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林家子的青云路(大河东流)


“上面的名字没错吧?”
秦娘子心头一块大石落下:“是真的,我去问过秀才老爷了,你们快些答应吧,早点签字可以挑,晚了就没得挑了。”
王保柱是第二个签字的。
他家里比秦娘子家更大,所以他选择了中间的两层两室一厅,这样他们家就有了四个房间,要是不够住,二楼还可以改一个房间出来。
目前以他家的这五口人,四个房间刚刚好,以后儿子大了娶媳妇添丁进口,女儿也嫁出去能空出房间了。
一定下来,他们立刻就请了木匠来装门窗。
别的都可以不管,门窗一定要装,不然小贼来了直接进。
有了他们两个带头,原先质疑的声音慢慢低了下去,很快,这一片的邻居全都搬进了这排小楼。
别的地方的人秦娘子不知道,但他们这里没有人再说同知大人太年轻、说他哪里不可靠了。
尤其是秦娘子,谁要是当着她的面说大人不好,她肯定要上去辩一辩的。
这房子谁住谁知道。
在这里住着,门一关,太安逸了。
不管外面怎么刮风下雨,里面都不用担心。
只是她也会好奇:“怎么给我们用这么好的砖?大人亏本了啊!”
要是他们这样的房子拿去卖,她敢说,同样的价钱,大家肯定选这里!
别看他们是府城,但府城也不是人人都住得起青砖大瓦房的,他们家之前是半砖半木,还是几十年的老房子,到处都是毛病。
她儿子也高兴,就是时常遗憾,他年纪还太小,挣不了什么钱,不然他以后挣钱了,把家里的旧家具都换新的,那就更好了。
很快,他们又得到通知,她儿子今年十一,又没有了父亲,可以免学费入手艺学院,去不去。
当然去!
他们家现在就靠秦娘子做些绣活,儿子时不时出城砍柴、摘野菜补贴家里,秦娘子正愁儿子长大后不知道要以什么谋生。
这可以免费去学一门手艺,为什么不学?
有这个待遇的不仅仅他们一家,凡是府城人,家中没有顶梁柱,收入也不确定的困难户,都有一个免学费入读的名额。
当秦娘子给儿子穿上最好的衣服送他上学,在家中七上八下等了半天后,总算看到儿子回来了。
儿子眼睛亮的惊人:“娘!今天夫子教我们认字了,说我们不管学什么手艺,都要会读写自己的名字,还要会读写数字,读一千个常用字!”
秦娘子被这个好消息冲击的眩晕了一阵,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听她儿子絮絮叨叨:“夫子说,我们先跟着认字,然后看我们读书天赋,要是有点天赋的,可以去做账房,要是读不下去的,还可以选择其他的,除了账房,还可以学木匠、篾匠、瓦匠、剪纸、大厨……”
好一会儿后,秦娘子咽了咽口水,掐了自己一把:“夫子真的教你们认字了?没有纸笔怎么办?”这是好事,要是儿子也会读写,他们家的契书就再也不用花钱去请秀才老爷看了。
但读书可不单单贵在束脩,纸笔都不便宜,随便买一样,就能顶他们家好一阵的花销。
她儿子兴奋不改:“不用买,我们只要用沙子和木棍就可以了,等我们学会了,再买一只铅笔,铅笔不贵,还好用,费的纸少,娘,我想好好跟着夫子学,以后当个账房!”
秦娘子欣慰的看着儿子:“好,我儿以后就当个账房。”
账房好啊,在屋子里坐着就能把钱给挣了。
“你跟我说说这铅笔是什么?”之前没听说过。
她儿子:“听我们夫子说,也是同知大人让人做出来的,它中间是一块笔芯,外面包着一层纸,不用墨就可以书写,写出来的字体很小,节省纸张,我们夫子现在人手一支铅笔一个小本本,说是方便随时用来记下要做的事,很方便。听说,我们可以免费去学院读书,就是靠卖着铅笔挣来的银子……”

最近牛尾村的村民是被周围村羡慕的存在。
一开始是牛尾村的村长带着人在他们村边上的山里挖土, 然后说他们这边的土可以用,没多久就由村长召集青壮,建了一个粗陋的砖场。
接下来就在一个带有外地口音人的指点下, 开始烧砖,这能烧成吗?
有人觉得看起来挺简单的,担心他们空欢喜一场,有的人觉得成功性很大, 因为他们村长不是那种会吃亏的性格,但这一回他们村长让自己的儿子跟在那个师傅身边鞍前马后,殷勤的不得了。
也有被选去干活的人机灵的对那个师父格外殷勤起来,这要是真有收徒的想法, 那他们就赚大了。
就算不收徒, 愿意稍微指点他们, 那他们未来或许也能烧出砖来, 到时候砖就算不能拿去卖, 也可以自己用。
他们村的位置不错, 地力也算可以,但还是有很多人住不起砖瓦房,谁家要是起了砖瓦房, 那都是要开席庆祝的。
说亲也更好说, 这代表他们有本事。
没多久,砖烧出来了, 头几批都坏了, 裂开不能用, 后面及时调整了比例, 烧出来的大部分就是完好的, 这些就被运到了府城, 那些淘汰的就扔到了边上,被他们村人捡了个干干净净,虽然碎裂了不成块,但拼拼凑凑还是能用的。
而且这砖能烧成,这山里不是他们村的,但招收的人是他们村的,给的钱从一开始的每日一结,现在成了月结,这就变成长工了,就没有不乐意的,在家门口把钱给挣了。
之前没被选上的人只恨自己刚开始的时候没有积极些,不然他们也能做上长工了。
他们听村长说了,这要用到的砖很多,这份工可能要按年计!
一时之间,在砖场上工的人家个个喜笑颜开,知道这是同知大人开办的府衙产业,也跟着夸起了同知大人:“别看大人年轻,是个能做实事的好官!”别的他们不管,但这每个月发放的工钱是实打实的。
“山里的土多的是,现在还在建新的窑炉,之后砖烧多了,是不是我们也能买?”
“这么近,应该会比别家的砖便宜些吧?”
他们说中了,产量上来之后有多余的,开放卖给大家,谁有意愿就提前去登记,生产出来了直接就能运走。
价钱比买别家的能便宜许多!
这下子牛尾村的村民们沸腾了,尤其是在那里上工的人,几乎是前后脚的去管事那里登记。
这价格便宜!他们只要不是做大屋,买得起!
跟牛尾村相似的村子不是一个两个,有的村适合烧砖,有的村适合制瓦,有的村适合提供木材竹子……
没有资源的村子怎么办?
如果位置好,没有资源也可以被选上。
比如鸡冠村,这个村子就在府城边上,进出府城方便,他们村的一小片矮山被府衙花钱从几户人家手里分别买下了。
这种矮山土壤不够肥沃,之前他们要么是种点果树,要么是种点豆子,现在官府来人说要买,他们一开始还以为这是官府要强夺人产业,真要这样,他们也只能敢怒不敢言,直到收到了真金白银,他们才安下心来。
看来这个大人是个讲道理的。
然后就说,这里府衙要办一个养鸡场。
他们村有这个名字是因为他们村的地形有点像鸡冠,也是因为他们村养鸡特别出众,不过这个可让他们长见识了。
那鸡蛋孵化,不用母鸡,也能孵出来!
而且这些鸡养的真是精细啊,时不时就要打扫卫生、喂药、消毒、更换喂养场地,它们住的还都是青砖大瓦房!
喂养这么多鸡,需要的粮食不在少数,但他们居然能养地龙来喂鸡!这些鸡还被喂的油光滑亮,一看就知道被养的很好。
长见识了(学会了)!!!
一开始这些村子还有隐隐的质疑声,慢慢的质疑声消失了,得到了好处的他们再提起同知大人来,嘴里就只剩下夸奖。
大家都是现实的。
官府是个什么成色,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大家心底都有一杆秤。
难道说只有好处吗?没有人看不惯同知大人了吗?
当然不是。
同知大人又不是银子,人人喜欢。
有人因为同知大人得到了好处或者是便利,也有人因为同志大人的做法利益受到了损失。
如果是之前未出现过的市场,比如铅笔这种新鲜玩意儿,没有影响到别人,其他已成熟的产品在本地的市场早就稳定了,如今他这么一插手,他们的利益自然就受到了损失。
还有的是因为林烨这样做,给了不少百姓挣钱的门路,这一有了钱,那就更不会卖掉视若珍宝的土地,他们想要继续买地,就要继续等待机会。
有的人消息灵通,就算有意见也不敢说,更不敢做什么,但有些人,要么不知情,要么知情了也不放在心上,先天就对这么年轻的毛头小子抱有轻视。
认为他能坐到这个位置,只是因为会读书而已,天底下迂腐的读书人还少吗?
能不能笑到最后,还不可说……
钱知府家中,病重的钱知府躺在床榻上,闭着眼睛听大儿子钱治玟说着最近林同知的所作所为:“他近日又见了那鹤宜县楼县令,来的时候有人看到了那楼县令的脸色,十分兴奋,父亲,你说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他让人打听了,没打听出来。
在这方面钱治玟不得不佩服这个比他小了将近两轮的同知大人,他保密功夫做的实在是太好了,只要是他不想被别人知道的,就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想做什么。
钱知府没有回答,掀了掀眼皮,示意他继续说。
钱治玟会意:“白家又给儿子递了帖子,还附赠五千两银票,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儿子见不见?”
白家是霖海府的大户之一,族中出了个举人,在外地做县丞,还送了一女给他,又生了一儿一女,他们家的生意主要是酒楼、造纸,这两个行业是目前霖海府被冲击的最厉害的。
这位同知大人是个妙人,那些没有什么利润,但他目前需要的,比如烧砖瓦等都放在府衙名下,由府衙出资,做出来的东西大头都是府衙自己用了,只有少部分卖出,卖出的部分价格低廉,绝对称不上与民争利,但那些有赚头的行业,这位大人就不跟本地商户们客气了。
他没有继续由府衙出资,也没有自己出面做生意,但他邀请了外地商户前来霖海府行商。
他们带着外地的资源、人脉、银子冲到了霖海府,给了本地商户不小的危机,其中白家是最气急败坏的。
容不得白家不气急败坏。
那些外地人开的酒楼饭馆也就算了,本地人贪个新鲜而已,时间久了,还是会吃回他们熟悉的口味,但造纸这方面,白家是真的跳脚了。
这外地商人不讲武德!
他们家卖的纸,质量最差的一刀也要四五十文,所以说读书人一般人家供不起,但如今这外地商贩来了以后呢?
一刀纸最便宜的只卖二十文!
质量还不比他们家同档次的纸差!
这外地商户的纸这么物美价廉,他们白家同档次的纸哪里还卖的出去?
霖海府大把读书人囊中羞涩,这种纸一经推出,白家这种纸总共卖出去不到十刀。
如果这些外地商户只卖低档纸也就算了,他们卖了一阵二十文的纸后,又逐渐推出三十文、六十文、一百文一刀的纸,每一种质量都比前一种更好些,价格比白家同档次的要便宜一半,甚至更多!
白家铺子面前瞬间门可罗雀,不管多熟的老客户在这种价格面前都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白家这下子哪里还坐得住?这是要撅了他们的根基啊!
但这是同知大人扶持起来的,白家想要斗一斗,但他们不管怎么催逼工匠,成本都没法再降下去,他们比不了,要是想要用别的手段,他们就得要称称自己斤两够不够了,他们称了,自觉不够,所以就找到了钱知府这里。
钱知府是不大管事了,但没有人能真的忽略他。
他才是霖海府真正的话事人。
白家不单单有一个女儿给了知府家的大儿子做妾,他们还定期给钱家分红,白家的生意差了,钱家收到的银子也会变少。
所以白家三番几次找上门来找他们要个主意,再这样下去受影响的,不是只有他们!
钱治玟也是有想法的,但他有想法没用,家里做主的人是他父亲,病重躺在床上的钱知府才是他们家的话事人。
听到大儿子这样说,钱知府总算睁开了眼睛,看了他一眼,然后又闭上眼:“不见。”
钱治玟不甘心的应下了,他知道父亲的意思,父亲是说不见,也就是不要插手,任由林同知作为。
他不敢违抗父亲,但他心内不甘,回去之后就发了一顿火,跟着他的小厮因为一点小事儿被罚跪了一整晚,把怒火发泄了出去,他才让人去请父亲的幕僚过来一起说话。
“父亲为什么不打算插手?”就算父亲病重,但父亲到底是他上峰,他们但凡出面,林同知怎么也会给他们一分薄面。
不然白家心里肯定是有想法的。
他们的银子给了这么些年,就是想要得到他们的庇佑,现在真的遇到事了他们不管,别说这回那五千两收不了,下回白家还会给他们送多少银子?
而且这本来就是那位林同知过分了,那些外地商户要不是有他撑腰,怎么会这么嚣张?
幕僚抚着胡须,一边沉吟,一边在心底叹气,主家英明,奈何,后继无人啊,只为一点蝇头小利就稳不住了,他道,“看林大人行事对百姓颇有仁爱之心。”
他关注着孤寡弱小,也愿意让利于百姓。
不管他是为了名声还是真的有这一份善心,他确实是这么做的,目前在霖海府百姓中他的名声不错,对于霖海府的商户他的名声就比较极端了。
本地户们的生意自然是被冲击了的,大部分的商户都没有见面说情的余地,只有少部分人才得到了林大人的青睐,而这部分人都是霖海府有口皆碑的善人,这些人不仅没有被冲击,生意上还开了窍一般蒸蒸日上,而白家显然不在这一行列之中。
近些年来看,白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但再往前看,白家手下可不清白,就比如白家这造纸坊以前就是陈家的产业,但在二十多年前,陈家人出事了,之后就销声匿迹,造纸坊也由白家出钱买下,看似没有问题,但幕僚知道陈家出事少不了白家的手尾。
林同知若是消息灵通,自然也能知道白家的根底。
钱治玟不由嗤笑:“沽名钓誉之辈。”他最讨厌这种人,面上风光霁月,实际上哪里有不爱钱的人?
这些外地商户多半私底下早就把份子给林同知了!

京城, 林黛玉盼星星盼月亮的期望收到哥哥的来信。
哥哥这一去数月,虽然他们差不多每个月都会收到哥哥的家书,但这个月的不知道是哪里耽搁了, 已经过了一个月,还未送来,林黛玉有些等不及了。
她很想哥哥,也想听哥哥说他在霖海府的趣事, 甚至心生向往,如果她也是男儿就好了,等她长大了,也能出门远行, 现在无法出门, 她只能通过哥哥的信和画卷来了解外地。
在等信的不单单是她, 还有贾敏。
回到京城的生活每每细思起来, 都让她犹如打翻了调料瓶, 五味杂陈, 有酸有甜,有苦有涩,还无法对外人说, 因为她有些难以启齿。
好在她还有一双不知道前世积了多少德才来的儿女, 给了她不少的慰藉,如今儿子在外地当官, 还有女儿承欢膝下, 她的日子是京城中不少贵妇人眼热的。
她夫君官居高位, 夫妻恩爱, 他们家中的姨娘基本就是个摆设, 儿女双全, 女儿年纪还小,却时常被夫君夸聪慧,她这一双儿女都是人中龙凤,外人看来,哪有不羡慕的?
只是外人看来处处光鲜,背地里有些只有自己才知道的不足之处。
母亲她不止一次要自己带女儿过去玩耍了,贾敏通通选择了拒绝,她拒绝的理由也是正经的,他们给女儿请了夫子上课,时间排的紧,母亲想要见她,她过去就是了,就别耽误女儿的功课了。
就如眼前,贾敏收到母亲想念她和黛玉的请帖,又孤身一人去了荣国府。
只看到姑母一人过来,贾宝玉别提有多失望了,“怎么林妹妹就是不来?她又不用科举,老太太,你出面把林妹妹接来我们家小住一段时间吧。”他倒是也想林妹妹长住,但他知道这样不太可能,只得退而求其次。
老太太第一二次看女儿这样还没察觉,第三次哪里还不知道她的打算被女儿看出来了,女儿的意思也很简单,那就是不同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