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鸣的目光落在唐宝儿的身上,她穿着一件白色的长袖毛衣,往日里绑成辫子的头发披在肩膀上,大概是病着,脸色也不如往常红润,带着病气的苍白。
“噢,那你下午能帮我看着点宝儿不?她病了,但我生产队里抽不开身,不好请假……”姚秋月开学那段时间正是农忙的时候,他一走就是几天,现在刚回来就又要请假,队里的人难免有些怨言。
成鸣正求之不得,自然一口就答应下来了。
唐实出门后,唐宝儿晕晕沉沉的,很快就睡着了。
她睡觉的时候,成鸣就在旁边坐着。
宝儿睡觉的时候很乖,像一个白净的糯米团子,成鸣想起来他第一次看见她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宝儿还是个尚在襁褓的小婴儿,一转眼都长成七八岁的小姑娘了。
他动手把被子给她往上盖了点。
唐宝儿睡醒时发现成鸣还在旁边坐着,有些不好意思,“成鸣哥哥,你还在啊?”
“嗯。”
说着,她感觉脸上黏嗒嗒的,她伸手摸了一把,这突然来的水渍让唐宝儿怔了一下,意识到这是她流的口水,唐宝儿尴尬得真想把头埋进地里。
她记得她以前睡觉不流口水的。
成鸣被她的模样逗得忍不住笑了下,“饿了吗?四叔说灶上给你留了粥,我端过来喂你。”
“好啊,麻烦成鸣哥哥了,你帮我端过来我自己吃就可以了。”
粥熬得火候正合适,成鸣坚持要喂她,唐宝儿也就随他了,他喂一口她就张嘴吃一口。
成鸣摸了下她额头的温度,已经不烫了,“宝儿,去首都好玩吗?”
“好玩,首都人可多了,有数不清的人,数不清的自行车,原来大城市是这样的。”
“那你给我讲讲首都的趣事。”
“好啊!”唐宝儿睡一觉醒来精神已经好多了。
成鸣看见唐宝儿眉眼带笑,绘声绘色的给他形容首都的景象,也不由自主的被她感染,脸上带了愉悦的笑意。
唐实下工回来时,发现家里还有去年剩下的红薯,还没发芽,再不吃估计就要坏了,就洗干净了削了皮,切成块了丢进瓦罐里煮。
想起来什么,他又到菜地里掰回来半块姜,切片了丢进瓦罐里一起。
煮了半个多小时,他用筷子插了一下那红薯,红薯的瓤已经熟得快要化开了,红薯汤已经熬得浓稠软糯,唐实想起来往日宝儿最喜欢吃甜的东西,就往里放了红糖,尝了尝味道合适了,才把红薯汤倒进两个碗里。
铺面而来的生姜味道呛得唐宝儿咳了两声,“爹,这味道好奇怪啊。”
唐实瞥她一眼,“哪怪了,给你多放点姜驱驱寒,病早点好了赶紧去上学,千万别落下功课了。”
提到上学,唐宝儿想起来今天本来是要上学的,但是她发烧了就只能请假待在家里,也不知道今天学校里老师们讲了什么。
她现在也不嫌弃这红薯汤的味道怪了,接过勺子就吃了起来,味蕾有种火辣辣的感觉,刚喝有点奇怪,但喝上几口竟然还蛮好喝的,甜丝丝的带着点辣味,红薯很软糯。
唐宝儿吃完了红薯,又咕咚咕咚的把剩下的红薯汤喝了,感觉嘴巴辣辣的,但浑身都暖和了,她感觉自己现在就能去上学。
“爹,我给这个红薯汤起了个名字!”唐宝儿激动的说道。
“什么名字?”
“就叫它,怪味红薯汤吧!”
孩子稚嫩激动的话音逗得唐实忍不住笑出了声,险些笑得被自己的口水呛到。
惊蛰前后,气温升高,细雨滋润之下,万物萌发,这个时候春笋也悄悄的冒尖了,正是到了采挖春笋的最佳季节。
春笋在夜里生长,必须得赶早去山里挖,不然吃了可就被人挖光了,天还没亮,唐宝儿就从床上爬了起来。
晓巧还有成和早就在院子里等着她了,手里还提着篮子还有挖笋的工具。
晓巧今年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等今年六月份就要参加小升初考试,晓巧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她成绩一般般,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初中。
“咱们走吧。”
于是三人就踏着晨雾上了绿桂山,他们来的时间还算早,山上也没碰到几个人,树叶上的露水滑落滴在脖子处,冻得唐宝儿打了个激灵,看到不远处的一丛矮竹子,已经有竹笋冒了出来,她大喜过望。
上前用手将竹笋掰了捡进竹篮里,数了数一共有十几根,这个成果让她颇为满意,又弯腰去找其他的竹笋。
等天亮的时候,三个孩子已经各自装了满满的一篮竹笋回家了,这可让村子里的其他小孩羡慕不已。
唐宝儿回家时,她爹唐实已经将早饭给做好了,蒸红薯和绿豆稀饭,唐宝儿还要赶早去上学,就先去吃早饭了。
红薯产量高,常年都是庄稼人的主食之一,唐宝儿也很喜欢吃红薯,每次做饭的时候,唐实就洗几个红薯放到锅上蒸一蒸,等做完饭也蒸熟了。
香甜可口,绵软细腻,含在嘴里浓郁的香味让人惊叹,尤其是吃到好吃的红薯,味道简直是一绝。
吃完了一个红薯,唐宝儿又咕噜咕噜把绿豆稀饭给喝了,嘴一抹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爹,我上学去了。”
“行,刚吃饱慢点跑。”唐实叮嘱了一句。
“知道了。”唐宝儿嘴上答应道,黄色的人影已经在墙根处消失了。
唐实在院子里打了一盆水,把竹笋剥去外壳洗干净了,就倒进大锅里烧滚了,再捞出来放到井水里浸泡一日,这样竹笋的苦味就会被去除了,晚上再回来用猪油炒,又嫩又脆,唐宝儿都能就着竹笋吃两碗米饭。
唐宝儿在回到绿水村的三个月后,收到了江弦从首都寄来的第一封信。
唐宝儿用火柴把煤油灯点亮,灯光照亮了屋子,她现在已经不跟她爹娘住同一个屋了。
年前的时候她爹娘把北屋的另一间房间给收拾了出来,找木匠做了一张床和书桌,姚秋月还腾了一只箱子专门给她放各种春夏秋冬的衣服,唐实简单的钉了个书架让唐宝儿放连环画和小人书。
书桌前垂挂着一个简易的贝壳风铃,风吹过时会发出叮叮铛铛的声音,摆着一盏老式的煤油灯,但唐宝儿也不常点,她晚上要看书的时候就到唐实姚秋月那屋上去,墙上贴着她自己画的各种颜色的手工画,姚秋月还专门给她买了粉色的床单被套,有种简单温馨的感觉。
唐宝儿看着上面贴着一枚精美的邮票的信封,这还是她第一次收到别人寄给她的信,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新奇感。
她把信封拆开,展开信纸,江弦在信里问她是否已经回到家了,生活上有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向他倾诉,他在信里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生活日常,并问她能否也给他分享一下她的日常经历。
江弦的字很好看,内藏锋锐,大气磅礴,有一种笔墨飞舞、一气呵成的气势。
唐宝儿从抽屉里找出一张白纸,并且提笔开始给他回信。
“江弦哥哥:
你好,我已经收到你的来信,我已经回到家了,并且开始了我在绿水村小学的第二个学期,已经入夏,我每天除了上学外,还会跟我的堂哥堂姐们到山里挖美味的野菜,还有找各种好吃的野果子、甜草根,下河里捞了小鱼烤着吃,我娘去上大学后,家里只剩下我跟我爹两个人,但日子并没有很冷清,我前几天给我爹烤土豆吃,但是没有烤熟,差点给他“毒”倒了,我爹说我是他的黑心棉,他说完后自己都笑了。
唐宝儿于1978年夏”
写完信后,唐宝儿郑重其事的将信纸给叠得整整齐齐,装进一个新的信封里,并且贴上邮票寄了出去。
第35章 世事变了
唐宝儿的信寄出去没多久,便发生了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上头下了通知,农村要搞生产责任制了!“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整个绿水村都处在一种忙乱的激动之中,村里所有的土地按川、山、地、坝地和阳、背、远、近分别用绳索测量后进行了分类分级,每户人家派出一个代表来抓号,唐实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闺女,唐宝儿运气向来不错,纸团打开的瞬间,周围人都吸了口气,这手气也太好了,这可是他们村集体里最好的一块地!
芦花溪公社的牌子也被摘下来了,挂上了“芦花溪镇”的牌子。
上头还下了通知,把各种阶级的帽子都摘掉了,从今以后他们的子女入学招工全部都不再受任何影响,黑市也合法了,一夜之间不少新奇的货品涌上了集市,还有人搞起了长途贩运。
这可把唐实高兴坏了,他一直想做点什么营生,现在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干了。
唐实倒腾起了棉花生意,短短一个月就挣了三百多块钱,唐实邀请过唐老三一起入伙干,但唐老三觉得自己倒腾不来那些个生意,他也不敢,生怕哪天政策又变了,一个投机倒把的罪名扣下来那可不是小事,但卖力气可以,于是在农忙之外,他就到县里的基建工地学起了工匠活,帮人盖房子,这世事变了不一样了,人勤快就能挣钱,人懒?那你就穷着吧!
时值六月,天气已经明晃晃的热了起来,她今天穿了件嫩绿色的短袖,下身搭着一条粉紫条纹相间的裤子,头发扎成高马尾后编成了一条粗辫子,还在马尾的根部绑了一个橙色的蝴蝶结,看起来活泼又轻便利落。
从小到大唐宝儿的头发都是姚秋月给她梳的,刚从北京回来那阵子,唐宝儿每天的发型跟难民没什么区别,也就是经过这段时间的练习,唐实从刚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已经会给闺女扎辫子了。
最后一节课是体育课,放学铃刚响,天空像是一张洁白的幕布被人倾倒了一大瓶黑色的墨水,暴雨很快就落了下来,挡住了学生们放学回家的路。
有学生带了塑料布,其实就是化肥袋子的里边那一层防水的布,乡下人买了化肥,那装化肥的袋子可舍不得丢,里边的塑料内层用来当防水雨衣,外面的麻袋就用来装粮食,那塑料布往身上一披,这样就不会被雨淋湿了,也有离家近的,根本不怕,埋头冲进了雨里,权当是洗了个凉水澡。
唐宝儿教室前徘徊踌躇,这雨倒是让她犯了难——她今天穿了双新鞋。
这鞋是她爹给她买的,是一双方口的小皮鞋,鞋扣是铝制的,做工非常的精致漂亮,唐宝儿是今天第一次穿,没想到就碰上了大雨,这鞋子不能沾水,要是泡了水就完了。
“宝儿,走吧,我送你回家。”同桌罗苗苗撑着把伞站在雨里叫她。
唐宝儿摇了摇头,站在台阶上看向脚下的泥泞,“苗苗,我等雨停了再回去,你先走吧。”
罗苗苗听到她这样说,只好点了点头,“好吧。”
吴春红刚往身上披上塑料布,看到唐宝儿脚上的鞋子,不屑的从鼻孔里哼了声,今天早上她就发现唐宝儿穿了双新皮鞋,一看就不便宜,县里边都没有卖,那唐老四对这个捡来的野种可真好,活该,谁让她穿新鞋嘚瑟,看她怎么回去。
刚过几分钟,学校里的人都走得七七八八了,雨丝被风吹到走廊下,唐宝儿打了个喷嚏,缩了缩脖子。
等了好一会,她看着雨慢慢小了,才小心翼翼的把鞋子从脚上脱下来,用纸包着了护在怀里。
刚想走进雨里,就看见有人撑了一把大黑伞走过来,不是她爹又是谁?
“爹!”唐宝儿激动的喊道。
“你不是去卖棉花了吗?”唐宝儿惊讶道,没想到唐实会来接她。
“想着下雨了,你今天出门时又没带雨伞,就赶紧回来了。”事实上,唐实为了回来接他闺女,冒雨骑了几里地的车才赶回来的,路上也来不及撑伞,就披着一块塑料布,满脸都是雨水。
唐实看着闺女光着的脚,知道她肯定不愿意穿着这个鞋泡水,将雨伞递给她,在她面前蹲下身来,“走吧,爹背你回去。”
唐宝儿看到唐实脸上不断滴落的雨水,知道她爹肯定是冒着刚才的大暴雨赶回来的,眼睛有些酸涩,“爹,我等雨停了再回去也可以的,还要你大老远跑回来接我。”
唐宝儿将鞋穿上后,就爬到了唐实的背上,她爹的背很宽阔,每一步都迈得很沉稳,踩过一个个泥泞和水坑。
扑面而来的雨丝让她的视线变得模糊起来,唐宝儿心里有了一个想法,她觉得这不是泥泞和水坑,而是生活的坎坷。
但是因为有她爹在,她不必惧怕任何前方的坎坷。
回到家时,唐实都湿透了,但唐宝儿却没沾到一点雨水。
唐实换上一身干衣服,父女俩就到厨房准备做晚饭了。
照例是唐实做饭,唐宝儿烧火,火光把孩子的脸映得红红的。
他早上出门时买了排骨,家里还有冬瓜和茄子,就做了个酱烧茄子、椒盐排骨还有清热解暑的冬瓜汤,做完饭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唐实就在屋里点了煤油灯,唐宝儿端着两碗米饭,唐实端菜,父女二人就开始吃饭了。
“尝尝排骨。”唐实给孩子的碗里夹了一块排骨。
“唔,好好吃。”唐宝儿刚吃第一口,就被这椒盐排骨的味道惊艳到了,表皮香脆,鲜香脱骨,满嘴肉香太满足了,唐宝儿幸福的说道,“比国营食堂大厨烧的排骨还要好吃,我觉得爹可以去开饭店了!还有茄子也好好吃,酱香味很浓,冬瓜汤特别清甜。”
看到孩子喜欢吃他做的饭,唐实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忍不住笑道,“好吃就多吃点。”
唐宝儿吃完了一整碗米饭,肚子饱饱的。
吃过晚饭后,唐实收拾了碗筷去洗,他洗碗时,唐宝儿就在旁边帮忙过水,父女俩齐心协力,很快就把碗给刷干净了。
唐实从炕桌下拿出记账本,盘算着这一批的化纤棉全部卖出去能挣多少钱,另外他想要进一批服装回来芦花溪镇上出售,这需要多少的进货价成本。
厨房里传来一阵响动,唐实忍不住眉头一跳。
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后,他看见他细小的闺女推开门,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糖水走了进来。
“爹,你今天淋雨了,我照着你上次做怪味红薯汤的方法,给你煮了红薯汤,你快趁热喝了。”唐宝儿将红薯汤端到他面前的炕桌上,目光希冀的看着他。
在端过来之前,唐宝儿就先自己试过了,味道虽然比不上她爹做的,但这是好喝的。
“小丫头,还知道心疼你爹了。”唐实摸了摸孩子的脑袋,将闺女抱到炕上坐着,“明天还要上学呢,你这大晚上的不睡觉。”
这点雨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闺女心疼自己,唐实心里还是感觉很熨帖的。
他端起那碗红薯汤喝了口,甜味刚刚好,红薯也熟了,姜味可以接受,唐实又让孩子喝了两口,才把那碗红薯汤喝光了。
“才九点半,晚点再睡,我明天也能起来的,爹,你打算卖衣服吗?”
现在各种贸易放开了,唐实就想办法给孩子买了块电子表,表盘上边还有唐老鸭的图案,唐宝儿是小学里第一个有手表的人,这可把班上的同学羡慕坏了。
唐宝儿看到他桌上的笔记本,不由得睁大了眼睛。
唐实点头,“对,是有这个想法。”
“是要到S市进货吗?”唐宝儿问,她知道她爹就是去S市进货回来的化纤棉。
“对,打算把现在的棉花卖完了就去S市进货,这一次不进棉花了,打算进一批涤纶面料的衣服回来卖。”S市是X省的省会城市,四通八达,各种货物不仅丰富还便宜。
“爹,等到时候我就放暑假了,你一定要带上我一起,我也想去陪你进货卖衣服。”唐宝儿的眼里闪着兴奋的光。
“行,到时候爹就带上咱们宝儿一起,但你可得答应爹,马上就到期末考试,要好好考。”他刮了刮孩子的鼻梁,其实出门在外带着孩子不太方便,但唐实还是答应了下来。
“放心吧,我一定考个全班第一。”唐宝儿自信满满的说道。
“也不用考第一……发挥出正常水平就好了。”唐实咳了两声说道,他也不愿意给孩子太大压力。
“好嘞。”唐宝儿笑,她的正常水平就是全班第一。
虽然跟自己老是不对付的吴春红也挺厉害的,她就像是对各种知识点都熟记于心的感觉,什么都会,但她却经常会在一些开拓思维能力的题目上出现问题,非常的不稳定。
但唐宝儿每次考试就很稳定,她从上学开始,每次考试就都是年级第一。
第36章 粉色珊瑚手链
唐宝儿六月份再次收到了江弦寄来的信,除了一页信纸外,她还收到了江弦给她寄过来的一件小礼物,一张落叶做成的小卡片还有一条粉色珊瑚的手链。
相似小说推荐
-
明知故婚(姜之鱼) [现代情感] 《明知故婚》作者:姜之鱼【完结】晋江VIP2025-1-4完结章均点击数:18122 总书评数:17618当前被收藏...
-
穿越abo世界,我成万人迷了!(霍香) [穿越重生] 《穿越abo世界,我成万人迷了!》作者:霍香【完结+番外】晋江VIP2025-1-1完结总书评数:521 当前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