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虽然不想让这位继女日子好过, 但要在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她再坚持把继女往火坑里面推, 这对她在村里的名声就不好了。
陈氏虽然可以不在意自己的名声, 但是她在王家还有一双儿女,要是她这个当阿娘的名声太糟糕,几年后她的一双儿女想说门好亲事也就难了。
陈氏仔细琢磨过,这上梁沟本来就是附近几个村子里最穷的人。
这苏家为了凑着一两银子的聘礼,指不定是卖了家里的存粮,又在外面借了些银钱。
那样的穷地方, 荞娘这个贱蹄子嫁过去后还不是挨饿受冻的命。
到时候日子过不下,王荞娘再想回来找娘家接济, 那她是一颗米都不会施舍给她的。
总之一两银子陈氏是拿到手里了, 家里有些积蓄, 加上这一两银子, 足够几年后她给儿子挑个好媳妇了。
王荞娘今年已经十七岁,在永国, 这个年纪还没成亲的姑娘并不多。
也就是陈氏想把继女卖个高价, 才一直拖到现在。
聘礼到手后, 陈氏是一口饭都不愿意让王荞娘多吃了。
想着已经开春了,这官府指不定这两天就要派佐使下来收人头税了,陈氏手里抓住银子, 迫不及地摆手道:“苏家是门好亲,我家姑娘能得这么一门亲事, 我和他阿翁心里虽然不舍,但也是高兴的。”
“荞娘和你家大壮年纪都不小了,咱们这庄户人家也没那么多讲究,今天你们就把人领回去吧。”
之后陈氏是又说了一些客套话,比如让荞娘成亲后要勤快,要孝顺公婆。
陈氏说这些话是为了面子上过得去,实际上在场的人谁不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陈氏轻飘飘一摆手,王荞娘今天就要跟着苏父他们去上梁沟了。
饶是王荞娘心里没底,也知道这是自己目前最好的选择了。
虽然她还不了解苏大壮,但是他手脚健全,人也年轻,长得也端正,这门亲事对她来说,就是当下她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
陈氏做事如此不留情面,苏父也懒得和她掰扯,当即就让王荞娘去收拾东西了。
陈氏确实是不准备和苏家这个所谓的亲事有什么来往,苏父这话一出,她当即就道:“哎哟,亲家公,就我们这种穷苦人家,姑娘出嫁哪有什么东西好收拾的,左右不过是荞娘身上这套衣裳罢了。”
其实王荞娘有三套衣服,除了身上这套稍微好一点外,其他的都有补丁。
精明如陈氏,可舍得把这些衣服都给王荞娘,虽然那衣服有补丁,但是也是麻布做的,回头改一改,不也能给她和女儿穿。
原本王荞娘也没对陈氏抱有希望,但是她怎么都没有想到,对方明明收了苏家一两银子的聘礼,却连一套换洗的衣裳都不愿意给她。
王荞娘不是小孩子,她之前可没少听村里人议论,某某家的姑娘出嫁时因为娘家给的嫁妆薄,到了婆家后没少受公婆夫婿的白眼。
王荞娘到底是没遇见过什么大事的小姑娘,陈氏这话一出,她先是觉得难堪,随后心里涌出来的就是对未来的担忧。
苏父和苏大壮听完陈氏这话心里也是气急,这陈氏如此作为,简直是连面上功夫都懒得做了。
苏父看向了从他们进屋后除了开口招呼了一声后就一言不发的王父:“亲家公你的意思是?”
一直在一旁当透明人的王父既然被苏父点到了,自然不能再装哑巴。
被陈氏在暗地里掐了一把后,王父嗫嗫嚅嚅道:“荞娘她阿娘说的对,家里确实没什么好给她的。”
虽然王荞娘在家里受了后娘这么多年的磋磨,早就没对自己这个阿翁心存幻想了,但是王父这话一说,她身子摇晃了一下,最后认命地闭上了眼。
苏大壮一直留意着王荞娘的情况,这会儿见她都快站不稳了,那眼睛更是和兔子一眼红了,也知道此时她心里不好受。
苏大壮昨天晚上是听自家阿娘说过荞娘的情况,但是之前他对此并没有多少的感触,这会儿见未来媳妇儿红着眼睛深受打击的样子时,他却是有些压不住心里的火了。
见自家阿翁一副还想和王家人争论的样子,苏大壮一把牵起王荞娘道:“阿翁,别说了,我们走。”
苏大壮猛然发作,让屋内的人都愣住了,等苏父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他已经牵着王荞娘走出王家的院子了。
苏父和王青桃无奈地对视了一眼,最后只能抬脚跟了上去。
走在前面的王荞娘不知道是心灰意冷还是怎么,就跟个没有思想的木偶一样乖乖地任苏大壮牵着走。
苏大壮走着走着,慢慢地也冷静了下来。
他扭头看了看自己白白嫩.嫩的小媳妇,柔声安慰道:“没事,咱们不稀罕那些东西,家里有棉布,回去后我让阿娘给你拿一匹棉布,你自己做两身衣裳和鞋袜。”
王荞娘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按照她的想法,她娘家收了苏家这么多聘金,却连一身换洗的衣裳都不愿意给她,苏大壮这会儿应该是气得跳脚才是。
原本王荞娘都已经做好被苏大壮打骂的准备了,结果他不但没有生气,还说要买布给她做新衣服?
过惯了苦日子的王荞娘不敢相信这样的好事竟然能落在自己身上。
她定定地看着苏大壮,试图从他的表情中分辨出他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
苏大壮不知道王荞娘心中所想,见她红着眼盯着自己看,以为她是不高兴了,当即好声好气解释道:
“不是我阿娘不愿意给你做衣裳,是我听大胜媳妇说你针线活好,才想着让你自己做衣裳的,你要是觉得累,回去后让阿娘帮你做也可以。”
见苏大壮误会了自己的意思,王荞娘也顾不上去怀疑他了。
婆母要是知道她花了婆家这么多聘金,却一点嫁妆都没带回去,心里不一定气成啥样了,她哪里敢问她要布做衣裳,哪里又敢让她给自己做衣裳。
思及此处,王荞娘忙不迭摆手道:“我不是那个意思,你别去让阿娘给我做衣裳,我自己可以做。”
要是可以,王荞娘都不愿意让苏大壮去要布,奈何她就只有这一身衣裳,总归是要在做一身衣裳换洗穿。
见王荞娘总算是愿意开口和自己说话了,苏大壮心里也顾不上什么衣裳不衣裳了,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了。
——嘿嘿,嘿嘿,他媳妇的声音可太好听了,娇娇柔柔的,比他的破锣嗓子强多了。
王荞娘不知道苏大壮好好地怎么就傻笑了起来,担心他真的会去和婆母说这些事,她当即一脸焦急地牵着他的手摇了摇:“你听到了没有,我可以自己做衣裳,你别、别和阿娘说。”
苏大壮听着小媳妇的柔声哀求,心神都飞了一半,却还保持着一点点的理智:“啊,额,好好,你说什么是什么,我只问阿娘要布,多的一个字都不会说。”
得了苏大壮的保证,王荞娘总算是稍微放心了。
正好王青桃他们也追上来了。
刚才王荞娘是没有反应过来,这会儿当着公爹和王青桃的面,她自然是不肯让苏大壮继续牵着了。
柔软的小手从手中抽走后,苏大壮怅然若失的捏了捏手指,无声地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王青桃和王荞娘稍微落后了苏家父子几步。
对于王荞娘,想到刚才的场景,王青桃心里也是同情的。
见王荞娘一脸不安的样子,王青桃轻轻地拍了拍她的手宽慰道:“大壮的阿翁阿娘都是好相处的人,我们上梁沟的日子也比以前好过了许多,你的好日子在后头呢。”
王荞娘不知道青桃姐嘴里的好日子是怎么样的好日子,对于现在的她来说,能脱离爱磋磨人的后娘就是最好的日子了。
在去上梁沟的路上,王荞娘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就算是苏大壮家里再穷,背了再多的外债,她也会好好地和他过日子。
哪怕……哪怕她在苏家只能吃糠咽菜。
梁婶子怎么都没有想到,明明今天才只是去王家提亲,结果丈夫和儿子回来的时候就已经把新媳妇给带回来。
梁婶子心里奇怪,自然就少不了要问明情况,听自家男人说那王家的陈氏行事如此不留情面后,她也是气得怒骂了几句。
梁婶子在家里做主惯了,嗓子也大,王荞娘听着她骂自家后娘,吓得缩了缩脖子,生怕婆母骂完陈氏就该回头来骂自己了。
好在梁婶子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知道这件事情也不怪荞娘。
梁婶子看着柔柔弱弱的王荞娘,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这事不怪你,是你那后娘不做人,我听杏娘说过了,你是个好孩子,既然到了家里来,以后你就安心和我家大壮过日子吧。”
知道王荞娘什么东西都没有带过来,都不用苏大壮主动提,梁婶子就回房间抱了一匹棉布出来:
“这棉布是之前我和村里的林郎君换的,这布好着吶,你拿去自己做两身衣服,针线都在堂屋的簸箕里。”
棉布一入手,王荞娘就不由得睁大了眼睛。
这布如此柔软,摸着比麻布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她连忙摇头道:“这棉布这么好,用来给我做衣裳着实可惜了,我用麻布做衣服就行,这匹布我给阿娘做两身新衣服。”
作为新媳妇,不用人提点,王荞娘就知道得讨好婆母。
不等梁婶子出声,苏大壮的婶娘艾氏就先笑着道:“我们家可没有麻布,有林郎君在,这棉布的价格和麻布也差不多,荞娘你就放心用着。”
苏大壮家和堂弟苏大志家并未分家,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王荞娘光是认人就花了不少的时间。
虽然王荞娘已经算是进门了,但是梁婶子愿意给儿媳妇做面子,并没有为了省事就想把婚宴这件事省略道。
梁婶子扭头对儿子叮嘱道:“今天却是来不及了,明天大壮你去村里买几只熏兔子,我们也在家里办上两桌,把村里的几位叔公和你大贵叔,林郎君都给请上,咱们也热闹热闹,也让他们认认咱们家的新媳妇儿。”
苏大壮算是林回星在村里比较熟悉的同龄人了。
听去苏大壮家里看热闹的季娥说, 新娘子可好看了,林回星也是打心底替他开心的。
虽然林回星觉得十七八.九岁的人结婚年纪还太小了,但是永国都是这个年纪结婚, 他也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多说什么。
林回星伸手拍了拍苏大壮的肩膀道:“听说新娘子可漂亮了, 你小子可真有福气,行, 我知道了, 明天我肯定准时带着贺礼到。”
现在上梁沟的人就没不知道林回星给苏大壮他们准备的贺礼是什么,一床沉甸甸的棉被。
苏应胜的那一床棉被这段时间可是被村里人来来回回地翻看过了许多次。
要不是这棉被实在是好,村里人之前也不会那么勤奋的去开棉花地了。
对于王荞娘来说,今天这一天过得跟做梦一样。
短短一天,她不但不用嫁给老鳏夫三兄弟了,还被直接带到了婆家。
婆家虽然人口很多, 大房二房加祖父祖母十几个人,但是每个人都比她后娘好相处。
在苏家没人会骂她, 也没人会冷不丁伸手掐她。
婆母给了她一匹很好的布, 说是棉布?
作为一个常年做绣活去布庄卖的人, 王荞娘棉布, 丝绢,锦缎也经手过不少, 这棉布她确实第一次见到。
这么大一匹布, 不但够王荞娘做上两身新衣裳, 还够她做两身贴身的小衣裳和两双鞋袜了。
对此王荞娘事很惶恐的,她也说过自己只用做一身衣裳换洗就行。
当时梁婶子是直接摆手道:“让你做你就做,能做多少做多少, 咱们上梁沟的女人可不比那些男人挣钱少,这新衣裳也是你该得的, 等做完衣裳后,有的是你忙的,到时候挣了钱,你想买多少布都行。”
王荞娘不明白婆母的话,这女人在家里误会只能做做饭,收拾收拾屋子,她虽然能做点绣活,但是一天也就只能挣个半个大钱。
以前她后娘就总骂她吃白饭,就她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比男人挣钱还多。
男人要忙活地里大半的活计,一家人一年的嚼用都充地里出,那可是家里的顶梁柱,这如何是能比得了的?
然而王荞娘心里的疑问很快就得到了回答,她也很快就知道上梁沟的女人是如何挣钱的。
原因是在家绣十字绣的王甜杏听自家嫂子兼堂姐说荞娘已经跟着他们来上梁沟了。
王甜杏和王荞娘的感情本来就好,听王青桃说了陈氏做的恶事后,她当即就坐不住了,急匆匆的就要过来宽慰她。
偏偏这十字绣王青桃今天还没绣多少,这可是整整三两银子。
想着绣十字绣也不耽搁聊天,王青桃往自己的脖子上挂了一小把正在绣的紫色绣线,卷着十字绣,带着剪刀就过来了。
于是王荞娘就见到了一副远远超出她所能想象的绣品。
这绣布虽然摸着粗糙,但是结实平整,上面印制的绣样更是精美绝伦,让人看着就移不开眼睛了。
王荞娘心中如何震惊就不提了,小姐妹凑在一起,总归是要聊天的。
王荞娘在路上就已经听王青桃说过了,她能嫁到苏家来,多亏她这小姐妹王甜杏心里惦记她。
这会儿见到王甜杏后,王荞娘虽然震惊于她手里绣品的精美程度,但也不忘对她千恩万谢。
王甜杏不肯揽功,笑着道:“我也是随口一提,多亏你送我的手帕,才让梁婶子看中了你,这是你自己的福气。”
在王荞娘的解释下,王荞娘慢慢地了解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也知道王甜杏手里的绣品,并不是她婆家的东西,而且村里的林郎君给大家找的绣活。
一听这么一副绣活绣完后能有三两银子的工钱后,王荞娘的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不过想到自己是今天才到上梁沟的,王荞娘心里不由得失落了起来。
王甜杏一看她这个样子,就知道她在失落什么:“你放心,这绣活多着呢,昨天我看梁婶子就多找林郎君要了一幅绣品,想来就是替你拿的。”
说完王甜杏又安慰道:“你先把自己的衣裳做出来,做完就好跟我们一起绣这十字绣了,你手脚快,肯定比我先做完。”
王荞娘没想到自家婆母想得如此周到,想到做完这么一幅绣品所能得到的工钱,一直压在她心里的聘礼好像都没那么沉重了。
要是她能多做绣活,多挣工钱,婆家人肯定不会再和她计较那一两银子的聘礼。
想到这里,王荞娘都顾不上和王甜杏聊天了,当即抱出婆母给的棉布就裁剪了起来。
虽然王荞娘不常给自己做衣服,但是娘家所有人的衣服都是她帮着做的。
偶尔绣庄那边没有绣活,陈氏还会在村里给她接一些帮别人做衣裳鞋子的针线活,虽然赚得没有绣手帕多,但是村里人也会给点粮食或者碎布。
虽然这些东西从来都没有王荞娘的份,不过她那一手裁布做衣裳的手艺总归是练出来了。
不过短短半个时辰,王荞娘就已经裁好了布片,缝好了一只袖子了。
王荞娘动作利落,王甜杏看的连绣活都忘了做:“看你做活可真是一种享受,明天你和大壮兄弟要办婚宴,我也不好来打扰,后天,后天一早我就来找你,我们一起做绣活。”
作为上梁沟的新嫁娘,王甜杏在村里能说话的人也不多,以前她只能和王青桃聊天,之后有了王荞娘,她做绣活倒是有了一个地方可以来了。
这十字绣做起来枯燥得很,一个人闷头做总觉得累,要是有人在一旁聊天,这手上的速度都要快几分。
一边聊天一边做活,时间都能过得快一些。
王甜杏这个提议一出,王荞娘自然没有说不的道理。
第二天很快就到来了,这一天苏大壮一家人都在为傍晚的婚宴忙活。
王荞娘作为新娘子昨天就已经到了,自然就省了苏大壮迎亲的功夫了。
这一整天苏大壮都带着村里的人去山上抓兔子,而王荞娘则待在房间里给自己做衣裳。
短短一天时间,王荞娘就给自己做出了两身外衣,一件贴身穿的小衣裳,连新鞋子她都已经做了半只鞋的鞋底了。
梁婶子之前只是听王甜杏说过她荞娘能干,今天看到她一天时间就做好了这么多衣裳后,她才知道人家大胜媳妇说的是实在话。
虽然当着王荞娘的面梁婶子没表现出太多的赞赏,但是出了房间后,她就激动地拉着自家妯娌艾氏连连称赞:
“这王氏可真是个能干的,你是没有看到,她做的那个衣裳针脚密得哟,每一针间隔都一样,看着就舒服,比我们做的衣裳可强多了,我家大壮可真是找到了一个好媳妇。”
相似小说推荐
-
抓周(孟冬十一) [现代情感] 《抓周[恋综]》作者:孟冬十一【完结】晋江VIP2024-10-28完结总书评数:232 当前被收藏数:2447 营养...
-
义乌灯侠就业指南(道佑君) 菲丽丝·萨曼莎在一次飞行事故中获得了一枚灯戒。
成为超级英雄的感觉还不错,灯戒也很好,除了经常需要充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