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是用厕筹的,七个大钱一斤的草纸,要放在平常,他们肯定是舍不得用的,毕竟现在猪肉才五个大钱一斤。
这买一斤草纸的钱,就足够买上一大块肉让一家老小吃个痛快了。
但是这草纸是林回星要卖的货物,那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看在林回星的面子上,姚二郎咬了咬牙狠心道:“我买三、五斤吧。”
就林回星和姚家的这个关系, 不过是三五斤草纸罢了,他哪能收他们的钱。
林回星又从箩筐里拿了厚厚一叠草纸递给姚二郎后,紧紧地按着他的手不让他动作:“行了, 这么点东西又不值几个钱, 什么钱不钱的,拿去用就是了。”
姚二郎本来是坚持想要回去取钱的, 然而两人刚撕吧起来, 金氏就出声劝道:“当家的,既然林郎君都这么说了,你就别再和林郎君客气了,好端端的反而生分了去。”
“林郎君你是不知道,我公爹可是盼星星盼月亮地盼你好久了,今天可算是把你给盼来了, 等会儿我就去买菜和肉,晚上好好地整治上几个菜, 招待招待你这个贵客。”
金氏说话十分周到, 语气也很热情, 林回星想到之前就是对方第一个提出要把豆腐弄到郡城去卖, 心里对这位婶子也是十分的佩服。
能有这样的口才、脑子和见识,金氏要是不身在永国, 而是生活在现代, 靠着她自己的本事, 怎么着也是商场女强人一个。
林回星和姚家合伙做的生意进展得挺顺利的。
他的眼光不错,姚家确实是十分让人放心的合伙伙伴,没有那么多的小心思, 明明这货款多少都是他们说了算的,这么一大家子人也没谁说要偷偷瞒报一部分。
最难得的是这一家人还知道主动开源, 这么省心的合作伙伴可不好找。
林回星存心想要和姚家拉近关系,遂主动开口道:“肉菜就不用买了,我这次带了不少自家种的菜来,大多都是市面上还没有的新品种,今天晚上我下厨做了,大家都尝尝味道。”
当然了,林回星也没吝啬到只请姚家人吃蔬菜。
这不是他正好要去码头找货船吗,肉调料这些东西他等会儿回来的时候顺便就买回来了。
想到楚氏之前说的话,等金氏出声,林回星就先摆手道:“听婶子说,金嫂子和姚二哥为了做豆腐,忙活了整整一晚上,这会儿就别操心这些事情了,赶紧去补觉,晚上还要做豆腐呢,不休息好了可没劲干活。”
金氏和姚二郎确实还有些困,他们早上把豆腐做完后,还得帮金二哥给搬到码头上去,姚二郎还好,金氏这会儿也是刚把家里的家务活干完,还没来得及睡觉林回星就到了。
这会儿金氏都忍不住接连着打哈欠了,被他带着,姚二郎也在一旁跟着打哈欠。
两人都这个样子了,也没和林回星客气,又略微说了几句话就回房间休息了。
林回星今天确实有不少事情需要先理顺的。
硬要说起来,安平县县里县外足有好几万人口,就这么几千斤草纸,要放在这里慢慢卖,也是能够卖完的。
草纸作为生活必须品,只要是永国的人,想来但凡不是那种家里实在穷得没办法了的人,一般人都是不可能再舍弃草纸退回去用厕筹的。
但是林回星在安平县一没店铺,二没宅院,这些草纸总不能这样一直堆在姚家和奚家吧。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些草纸运到郡城去,古代交通不便,这么多的草纸,不管是找牛车走陆运,还是找船走水运,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林回星想着还是得先去码头上转一转,看能不能找到大的货船。
永国是有大型货船的,青山郡内水运发达,来往的不少客商自家就有专门贩货的船队。
要是林回星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在码头上碰到在安平县卸完货的商船,能够顺路帮他把这一次的货品捎到青山郡去。
然而安平县的码头小客船常有,这大货船却不是那么常见的,林回星今天运气不好,在码头上等了许久都没看到货船的影子,只能打道回府。
林回星想着自己对安平县到底是不了解,姚家人在安平县生活多年,金氏还有一个跑船的兄弟,这货船的事情还是得找他们打听才行。
因为林回星在码头上耽搁了不少的时间,肉铺上剩下的肉都不怎么好了。
这也是永国和现代没法比的地方,现代物资丰富,普通人想要买肉买菜,一天中不管什么时候去菜市场或者超市,总能买到和心意的商品,要实在是不行,这家的肉不新鲜,还能多走两步换一家买不是。
最后林回星在附近的市场上逛了一圈,买了一只大公鸡。
永国的农户必须得把母鸡养到再也下不了鸡蛋后才舍得往外卖,公鸡的待遇却是截然相反的。
公鸡只会打鸣,不会生蛋,一半农户家里养了小鸡后只会留下一只公鸡,又或者一只都不会留,自家母鸡需要踩背的时候,直接放出去让其他人家里养的公鸡辛苦一下就行了。
这些被淘汰的公鸡大多只有三个月大,就被主人拎到市场上卖掉了。
公鸡炖汤味道不如母鸡,但是林回星这次下山带了不少的的青椒和二荆条,用这公鸡来做上一道辣子鸡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想到姚家那单调的调料,林回星还去杂货铺买了一罐黄豆酱和一斤盐巴。
对于姚家的家底,林回星压根就不用去想灶屋里都有些什么食材了,总之按照什么都没有的情况打算就最合适了。
粮铺脱好壳的大米虽然价格贵,但胜在省事,买回家就能下锅。
买完大米后,离开时林回星看着粮铺墙角堆着得如小山一般高的粮袋,突然灵光一闪,又折了回去。
看着林回星去而复返,粮铺的掌柜笑着问:“客人可是有什么东西落下了?”
林回星今天虽然只买了一石大米,但是对于他这种舍得花钱买大米的客人,粮铺掌柜的态度都算热络,毕竟像这种客人,都是不怎么缺钱的客人,属于是粮铺里的优质客户。
“掌柜的,我向你打听一件事情,你们这粮铺里可有货船?”
掌柜的没想到林回星问的是这个,他愣怔了两秒后还是据实道:“有的,我们窦氏粮铺是个大粮行,在好多地方都有分店,也专门有船队去北方运小麦回来卖,夏收之后船队也会运些稻谷去北方,那边的米价比我们本地要贵一些。”
掌柜的说的也不是什么隐秘的消息,像窦氏粮行这种大粮店,夏收之后来回运粮的船队在安平县的码头上能排成长龙,但凡是住在县里的人都知道这些消息。
林回星一听掌柜的这话,瞬间就来了精神:“那不知道你们商行的大老板有没有往外出租货船的打算。”
“是这样的,我有一批货物要带到青山郡去卖,我自己没有商船,货物太多,码头上那些载客用的小船却又不合适,就想找一艘大的货船运货。”
掌柜的一脸为难道:“要是平常的话,这倒是没有问题,不过这段时间就不行了,咱家大老爷前几天才带着船队去平都了,这会儿并没有货船在县里。”
林回星闻言有些失望,想着永国人出一趟远门至少需要一两个月,他也就放弃了租用粮铺货船的事情了。
林回星想着要实在找不到货船的话,他就自己先带着紧要的暖壶和煤油灯去青山郡,回头见到秦辉,谈好草纸的事情后,再让他自己找船来安平县运货。
向秦辉那种大豪商,就算自己没有船队,手底下依附着他的那些商人手里肯定也是有货船的。
想到主意后林回星一扫心中的阴霾,拎着满手的食材神色悠闲地回了姚家。
让林回星十分意外的是,他回到姚家的时候苏大荣和苏大贵以及好几个村里人都已经在姚家的院子里面歇着了。
看着两人身边垒着的空箩筐,林回星是既惊喜,又觉得意外:“卖完了?”
苏大贵一脸笑容地点了点头:“我们几个运气好,遇到了几个有钱的大老爷,对方直接把我们的草纸给包圆了。”
草纸卖得如此顺利,苏大贵他们一路上悬着的心总算是落到了实处。
虽然之前大家吆喝得都很热闹,但其实心里也是揪着的。
上梁沟的村民都是普通人,又是亲手把稻草树皮做成草纸的人,虽然林回星已经提前开解他们好几次了,但是这稻草做的万一,定价比猪肉还高,县里人到底会不会买账,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未知数。
今天的草纸卖得如此顺路,无异于让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苏大荣隔着衣裳摸着自己刚得到的铜钱,语气里都写满了亢奋和激动:“你没在场你是不知道,那户人家的老爷可太阔气了,我们七八个人担着挑子走在一起,他看过草纸,问过价钱之后,直接大手一挥‘这些草纸我都要了’,天爷哟,当时我们几个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
在回来的路上,苏大贵他们几人已经感叹了一路了:“有钱就是好,一千多斤草纸,人家说买就买了,连个价都没有还,也不知道那个老爷家里有多少人,这么多的草纸,要擦多少次屁.股才能够用得完。”
林回星也没想到苏大荣他们还能运气好遇到出手这么爽快的大客户。
不过林回星的想法和苏大荣他们倒是不一样,他觉得这位客人之所以一下子买下这么多的草纸,也不一定是要留着自家用,说不定是要拿去倒卖或者送人。
可别小看这草纸,里面的利润要细算的话,那可是不低的,这么新鲜的玩意儿,要能运到大一点的郡城去,反手加上三四成利,那也是能够卖得出去的。
想到这里后,林回星又改变了主意:或许他的草纸也不一定都要留着去和秦辉做生意……
第133章
安平县到青山郡总归是有一段路程, 以后村里人的草纸做得多了,总得找个稳定的销路。
也不是零售不行,只不过上梁沟的村民在安平县也没个落脚的地方, 零售起草纸实在太耽搁时间了。
要是能有一个靠谱的批发商, 以后上梁沟的草纸都可以打包卖给他,再让他想办法运出去卖, 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对方能够靠着草纸挣到钱, 上梁沟的村民也能在挣到钱的同时,还节省下一些时间。
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要采用这种售卖方式的话,村里人就得在草纸的价格上稍微让一点利。
到底是上梁沟所有人的生意,到底该怎么取舍,林回星觉得还是得让苏大贵去和村里人商量一下才行。
事关草纸的买卖, 村里人赚钱的主要营生,自然是耽搁不得的, 林回星当即就把苏大贵拉到一旁细说了一番。
原本今天卖完了带来的草纸, 大儿子又接了帮林回星运货去郡城的活计, 这会儿苏大贵正满心舒泰吶。
苏大贵已经想好了, 现在天气热,肉类什么的已经不太放得住了, 这次赚了钱, 他就少少地买上两斤肉带回去一家人吃个新鲜算了。
自从苏应文养的兔子一生二, 二生十后,上梁沟的村民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缺荤腥了。
但是归根结底,这兔肉的味道和猪肉它就是不一样, 猪肉的荤油味就是比其他的肉类要更加解馋。
这次但凡是下山卖了草纸的人家,赚了钱大把的铜钱后, 都想着要在山下买点肉回去让一家老小好好祭一祭五脏庙。
然而一时的生意,和长久的生意,到底哪个更好,苏大贵虽然见识少,但也是拎得清的。
“要是有合适的卖家,这草纸自然是能一下子卖出去最好了,不但省了大家四处叫卖,也更稳当。”
“如此一来,以后大家就只用制纸和把草纸运下山就能拿钱了,不用问村里人都是愿意的。”
“林郎君你是不知道,其实我们村里好多人都嘴笨得紧,今天好些个人连张嘴吆喝都觉得张不开嘴,还是你说的这个法子好。”
这一点林回星也是想到了的,正是因为他知道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做生意叫卖,那些性格内向的,你要他想着法地去兜售自己的货物,可能他们还更情愿少挣点钱。
“那贵叔你还是先去问问大家的意见再说,要是大家都同意的话,我就着手去找适合合作的商贾。”
“你放心去谈,在这件事情上,村里的人肯定不会有别的意见,就是这个价格,我想的是最好还是不要低过五个大钱一斤。”
五个大钱是林回星他们最开始定下的价格,这草纸从制作到运下山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加上这草纸生意大家还要让两成利给林回星,要是定价低于五个大钱,那对于村里人来说,与其辛辛苦苦造纸,还不如扛着锄头上山给林郎君挖野菜来得划算。
之前冬天的时候大家帮林回星挖野山药,春天摘蕨菜,不管哪一样算下来,一天都能轻易赚上十几二十几个大钱,那种家里人口多的,一天做出上百斤菜干的都有。
“那倒也不至于低到五个大钱,我觉得草纸的要是低于了六个大钱,我们还不如在县城里盘上一家铺子,派两个村中的后辈在县里盯着,虽然一斤草纸只能多赚一个大钱,但是积少成多,买上几年,县城一座宅子的钱不就积攒下来了。”
和现代房价高居不下的情况不同,安平县的房产价格其实并不算特别的贵。
就拿姚家这种处在码头一条街上,地段不错的小宅院,现在的市价也就一百两多两银子左右。
林回星之所以会知道姚家房子的价格,是他之前在姚家借宿的时候,无意间听到楚氏和金氏闲聊。
那会儿姚家的日子已经很不好过了,于是金氏就劝婆母去说动公爹把县里的房子卖掉,拿着换来的银钱去乡下置宅买地呢。
永国的银子很值钱,乡下上等的好地也就七八两银子一亩,当然了,这只是安平县辖下的田地,土地这种东西,越靠近郡县要价就越高。
比如在青山郡外,上等沃土能卖到十两银子一亩,要是平都附近的田地,哪怕是最下等的田地,随随便便也能卖个十几年两银子一亩。
在商业和工业都落后的永国,那些个世家贵族最稳妥,最合法的揽财方式就是多多的买地,买庄子,庄子上出产的粮食除了自家吃,还能拿出去卖掉换成钱。
要是在运道那么不好,遇到不争气的后辈,随便买上几十亩田地就又能好吃好喝过上几年了。
姚家虽然家道中落了,光是那一个宅子,就远胜过苏大贵他们这些山民了。
这就是祖辈多积攒下家业的好处,别看姚家之前好像落魄了,人家真要狠下心把县城的宅子买了,拿着那些银子也能在乡下置上十几亩地,盖上几间土屋了。
之所以这件事情一直没有办成,就是因为姚老翁骨子里还是很执拗的,不愿意在自己这一辈变卖祖宅,成为无颜面对祖先的不肖子孙。
说起来姚老翁运道并不算太差,至少他等到了林回星这个救命稻草。
天气逐渐热了起来,县里还好,大家总归是要买菜吃的,倒是没怎么影响豆腐的售卖。
就是城外,现在家家户户菜地里的蔬菜都长成了,在自家地里菜都吃不完的时候,姚老翁每天背到城外去卖的豆腐都不太卖得完。
今天也是一样,姚老翁背了二十块豆腐出城,一直在城外的几个大村子里叫卖到了下午,背篓里都还剩下五块豆腐。
姚老翁把豆腐放在随身的篮子里装着,出城时背着豆腐的背篓里面装了满满一背篓的豆子。
之前姚家换来的那些豆子已经快用完了,所以停了一段时间的豆子换豆腐的生意又开始做了起来。
这要是放在前段时间,能用不值钱的豆子换一块豆腐吃,城外那些当家主妇不知道有多开心。
今天生意不好,姚老翁带出去的二十块豆腐,只换了十五块出去。
姚老翁离开的时候倒是有一个妇人提出愿意以两斤豆子一块豆腐的价格把剩下的五块豆腐都换走,却被他直接拒绝了。
不是姚老翁不近人情,而是自打他们家开始做这豆腐生意开始,这豆腐的价钱就没有变过。
之前姚老翁也从来没有担心过豆腐会不够卖,毕竟之前一直做多少豆腐都不够卖的情况。
就算之前林回星没说过,姚老翁也知道这个价格是打死都不能降下的。
要是今天降价了,回头传开了,大家都想用两斤豆子换豆腐,时间久了,用原价买了豆腐回去的客人心里能开心?
是以姚老翁宁愿把这五块豆腐带回去自家吃,就算自家吃不了,他还能拿来送人做人情,这奚家,金家,不都是需要常来常往的人家。
相似小说推荐
-
抓周(孟冬十一) [现代情感] 《抓周[恋综]》作者:孟冬十一【完结】晋江VIP2024-10-28完结总书评数:232 当前被收藏数:2447 营养...
-
义乌灯侠就业指南(道佑君) 菲丽丝·萨曼莎在一次飞行事故中获得了一枚灯戒。
成为超级英雄的感觉还不错,灯戒也很好,除了经常需要充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