回去占地方,分家产,恨不得他一辈子别回去。
二十多年没见,感情能剩下多少,连父亲去世奔丧都不给他机会,何必再回去讨人嫌。
一开始林渔还想过京城的教育资源更好,要不要带着孩子去北京,后来发现那边的户口太难搞了,除非他弄一个国家级的保密技术出来。
后者的风险性太大,在发现俩孩子留在常州市上学也不错后,林渔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会儿俩孩子提起来,林渔倒是有些犹豫。
一个是对他而言,在哪儿都一样,居住舒适性没有本质差距。
第二个是前些天梅溪大队那边又送过来一封信,信里头说原主的母亲重病,有些不大好,问他能不能分担药费。
如果后者是真的,最为原主确实也有赡养老人的责任。
见他沉吟不语,俩孩子以为林渔不乐意。
林东给妹妹使了个眼色,林苗立刻挽住他的胳膊摇晃撒娇:“爸,我舍不得你,从小到大我都没有离开你那么久,去了北京一年到头都见不到你几回,我肯定会相思成疾的。”
“是啊爸,我们都没上过大学,万一在大学里被欺负了怎么办。你不在,我们连个诉苦的人都没有。”林东似模似样的抹了抹眼泪。
林渔哭笑不得,直接把他的脑袋推开:“别装,就你还能被欺负,你别欺负别人就不错了。”
这话不是贬低,而是事实。
小时候兄妹俩还有可能被欺负,如今实在是鬼灵精怪的很。
尤其是林东,人高马大还学过一些武艺,动起手来三四个壮汉都近不了身。
幸好,在林渔的教导下,俩孩子还算正直,绝不会主动欺负别人,心底很有道德观。
想了想,林渔觉得跟着去也不错。
主要是他想起来,靠近大学是原剧情男主角发光发热的开始。
自打离开含山镇,林渔没再打听沈栋的消息,但作为男主,沈栋理论上也会考上京城的大学,跟兄妹俩还是同一个。
“爸,你就答应吧,难道你就舍得我们俩?”
“一想到吃不到爸做的饭,听不到爸说的话,我的心都在疼。”
兄妹俩一个比一个肉麻,甚至还说:“爸,你去了也不用工作,每天就喝喝茶散散步,找人遛鸟下棋,我们俩挣钱养你。”
等两人把好话都说尽了,林渔才挑了挑眉头:“既然你们诚心诚意的邀请,那我就同意一次。”
“不过你们可记住,这是最后一次,往后你们就是大孩子了,孩子长大了,自然是要离开家的。”
林渔拍了拍这俩,尤其是林东,个头都比他还要高了。
“赶紧去收拾东西,翅膀都硬了,别老趴在爸身上,我嫌累。”
“嘿嘿,那我驮着你飞呗。”林东打趣。
林渔哭笑不得,看着兄妹俩高高兴兴的样子,又觉得童年的影响还在。
至少普通的孩子,这年纪不都恨不得离开家,远离父母的管束,哪里会跟林东林苗一样粘人。
也许只有等到他们成家立业,拥有自己家庭的那一刻,缺失的遗憾才会消失。
第64章 年代文炮灰的知青爸爸(完) 年代文炮……
考上大学, 迈向新的人生,林东林苗都踌躇满志。
踏进学校的那一天,遇到那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 两兄妹沸腾的热血找到了抒发的途径。
而且他们还有一个无条件支持自己的父亲, 在许多同学一门心思只想着对口就业的时候, 林东林苗就开始捣鼓创业。
放在别人家,父母总觉得这样不稳定, 指不定什么时候又得吃牢饭。
相似小说推荐
-
排球恋习中!(特殊病症) [BG同人] 《(排球少年同人)排球恋习中!》作者:特殊病症【完结】晋江VIP2024-11-13完结总书评数:2532 当前被收藏数:6...
-
我,平平无奇小女子继承巨额遗产(如梦幻蝶) [现代情感] 《我,平平无奇小女子继承巨额遗产》作者:如梦幻蝶【完结】番茄VIP2025-01-10完结 51.0万字文案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