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系统零零六都有点儿看不下去了,委婉地提醒了莫郁一下,注意分寸。
它倒不是怕康师傅“基建强国”,毕竟就算不用莫郁这个金手指,他老人家也已经是够强的了,再强一点儿也没有啥影响,并没有啥好在意的。
它在意的是莫郁最近过得也实在是太过于充实了。万一累坏了可咋办……
不管怎么样,这也是它跟了两年多的宿主,可不能出啥毛病啊,至少不能这么短的时间就嘎了,让它一个系统的脸面都要被丢光了……
系统的想法让莫郁有些忍俊不禁,但是他也感觉自己最近的确有些过于劳累了。
算一算时间线,他三月底才陪着康师傅南巡回京。紧接着就入了宫给小阿哥们当伴读,中间还唇枪舌战了一番前大学士高士奇——对了,这位高大学士五月份的时候倒是没了。
生病没的。
为啥他没有跟那两位王爷一样靠着本不该出现的医院“逆天改命”呢?
这主要是因为,他老早就回老家去了。
不能说是因为跟莫郁对喷没有赢,所以被下了面子才灰溜溜地走掉了的。
主要是因为他的身体实在不太好,想要落叶归根了。
至于为啥不留在京城让西医们试试?
只是因为他觉得莫郁提的这个什么医学院啦、医院的建设方案都是“奇思淫巧”,那什么可以治中医不能治的疾病什么的话,更是“危言耸听”,所以他要以身作则,坚决不配合这些“小丑”们的表演。
好么,合着是新时代的“讳疾忌医”呗。
那还真是没办法了。
死路是自己选的。
虽然说西医也不是万能的,但是连尝试都不尝试,也就真的是实在帮不到他什么了。
再次伴驾出巡塞外的事儿就不说了。
这是康师傅的例行巡查,主要还是搞一波基建素材。
但是莫郁没有想到的是,回京城之后,还有个惊喜等着他呢。
作者有话要说:
果然还是没赶上修文捂脸,明天一定!
这个惊喜归根结底其实来源于康师傅这次出巡圆满归来的好心情。
康师傅这次出巡去塞外,整整去了两个多月,出发的时候才五月份,回程的时候,已经是七月下旬了。
其实按照史书记载,他这次出巡应该分两次,持续七八十天来着。五月份出去,七月初就赶回来京城了一次,因为他最爱的二哥裕亲王福全病危,所以他中断了巡查直接赶回京城了。
值得一提的是,六月份的时候,他五弟恭亲王常宁也没了,但是当时他只是派了儿子们慰问,表现得很平静。
但是到了他二哥裕亲王福全这里,态度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儿。
原本按照康师傅那种喜欢出巡喜欢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两百多天都在出巡的程度,他根本没有可能在京城呆足两个月不出门的。
他这一年从正月开始就南巡去了,一直到三月底才回到京城,原本稍事休整,就又要出巡塞外的。
这是他早就定好了的出巡行程,因为路远事儿多,需要的时间没有一两个月甚至两三个月是没可能收场的。
关键他精力充沛又心怀天下,想去的地方太多、想做的事儿也太多,故此这个行程就实在是安排得非常紧凑了。
但他最后之所以还是从三月底一直呆到五月中旬,拖到没法再拖了才最终按照原定的行程出巡塞外,纯粹是因为他这个二哥病重。
福全是顺治皇帝的第二个儿子,但是因为皇长子只活了不到三个月就夭折了,故此他其实就是实际意义上的皇长子。
简单来说他就跟现在的大阿哥胤褆差不多,出身也差不多,他的生母是庶妃董鄂氏,跟那位宠妃董鄂氏不是一家子,但是比康师傅的生母佟佳氏的地位还是高一些的。
他比康师傅就大了不到一岁,这兄弟俩真是不管是年龄差还是身份地位差异都跟康师傅的大阿哥胤褆和胤礽差不多。
但是兄弟之间的感情,可就是天差地别了。
这位顺治爷的二阿哥年幼的时候,有一回被他皇帝老爹问起将来想要做什么,就直接果断回答想要做一个贤王……
艾玛,这孩子可真是够实诚的。
应该说是聪明呢?还是有自知之明呢?
要知道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他还不满七周岁。
当时还很年轻的顺治皇帝——哦,对不起,这位爷一共才活了二十三周岁,真正是至死都是少年,就没不年轻过……
总之年轻的顺治爷膝下,年纪足够长到略微懂一点儿事儿的年龄的阿哥一共就那两三个,除了二阿哥福全之外就只有三阿哥康师傅还有才三岁的五阿哥常宁。
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之中有什么预感,某一天二十二岁的顺治爷忽发奇想把这仨儿子弄到身边儿来询问他们将来的志向。
常宁当时因为年纪太小问他啥他也不懂,只知道傻乎乎地吃糕点,把顺治爷逗得哈哈大笑。
福全已经六七岁,是三个孩子里头年纪最大的,已经可以清晰地表达了。
他果断就回答了一句“愿为贤王”,让顺治爷感觉很诧异,但是诧异之余也感觉很满意。
毕竟谦逊是一项美德,特别是在皇家,能够有这样的美德可以说是相当难得的了。
顺治爷很满意,但是也略有些遗憾,毕竟他应该也考虑过立储的事儿了,没有嫡子,立长也是可以的,但是奈何他的长子一点儿野心都没有,只想着打辅助,这就很是无奈了……
于是他就顺势问了一下康师傅,没有想到,时年五岁多的康师傅直接就回了一句“愿效法皇父,为一代明君”。
艾玛,看看,康师傅就是康师傅,哪怕是幼年体的康师傅也真的是不一样。
小小的年纪就有这么大的志向,难怪最后真的以六岁的年龄继位了。
虽然顺治爷的恋爱脑让人诸多诟病,但是不得不说,他选择继承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至于是不是因为什么传教士汤若望的得过天花所以能够免疫的说法,那也不是太重要了——反正身体健康长寿也是继位的硬实力之一不是。
事实证明,康师傅的身体的确是几个兄弟里头最好的。
就在康熙四十二年这一年,他四十六岁的五弟常宁和五十周岁的二哥福全在接连两个月的时间里先后没了,基本上都比他短命个二十来年。
就这俩都是活得最长的兄弟了。因为顺治爷死的早,死前几年还死切白赖地跟董鄂妃浓情蜜意,根本不怎么想着去宠幸别的妃子,所以孩子根本就没有几个。
有记载的皇子一共就八个,基数本来就小,存活下来的就更少了。
除了早殇的几个皇子之外,活到成年的就只有二阿哥福全、三阿哥康师傅、五阿哥常宁还有七阿哥隆禧。
比起好歹活到了四五十岁的福全和常宁,七阿哥隆禧更短命,只活了十九周岁就没了,所以其实最后陪着康师傅的兄弟就只有福全和常宁,实在是人丁单薄的很。
所以康师傅这命格儿可真不是一般的硬。整个儿一个六亲断绝的架势啊——六岁丧父、八岁丧母,最疼爱他的祖母也没了十几年了。
如今唯二的亲兄弟也没了,让他怎么不难过呢。
特别是福全,这位不但跟他年龄最为接近,也是跟他感情最好的兄弟——因为这位裕亲王真的是用一生实践了他七岁时候的诺言,成为了一个十分贤能的亲王,把辅助工作做得十分之好。
按说以他生母的地位和他居长的优势,他要是想当皇帝,就肯定是轮不到康师傅了,但是他没有。
反而真的是一心一意辅佐着康师傅,成就了皇家兄弟的佳话。
所以听说福全病重的时候,康师傅这个出巡狂人甚至都为此推迟了出巡的行程,就是怕这个哥哥一下子没了就看不到了。
结果两个月过去,福全的病虽然还是没有啥起色,但是也没有再严重。
康师傅这才启程出巡,谁知道,才去了一个多月,福全就重病不治而亡了。
他接到福全病危的消息就准备回京,但是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终究还是没有见到这个好哥哥最后一面。
康师傅悲痛万分,甚至让从大阿哥开始的好几个成年的阿哥都给福全披麻戴孝,葬礼办的十分隆重,自己也亲自赶回来,为这个哥哥服丧,十分哀痛。
因为这个哥哥死了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同辈血亲在世了。
当然长辈也没了。
只有几个儿子,倒是活蹦乱跳,每天想着夺嫡了。
这是怎样的寂寞啊。
幸好这次,因为莫郁的这么一个小小的金手指,搞了一个中西医结合医院,歪打正着地把重病的福全跟常宁都给捞回来了。
虽然不知道能坚持个几年吧,但这也实在是个让人振奋的好事儿。
也因为这样,康师傅这次的出巡就没有中途折返,一来一回地节约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原本应该九月才结束的行程,七月底就结束回京了。
正好赶上筹备中秋佳节。
康师傅等人固然因为出巡的成果不错——是的,这次带去的什么羽绒服、羽绒被十分受到当地军民百姓的欢迎,方便面也立刻流行了起来。
至于什么炸药之类的军用物资更加不要说了,上至康师傅,下至普通士兵对此都十分爱不释手——摆脱,这种大杀器,不论攻防都很有用的好伐,林家小公子真神人也。
对此,莫郁表示,他也不想说这么多的,可是康师傅他们太会了。
真的是,什么好听说什么,什么顺耳提什么,他也只是个普通人,很容易就会飘,被套路啥的,那不是很自然的事儿了嘛。
好在这场长达两个多月的“出差”终于还是结束了。
回到京城的那天,莫郁十分高兴,有种在外漂泊的游子终于回到家乡的感觉。
康师傅看出了他的雀跃,哈哈大笑之余,又给他封赏了一波,甚至还给他放了几天的假,叫他好好歇歇,等过几天歇过来了,再入宫当差不迟。
更让莫郁高兴的是,他一回家就得到消息,说这个月林如海也会奉召回京述职。
说是述职,其实也就是顺便让他回来探亲,跟莫郁他们一起过一个团圆的中秋节。
康师傅在这种时候总是考虑得十分周到,也就让林家上下对他愈发感恩戴德,从此愈发忠君爱国起来。
不得不说这一套还是挺管用的。
至少林家上下都很吃这一套。莫郁也是一样。
一个皇帝能做到这个程度,那真的是有一种让人想要肝脑涂地以报君恩的冲动的。
这一点在林如海的身上体现得十分明显,在莫郁身上也就是有那么一点点影响吧。
但是对于他来说,就这么一点点也已经足够了。
就靠着这一点一滴的感动,莫郁稀里糊涂地给康师傅他们泄露了不少“天机”,还是他主动的。
就,真的是,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感觉也没有啥障碍了。
他们要啥,就给他们啥就完事儿。
康师傅也是个投桃报李的人,林家的地位愈发水涨船高,这一次林如海回来,名为述职,其实还是为了给他升官儿。
这回来了,就不走了,准备让他当佥都御史了。
跟头几回那种一级两级的升职不一样,这一次林如海直接从巡盐御史升到了佥都御史,等于是从正七品升到了正四品,这又是连升六级。可以说最近林如海的仕途就跟开了挂似得,升职的速度赶上坐火箭了。
不单如此,莫郁这个当儿子的也很得脸,基本上成了康师傅身边儿的红人。
而他这种咸鱼的性子,更是让他赢得了不少朋友。
可以说,他直接就荣升整个上书房读书班里诸位皇子皇孙们最想要做朋友的南波万。
其中十六阿哥和弘晖跟他最为要好。
这俩人一个静一个动,却都跟莫郁好的跟什么似得,实在是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十六阿哥那边儿多少有些他生母王嫔跟一母同胞的弟弟十八阿哥的加成——是的,其实所有阿哥里头,十八阿哥跟莫郁的关系最好。
自从上次在上书房喊出来“神仙哥哥”之后,这孩子就彻底成为了莫郁的小迷弟。基本上他每次来读书,这孩子就要过来。
说来也奇怪,他才一个三岁的小屁孩儿,居然也能坐那么久,说是来找莫郁,其实他自己也渐渐认真听起讲来,领悟力和理解力倒是跟年长他两三岁的侄子们相差不多。
不愧是能在史书上留名的大佬(不是),这天赋可真的不是一般的高。
林如海和莫郁在各自的领域混得风生水起,贾敏和小黛玉也不遑多让。
上一次奉召入宫之后,孝惠章皇太后就喜欢上了她们母女,平时没事儿的时候就经常让她们俩入宫说话。
这原本也是皇室维护重臣关系的一环,只不过刚好贾敏和小黛玉很对孝惠章皇太后的脾气,大家相谈甚欢,所以没事儿就想传召她们母女入宫聊聊罢了。
因此贾敏和小黛玉也得了不少封赏,最重要的是,靠着这种高端的交际,林家女眷在京城里头的交际圈也高端了不少。
听说就这么大半年的时间里头,四王八公府上的女眷都给林家下过帖子,只不过贾敏素来八面玲珑,只在里头选择了几次出席,偏又没得罪谁家,这种能力和手腕儿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之极。
简单来说,就是林家全员都很厉害,不到半年就在京城这个富贵逼人的地方站稳了脚跟。
然而就在这么一派欣欣向荣之中,偏要有人跳出来惹人不快。
就在林如海回京述职后的第二天,贾家的帖子就到了,这一次是邀请他们林家全家去他们宁国府,赏菊花,吃螃蟹。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没踩点!挺胸()默默爬走,再次试图双更但是失败了。
但是精修了【喂】
这次真的爬走了。
第78章 团聚
诗仙李白的《月下独酌》有云: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可见临近中秋佳节的时候,的确是吃螃蟹的好时节。肥美的螃蟹再加上“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菊花宴,亲朋好友们围坐再一起,对着天空中一轮银白的圆月,边吃边喝,边赏花边赏月,实在是又风雅又美味。
如果,这个邀请他们一家人赴宴的主家不是贾家的话,那真的会是非常完美的。
因着这一次的中秋佳节是林家搬迁到京城来了之后的第一个大节日,贾敏本来已经考虑自己办一个宴会或者去相熟的几个女眷府上聚一聚、庆祝一下的。
但是奈何贾家这边儿提前了好几天就开始一再来请,还说虽然这次邀约用的是宁国府的名义,但是隔壁荣国府的老太太、太太、姑娘、哥儿们届时也会一道儿参加,算是个合家团聚的意思。
他们礼数做得很足,提前了好几天来请,态度也很恳切,甚至还卖了惨——贾老太太这辈子一共生了两个儿子四个女儿,现在除了贾赦、贾政俩儿子之外,就只有贾敏这么一个最小的女儿还在世了。
可怜贾老太太一把年纪了,不但青年丧夫,中年丧女,还经历了老年丧孙。白发人送黑发人啥的这也太惨了,人老太太都这样了,贾敏身为她最小的亲生闺女,居然都不肯带着老公孩子来家里吃一顿团圆饭?
真是枉为人子啊!
就,真的,很无语,但也很无奈。
毕竟这个时代非常讲究孝道,当老子的就算把儿子当场打死都没有啥问题,但是做子女的但凡不顺着父母的意思,就是“忤逆”。
这可是大罪啊。
连皇帝都不敢犯的大罪,何况普通百姓呢。
惹不起,惹不起。
道理都懂,但是对于这种过于明显的“亲情绑架”,谁都开心不起来。
特别是贾敏,她上次在贾家被伤透了心之后,原本就已经看不上贾家那个做派了。
国公府又怎么样呢?
说实话,就算是那些个王府或者其他几家国公府也不是没有邀约,但是贾敏其实也都懒得去,都想了稳妥的理由搪塞了的。
只有贾家,那些寻常好用的搪塞推拒理由,还真的都不太好用上。
虽然她们上次去贾家的时候就已经闹得很不愉快,但是要真的如此直接下贾家的面子,现在这会子爽是爽了,但是过后却少不得要承受不少舆论压力。
特别是林如海这次回京刚刚好又升了官——还是那种连升六级的擢升,实在是太过于惹人注意,必须要加倍低调行事才行,不然分分钟被那些盯着他们家的红眼病们疯狂撕咬。
恨人有、笑人无,这在任何世道都是一样的道理,在这里自然也不例外。
相似小说推荐
-
你才是哑巴(钟昱) [BG同人] 《(综武侠同人)[综武侠]你才是哑巴》作者:钟昱【完结】晋江VIP2024-11-14完结总书评数:875 当前被收藏数...
-
江湖文学城(专业咸鱼) [BG同人] 《(综武侠同人)[综武侠]江湖文学城》作者:专业咸鱼【完结+番外】晋江2024-09-04完结总书评数:5404 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