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是皇帝所赐,但是黛玉一猜就知道,绝不会是什么好地点、大宅院。哥哥中了状元,入仕的时候也不过是正六品,京官遍地的皇城,怎么会将哥哥放在眼里?宅子必定是又小又挤。她现在可明白了,戏文上说的什么“状元府”,那纯粹是杜撰,不过才子佳人的老套戏路罢了。
林致远笑道:“可不就如妹妹所说的?皇上是好意,怕我们这些人没个落脚的地方,特叫工部拨了京畿外城的几处院子,我一得消息的时候便有了计较,说与妹妹听,看这事成与不成。”
“哥哥只管说来。”黛玉越发的有兴趣。
“我这回在京城所见,加上与佟大人的交谈,才知道,这京城里正儿八经的童学馆少的很,做馆的先生也是参差不齐。富贵人家会找那些落地的举人教书,妹妹只看贾府的宗学便知。”
黛玉听到“贾府宗学”四个字,没来由的皱眉,“罢罢罢,哥哥不提那里更好”
林致远大笑:“好,不说它,我只说咱们家的事儿。这想法一早就有,我打算在京城办学。”
黛玉瞪圆了眼睛:“办......学?”
“是,秉承老师的志向,在京城办一家童学馆。咱们老家有些正经不错的年轻举子,今科未中,三年后再来的话,又是好一番折腾,而且......初来乍到的时候难免会被京城的繁华迷惑。我就想着,请一些人来,吃住我们包,每月再加上束修的费用,足够他们在京城里生活。”
黛玉就知道哥哥心思与众不同,脸上扬起笑意,“童学馆好啊我也觉着荣泽该找个好先生教一教。倪老年纪大,就有点不大合适了,哥哥若能找到好先生,第一个把荣泽送去。”
而此时的荣泽正坐在小喜园里,喝着糖水,他还不知道自己的“苦日子”马上就要来了呢
PS:今天好多人投票票,惊荷会用单章来感谢大家的明天是周六啦,~\(≧▽≦)/~啦啦啦,祝大家睡眠大大滴好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七章 皇恩厚赏小桐花巷
第一百八十七章 皇恩厚赏小桐花巷
(二更会很晚,大家明天看吧^_^)
兄妹二人正说着话,屋外有人悄悄的冲着黛玉身后的雪雁招手。
“雪雁姐姐,外面来了几个婆子,说是苏员外家的妈妈,要见姑娘......你看?”
雪雁摆了个手势给屋子里的雁蓉,跟着小丫头去了外院。不多时,脸色古怪的进了屋。刚要往黛玉身后站,林致远问道:“雪雁,苏家的人说了什么?”
雪雁差点一口气没提上来,可是大爷如何得知是苏家的人?
她来不及多想,忙道:“苏老妇人叫了身边的管事妈妈来,她听说咱们要去法华寺进香还愿,她们家也要去打平安醮,想问问姑娘能不能同去做个伴”
黛玉一愣:“在法华寺打平安醮?还邀咱们同去你是怎么说的?”
雪雁只好当着林致远的面将自己交代的话说了一遍,“我就请管事妈妈们先回去,说家里太乱,一时间没定下还愿的日子,不敢耽误了老夫人的大事。”
雪雁的话听起来有婉拒的意思,但是又留了点余地,免得姑娘临时改变主意不好圆这个话。
黛玉对林致远说道:“我听佟二奶奶说,这位苏老太太善于钻营,自打哥哥中了状元之后又频频上门示好,我看......还是远着点为好。”此时,黛玉有点后悔向苏家借戏班子。
“妹妹不用担心,等来日我找个机会还了苏大人这个人情就是。”
黛玉忙说:“可就怕原本只是泛泛之交,等哥哥还了他人情,将来就更不好掰扯关系了。哥哥刚入仕,万事还是小心的好。我昨日听你说朝堂上的险象,现在仍心有余悸,都察院是什么地方,叫他们盯上,谁不胆战心惊?好在哥哥有先见之明,送佟大人的礼物叫人挑不出毛病。” 林致远昨晚当个玩笑似的说了右都御使的发难,当时沈修杰、曹先生也在,这二位还好,单黛玉听罢小脸惨白。
林致远笑道:“咱们家的亲戚本就少,过年过节少有走动,既然安心在京城里呆上几年,少不得要和这些达官显贵们走动。我打小就羡慕修杰,一到年下的时候,他们家能从初三至十五日日不断的串门儿。每次回书院便要向我们炫耀一番年下得的东西物件是小,关键是这种喜庆的气氛。也不怕妹妹笑话,这回的大年还是我至今为止过的最热闹的一次。”
黛玉听到这里感伤不已,想在扬州的时候,自己跟着父亲母亲,过不过年似乎没什么大的分别,日日生活在蜜罐子里,只母亲病重的那一年,家里冷清了许多。及至到了贾府,逢年过节,百十来号儿孙都聚在一起,行礼,祈福,打牌,听戏......觥筹交错间看起来热闹,可是那也只是别人家的热闹,黛玉总觉得自己和那片天地格格不入。哥哥的话勾起了黛玉心里的酸楚,的确,今年的这个大年才有些正儿八经的样子,比照去年的冷清,不知好了多少。
黛玉话音一软,说道:“哥哥放心,咱们家会慢慢兴盛起来的,等几十年后再看,哥哥也一定是儿孙满堂。这样吧......我明日叫雪雁和雁蓉两个去苏老夫人那里,俗话说的好,伸手不打笑脸人。”黛玉俏皮的眨眨眼睛,问道:“我这个比方是不是有点......不恰当?”
兄妹说笑了一番,林致远又被礼部派来的人叫走。
晚间,黛玉叫了雁蓉和雪雁,嘱咐道:“明**们去苏家,记得客客气气,罗大娘已经备下了礼物,雪雁年纪小,少说多听,雁蓉经历的多,便将你在苏州时候的胆识都拿出来。”黛玉偶然听罗大娘说过,雁蓉原本在哥哥身边的时候,也是见过世面的小姑娘,这种小事估计不在话下。
雁蓉笑呵呵的应了,雪雁却支支吾吾的说道:“姑娘,若不然,还是叫碧蝶姐姐去吧,我......我不行的。”
“雪雁妹子,怎么就不行了?放心,苏家就是龙潭虎穴,咱们也要为姑娘闯一闯不是?再者说了,你那日也看到苏家大少奶奶的样子,想必不会为难咱们。”
雪雁忙摆手:“不是,我就是怕自己做事不稳妥,给姑娘丢人。”
黛玉心中叹气,雪雁还是少了些历练,“跟着雁蓉去长长见识吧,免得将来你做了管家娘子,见了人还打怵。”黛玉不说还好,一说,雪雁的窘色更甚。雁蓉怕她犯糊涂,说出什么傻话,忙拉了雪雁去外面看礼单子。
......
工部的速度就是快,不到两天的功夫,分派给林致远的宅子就已经订好了。
自然,这院子是借住而非赠与,什么时候林致远致仕,或是调职外地,皇上赐下的宅子还是要交回工部。
别以为皇上钱多,置办了这些地方,其实它们都是天朝开国以来收缴的罪臣家的财产,顺水人情而已。大家住在这样的地方,难免会觉得不舒服,或是担心,不是自己的东西用起来不踏实。
林致远的官衔未下达,所得的赏赐倒是半刻不曾犹豫。这里面还多亏了工部尚书陆大人的帮忙,大笔一挥,这地方就定下了。
林家分得的是个三进三出的院子,小小巧巧,二十来间房,住上十来个人不成问题。
工部的小吏们为了博得尚书大人的赏识,没少花心思。这院子虽小,可是架不住地点好,周边及十来户人家都种着桐花,一到四月,桐树高耸、树冠敷畅,桐花也硕大妩媚,满是紫白二色。前朝有位举子曾在此地侯考,小住了数月,每日读书累了,便抬头仰望,一片一片的花开,心生感悟,提笔写下了“老去能逢几个春?今年春事不关人。红千紫百何曾梦?压尾桐花也作尘。”
后来举子高中状元,小地方名声大噪,从此改了名字唤“桐花巷”。
说是巷子,实际上足有十来丈宽,往西走半柱香的功夫就到了国子监,周边又有书局,古董铺子,都是以雅致的买卖为主。难得的好地方,常人便是花了钱去寻也未必能有。尚书大人乐得用犯官家的宅子换林致远的人情。
再看榜眼郑晏的新居,同样是三进三出,比照林家的稍微多了两三间房,可是却偏偏弄在了平安里。进进出出的都是小买卖人,每日天不亮就有挑担子的人吆喝,难为工部怎么找出了这么个地方。
但郑晏二话不说,收到了工部的通知,下午的时候便领着几个小厮从扬州会馆最大的院子搬了出去,匆忙找人收拾一番,当晚就住进了平安里。
姚探花的宅子最大,五进五出,还带个小花园,拴马桩,下马凳是一应俱全,比状元、榜眼的赏赐都气派。
尚书大人可不是大发善心,以德报怨,原来这里紧挨着御林军的练兵场,百余步便可至。一有训练的时候便是尘土飞扬,叮叮当当的刀剑声不绝于耳,早上甚至还有送水的水车吱吱扭扭的打从门前经过。
当初一位在御林军任职的武将花了一点小钱置办了这地方,可惜没多久就因为战场失利,被皇帝抄没了家产。
像这样的处所应该分给武官来,可尚书大人一挥笔,主人就变成了姚承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