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蓁忙了一天,肚子也饿了,等把肉吃完,就多吃了些白菜萝卜,最后下了手擀面,拌着麻酱吃完,整个人舒服极了。
陆云蓁道:“今儿生意是好,我倒盼着多下几日雪了。”
这个月分的银子的确不太多,九月底开业,上个月崔如英拿了六十两,是还有些钱,但得留着置办东西和买羊,这钱还是大头。
崔如英道:“我看都得等位子,今年天冷,估计得到四五月份天热了吃这个的才少了。”
到时再卖什么,就得想别的主意了,总不能还卖锅子。到时候热,谁能受得了吃锅子,不过烤串这东西,各家都会做,买些肉有炉子,烤就是了。
这会儿也想不出来,崔如英九专心吃饭了,她投了一百两,眼看也要回本了。
如今庄子还没买,她手里已经攒了好些银子啦。
第一百零八章 宅子
九十两个月,崔如英分到手的酥饴斋利润有七百六十两,再加上八月的七百二十两、这两个月小火炉的利润七十两,抛去投进的一百两本钱,崔如英总共存了一千四百五十两银子了。
对她来说,这已经是很大一笔钱了,一千多两银子,偶尔想起自己有这么钱,崔如英都会忍不住笑。
不过听陆云蓁说,这么多钱,在京郊只能买一个四十多亩的庄子,再大就不成了。
四十亩的庄子,乍一听是挺大,不过听说这只能算作小庄子,大的有大几十亩、上百亩的,更是得花好些银子。
崔如英那会儿听完忍不住叹气,她的确有些小钱,不过呀,跟真正有钱的人比起来还差得远呢。
陆云蓁那时看她神色,还安慰道:“也很好了,先买小的,以后再买大的,你才多大。”
没个家世,这个年岁能有这么多钱,已是不易。
崔如英想想,也是,她才几岁,马上就有一座庄子了,这要是等到十几岁,怕是得有十几间庄子铺子,那得多少银子。
陆云蓁这些日子一直留意着合适的庄子,也看了两个,不过不大好。
崔如英不急,因为下个月还有分成到账,没准到时能多买十亩地。这涮肉铺子眼见生意稳当了,度过最难的开头,后头就是数钱。
她现在比较着急的是另外一件大事,崔家该买宅子了。
在侯府住着是不错,可总归不是自己家,都快过年了,家里的宅子现在还没着落呢。
这两个月包子铺的生意不错,包子这饭食春冬皆宜,冬日南街那边,早晨上工的都爱吃刚出锅的热热乎乎的包子,包子铺里面暖和,包子馅儿样式多,又有汤和酒水,所以尽管天冷,客人也不见少。
上个月利润六十三两,上上个月五十九两,再加上许娘子拿的月钱赏钱,和崔大山私下接木工活赚的,如今家里已经有二百四十多两存银了。
十一月份的利润还没算,想来不会少。
钱有了,宅子却没看,崔如英都着急。
看宅子自是不可能看上一间就定下来,这个时代也没新宅子,都是旧的,大体都有些毛病,想买一间合心意的,得花好些功夫,所以如今得抓紧看宅子了。
二百多两是不少,但拿来买宅子也不算多,若是在崔家现在住的巷子里,能买一间好大的,不过想离铺子近,就得仔细挑挑选选。
明后两日不上课,崔如英本来是打算今天回去的,但是下了雪,路又不好走,只能明日再说了。
京城偏南,天不是那么冷,雪也不会留太久。下雪之后,各家各户都会出来扫雪,大街上也有人扫的,相比不下雪的日子,也就天气冷一点。
屋里暖和,崔如英尽量不去想明天顶着寒风回家的事。
陆云蓁也不再说铺子的事了,她跟崔如英待在一起自在,什么都会说两句,再加上相处得久,情分更深厚,也关心起崔如英家里的事了。
她记得从前崔如英说过家里要买宅子,这都快腊月了,也没听见什么消息,便顺口提起,“你家宅子看的怎么样了,可定下了?”
崔如英摇了摇头,“还没呢,这都还没开始看呢,我是想着回家看看。”
崔大山忙,没那个功夫,而且若她不提根本想不起来,许娘子又在侯府,每日也就能出去两个时辰,本来还累呢,不可能还去看铺子。
这事儿只能她催着崔大山去办。
陆云蓁问道:“要买多少钱的宅子,家里现在有多少呢。”
她还说过崔如英,别往家里搭太多银子,就算家里兄弟姊妹亲近也不成,崔如英是女子,这上头就是容易吃亏的。
崔如英慢吞吞道:“若是能算上这个月的利润,再把现在家里住的的宅子卖了,能有三百五十两,我这边还能再出点儿。”
这比当初崔如英估计的还多点,因为铺子生意好了不少。
她出肯定是出小头,一百两顶天了。
陆云蓁点了点头,道:“我可以帮忙留意着,你那头也看看,两边准备还能快一点。对了,你们是不是放假了?”
陆云蓁要理会一堆杂事,也没办法留意崔如英何时上课,何时下课,只是大体记着明日好像不上课。
崔如英点了点头,突然想到,小火炉在城东,离城南也近,她道:“三夫人,不然你一会儿把我送回家吧,还省着我明日自己走回去。”
陆云蓁笑了笑,她倒乐意崔如英不跟她客气。
唯一不好的是在小火炉,没在酥饴斋,不过吃过饭后,陆云蓁还是让车夫绕了一圈儿,到酥饴斋看了看。铺子果然还有没卖完的点心,陆云蓁让伙计包了了两斤,然后把崔如英给送回崔家。
回府之后又和许娘子说了一声,省着她担心。
崔大山他们还没回家,崔如英站在巷子里看了会儿,下雪后巷子很热闹,天黑之后有雪光,不少孩童在外打雪仗。
家里就她一个,崔如英先把炉子点上,又去鸡圈喂鸡捡了鸡蛋。
入冬之后崔大山把鸡圈又加了些木头,里面不算太冷,鸡们在里面安逸得很。
做完这些,崔如英又烧了一大锅水,等到亥时,崔大山他们才回来。
崔大山在后头走,四郎五郎在前面跑。
都穿着棉衣,看着圆滚滚的,跟粽子似的,闹的时候还跌了两个跟头,身上都沾着雪,不过也不嫌冷,翻身爬起来继续跑,看得崔大山不住喊不许闹。
可俩孩子早玩儿疯了,恨不得往雪地里扎。
崔大山也没办法追,他还推着六丫呢,六丫她是裹得最多的,年纪小生怕她冻着。
这会儿时辰已经不早了,各家各户都睡下了,屋舍黑漆漆的,只有雪光下能看得清。
雪夜无比寂静,地上是乱七八糟的脚印,寒风吹过雪地,有簌簌的响声。
二丫一进巷子,远远看见崔家有暖和的橘光,高兴地跳着脚道:“爹,你看!准是如英回来了!”
二丫说话的时候,嘴里吐出一团白气,崔大山乐呵呵的,“是呀,你妹妹回来了。”
他也就高兴了一会儿,就皱着眉道:“这天这么冷,咋就回来了。”
回来那么远,这孩子。
四郎五郎一听姐姐回来,这会儿更是跑得飞快,崔大山也快步跟着。
等进屋之后发现热水也烧上了,点心也在炉子上烤着,还放了栗子花生,家里暖和得紧,不像外面冷冰冰的。
这让崔大山心里一阵暖和,不过他还是忍不住道:“下着雪呢,咋还回来了,冷不冷?”
崔如英道:“爹,我是跟着三夫人坐马车回来的,一点都不冷,我还带了点心回来,你们再吃两口。”
二丫过去一看,又是那种好吃的点心。
走回来顶着风,这会儿吃些热了的点心也正好,她吃了块儿蛋黄酥,四郎五郎一人吃了个肉松卷儿。
崔如英给他们倒了热水,这天寒地冻的,出门也是辛苦,她道:“今儿生意怎么样?回来这么晚,要是生意一般,下大雪就停两天。”
崔大山摆摆手,“那可不成,别看下雪,生意还挺好,来喝鱼汤的特别多,今儿鱼汤全给卖完了!”
二丫跟着道:“还有好些买包子的,都说明儿不出门,多买些早上吃。”
虽然饭菜第二天再热就不好吃了,可还是有很多人买。
家里人多的,一次就买十几个,今儿包子做了好多呢。如今刘婶儿也会做,倒是不发愁。要是二丫一个人,弄那么多馅儿,准得记混了。
让崔大山停两天不开门那可不成,那得少赚多少钱,再说了,就算下了雪那也得往书院送包子,都去铺子了,不如开门做生意。
松山书院在山上,那边路没人扫,都是李丰收去送包子,回来得可晚了。
哪怕年轻活力壮,来回一趟,嘴唇也冻得发白。
他和赵掌柜商量着,雪天送东西,一天多给李丰收十文工钱,毕竟这原本也不是他的活儿。
赵掌柜觉得这事办得就好,给了银子,到时候干活也心甘情愿。
这能让人留在一间铺子的,除了吃的饭菜、给的工钱,还有人情,崔大山别的不行,这上头就很好。
崔大山是没想那么多,就觉得天冷送包子辛苦。
今儿是初六,还有十天书院上半年的单子就送完了,后头的包子换了二百个青椒的,价钱上头饭堂管事算了算也没差太多,文书上也没变。
崔大山很知足。
天冷生意不错,况且这已经比在外头摆摊舒服多了。
崔大山如今是真心觉得有间铺子好,要是没有铺子,这会儿还得早起,推着车站在街头吆喝着卖包子,这天多冷啊,得把人冻傻了。
而且铺子烧水也方便,还干啥都在屋里,还有啥不知足的。
崔如英点点头,道:“那也成,出门多穿点,千万别冻到了。爹,明天有人告假吗?”
要是没人告假那铺子就忙得开,崔大山就没事儿做了。
崔大山摇了摇头,这刚月初,刘婶儿他们都是留着假下半个月请。
崔如英:“爹,那明儿你跟我去看看宅子呗。”
买宅子不能光说,那也得看呀。
崔大山这会儿才想起来,马上就进腊月了,家里还得买宅子呢,他道:“成,是得去看看了。”
天色已晚,一家人吃饱之后就梳洗睡下了。
崔如英本来都快睡着了,可听见了屋里木板墙那边的动静,她仔细听了听,是崔大山在家里摸着黑数银子。
有些是银票一张一张的,声音唰唰的,还有碎银子和铜板,碰在一起叮当响。
说买宅子就数钱,他爹也是。
等崔大山数完,又把银子给藏了起来。
崔如英都能听见藏在哪儿了,砖缝、床下……也没别的地方了。
次日天放晴,崔如英醒的时候,崔大山已经做完包子回来了,等他补了一个时辰的觉,二人才出门。
崔大山把昨儿崔如英带回来的的点心装了些,拿点东西好办事儿,这就直接去了陈家。
当初家里的铺子就是找陈广园租的,价钱合算,东家也是个也省心的人,所以这回又找陈广园来了。
他是专管这个的,问问有没有合适的宅子,没有再去找别人。
二人走了一刻钟多,就到了陈家,陈家门开着,但院子没人,崔大山过去敲了敲门。
不一会儿,有人从里面出来,陈广园一看,“崔老板怎么有空过来了。”
崔大山把点心递了过去,“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宅子。”
崔大山还有点高兴,今儿陈广园在家里,他们没空跑一趟。
陈广园本来想着昨日下雪,外头天冷,估计也没什么人看宅子,就在家歇一天,没想到活儿还能找上门来。
陈广园让了半个身子,“二位请进。”
这也有半年未见了,陈广园看崔家人模样变了不少。
崔大山比之前挺拔了些,而崔如英他也记得,这小姑娘伶牙俐齿能说会道的,这会儿长高了不少,穿着蟹壳红的冬衣,眉眼跟画似的,好看极了。崔大山样貌平平,能生出这么好看的闺女来。
陈广园还记着,这家孩子说话顶事儿。
要买宅子,这是家里开铺子赚钱了呢。
不过人家家里的事,陈广园也没打听,领着人进院子,一边走一边问:“崔老板是想看看多大的宅子,位置在哪儿,可定好了?”
崔大山道:“离我家铺子近一些,就在城东那边看看。家里孩子多,最好大一点的。陈大哥,你现在手里有合适的不?”
陈家人都在,陈广园的娘子见进来了人,飞快的把屋里收拾了收拾,抱着孩子去了别的屋。
然后又端上来两杯糖水。
陈广园:“天冷,先喝点水暖暖。”
崔如英喝了糖水,就在一旁好奇看着,没准儿就有特别合适的,这两天就能定下来。
陈广园腰间挂着一串钥匙,叮当叮当的,他琢磨了琢磨,对二人开口道:“这会儿倒是没有合适的,不过这两天我可以问问,给你留意着。崔老板着急不?要是急价钱恐怕不好谈。”
不管是着急买还是着急卖,别人一看你急,就会压价抬价。
崔大山道:“急倒是不急,就想着过年住进新房子,到时候孩子也好议亲。”
这还有一个月呢,陈广园心里盘算着,道:“我去给问问,过两天给你信儿。”
说是过两天,但到底几天也没给准信儿。
崔大山使劲点点头,那就等着呗,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消息,估计还得等一阵子。
二人从陈家离开,崔如英明儿还得回侯府呢,也不在家里。
她跟崔大山说道:“要是有信儿爹你就先过去看看,可以带上赵掌柜,若宅子合适直接定下来就行。
对了,爹,咱们家还有多少钱呀?”
她听见昨儿晚上崔大山数钱来着。
崔大山道:“家里还有二百四十三两,铺子里还有四十多两,不过不能动。咱们家这宅子应该值个五十两。”
崔大山把能算的都算上了,最好是下个月买,到时候书院的钱也结了,这个月的利润也到了。
要是这个月就定下来,恐怕就不太够了,也不知道宅子赶得上卖不。
看买宅子都得等信儿,卖宅子恐怕也不会太快。
崔大山以前只买过,没这方面的经验,心里发愁,要是宅院看好了,旧宅却没卖出去,那怎么办。
凑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崔如英明白,她道:“如果是钱不够,爹你就去侯府,我和娘想办法就是。”
要是差银子她可以先垫上,到时候把宅子卖了,钱再给她就是了。
崔如英想了想,说道:“我和娘能再凑个一百两。”
这一百两,是崔如英能给家里的。跟她的存钱比起来,并不多,但是,这是她的钱呀。不出意外,以后她会嫁人,家里宅子没她的份儿,崔大山是偶尔给买首饰,可那都是小钱,只能指望自己多存点。
谁都不傻,自己赚的钱,最后给了别人,尤其崔大郎他们成亲,嫂嫂弟妹都跟她没关系。
崔大山是知道闺女有钱,一百两委实不少了,他听许娘子的,闺女给就要着,再多的钱,崔大山拿着也手软。
崔大山点了点头,又问道:“家里住的宅子,不然现在就往外卖?”
崔大山觉得这样好一点,“铺子的厢房李丰收住着,不过收拾收拾也能挤挤。”
李丰收可以去大堂打个地铺,总之铺子是能住人的。
就算买宅子慢,一个多月也就好了 ,去铺子住也省得冬日天冷,来回跑辛苦。
崔如英想了想,觉得这样也行,因为以前家里穷,东西不算多。
她点了点头,父女俩又折返,跟陈广园说崔家的宅子也卖。
陈广园心道,铺子赚得恐怕不多,不然也不会把老宅子都卖了。
宅子得挂出去,陈广园还想歇两日,这会儿是有的忙喽。
崔如英和崔大山这回是真回去了,崔大山去了铺子,崔如英回了崔家。天气冷,家里要用钱的地方多,也没让崔如英再做些好吃的。
相似小说推荐
-
少年番主角能不能远离我的生活(木倚危) [BG同人] 《(综漫同人)少年番主角能不能远离我的生活》作者:木倚危【完结】晋江VIP2024-09-24完结总书评数:1431 ...
-
圣母的恋爱模拟器(阿噗噜) [仙侠魔幻] 《圣母的恋爱模拟器》作者:阿噗噜【完结】晋江VIP2025-01-03完结总书评数:2179 当前被收藏数:6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