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娥的解释很容易地就说服了苏应文,因为碗里只有一个汤圆,他吃得很慢,恨不得每一口都在嘴里嚼上个十几二十遍,慢慢地咂摸味道。
甜甜的汤圆很得小孩子的喜欢,有的孩子吃完碗里的汤圆后还捧着空碗扭扭捏捏地跑过来小声问季娥:“季婶子,这汤圆好吃,我能再吃一些吗。”
可以自然是可以的,毕竟还有这么大一缸汤圆呢,不过季娥也没忘把这汤圆吃多了撑得慌,等会儿吃不下肉菜的话告诉这些孩子。
不过有的孩子馋肉,有的就馋这一口甜甜的吃食,哪怕季娥出声提醒过了,他们也愿意现在多吃点汤圆,等会儿少吃点肉。
当然了,会有这种想法的都是小孩子,思想成熟的大人更会计较得失,所以后面来的大人听季娥提醒过后,大多都只要了一两个汤圆略尝了一下味道。
马婆婆一家来得晚,本来马婆婆是想早点过来帮忙的,但是出门之前她又想着说自己眼睛也不好使,去得早也帮不上什么忙,林家的院子就那么大,去的人多了还碍事。
想到这种种,马婆婆就改变主意待在家里处理孙子孙女采回来的野菜。
等到傍晚孙子孙女去山上放完羊回来后,祖孙三人才手牵着手一起出了门。
其实关于今天林郎君的宴请,马桂花一开始是想装作不知道推脱过去的,不过后面林回星让苏大荣单独过来请了一趟。
主家盛情邀请,虽然自家拿不出像样的贺礼,马桂花还是装了一小袋子蘑菇干赴约了
按照上梁沟的习俗,今天上门的客人都给林回星带了贺礼。
因为这次是全家人都去吃席,所以大家带的贺礼都按照以前的标准要厚一些。
不过就上梁沟的这个情况,就算贺礼再厚,也不过是十个八个鸡蛋,或者一大把自家攒下来的野菜。
这些东西原本不值钱,不过林回星既然愿意花钱收购,就证明这些东西还是有价值的。
整个上梁沟上礼最厚的就是苏大贵,直接用红布包了两百个大钱并一只熏野鸡。
苏大荣应该是和兄长商量过,为了不越过当村长的兄长,他只送了两百个大钱。
就算如此,这份贺礼也算是很厚了,要知道之前苏应胜成亲的时候,苏大荣作为叔叔,也就只送了一百个大钱的贺仪。
不过对此苏大贵也能理解,毕竟林回星和他们这些泥腿子不一样,就他们这段时间从他那里得到的种种好处,这贺仪就不能准备得太少了。
眼见着人都到齐了,最后一锅烧白和夹沙肉也蒸热了,林回星大手一挥,就让大家上菜了。
因为缺少统一的餐具,林家院子外面的两长排用木板和石块搭起来的简易长桌上也是什么装菜的容器都有。
大大小小的陶罐,里面装着排骨汤、酸菜鱼,都是满满一大罐子,隔那么远放上一罐子,吃完了还可以去院子里面加菜。
至于这红烧蹄髈,因为已经没有陶罐用了,就只能原样装回木桶,一排放上一桶,大家挤在一起吃。
看着桌子上的这些大肉菜,整个上梁沟就没有嫌弃食物直接装在木桶里不像样子的。
等到夹沙肉和烧白加热好后,顺着蒸腾的热气,林回星连忙招呼大家帮着上菜:“这两样菜一个咸,一个甜,交错着放。”
这两道菜因为本来就是带着粗陶碗加热的,倒是最省心的,季娥她们这些女眷一手一碗,很快就交错着摆上了两排。
之前拌好的马齿苋也照样用碗碟装了摆上。
林回星再让苏大荣帮着一起在长木板上隔上两人位的距离放上一捧瓜子和花生。
虽然这糖并没比瓜子和花生贵出多少,但是架不住上梁沟打心里认为这糖是好东西,这大半天下来,季娥之前倒在桌子上的半袋子糖早就被大家摸光了。
季娥是个精打细算的性子,她下午的时候还找到林回星说过,说她看到村里有几个老妪假装是坐在桌子旁边聊家常,实则偷偷抓了好把糖藏在衣服里了。
当时季娥可是气得够呛:“那几个老货,肯定是想偷偷把糖装回家给孙子孙女吃,呸,为了一口吃的硬是连脸面都不要了,你说我要不要过去把她们衣服里的糖抢了!”
天知道林回星当时听到季娥这么说的时候,吓了多大一跳:“季婶子,不过是一点糖罢了,不至于,本来就是准备了给大家吃的,有的人就是要多拿多占,我们也不能为了这么一点东西去撕破脸。”
“再说了,这些婶子年纪都这么大了,你要因为这点东西去下了她们的面子,以后不就结仇了。”
“还是算了,再观察一下,她们要是就此收手,我们就当着不知道了,要是她们还不满足,婶子你就拉着卓婶子也去桌子旁边坐着聊天,在你们的眼皮子地下,她们总归是不好做得太过分了。”
对于这种情况,在现代都不能避免,就更别说是在上梁沟了,毕竟对于上梁沟的村民来说,这桌子上的糖可都是难得的好东西。
要是有机会,谁不想多抓两把回去,林回星作为主家,怎么也不可能因为这么一点东西就闹起来。
知道季娥是替自己心疼东西,林回星也没有不高兴,费了一点力气把人安抚好后,林回星才敢转身去忙其他的事情。
也是因为这些婶子把桌子上的糖果都抓完了,这会儿林回星分糖的时候就能一下子少抓一点了。
一碗一碗底肉菜摆上桌后,林回星让苏应平和苏应胜帮着他把铁锅里蒸好的一大桶饭抬了下来。
正事开席之前,林回星作为主家 ,自然是要说上两句。
林回星给自己舀了一碗酒,朝到场的宾客抬了抬手:“多谢大家以前对小子我的照料,帮我种地,建房子,桩桩件件,小子我铭记于心,今天略备薄宴,以作感谢,大家吃好喝好。”
说完客套话后,林回星端起酒碗喝了一大口。
不是林回星不想一口闷,实在是他买的可是高度粮食酒,他又没有千杯不醉的酒量,这要是真一口闷了,都不用等开宴了,他直接就能倒头睡下了。
林回星话音刚落,直肠子苏应胜就连忙道:“林郎君你这就太谦虚了,要是你这还是薄宴的话,那我们之前吃的那些是什么,猪食吗。”
苏应胜这话一出,村里人都没忍住笑出了声,纷纷附和。
“就是,今天这席面简直好得有些过分了。 ”
“这鸡鸭鱼肉样样不缺,也就只有像林郎君这么有本事的人,才能一下子弄来这么多肉菜了。”
这话就有些夸张了,实际上只要给钱,今天这席面上所有的菜都不难买到,只不过一般人没这个条件,不可能为了这么一场乔迁宴,就拿出这么多银钱来嚯嚯罢了。
还有就是这些菜的做饭,怎么说呢,应该说不愧是山下进去吃一顿饭就要花上一大笔银钱的饭店吗。
这咸菜村里家家都会做,猪肉咬咬牙也不是卖不起,但是谁都不知道这猪肉还能放在咸菜上蒸着吃。
这蒸菜虽然还没有吃到嘴里,但是大家就知道这菜的味道肯定不错了。
对于今天的夹沙肉和烧白,林回星其实是不满意的。
按照他的想法,这两道菜的半肥半瘦的五花肉做出来的味道才最好,然而饭店的老板这次买的五花肉不够好,七肥三瘦,看起了是有点太油腻了。
不过这种油腻在上梁沟的村民看来就正合适,越肥的肉吃着才越香呢。
虽然林回星的院子里有两张桌子和两套长椅,但因为数量不够大家用,他也没搞特殊,索性就按照上梁沟的规矩,所有人都跪坐在草席上用餐。
对于跪坐,林回星是有些不习惯的,不过没办法,在这种有许多人在的场合,就只能跪坐,不能盘腿坐,也不能岔开腿坐。
咳咳,拿什么,永国人不穿亵裤,只在外裳里面穿絝,所谓的絝,就是两根带布带的裤管,往腰上一系就行,没有□□,这要是盘腿或者岔开腿坐,那就真是君子坦蛋蛋了。
也就是这里的人衣裳都做的长,最短的都能到膝盖下方了,不然动作一大,还真容易走光。
美食当前,上梁沟的村民可不会觉得跪坐不方便,林回星说完客套话让大家吃好喝好后,所有人都捧着陶碗,拿着筷子,朝眼前的肉菜下手了。
烧白?没吃过,先来一片尝一尝!
这烧白实在是很对大家的胃口, 肥而不腻,入口既化。
本来就蒸的很耙糯的烧白经过加热后,更是糯到都不用费心嚼, 用上舌头稍微一抿就顺着喉咙滑到肚子里了, 留下的只有满嘴的肉香。
难得吃到这么好吃的食物,上梁沟的叔伯婶子们自己埋头大吃的时候, 还不忘给一旁的孩子夹肉。
马桂花因为来得晚, 自家在村里一没人,二没钱,所以自觉地带着两个孩子坐在了长席的最末。
已经许久没有参加过宴席了,开席时马婆婆还有些手生。
好在她的孙子是个手脚利索的,眼疾手快地抢了好几片肉到自己的碗里后,又腾出手来帮祖母和妹妹抢肉。
这烧白和夹沙肉都是从山下的酒楼卖, 村里人对这几道菜的味道也是最有信心的,所以下筷的目标都在这两个碗里。
虽然林回星准备得不少, 但是村里上到头发花白的老人, 下到刚能抓稳筷子的幼童, 在抢食这方面, 就没有会让着谁的道理。
开宴不过两分钟,这烧白和夹沙肉就只剩下肉下面的梅干菜和糯米饭了。
至于另一道也是酒楼出品的红烧蹄髈, 碍于林回星在场, 大家倒是没有争抢得太过。
这红烧蹄髈也是又软又烂, 热过后蹄髈上的骨头甚至都和肉脱离了。
浸满了汁水的蹄髈,肥糯的肉皮,让人一口下去后就停不住嘴了。
马婆婆的孙子是个能豁出面子的人, 听前面的已经在议论这蹄髈有多好吃了,他一点都没犹豫, 扯着妹妹就扎进了人堆。
十六个大蹄髈,加在一起光是肉都有三十来斤了,更别说下面还有煮的软烂的黄豆了。
马婆婆的孙子仗着人小,牵着自家小妹在人堆里来回穿梭,很快就挤了进去。
林回星作为主家,他和苏大荣做的位置自然是最好的,这两桶红烧蹄髈其中的一桶就摆在他眼前。
上梁沟的村民强肉归抢肉,还是记得把药把林郎君这个金疙瘩给碰到了的。
林回星看着好不容从人堆里转进来的马婆婆孙子,朝他招了招手。
忙了一天,林回星对大鱼大肉倒是没什么胃口,他接过马婆婆孙子的碗给他夹了一大碗肥瘦相间的蹄髈。
那可是真是冒尖的一大碗。
马婆婆的孙女人太小了,被兄长带着也挤了进来,林回星也没忘记她,把小丫头挤散的头发捋到耳朵后面后,他也给她挑了一大碗蹄髈。
这也算是林回星偏心了,不过人都是偏心的,马婆婆一家条件不好,林回星也愿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多照顾几分。
想到两小孩家里的情况,林回星不放心地叮嘱道:“你们肠胃不好,又不经常吃肉,一下子吃得太油腻了容易闹肚子,这肉你们别一下子吃完了,少吃一点,剩下的拿回家留着明天吃。”
给两个孩子塞完肉后,林回星又从桌子上捡了几颗糖出来塞到马婆婆孙子的手里。
这两个孩子每天都要帮他放羊,也不知道昨天村里的小孩拿了糖后有没有分给他们。
今天他们来得又晚,说不定这会儿都还没尝过这糖果的味道呢。
其实林回星今天准备的菜量大,烧白蹄髈这些好菜因为数量有限,大家哄抢过一轮后,后面的场面就平静多了。
吃过好吃的蹄髈和烧白夹沙肉之后,大家也有功夫坐下来慢慢品味排骨汤和酸菜鱼了。
林回星这排骨汤力可放了不少的干蘑菇,蘑菇鲜美,排骨味道也不错,这一道排骨汤最受他的喜欢。
村里的小孩子们先前吃了汤圆,刚才有被自家的大人塞了好几块肉,这会儿再啃上两块骨头就撑得吃不下了。
然而这样的一餐对村里人来说实在太难得了,看着桌子上的肉和鱼,大家都劝着家里的孩子再多吃两口。
——错过了这一顿,下次再想吃到这么好的饭菜,都不知道得等到何年何月了。
在各家父母不多吃就是亏的劝说下,最后村里的小孩子一个撑得肚儿溜圆,直打饱嗝后才能离席。
孩子们吃饱喝足后也没乱跑,就抓着瓜子花生在旁边玩闹。
至于村里的大人,男人们坐在一起一边喝酒吃菜,一边聊着家里的小辈,地里的农活。
以前村里办宴席,要是饭菜不够,女眷连桌子都不必上,随便倒点菜汤泡着豆饭吃了就算了。
今天菜多,她们倒是可以一边进食,一边和身边交好的女眷聊一聊自己的绣活了。
王荞娘性子内向,虽然已经和苏大壮成亲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她平常很少出门,就只有王甜杏两姐妹平常会带着绣活过来找她一边干活一边闲聊。
这会儿参加宴席,三个女孩子也凑在一起,加上一个苏云娇,苏大荣和苏大贵是亲兄弟,家里的小辈关系也不错,在这种熟人扎堆的时候,她们自然就坐到一起了。
听着旁边男人们喝酒聊天的声音,年纪最大的王青桃一脸感慨:“这林郎君出手可真大方,又是酒又是这么多肉的,这么一场办下来,少说也得花上十两八两银子了。”
王青桃这话得到了几人的一致认可:“别的不说,就是这大米就挺贵了,你们看见没,那么大一桶白饭呢,要是放在平常,也是难得的吃食了,今天因为肉菜多,大家都顾着吃菜了,这会儿还没有人去打饭呢。”
王甜杏接过话茬道:“可不是吗,听叔娘说足足放了两石多的大米进去蒸呢,这米舂得精细,基本没什么糠壳,这样的米叫做精米,放在县里的粮铺要卖七八十个大钱一石吶。”
四十个大钱一石的稻谷,除此之外粮铺也卖舂好的米,永国的大米分为四个等级,精米,稗米,粲米、粝米
不同等级的米价格也不一样。
苏大贵家的男丁跟着林回星下山卖货的次数最多,对山下的事情了解得也不少,王甜杏她们这些女眷平常在家里没少听公爹和自家男人说这些,对今日饭菜的价值也能估摸出个大概。
这个苏云娇可没听林回星提过,想来按照他的性格,花再多的银钱他也是不会在意的。
男人们这边,肉菜虽好,但是对他们来说,最好的还是林回星准备的这一大缸子酒水。
要不是林回星劝着大家多吃点菜垫垫肚子,恐怕好些馋酒馋得不得了的叔伯两碗酒都下肚了。
这可是现代的高度白酒,林回星可不干大意,一直注意着劝大家慢点喝。
听了林回星的劝说,有人不愿意了,当即端着酒碗喝了一大口:“嗬,这酒虽然烈,但是林郎君你也别小看了我们的酒量,我们要是放开喝了,随随便便喝个几碗是没有问题的。”
林回星觉得这些叔伯还是没有意识到这高度白酒的厉害,还喝好几碗呢,这么一碗酒都不止五两了。
以前在外面上班的时候,林回星可没少领教现代的酒桌文化,他自己酒量不行,撑死了就二两的量。
但是就他认识的,酒量最大的营销部经理,号称酒量王者,这样的高度白酒,也就只有一斤半的量。
就这样的酒量,就已经是很少见的了,就上梁沟的这些叔伯,要说能喝几碗,估计说的是永国的浊酒吧。
这种粗蒸馏出来的酒水,度数普遍偏低,硬要和现代的酒水挂钩的话,估计就是老米酒的度数(8-15度)。
没见刚才那几个喝酒喝得急的汉子,这会儿已经脸红到脖颈了吗。
男人一旦喝起了酒,这一顿饭所要花费的时间就快不了。
女眷那边菜都吃完一轮又添了一轮了,男人们这边还在慢悠悠的喝着。
林回星不爱喝酒,他作为陪客,就捧着一碗夹沙肉里的糯米饭慢慢吃着。
这夹沙肉的糯米饭里加了白糖,被肉的油水一浸,那味道也是好吃得很。
怕苏大荣和苏大贵年纪大了,喝酒喝多了对身体不好,林回星自己吃的时候还没忘记往他们的碗里夹糯米饭。
好东西总归是不缺人欣赏的,苏大荣他们尝过一口这糯米饭的味道后,当即就放下了手里的酒碗,低头吃起了饭来。
等到一旁的女眷们都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天也快黑了。
有的女眷就忍不住开始催促自家的男人快点吃了。
她们来的时候都没带火把,看着自家的男人一个个的一副喝大了的样子,等到天黑后,她们就很难把人弄回家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抓周(孟冬十一) [现代情感] 《抓周[恋综]》作者:孟冬十一【完结】晋江VIP2024-10-28完结总书评数:232 当前被收藏数:2447 营养...
-
义乌灯侠就业指南(道佑君) 菲丽丝·萨曼莎在一次飞行事故中获得了一枚灯戒。
成为超级英雄的感觉还不错,灯戒也很好,除了经常需要充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