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七零开马甲在全球搞买卖(穆烟)


这次的一千斤,两人分头都带了二百斤,就是四百斤,这会儿又说出去六百斤,这就一千斤了,要是曹婶还卖出去十几二十斤,那分量肯定凑不够。
“我回去问问,小芳那边应该还能有,”谷兰说道,“不怕,按她的说法,她手里应该要不少。”
“行,那回去问问。”
刚说着话,有人喊谷兰过去,她立即转头,过去跟人说话。
两人刚出差回来,晚上都得回去,曹海荣就在边上等谷兰回来,大概十几分钟后,谷兰往他这边走,眉头还皱着。
“咋了?”
“回去说。”谷兰拉上他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左右没什么人,谷兰悄声把事情说给他听:“有人过来采购面粉,凑不到数,领导觉得我可能有办法,就问了问我,你说这事我们要不要接?”
“采购还找关系啊?”
“采购才要找关系呢,精细粮都得抢,先到先得,晚了啥也没有,都是粮食,人多的大厂真要分下去,一下就能分完,”谷兰抿了抿唇,“就是这事儿不知道能不能接。”
“你怕可能有问题?会闹出事儿来?”
“未必有那种事,领导之前还在我们手里买过猪肉呢,而且我们对外也只说是牵个线,不见人的,对方有求于人,肯定会帮忙藏着,就是这数额有点大,我决定不了。”谷兰一直压着声音,要说数量的时候,拉过丈夫,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个数字。
“嘶——怎么能要这么多?”
“是吧,所以我才犹豫呢,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谷兰紧皱着眉头,“不过想想,这个数量虽然多,可要是那种上千人的大厂,分到底下的,其实也没有多少,消耗起来很快的。”
“那也很多啊,这数额也太大了,两万斤呢,”曹海荣压低的声音,说起数量时都要格外尖锐一些,“这要是两千斤还好说,两万斤,真的太多了。”
“要只是两千斤,就不用找关系了,”谷兰感慨,“你说要不要说吧?”
“说不说是一回事,重点是她能拿到吗?两万斤可不少,这要是没有格外特别的渠道,可不容易找。”曹海荣比较担心能不能有这么多面粉的问题。
谷兰转头看他:“两万斤,我们每斤两分钱……”
曹海荣伸手,嘘声:“四百块。”
谷兰眨了眨眼:“让咱妈问问,问问没关系的,对吧?”
“那就问问看。”
“两万?”
“是这个数,我确定了好几回,”曹婶看着唐园,“你觉得能行吗?”
“这我一人吃不下,”唐园立即摇头,见曹婶面露遗憾,她继续道,“不过我可以帮忙问问,那就不是我的事了,这么大的数量我没法处,到时候交易也得隐蔽,可不能露了馅,得提前收拾一个仓库出来。”
虽然她这次一口气买了三万斤面粉,但主要是因为这玩意儿便宜,三万斤才两千四,这价格是真的低。
库存虽然足,但让她一口气光明正大拿出两万斤肯定也不行,就算形势在改变,这也是两万斤面粉,同等数量的东西,两万斤面粉可比两万斤茶叶风险要高的多。
她这么说,也是要让曹婶,以及背后要面粉的人知道,她可以拿面粉出来,但并不容易,不要盯上她。
果然,曹婶觉得她说的对,点头道:“那去说一声,让人提前准备好仓库,回头把钥匙给你,至于钱的问题不用担心,我听我儿子说了,人家是国营大厂的,肯定不能赖了钱。”
“我相信曹婶。”唐园认真道。
出了问题也就亏一千六美元而已,小意思。

“这里吗?”
“对,说是会放在这里面,那人我们合作过很多次了,是可以信任的。”说话的人拿钥匙开仓库门,刚打开,看到里头情况的人都发出了轻轻的惊呼声。
“哎呦,你都不知道,我儿子说他们看到那一屋子的面粉,都惊呆了,”曹婶跟唐园复述着要面粉那一行人打开仓库后的状态,“吓的哦,那可真是……”
“没有那么夸张,”曹海荣从厨房里走出来,“虽然一开始是有些惊讶,但人家都是见过世面的,就是两万斤面粉而已,数量也不是很多,要面粉的那人背后是几千人的大厂呢。”
唐园看着曹海荣放下杯子,接过动了动,放在双手之间,笑道:“这批面粉数量有点多,我也想了些方法,其实没见过世面的是我跟曹婶。”
“我还真没见过世面,不知道两万斤面粉摞在一起是什么样,”曹婶用惊叹的语气说道,“这要是一万斤都到咱们家,那得吃多久啊,不得顿顿吃白面饺子。”
“两万斤哎,咱家怎么买得起,”谷兰从卧室里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布包,放到唐园面前,“这钱我们点过几回,确定没问题,不然你再点点。”
“我也点过。”曹婶接话。
“我相信你们,你们说没问题,肯定没问题,”唐园打开布包,将里面的钱拿出来,放到自己随身背着的包里,“对了,这次我还联系上的那些人也算是打开了路子,你们之后要还是想要,跟我说一声。”
小芳的“临时住处”也是可以挪动的,她搬面粉的时候,直接将“临时住处”落在仓库里,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将面粉转移到仓库,全程都不会出现在路上。
虽然大半夜做这事还挺累,但谁叫这次挣的钱多呢。
两万斤面粉,足足四千块钱,手头人民币存款越来越多,她才敢进一步去开拓生意。
“还能有?”谷兰跟曹海荣几乎同时问道。
问完后两人对视一眼。
唐园笑着看他们,缓缓点了点头:“想就有,不想就没有,别人瞧不见。”
两人了然,谷兰开口:“小规模的卖虽然可以,但影响大,知道的人也多,之前这一批就算完,我们可以联系信任的人,另外帮你牵线。”
“我这儿反正还是两毛。”唐园说价。
两人点头:“我们都懂。”
牵线搭桥要比私人买卖更安全些,至少前者不需要接触太多人,在这件事上,两人也操作过很多次,这次处起来格外熟练。
七月中旬,第二届高考正式开始的时间,唐园通过谷兰跟曹海荣两口子又陆陆续续卖出两万斤面粉。
按她给出的高价算,两人在这桩生意上差不多挣了八百块,估计是两人一年的工资。
也因为这事,唐园在曹家的待遇明显更好了一些。
双方互惠互利,合作更加紧密,更是都把交易的事藏在心底,谁也没有去说。
与此同时,春季的茶叶收获到了尾声,但今年底下还是会陆陆续续送上来夏季的茶叶,数量没有老茶那么多,平均每天也能有两三百斤。
这批夏茶的售价也是八块钱一斤,按仓库一个月的租金算,她只要能卖一天半的茶叶,就能收回租金。
之后跟郑蔓确定过,唐园就没有退掉仓库,不过跟郑蔓的交易变成了像发圈和小钱包那样的全款购入交易,茶叶按七块五一斤的价格全交给郑蔓,她之后不管卖多少钱,多的钱都由她自己收入口袋。
当然,唐园也不会去管她到底是自己卖,还是交给别人卖。
而既然仓库不退,有些东西也可以存在仓库里,生意也未必只做茶叶生意,唐园特意从M国买了大米和面粉各五百斤,放在仓库里存着,这批货郑蔓也可以拿出去卖。
M国的大米比面粉要贵不少,可能是因为主食是各种面包,大米的需求相对会少一些,每斤的价格几乎是面粉的两倍。
大米是15美分一斤,而面粉是8美分一斤。
香江这边就贵了,不管是大米还是面粉,均价都在一块七以上,按这个价格对比算,香江跟M国的物价差距能有十几倍,比汇率的五倍差要高出不少。
“这些我也能拿出去卖?那我能在你这里买吗?”
“可以,”唐园点头,“这批粮食我拿来的价格便宜些,原本也没打算大规模做这个生意,你拿走,不管是大米还是面粉,都是一块二一斤,行吗?”
一块二一斤,与零售价差了五毛钱。
“行,这太划算了,比我自己在外面买要划算许多,”郑蔓一口答应,“你如果不需要再拿走这些,这批粮食我都要了。”
说完,郑蔓立即点出了一千二百块钱。
唐园将钱收下,又道:“这只是一批,你之后要是还有需要,随时跟我说。”
她是真的打从心底觉得M国的粮食便宜,要不是现在国内形势还没有明朗,她肯定要一口气进个十几二十万斤去卖,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卖个四万斤她都觉得已经到极限了。
不过四万斤粮食,也就八千块钱,还没有之前郑蔓搜那个恶人搜出来的一半,可见那些人原本在国内的时候到底有多贪。
跟郑蔓做好交易,她这天晚上就把一千斤粮食从仓库里拉走。
不过同样算清账的茶叶,还是放在仓库里。
两人做了约定,仓库里的东西一分为二,算过账的放在右边,没算过账的放在左边,之后唐园不一定每天来,郑蔓需要拿货的时候,只要自己拿钥匙来开门就行。
即便如此,茶叶生意也总算是告了一段落。
从4月到5月,再从6月到如今的7月,囤货、清库存,又囤货,彻底进入夏天的茶叶季时,原先的库存总算是消耗一空。
之后夏秋季的茶叶,她只打算收嫩茶,老茶继续等明年再来。
这样算下来,她从5月开始到现在,光是卖茶叶就卖了20万。
全部收入和支出加加减减,她有38万的收入。
加上之前的存款,她手头现在已经有了63万存款。
唐园坐在香江“千尺豪宅”的沙发上,翻看着手头的账本。
前世很长一段时间,在她得知香江的“千尺豪宅”不过是百平的一套房,曾经惊疑过好多次,直到她得知那些“千尺豪宅”的售价,被科普香江的寸土寸金,她才稍稍解了为什么称为“千尺豪宅”。
不过实际坐在这里,她依然没有坐在豪宅的感觉,只是觉得这里的阳光好、透气性好,还是属于她的家,坐着舒服而已。
她手头有好几个账本,毛线织品、小钱包、发圈,还有内地、香江、M国,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单独的账本,交易分开、买卖价格另算。
汇率,暂时还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
这个月和上个月,莫娜总共从她这边拿了四万个发圈和五千个钱包,发圈价值三万二,钱包价值一万五,总共到手四万七千美元。
那边的销售情况比她预想中要好一些,至少莫娜没有打电话过来,提起不再合作的事。
她看了眼对方的需求本,又拿出另一个记录着发圈和小钱包的本子。
眼下云省那边的发圈平均每天能有将近一千个,小钱包每天是七八十个。
郑蔓那边的生意不错,每天能卖出两三百个发圈,小钱包也有不少,按说扣掉郑蔓的量,云省这边每天七百个,一个月能有两万一,足够供应莫娜那边的需求。
但按这个速度往下走,要不了多久,小钱包依然会告罄。
发圈要是偶尔卖的好,也可能会出现缺货的情况。
而目前制作发圈和小钱包的主力军就是云省那边和翁姑那边,再要增加每天制作的数量,还得唐园亲自出马。
但她实在是不想再过上她自己加班干活的日子了。
左思右想,还是要招人。
这次的重点在于小钱包,所以不是去云省招人,而是要让翁姑这边加人,加人也不是另外找人跟她们打擂台,而是让她们自己找助手。
“助手?”
“对,助手,你们做小钱包的时候我看了,裁剪、拼凑还有基础简单的风格,都要花上不少时间,如果能把这些简单的活交给别人,你们每天缝制的小钱包肯定能有所增加,”唐园站在门口,对着掀起帘子,露出头来的几人说道,“至于找谁,你们可以从亲戚里寻,要找信任的,手灵巧的,因为主要的工作还是你们在干,给到助手的工资可以略低一些,从你们每天的收益里扣,也可以你们自己定,比如说一个月15块钱。”
四人早已熟悉,虽然平常做事都拉着帘子,但上下班的时候并不会遮掩,甚至偶尔会有一起走的情况。
这会儿要招助手,她们还有些茫然。
“助手……”
“现在我一个月至少能挣三十六块钱,有个助手,能让我的速度提升不少,一个月十五块可以的哎。”
“只是十五块的话,确实可以。”
“十五块不少了,那些零碎的散活,一个月挣七块八块就很了不起了,我觉得都不用十五块,给十块钱就行,我家亲戚里有个手艺灵活的小姑娘,穷得很,一个月给十块钱,肯定愿意来。”
“开始不用给太多,十块钱看看情况,而且人过来还要学手艺的,我们不收拜师费就很好了,等以后要是能做好,可以再加钱的。”
“那就都定十块钱?”
“十块可以。”
唐园听她们说话,没有提意见,实际上这会儿确实还有拜师收费的情况,所以她只说让她们选择能信任的,别的都不管。
确定的第二天,四个人每人都带了一个小姑娘来,跟着一起坐到隔间里做事。
至于工资的事,她并不直接跟这些小姑娘说,依然是把工资交到翁姑等四人手里,让她们转交,这也是她对翁姑四人的信任。

第114章 利润七百
有了四个助手,小钱包的制作效率果然高了许多,从之前的一天至少八十多,涨到了一天至少一百二十多,虽然还没有达到唐园的预期,但比之前已经好了不少,剩下缺失的就算她自己干点活也不是不行。
不过在这时候,唐园收到了来自薛诗琪的的电话,她打算去国外的大学进修一两年的服装设计,也因此,她的手工店可能也要转型成普通的服装店。
衣服是薛妈妈工厂制作的,款式不错,在那个店铺位置可以销售出去。
“不好意思,这个想法很突然,都没来得及通知你,本来我跟妈咪说了想法,以为还需要一年半载才能确定下来,没想到妈咪这么快就给我找到了学校,”电话那头,薛诗琪歉疚道,“我应该早点通知你的。”
“现在你不是已经通知我了么,你去进修是好事,不用说抱歉,”唐园握着话筒,“你店里的员工找好了吗?”
“找了,是原先在妈咪的服装店里做事的,你那边……”薛诗琪欲言又止。
“这样肯定不适合同时管两家店,”唐园主动道,“这两天我们交接一下,我另外雇人帮我看店,至于手工毛衣和毛线织品,我这边也会停止供应,其实你也不是完全没有跟我说,之前我们俩聊的时候不是已经说过了么,我支持你去进修。”
薛妈妈有服装厂,以后迟早都是要交给薛诗琪的,她现在去进修正合适,织毛衣是兴趣,但若是作为事业,还远远不够。
手工毛衣除非有极大的品牌加成,否则基本买不出高价,按定价看,她那个手工店的定价已经不低,可每个月的利润确实是有限,只是比普通打工人高一些而已。
这样的利润对普通人来说固然可以,可对于薛诗琪的家庭条件,恐怕只是她每个月零花钱的一小部分。
“谢谢你,其实如果不是你,我可能还没办法下定决心。”薛诗琪低声道。
“不客气,作为朋友,我当然是希望你能越来越好。”唐园在电话这边待着明显笑意跟薛诗琪说话。
电话挂断,薛诗琪转头:“妈咪。”
“她是不是很支持你?”薛妈妈笑着问道,见她点头,抬手揉了揉她的脑袋,“跟你说了,佳琪是很好的人,她一定会支持你的,现在不担心了?”
“嗯,”薛诗琪顿了顿,扬起笑容,“我会好好学习的!”
“我相信你可以,”薛妈妈笑着抱住她,“佳琪那边,妈咪会记得跟她联络,你安心去M国进修。”
“好。”
另一边,唐园没来得及想太多,回了趟游戏空间,再出来的时候,拿出来一摞英语的时尚杂志。
薛诗琪的手工店不干了,不代表她不能继续卖毛衣,不管是在什么时代,手工毛衣都是能卖出价格的,更何况沈文玉跟二姑她们织毛衣的工钱并不高。
就算按一块钱一件的毛衣价格计算,她哪怕是在M国也卖一美元一件,转头再买面粉倒腾到国内,那也是能赚钱的。
更何况手工毛衣在M国的价格绝不可能只有一美元一件。
不过是少了薛诗琪的设计,新一批毛衣的制作需要模仿如果M国的风格,再按照M国整体的身材,来定制偏大码的毛衣。
薛诗琪的手工店新招了人,店里的那批货也依然会继续卖一段时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