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北有佳鱼)


害,废柴就废柴呗。
生而为废柴,我很,不对,我一点儿都不抱歉。
没有废柴,怎么能够凸显聪明人的厉害呢?
废柴的我,可以坐在路边儿给厉害的聪明人们喊“六六六”啊。
这些体力活就留给我干好啦,至于正事儿,那当然就要留给聪明人干了。
所以啊,便宜老爹您一定要好好加油哦!
莫郁目光炯炯地看着林如海,不但心里头在疯狂给林如海吹彩虹屁,嘴巴也没有闲着——这满嘴里说的都是些溢美之词,让林如海听着都尬得慌。
其实刚刚听见莫郁心声的时候,他就已经非常尴尬了。
这孩子实在是太过于聪慧,偏偏又低调得紧,愈发让人心疼了。
要不是这孩子体弱,林如海原本也想着督促他好好上进,将来也下场考一考科举的。
他有信心,自家这孩子如果真的要走科举之路,那肯定是比自己的成就还高。
奈何这孩子自小儿身体就弱,三岁之前那真是每天都病恹恹地,甚至差点儿一病不起,小命儿不保。
后来好不容易才救了回来,林如海便就发誓,从此定然不会再让这孩子难过一点儿。
既然都已经准备放养了,林如海肯定也就不再要求这要求那了。
至于什么科举考试?
孩子喜欢就去试试,当个消遣玩儿一玩儿也是好的,也能多认识点儿朋友嘛。
这孩子居然不用读书科举,直接就得了万岁爷的青眼,进了宫当差了,以后走个荫生入仕那也是妥妥地。
何况,这孩子的前途恐怕还不只一个荫生入仕这么简单。
荫生入仕虽然开局容易,但是后续升职也还是要一步步走的。
可以说,那么多荫生入仕的八旗子弟里头,最后能够位极人臣的并没有几个人。
很多人也就止步在六部了——比如他的二妻兄贾政,就是典型的这种情况。
这位二舅爷从十多年前就已经因为荫生入仕,成了一个工部主事,但是十年过去了,他也不过就是个工部员外郎,比一开始的时候勉强升了半级,也实在不算是蹉跎了岁月了。
是的,比贾政更加不行的人还多的是。
毕竟这个入仕的方式说白了就是“走后门”,是皇帝看着你们家祖上立过功的份儿上,施舍给你们这些不肖子孙一个差事。
做不做事不要紧,关键的是有面子。
这要是有了这么一个官职,哪怕是虚职呢,也能够出去吹一吹——“咱们爷们儿也是吃皇粮的人”,嘿,这话一说,那真是倍儿有面子。
很多纨绔子弟就是这么干的。
甚至连荫生入仕都不够资格,直接就用“捐”的。
贾蓉的那个官职就是这么来的。
什么“龙禁尉”,其实就是御前侍卫的一种嘛。
他们家默哥儿也是。
而且都还不用钱,是万岁爷亲封的。
这就明显能够分出高下来了。
开什么玩笑,万岁爷金口玉言,这简直是额外的恩典,要不是他们家默哥儿足够优秀,哪里能够有这么一番造化呢。
不愧是他们家的血脉,这能力就是强。
虽然林如海平素一贯都是很谦虚低调,但是此刻在自己家里,周围也并没有别人,他心中不免就有些飘了。
好在他的自制力也一贯强的可怕,这才很快就把飘远的思绪给拉扯了回来。
反正他们家默哥儿自有一番大造化,那自然也就不用他这个当父亲的操心了。
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原来这话说的居然是真的。
林如海兀自感叹了一番,这才总算是把莫郁刚刚那一番心声叠加口头的彩虹屁攻击的威力给稍微抵消了一点儿。
就,有时候,做一个神童的家长还真的挺无助的。
这个时候就好想念夫人贾敏哦。
有她在的话,好歹不会这么孤独无助吧……
行吧,这次的事儿,就还是交给他这老父亲来收尾好了。
林如海一边儿尴尬地牙痛,一边儿还是心情无比愉快地合计好了面圣的时候怎么跟康师傅回话。
就跟他们家默哥儿说的那样,不用怕,照实回复就完了。
他们父子俩搁这儿东想西想的,费了这么多心思,到头来还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万岁爷家的事儿,让万岁爷自个儿烦恼就好了。
特别是像默哥儿说的那样,万岁爷心里头其实早就有个章程了……这事儿从第一回默哥儿心声外放说了太子是会被废掉,将来是四阿哥继承皇位的时候就已经很明确了。
谁知道万岁爷在别的事儿上都是那么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偏偏在这个事儿上这么扭捏。
看起来,果然像是默哥儿说的那样——因为爱了。
万岁爷对太子真的是太过于偏宠了。
这种疼爱的程度,几乎跟自己对默哥儿差不多了。
但是这怎么可以呢。
默哥儿是他唯一的儿子,而且自小身体就不好,加上默哥儿那么好,那么聪明又那么善良,那么能干却从不居功,这么完美的孩子,怎么可能跟太子一样。
退一万步说,就算真的一样了,那也不能同样对待。
自己虽然是个官员,但是并没有肩负着天下啦,家国啦这些重要使命,跟做皇帝的肯定不能是同一个标准啊。
就连这样,自己还经常被同袍们念叨,不要太娇惯着孩子了。
他嘴上虽然连连答应,但是实际行动上却绝不改变——他自己的孩子,他乐意娇惯,怎么着?
有本事你们也弄一个这么聪明伶俐又懂事能干的孩子来呀。
那你们也可以这么宠着嘛,我老林肯定不会叽叽歪歪、指指点点的。
林如海脸上笑嘻嘻,心中MMP,好在他的心声并没有外放,加上表情控制十分完美,满朝文武并没有人发现这一点。
如今想到这也是人之常情,连万岁爷那么圣明的人也没有经受住考验,因为父子亲情而失去了平素的冷静理智,频频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决策出来,也实在是让人大伤脑筋了。
大约是跟着康师傅久了,林如海多少也有些受到了康师傅的影响,在废不废太子这件事儿上纠结了起来。
这也是为啥康师傅叫他回来问莫郁,他真的就老老实实地回来问莫郁的原因之一。
他其实也需要一个人跳出这个框框来给他一些局外人的客观、冷静、理智的意见。
毫无疑问,莫郁就是这个最合适的人选了。
而莫郁果然也没有让他失望,还真的给他提供了一个十分好的思路。
别人踢过来的皮球你不想接怎么办?
那当然是踢回去啦。
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刚刚他居然就没有想到呢。
哎,都怪万岁爷,真是把他们都给带到沟里去了。
林如海暗暗感叹了一番,就恢复了平静,他对莫郁的这个答案十分满意,甚至连自己都有新的领悟,这真是件非常难得的事儿了。
公事谈完,也差不到了吃饭的时间了。
贾敏早就已经准备了一席精致、美味的饭菜,就等着他们父子俩聊完了就开饭呢。
因着今儿有女眷,原本按着规矩,林如海和莫郁都该回避的。
但是贾敏和封氏都说这都是一家子亲戚,并不用如此拘礼,若是一定要如此讲究,那就生分了。
如此,夫人们再三请林如海和莫郁入席,委实有些盛情难却,却之不恭了,他们父子俩这才同意了。
于是大家齐聚一堂,倒是把个五月节弄成了个过年的意思。
原来这一天正是五月初二,虽然还没有到端午的正日子,但是既然林如海和莫郁还有封氏和小英莲都回来了,可不正好就可以弄成一个“接风宴”加“喜迎端午宴”二合一的宴席了?
这番巧思也唯有贾敏和小黛玉母女才能想得出来了。
看起来在京城的这两年,她们娘俩倒是愈发滋润了,心情一好了,身体也就好了。身体好了,心情更好,如此已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了。
眼看着贾敏和小黛玉两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面色红润,身体健康,眉梢眼角都透着一股子怡然自得的闲适之感,莫郁和林如海都感觉十分欣慰。
贾敏和小黛玉见到林如海父子虽然看着有些黑瘦,但并不见太多疲倦之色,反倒一个两个都神采奕奕,便也知道他们虽然在外头伴驾出巡,奔波劳碌,但也并没有十分辛苦,便就也高兴了起来。
至于封氏和甄英莲,因着一路上都是跟着林如海和莫郁的,都是当成自家老爷、哥儿看着的,自然也没有什么拘束。
如今到了京城也是一样,对着他们俩就更加没有什么紧张、局促了。
于是,这顿饭就在一中十分和谐轻松、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开始了。
林家是底蕴很深厚的世家大族,很多规矩都是刻在骨子里头的。
比如“食不言寝不语”,这是最基本的规矩。
所以,哪怕是“接风宴”和“端午宴”二合一的这种欢乐的宴会,席间也没有人说话。
对此,封氏和甄英莲也适应良好。
她们甄家之前原本也是阔过的,甄士隐虽然人不太靠谱,遇到事儿了就出家了事,但是有一说一,家产还是挺丰厚的。
甄英莲没有被拐卖之前,甄家还是有几个奴仆使唤,也是“太太”“姑娘”地做着的。
既然是这样的人家,那家教肯定也错不了的,所以,她们俩吃放的时候也是十分安静。
一时间,整个席面儿都安静的很,连咀嚼的声音都听不见,只偶尔听见些盘碗接触的声音。
莫郁一开始也习惯性地遵守着这个规矩,吃饭的时候就安安静静地吃饭,不怎么说话。
但是今儿不知道是不是刚刚跟林如海说话说得兴奋了,还是因为人多热闹,一时有些上头,莫郁便就首先开口,打破了沉默。
他轻咳了一声,成功吸引了在座众人的注意之后,就笑着起身,对着众人作了个揖道:
“老爷、太太、姨妈、姐姐们,恕我无礼,只因我有话要说,憋在心里不吐不快,这才斗胆打扰诸位用餐,且请恕罪,暂时听我一言。”
他这一弄,早把几个女眷都逗得哈哈大笑,林如海也颇有些忍俊不禁,却偏偏还要撑着佯装镇静,正色道:“既然这么着,那就说吧。我们都准了。”
贾敏、小黛玉、封氏和甄英莲也俱都笑着点了点头,小黛玉因笑得厉害,已经滚进了甄英莲的怀里,贾敏也跟封氏手拉手笑成一团,倒是让莫郁有点儿社死的意思了。
不过他的心理素质这两年也更强了一些——老实说,出去打工跟一只宅在家里就是不一样,至少这心理素质都跟康师傅那儿练习过了。
再遇到其他的场合,那简直就是没有什么难度啊好吧。
所以,他只微微一笑,就决定结束内耗,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反正今儿他的目的就是“彩衣娱亲”,博大家一笑那不是正好了吗。
见莫郁如此反应,众人笑得愈发厉害,但是莫郁却也完全不受影响,甚至还又轻咳了一声,十分正色地开始了他的演讲。
“今儿是封姨妈跟甄姐姐第一天到家,咱们这个‘食不言’的规矩是不是可以暂时先放一放,只要别含着一口饭或者一口汤说话就行吧?”
贾敏笑得已经接不上气,还是小黛玉挣扎着起来说了一句:
“既然这么着,那我就替老爷、太太、姨妈和甄姐姐说了,准了。”
莫郁傲然点头,然后款款坐下,一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意思。
众人笑得愈发开怀,也因此“破冰”成功,开始了跟寻常人家一样的边吃边聊的进程。
封氏夫人对此尤其有感触,觉得默哥儿这孩子真是懂事得让人爱到不行——估计是怕她们母女俩初来乍到感觉拘谨,这才搞了这么一出儿,就冲着这孩子的心,她们母女也肯定不会受啥委屈啊。
虽然她们家之前因为英莲的事儿搞得很是凄惨,特别是英莲自己被人拐走,反复发卖,吃了很多苦、受了不少罪,本来还担心人家看不起,现在看来,遇到了林家人,算是她们苦尽甘来,以后都是好日子了。
想到这里,封氏夫人的眼圈儿又红了,她女儿甄英莲在旁边儿也被她感染,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
把莫郁弄得愈发紧张了起来——当然,这紧张是他装出来的。
不夸张一点儿,怎么能够达到“彩衣娱亲”的目的呢。
虽然封氏和甄英莲跟他们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既然贾敏跟她们认了干亲,那这俩以后就是他跟小黛玉的姨妈和表姐了。
其实血缘不血缘的,也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了。
还是得看人。
有血缘的不一定就保险——不信你看贾府那一帮子人?
他们跟贾敏倒是有血缘的。
不过这血缘关系除了给贾敏带来伤害之外,还带来了什么呢?
一说起来就要拿之前没有把贾敏送进宫里头给康师傅做妃子而是下嫁给林如海做嫡妻说事儿。
主要是要强调他们贾家对贾敏有多好,多疼爱,甚至都不舍得让她进宫去为家族做贡献。
毕竟贾家的几个姑奶奶,她们的亲事那可都是有非常明确的政治目的的。
之前冷子兴跟贾雨村演说荣国府的时候就说过,荣国公夫人贾母跟已故荣国公贾代善一共有两个儿子、四个女儿。
让人惊诧的是,这六个孩子都是贾母一个人生的。
就问你牛不牛。
而且生这些孩子的时候,她还是荣国府的冢妇、实际当家人。
她的婆婆也是出自权贵大族世家的嫡出姑娘,管家的手段也是厉害的很。
而且她自己都说她刚刚嫁进来的时候是做的重孙子媳妇儿,也就是跟东府里头那位蓉大奶奶一样,是鄙视链的最底层。
从这个阶层爬到食物链的最顶层那可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
不说是个奇迹,也差不多了。
而且在“升职”的时候,甚至还兼顾了家庭,生了六个孩子,这怎么一算也得十来年的时间吧。
而荣国公贾代善死的早,说是连贾赦、贾政都记不清楚他的样子,那肯定是不到十岁的孩子。
所以说,贾母的这一生,从嫁给荣国公贾代善开始,就每年生一个孩子,一直生到贾代善死了,也是牛皮。
关键是这中间也没有耽误她管家、甚至她还成功坐稳了荣国公夫人的位置,不得不说,真是个人物。
现在就是这样的人物,你说她把最疼爱的小女儿远嫁姑苏,是为了这个小女儿的终身幸福,谁会相信?
毕竟这个时代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毕竟是那么远的地方,根本避免不了盲婚哑嫁的可能性。
可以说,贾敏就是为了家族的利益才远嫁姑苏的。
那个时候林家的世袭爵位已经无了,林如海虽然占着个列侯世子的虚名儿,但是身上根本什么爵位都没有,虽然说在读书,但是科举的事儿,只要一天没有考完,谁知道结果会如何呢?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事儿还少吗?
隔壁省的大才子、现在给小黛玉做西席的蒲松龄老先生不就是如此吗?
明明童子试、县试的时候都挺好的,还是头名来着,结果到了乡试的时候,一下子就翻车了。
而且还不只翻了一次,是一次又一次。
最后考了一辈子都没中,还是到了晚年康师傅给送了一个安慰奖,不过拿到没多久他人就过世了……
就,真的挺难的。
所以,贾敏跟林如海的这个婚姻在贾府看来就是豪赌,算是想要从勋贵武将世家往“书香门第”的文化人家庭转型的一大步尝试。
那个时候贾母早就已经掌权,整个荣国府都是她说了算的。所以,她应该是权衡了利弊之后,才给贾敏这个最小的女儿选择了这样的一门婚姻。
赌赢了,那她们贾家还能继续续航一代人,赌输了也没关系,就舍着一个小女儿,于家族来说,也不算太大的损失。
毕竟贾敏她们这一辈儿有足足四个姑娘呢。
贾敏是最小的一个,当然要进行尽量多的尝试啦。
她前面的三个姐姐,有嫁进亲王府做格格的,有嫁进其他两大家族做冢妇的,还有到外省大员做正房的,已经在联姻的路上走挺远的了。
那三个姑娘都是走的稳妥路线,到了贾敏这里,当然就可以豪赌一场了。
只不过贾敏运气好,最后居然赌赢了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嘿,大家五一快乐呀!
说好的肥壮的一章奉上,明天早点起来跟上章精修。

第173章 花会
贾敏一开始也对贾家心存幻想,认为自己应该跟姐姐们不一样,是被家里真心疼爱着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