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太夫人的荣华富贵(莫非小妖)


舅母起身时,宋钰分明看到了舅舅眼中的羡慕。但既然舅舅还是用着假身份,并没有趁着宋钰身世公开时换回女装,那她现在就只能待在外间了,毕竟里间还有不少女眷在。宋钰竖起耳朵,能隐隐约约地听到之前那个说句读如何如何的年轻女声。
她似乎是太夫人的娘家侄女?声音还是一如既往地活泼。
戏很快就开唱了。不得不说,这时的戏班子真的很有本事。
饶是万商这种看多了电视电影短视频的人,竟然也看得有滋有味,更不要提别人。万商偶尔打量其他人,感觉宋钰的舅母已经完全沉浸到剧情中了。万喜乐一开始还小声说演万商的那个戏子,看上去有些柔弱,姑姑什么时候有过这般柔弱的姿态?但等到戏一开唱,她顿时就顾不得这些了,连手里捏了一枚果子都忘记塞进嘴里吃。
不说包间里的这些人,一演到揪心的剧情,万商感觉整个戏楼子里的人都屏住了呼吸;一演到精彩处,更是整个戏楼子都在大声叫好。等到剧情中的“詹水香”在逃灾路上发现存粮不多了,这里有一段独白,大意是詹水香打算把自己的口粮省下来给怀孕的嫂子吃,台子下面竟然有人把发簪、手镯往台子上扔,叫她拿着去买些粮食。
万商觉得比台子上的戏更好玩的就是观众们的反应了。她看得特别乐呵。
一折戏唱完后,戏楼子安排了休息的时间。万商觉得这个安排特别人性化,一方面能让演员去后台准备下一折戏,另一方面观众们也能抓紧时间上个厕所什么的。万商借机找了宋钰来说话,问起了宋大人的书,还笑着说詹木宝和詹木舒十分期待。
宋钰道:“待我整理好了便会第一时间送去刻印,到时候自会有新书送去府上。”
万商抚掌而笑:“这可真是太好了……老实说,老大、老三想看宋大人的书,我从来不担心他们看不着,因为凭咱两边的交情,你又是个大方的,再如何珍贵的书,你都舍得借给他们俩。只我之前还是忍不住会想,宋大人那样的忠臣良臣,合该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学一学他的风骨,若能叫更多人看到他批注过的书,那才真叫好呢!”
万商一脸欣慰地看着宋钰:“你愿意把宋大人留下的珍宝送去刻印,叫天下人都有机会读到这份珍宝,这正是天下人的福气。我这心啊,真是不知怎么高兴才好。”
这意思就是万商之前还担心宋家的书会和世家的书一样不外传。
其实万商并不是真的担心这个,但总要借机试探一番。这些话就是一种试探。
宋钰便说:“我祖父此番沉冤得雪,都是仰赖皇上圣明,仰赖朝廷清正。即便我祖父是前朝臣子,皇上和朝廷还是给了他一份公平,叫他生前生后都重归清白。又叫我这个无用之人,如今能蒙受祖恩、入国子监求学。我实在是拿不出什么东西来回馈朝廷了,唯有我祖父批注的这些书还算珍贵。只要这些书能多教化一位读书人,使得他励志报效朝廷,我心里便能少一份惶恐;想必祖父泉下有知,也能得一份安慰。”
这意思就是他把这些书刻印出来,全然就是皇上的意思。
皇上甚至还打算把这些书抬到科举正统的位置上!
万商心里隐约有些明白,这些书很可能不是真由宋大人批注的。
批注者果然另有其人。
不过古人好像确实不怎么注重署名权。万商以前听说过古人轶事,有人花费了一辈子的心血编撰了一本医书,真就是一辈子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上面了,等到出书时却没有用自己的名字,而是借用了名医比如华佗、张仲景等人的名字。因为他觉得只有挂了名医的名字,他的著作才能得到世人重视,书中的内容才能真正传播出去。
只要书能造福大众,自己留不留名,真就无所谓了。
即便他付出了一辈子!
这样的奉献精神,万商自认为是没有的。但如果别人有了,她绝对不会去嘲笑这人傻,只会深深地佩服。这些批注过的书,不知真正的主人是谁,但他肯定是盼着能有一个更好的世道。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并不介意把所有的名声都推给宋大人。
万商心里更是明白,皇上要以宋大人的名义出这些书,这就是在剑指世家!
所以,确实到了活字印刷术能出场的时候了!
万商便故意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玩笑似的说:“假使现在有一种更好的印刷术,你今天写了文章,我明天就能印出几百甚至几千份于各处分发,你觉得……”
宋钰眼睛一亮:“真有这样的神仙手法?”
他的脑子在一瞬间转开了。如果真有这样的技术,那么天下舆论尽在其手了。
宋钰转头看向戏台子上。他没有忘记,戏台子正上演的《詹水香传》,一开始就只是靠着说书人在京城里散播,金家酒楼的说书人是一个,馄饨摊的陈平是一个,随着时间的积累才变得人尽皆知。包括后来的《冤臣录》,都是靠着说书人传播的。
这样传播开了之后,对当今朝廷来说有没有正面的效果?
自然是有的!
现在走在街上,只要提起前朝,哪怕是目不识丁的老头儿都会往地上啐一口,大骂前朝如何。说前朝的皇帝吃一道青菜,竟然要十只鸡去配,那鸡还是吃着人参灵芝长大的,为了一根人参,更有孝女惨死;说前朝的皇帝如何冤枉忠臣、害死好人。
一般新朝刚建立的时候,民间总会暗藏一些顽固的势力,试图光复前朝。
但本朝没有!绝对没有!
一个原因是前朝的皇室被各路反王杀得差不多了,如世家这种曾经靠着前朝皇室得利的存在又快速转投了新皇。另一个原因就是舆论搞得好,只要你在百姓中走动过,你就知道没有人会怀念前朝,如果你敢打着前朝名义起事,百姓就先把你撕了。
可见舆论的重要性。和平时期掌控了舆论就如乱世里掌控了兵马。
宋钰之前在金家酒楼写的骈文,要是能一夜之间印出几千份,那万商和安信侯府的名头就能传得更广了!说不得连江南漠北都有人收拾了行李来打算投奔万商。
从宋钰眼中看到了兴奋,万商就知道活字印刷术是一大利器。
她道:“如果真有这样的办法,那出书这个行当就得换个模式了。一边呢,以前怎么出书,现在还怎么出书。但另一边呢,我觉得可以弄这么一张纸,可以像这样折一下、再对折,这个纸上每天都有新文章……”万商用一张手帕演示了“报纸”的样子。
是的,万商想搞活字印刷术,不是为了印宋大人批注过的书籍。碍于此时的科技水平,如果是大量印刷,肯定还是雕版更方便、快捷,甚至在成本方面也有优势。
万商是打算把报纸推出来。而日报的更新频率,只有活字印刷术才能跟得上。雕版的师傅们再怎么熟能生巧,也不能每天做出一块新的雕版,每天印出新的文章。
皇上既然剑指世家,打算从经典入手了,报纸这样的利器岂能放过?

万商对于戏台子上演的《詹水香传》非常满意。
哪怕万喜乐一开始有些嫌弃那个扮演万商的戏子, 觉得那人有几分柔弱,但在万商看来这种“柔弱”也是合理的,因为在剧情里, 万商是一个孕妇, 体能各方面确实会不如其他人。演员演得相当到位了。
至于唱词、音律等方面,万商只觉得唱词朗朗上口, 倒是做不出什么更为专业的评价。只说剧情,最叫万商满意的地方在于剧情方面没有朝着更符合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的方向大改,基本如实还原了传记内容, 这样塑造出来的“詹水香”就有万商眼熟的现代人气质,或者用当世之人的话来说,詹水香虽为一介女子却行大丈夫事。
因为故事背景设在乱世, 乱世里挣命比什么都重要, 而詹水香的所作所为在大义上从来都是无可指摘的,既忠且孝、有情有义, 所以即便是女子行大丈夫事, 瞧着现场观众的反应, 并没有人站出来批判说詹水香怎么可以如此行事,简直有辱斯文。
万商嘴角微翘。
她费尽心思弄出一个《詹水香传》,固然是为了消除詹木宝身世上的隐患, 但都说了是“费尽心思”, 那若是只达成一个目的又怎么够呢?《詹水香传》中还有不少歌颂新朝的片段,至少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里,它将会在全国各处畅通无阻地上演。
第一年演出时, 人们会说女主詹水香行大丈夫事。
第十年演出时, 人们会不会在潜移默化之中真正接受了女主詹水香的性格,不再强调什么大丈夫不大丈夫的。女子又如何?很多事情男人能做, 女人就一样能做!
万商倒是不指望靠着一部戏就能让这个世界大跨步进入男女平等的时代,但当世家试图满世界去宣扬女则、闺训,试图为他们的荣光续最后一波命,《詹水香传》就是对女则、闺训最好的反击。什么女则?什么闺训?跟着世家一块儿埋了才好呢!
因为《詹水香传》的剧情有些长,一天时间是无论如何都看不完的,这日的演出演到他们遭詹水香的夫家陷害以至于被山匪抓获就结束了。万商听得很清楚,大场子里的观众们都叫着让演员返场,可见大家都意犹未尽,演员便又出来清唱了几句。
不过万商等人都决计要离开了。
这个戏楼的设计很巧妙,包间的客人想要下楼时,会通过另一面的楼梯,下楼后直接就到了后院放置马车的地方,不会和大场子里的客人碰面。如果这样还能碰到人,那人肯定也得是包间的客人,并且那人还认出你的马车,又故意守在你马车旁。
万商就被一位姓马的夫人叫住了。
马夫人当然不会突兀地叫人。是在万商走到马车前的一秒钟,旁边正好走过来一位夫人,这位夫人正好瞧见了万商,于是正好地问候了一声。一切显得非常巧合。
万商内心里真的很佩服这些人。
她们都是秒针成精吧?才能把时机恰得这么准。
咳咳,其实乌嬷嬷也有这样的本事哦!只不过万商平日里用不上去偶遇谁,所以没给乌嬷嬷发挥的机会。万商有时忍不住想,如果她拿到的不是太夫人的人设,而是陷在什么宅斗情节里,像她这样半点宅斗技能都没有的人,是不是开局就得祭天?
马夫人“偶遇”万商,倒不是为了巴结万商。
因为马夫人夫家是文官,是吏部的三品大员。论富贵,自然是安信侯府富贵;但论在朝堂上的实权,马夫人的丈夫完全不输先侯爷已经去世的安信侯府。再加上文官和武勋之间天然有壁,哪怕马夫人夫家官职不高,她一般情况下用不着巴结万商。
马夫人笑语盈盈地说着感谢,道是在养生堂上了几日私课,身体松快了不少。
万商便说:“你气色本来就好,可见身体底子不错,不全是养生堂的功劳。”
养生堂是万商出孝后开的一家女子养身会所。
她名下好几个铺子,有间铺子的生意始终不好不坏,本以为是掌柜的不上心,出孝后带着金宝珠她们去实地考察过,发现掌柜不知变通只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那铺子的门开错了方向,明明开在一条挺热闹的街上,结果门偏偏是朝另一边开的,愣是形成了“闹中取静”的效果。万商灵机一动就把这铺子改成了一家女子会所。
会所里的招牌之一就是养生操。
而养生操是安信侯府里的酒姑娘、芳姑娘两位姑娘在学习了医理后编出来的。这两位姑娘原是舞伎,被之前的主家送给了先侯爷。先侯爷去世后,她们一直十分低调。直到万商借着美容名义拉着全府的女眷一起团建,她们俩才逐渐和万商熟起来。
她们自幼学舞,除此之外什么技能都没有。
万商就给她们出了主意。
大概在她们过去的人生中,从来没有人能像万商一样,告诉她们说,她们完全能够自力更生,不需要去卖弄风情,更不需要去攀附男人,就能过上好日子。所以当万商给了她们机会,她们都竭尽全力地抓住了。养生操就是她们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万商自然不会辜负她们。
以前她画大饼时说过,如果开了养生馆,会因为养生操给酒姑娘、芳姑娘两人分成。如今大饼真的“蒸”出来了,万商没叫自己说过的话落空,果然给了她们分成。
万商刚说要给分成时,两位姑娘不假思索地说,她们不要钱,倒是想请太夫人给她们起一个新名字。她们定是私底下商量过了,所以才能做到异口同声。她们都是自幼被卖到主家的,之前的身份来历一概不知,所以没有姓氏。而代表名字的“酒”和“芳”,酒只是因为那姑娘脸上有个酒窝,芳是因为那姑娘容颜好,其实都很不庄重。
万商听了这话,直接说:“既然没有姓氏,那就都随着我姓万吧!”
至于名字,万商问两位姑娘平日里最喜欢什么植物。一人说喜欢梅花,万商便为她取了“迎霜”这个名字;一人说喜欢菊花,万商记得菊花是一种喜阳植物,便为她取了“向阳”这个名字。从此以后就没什么酒姑娘、芳姑娘了,而是万迎霜和万向阳。
新名字有了,分成还是照给不误。
万迎霜和万向阳没去养生堂里做私教。因为她们知道像她们这样舞伎出身的,难为太夫人并不嫌弃她们,拿她们正经当个人看,但出了安信侯府,其他夫人并不会都像太夫人这般友善。她们还不如不露面,就安心待在府里,帮着养生馆培养私教。
哦,万迎霜和万向阳还打算再努把力去编一套美容操。
总之,养生堂就这么开起来了。
万商从不小看古人的智慧。她知道中医里面其实就有不少类似的养生操,世家那边肯定有很多传承。万迎霜和万向阳编的养生操胜在新奇,但论真正的养生效果,不一定能竞争过世家手里的东西。万商只能在其他方面下功夫,叫养生堂与众不同。
第一个是食物。
现代人都知道多吃粗粮和高蛋白有利身体健康,而世家讲究的则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原汁原味的食物真的就不如《红楼梦》里的茄鮝好吃吗?不见得啊,但现在越是富贵的人家,就越想要追求茄鮝。万商的养生馆只会提供健康食物,然后在摆盘上下功夫,就如网上的那个梗一样,油条不叫油条了,要叫精选西班牙橄榄油炸制咸味法棍,显得特别高大上。当然,不是说油条是健康食物,只是拿它举个例子而已。
第二个就是饥饿营销。
不过关于饥饿营销这一点,万商还真不是故意的。只是京城里的这些夫人小姐们都自持身份,让她们当着别人的面跑跑跳跳,这事比上天还难。所以她们到了养生堂之后,不可能上大课,只会选择一对一的私教。但私人教练的数量并没有那么多。
于是就显得养生堂非常难预约。
而人们总是有一种错觉,一样东西很难抢到,那它必定就是好的。
马夫人就是先在自己的社交圈子里听了别人说养生堂有多么多么好,心痒难耐了好久,费了大力气才终于预约上十天课程。第一天进养生堂时,得知要跟着教练跑跑跳跳,她当时就后悔了,想直接离开。但想想预约那么难,还是咬咬牙留了下来。
然后,她就体会到其中的好处了。
要万商来说,其实马夫人的身体根本没大毛病,就是平日里多吃不动,加上人过中年代谢比以前慢了,才会出现一些小症候。一连上了十天私教课,马夫人每天跟着私人教练循序渐进地运动,出了汗排了毒,吃的又是纯天然健康食品,肠胃蠕动得比以前好了,便秘改善了,晚上的睡眠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身体自然就松快了。
此时,马夫人“偶遇”万商,一方面是为了表示感谢、结个善缘,另一方面则是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她道:“这话说来有些冒昧了,不知养生堂的食物能不能外送……”
养生堂的食物啊……额……菜谱都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万商都送不出手。马夫人觉得那些食物好,单纯就是因为摆盘高大上,且一个大盘子里只有两三口食物,就更显得金贵了。这种食物主要是吃个氛围感,真的外送了,不一定还能受人追捧。
万商便说:“你这个提议很好,我回头好好合计一番。”外送是永远都不可能外送的啦,最多就是把养生堂旁边的店铺都盘下来,再开一个面向大众的健康饮食餐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