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啊啊,过去的回忆开始疯狂攻击朕,朕好蓝瘦……
康师傅默默在心底哀嚎了两声,面上却还是维持着平静,实则已经开始在计算,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回京城了。
这南巡,他是真的快要巡不下去了。
他想回京城了。
不然的话,早晚要被这些人给气死。
是的,包括你,林默玉!
康师傅兀自在那儿碎碎念,差点儿原地发疯。
幸好这漫长的时刻很快就结束了。
赶在康师傅开口发飙之前,陈鹏年已经开口,婉拒了张友士要给他调理身体的建议,直接跟康师傅谏言道:
“多谢万岁爷体恤,微臣的身体微臣知道,一贯是如此,有劳张太医费心,微臣觉着并无什么大碍。比起这等小事儿,微臣有更重要的事儿想要奏报。”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啊,赶不上了,晚点儿来精修!
已修完,捂脸爬走。
陈鹏年这番话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那满屋子站着的本地官员们自不必说,就是康师傅也很是震惊了一把。
康师傅原本还想着跟陈鹏年客套两句,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这位来自湖南的老陈并不想跟他来虚的。
他是真的觉得自己的身体没有啥问题,一点儿都没有跟康师傅客气的意思。
是啊,毕竟按照历史上的记载,这位陈大人确实还能再活十八年,算起来比康师傅死的时间还晚一年呢。
当然鉴于他比康师傅小九岁,他活得岁数是肯定没有康师傅的大,但在这个时代也不算是太短命了。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虽然比不过人生七十古来稀,但也绝对不算是英年早逝了。
要知道林如海在原著里头只活到了四十几岁,还没满五十。
其他很多官员们也有不少英年早逝的。
这都不用一一说了,就连本来感觉会是养尊处优的阿哥们也有活得岁数小的——十三阿哥就是,到了最后也不过只活了四十四岁。
按理说十三阿哥的身体素质算是不错的,还是倒在了鹤膝风这种病上头——虽然在现代并不算是绝症,但是在古代这个医疗条件之下,那就是绝症了。
不知道现在太医院可有人研制出来这种病的特效疗法没有……反正相关的医疗文献莫郁早就已经提供给医学院了。
太医院一直都有人跟医学院那边儿互通有无,想来应该也已经研究到那边儿了吧?
想到这个,莫郁稍微放下点儿心。
其实要避免十三阿哥英年早逝的办法,果然还是要从根源上解决,直接让他避免患上这种病就行了。
那也就是说,让他别乱掺和“九子夺嫡”的事儿,老老实实地跟在他四哥后头就完事儿。
也就不要想着说给他四哥顶罪或者做活靶子什么的了。
这种事儿真的是费力不讨好的。
毕竟现在说了算的还是康师傅,那是一言不合就翻脸,再喜欢的儿子也能往死里头整的,十三阿哥这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了。
就算他四哥心疼他,等到他四哥登基之后各种补偿他,那又有啥用呢。
这孩子就是个实诚人,就算是亲亲四哥做了皇帝,他也还是兢兢业业、事必躬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果然这么玩儿命地工作,加上这个鹤膝风的旧疾折磨,十三阿哥在雍正八年就去世了,年仅四十四岁,比他四哥那个著名工作狂、劳模皇帝活得时间还短。
他四哥好歹还是活到五十七,虽然没有到六十,算是比他爹康师傅和他儿子乾小四都短命一大截儿的,但也不能算是太过于英年早逝了。
好歹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了不是。
至少比十三阿哥多活了十三年了。
兄弟情深,一路扶持着走到了最后,没想到做弟弟的居然比哥哥先走,可想而知,十三阿哥这一走,四大爷有多崩溃了。
十三阿哥是真的为了他四哥掏心掏肺,所以他的去世直接就把他四哥给弄得破了大防,伤心不已,好好的劳模竟然直接罢朝了好几天。
最后又是封这十三弟做铁帽子王,又是给他上了“贤”做谥号,还配享太庙,甚至还让他改回原名“胤祥”,不用跟其他兄弟那样为了避他这个“胤禛”的讳把“胤”字改成“允”字。
这可是整个大清王朝里头的独一份儿。
不得不说,四大爷要是对人好起来,那是真好,也怨不得十三阿哥对他掏心掏肺了。
这有点子算是“双向奔赴”了。
但是吧,莫郁还是想说,人都英年早逝了,这些生前死后名有啥用呢?
要是他的话,肯定会选择多活几年。
不说多了,哪怕多活个十年呢,也比这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强。
所以,十三阿哥你可真的要长点儿心啦,不然的话,真是太令人扼腕叹息了。
虽然你才十八岁,但是你只能再活二十五年啦,就问你怕不怕。
好吧,好像今儿说的是陈鹏年的事儿,怎么一不小心又走远了?
都怪十三阿哥,这存在感太强了点儿吧。
莫郁看着十三阿哥沉静英朗的侧脸,悄悄吐槽了一下自己的思维又过于发散了,赶紧默默地把自己已经飘远的思绪给拉了回来,这才发现人家陈鹏年已经进入了下一个环节了。
原来这位陈大人也是来告状的。
也对,就许阿山、噶礼之流来御前诬告他这种大清官,还不许他这种大清官来御前实名弹劾那些大贪官啦?
那必须可以啊。
而这位陈大人果然也是有备而来,他要弹劾的那些官员,的确都是榜上有名的贪腐之辈。
不但包括之前就倒了霉的山东巡抚赵世昌,还有江南江西总督阿山,至于噶礼,那是他倒牌子太快,倒是没有在这一次的弹劾之列。
但是没有关系,陈鹏年接触的大官儿们统共就那几个,平级的官员还有不少呢。
至于比他级别还低的,那倒是没有什么看头,就算贪得再多也肯定没有他们的上司多,不如打包跟他们的上官一起弹劾比较好。
于是,原本是要表现一下对臣子们身体健康关怀的康师傅,当场被迫又听了一场漫长的奏报——说实话,这位陈大人的做派,有点儿让他一秒钟梦回养心殿的感觉。
这不是跟上朝差不多了吗?
所以说,南巡也并不能少处理朝政啊!
还真的是清闲不了一点儿。
康师傅默默地在心中默哀了片刻,还是认真听起了陈鹏年的奏报。
莫郁也没闲着,陈鹏年弹劾一个人,他就召唤系统零零六给他推送这个人的生平。
顺便还要把这个人身上相关的瓜一起吃一遍——没有大瓜,也有小瓜,毕竟这可是江南地区的官员,谁还能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呢?
除了陈鹏年,大家每个人都有问题。
哦不对,就连陈鹏年本人,那也是有问题的。
之前阿山弹劾陈鹏年,其中的一条重要的“罪证”,就是这位陈鹏年陈大人,明明身为江宁知府,正儿八经的四品官,居然在已经关闭了的妓院旧址公然宣讲康师傅的圣谕。
本来么,这个事儿完全是可以朝着“有教无类”的大格局上头发散的。
奈何阿山十分会狡辩,也很擅长胡搅蛮缠,陈鹏年作为一个读书人、进士出身的官员又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风骨——大概就是,原本我以为万岁爷您老人家是懂我的,没有想到你也不懂,原来居然是个俗人,真是太让人伤心了。
自闭了。
行吧,那你爱怎么处置我就怎么处置我算了。
陈鹏年这么一摆烂,再加上阿山那边儿的火力太猛,最后的结局肯定就直接注定悲剧了。
陈鹏年被判了对康师傅这万岁爷大不敬的罪名,非常大逆不道,直接给发配了东北。
当然这一次老陈也没有真的去东北,又是康师傅出手把他给救了。
不过这种事儿,可一可二不可再三,要不是陈鹏年的运气好,他肯定早就已经死在了东北的苦寒之地了。
至于为啥张友士诊断他只能活个五六年,最后居然却又能够活个二十来年,想来也是因为康师傅持续给了他一些不错的机会,让他心情舒畅之余,生活条件也有显著的提高,这才能够安然度过了后面的岁月吧。
这么一想,康师傅他人还怪好的呢。
莫郁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完全没有注意到现场众人的神色变化。
事实上,就算他注意到了也完全不会想到这是因为众人能够听见他心声的关系。
毕竟,这种匪夷所思的事儿,岂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到的?
饶是莫郁自诩自己是个脑洞大开的现代青年,也没有想到那里去。
至于这中间有没有系统零零六贡献的力量,那就不为人知了。
总之,莫郁继续着无知者无畏的快乐吐槽生涯,再一次让所有人都见识到了他的与众不同和厉害之处。
这厉害并不仅仅限于他知晓那么多“过去未来事”,更在于康师傅这个万岁爷对他的无限宠溺与包容。
只要是有过几年从政经验的大人们都知道,他们家这位万岁爷,那可不是一般的爱记仇,虽然说不一定马上就报复,但是以后万一你什么时候惹到了他,他会一样一样地把过去关于你所有的毛病都给罗列出来,搞一场大清算。
对此,太子胤礽表示,他很有经验……
所以,众人在惊叹他们家万岁爷居然转了性,对待一个臣子的儿子如此宽容、溺爱——说实话,这都要赶上太子小时候的待遇了,不由得人不心惊。
但是同时也有人暗暗担忧,这万岁爷不会也像对待太子那样对待这位小林大人吧?
不好说。
希望不会吧。
在众人的忐忑之中,康师傅收下了陈鹏年的弹劾奏折,之后果然又以雷霆手段处置了包括赵世昌、阿山在内的诸多涉案官员。
一时间,南巡沿途的官员们人人自危、俱都吓破了胆子、夹起尾巴做人。
这个时候,张鹏翮、林如海等人又开始劝谏康师傅,不能一味严惩,也该刚柔并济、体现一下圣恩浩荡。
对此,康师傅也从善如流,反正他本来就是心软那一挂的,这种建议可以说是正中下怀。
于是接下来的南巡之旅也就十分顺利了。
莫郁跟林如海忙活完了这几天的伴驾差事,又借着康师傅返程路过姑苏的时候把封氏和甄英莲母女接着,一起北上回京。
没想到刚一进京,就遇到了一件一言难尽的事儿。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大家,再次晚归,呜呜呜,等下精修。捂脸爬走。
且说莫郁跟着林如海带着封氏和甄英莲母女回京,原本是要直接回到林家宅子的。
未料到刚拐到他们家门口的那条街道上,就遇到有人当街拦路。
莫郁本来在马车上昏昏欲睡,这猛然一个急刹,倒是把他给弄得一下就清醒了。
林如海早已经命人前去查看,原来却是个熟人。
那许久未见的薛蟠不知道什么时候跑来他们家门口儿来闹事了。
说是闹事儿,也不准确,其实他自己是觉得有正经差事的。
他现在已经改名叫贾磐。
是宁国府的现任老太爷贾敬亲自帮他改的。
上次这小子被薛家扫地出门的现场,莫郁跟林如海等人都在,真是什么时候想起来都觉得薛家果然不愧是薛家,“真假少爷”这种事儿都能在亲戚家里闹腾起来——都还不是本家亲戚,而是自家媳妇儿的婆家……
就冲着拐了这么两道弯儿的关系,也不该这么闹腾。
不过想到这孩子的身世,却又觉得好像这么闹腾也情有可原——谁叫四大家族联姻已久,哪怕不联姻,也能七拐八拐地产生点儿联系呢。
果然不管什么时候都感觉,薛家的假少爷居然会是贾家的私生子这种事儿,实在是太过于炸裂,属于是连小说都不敢这么写的程度……
薛蟠既然不是薛家的儿子,那就不能再姓薛了。
而在贾家的话,他的这一辈儿原本应该是取王字边儿的名字,比如贾珍、贾琏、贾珠等。
但是吧,薛蟠他又不是贾家正儿八经的子弟,乃是个不明来路的私生子,这就不好给他一个王字边儿的名字了。
别说贾珍等人觉得膈应,便就是贾敬自己也不可能带头搞自家人的心态。
好在这位敬大老爷是个妙人儿——字面意义上的那种。
人家好歹也是正经科举出身,不是如贾赦、贾政这俩堂兄弟那样的人渣败家子或者寻常庸人。
所以说在文化素养方面还是很有保证的。
既然不能叫“玉”那就干脆叫个石头吧(?),就,意外地脑筋很是灵活的一个老爷子的感觉。
偏巧有个字儿就很满足现下这个情形——“磐”,既跟他原来的那个“蟠”字儿同音,又暗含了石头的意思。
玉石、玉石,玉也不是石头吗?
而且这个“磐”字儿,还有大而坚固的意思,做人名儿的话,还有着挺吉利的寓意呢,真是太合适了。
贾敬十分满意自己的这个急中生智,便也就把这个喜悦分享给了所有人。
可惜,他倒是满意了,别人对此却一点儿感觉都没有。
甚至觉得非常尴尬。
首先,这薛蟠,哦,现在叫贾磐了,原是薛家的嫡子,就算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在金陵的时候也算是在上流圈子里头混过的。
虽然后来闹出来什么真假嫡子的事儿,让他由薛家的嫡子变成了贾家的旁支私生子,但也搁不住他的那个主要配角光环的力量……大概就是那种想要无视很难,但是要说是要真心交好,也绝对不能够的那种。
为啥不能无视呢?
除开他那个炸裂的身份之外,还有个原因,就是,每当大家觉得这小子从此应该查无此人,从他们眼前消失的时候,他一定会跳出来,给大家一个“惊喜”。
这还是后来莫郁渐渐参悟出来的。
想想这个逻辑也是很好理解的,这薛大傻子其实是原著里头非常重要的配角。
可以说,他的形象和人生发展轨迹,正好是四大家族走向衰落到彻底完蛋的真实写照。
四大家族鼎盛时期那是何等地风光,可以说是在整个金陵省横着走。
连一个普通的知府衙门的门子都能随时从身上搞出来一张给四大家族歌功颂德的“护身符”来。
什么“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龙王来找金陵王”啦,“丰年好大雪”,“阿房宫都装不下一个史”※啦。
总之,寥寥数语就生动形象地描述出了金陵城四大家族泼天的权势和富贵。
薛家就是那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啦,跟其他三家的暗含权势的气派相比,薛家主打一个有钱。
毕竟是皇商嘛,有钱是很正常的。
但是只是有钱,除了有钱之外一无是处就不太正常了。
因为过于热衷于赚钱,不注重子女教育和资源积累,薛家终于变成了四大家族里头最先倒牌子的一个。
原著里薛蟠的表现就是这一点最明显的体现了——哪怕贾家的子弟再不堪,好歹也是粗通文墨的。
就不说贾珠这种科举好苗子了。
哪怕是贾珍、贾琏这种在读书方面名不见经传的,也能识文断字,应付寻常的人情世故和各种差事。
但是到了薛蟠这里,他却是连家里头的生意都不会打理,至于什么识文断字、诗词歌赋那是想都不用想的。
这个原著里头也有不少篇幅介绍。
比如那个著名的、狗屁不通、无耻下流的“哼哼文”,就是他薛大爷的杰作。
这么样的一个人,偏偏却是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唯一的继承人。
他的才能本事不说比贾珠等人了,便就是个普通人都比不上。
更别说他还有个十分出色的妹妹薛宝钗了。
但其实人家曹老反话正说,明褒暗贬,对这位宝姑娘的真实评价也不怎么样。
这本身就很是讽刺了。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薛家一无是处,不管是看上去很是不堪的嫡子薛蟠,还是看上去还挺好的嫡女薛宝钗,都不怎么行。
这种情况在整个四大家族其实也都是适用的。
这个时候就能够看出来原作者的功力了。
再一次在系统零零六那里重温了原著之后,莫郁也是再一次忍不住感叹这可真是一部经典名著。
这短短八十章原著里头的信息量,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中间又有各种隐喻、反讽,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无怪乎在后世专门发展出来一门学科,用来研究其中的奥秘了。
当然感叹归感叹,敬佩归敬佩,这也并不耽误莫郁吃瓜看戏。
相似小说推荐
-
你才是哑巴(钟昱) [BG同人] 《(综武侠同人)[综武侠]你才是哑巴》作者:钟昱【完结】晋江VIP2024-11-14完结总书评数:875 当前被收藏数...
-
江湖文学城(专业咸鱼) [BG同人] 《(综武侠同人)[综武侠]江湖文学城》作者:专业咸鱼【完结+番外】晋江2024-09-04完结总书评数:5404 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