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回家去修养,走的时候也没将柜子的钥匙留下,这在以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可偏偏宝玉心血来潮,说是要做东请姐妹们吃
惠斌楼的冰糖肘子,顺便置办上两桌子酒席孝敬老太太、太太。”
黛玉早就知道宝玉的东西向来是被袭人收着的,这袭人一归家,宝玉哪里能弄来银子?除了学那些个宵小之徒一般撬柜子,
还有什么好办法黛玉笑道:“宝玉是个惯撒手的,他哪里会知道自己有几钱的银子?说是请客做东,到头来还不是到老太太那里
央求一番请了老太太银子”
薛宝钗冷笑两声:“林妹妹这回可是猜错了,宝玉好大的本事,叫外院的小厮找了个铁锤,生生的砸掉了柜子上的锁头。”
薛宝钗还记得自己乍听这一消息的时候,心都凉了半截,这就是母亲给自己相中的好人家?什么爷们少爷能干出这样的事儿
,就是短了银子,派人去花家取来钥匙就好,做什么耍疯似的“要说这袭人也是个会过家的,几年的功夫,就替宝玉攒下了百十
来两的银子,旁边的麝月看的分明。宝玉就问,这些钱摆酒席是足够的,还剩下了好多,做点什么才好。”
话说道这里,薛宝钗看向黛玉的目光就带了几分的责怪:“别人尚可,紫鹃却说,莫不如叫小厮们去外面请个戏班子回家来
听听。”
贾宝玉本来就爱热闹,得了紫鹃的这主意,连连拍手,饭也顾不得吃,叫了小厮茗烟就出府去了。
忙里忙外闹腾了一天,宝玉才将事情办好,第二天给贾母请安的时候又来请众人。贾母是逢人便夸自己的宝玉孝顺,一听还
有戏班子,就更来了兴致。
等到听戏的时候听宝玉说是紫鹃出的主意,贾母就立时命人唤来紫鹃,还叫鸳鸯找一只她年轻时候常用的翠钗给紫鹃。
王夫人虽然也没少当着别人的面赏过袭人东西,但是比起老太太来,分量还是差一些。在座之人无不清楚,老太太这是要抬
举紫鹃
王夫人在宝贝儿子那里安插一个袭人,老太太就能送一个紫鹃过去。大家打了个平手,谁也不让着谁
薛宝钗继续说道:“酒也吃了,戏也听了,总该消停了吧谁知……”
黛玉心里颇有些无趣,心道:你到这里不就是来给我添堵啰啰嗦嗦的吊人胃口有什么意思
宝钗惯会看人眼色,知道黛玉有些不耐烦,忙道:“谁知第二日紫鹃就叫了婆子们换了新锁头,单单只配了一把钥匙。袭人
一回去,两个人不可避免的闹腾了起来。妹妹想一想,这紫鹃到底是从你身边过去的,她主意这样正,就是妹妹也要受牵连啊”
黛玉虽然不喜紫鹃的做法,但是那丫头跟了自己多年,黛玉还不大相信错再紫鹃身上。
刚又听薛宝钗句句都是维护袭人,而把紫鹃说成了是拐带宝玉听戏的恶人。
哼黛玉冷哼道:薛宝钗还敢说袭人是个老实的?真是天大的笑话。自己当初在贾家的时候,袭人就差没将自己当个贼偷似
的看着。只要宝玉和自己多说几句话,袭人就要寻了借口来叫人。
老实人想想宝玉院子里都是什么角色晴雯、秋纹、碧痕……有几个是省心的?但是又有几个是袭人的对手
紫鹃虽然有些个心机,但是想要与袭人匹敌,黛玉是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八成又是袭人想的什么办法,祸害了紫鹃的名声,
顺便连累了自己
“宝姐姐的好意,黛玉心领了。不过紫鹃的卖身契从来都在老太太的手里,我们两个不过是半路的主仆,有些话我也不能说
的太狠。如今更好,她在宝玉的身边,我就更不能管表哥身边的丫头了我知道宝姐姐和袭人最好……”
薛宝钗听了黛玉的后一句,嘴角不自然的撇撇。
“宝姐姐若是见到了袭人就帮我带个好。说我知道她委屈,叫她别忘心里去。等改日我见了袭人亲自去劝她。”
宝钗忙问:“妹妹什么时候去府上小住?上次宝玉就没能请到妹妹,这回妹妹去,就叫姐姐做这个东如何?”
“年下忙,待过了年再说吧”黛玉端起小几上的茶杯。
薛宝钗微微有些失望,但是一想到林大爷是为了应考,林家才这般的谨慎,心里的不痛快也就去了几分。她面色微红的从袖
中掏出一只绣囊,打开给黛玉瞧:“这是我和母亲去庙里求的四枚平安符,妹妹着人给小表弟、小表妹。还有表哥……戴上吧”
黛玉似笑非笑的命身后站着的雁蓉接过:“那我在此就谢过宝姐姐的好意了。”
送走薛家母女,雁蓉攥着那四只小黄布包:“姑娘,这东西怎么办?”
黛玉睨了一眼,冷道:“收起来吧”
这小半年来,薛家送的东西还真不少,但是黛玉从不叫人碰,均放在一处任凭它发霉长毛。
薛宝钗的心思,黛玉此刻是明白的不能再明白,她忽然一顿,又叫住了雁蓉:“你将那四个平安符拿来我瞧瞧”
黛玉将四个小锦囊一一展开,上面是朱砂红笔写的符咒,偏有一只,小布包里还塞住一张黄签小纸,若不细察,还真难发现
。
上书几排蝇头小字:春雪昼悠扬,飘飞试士场。缀毫疑起草,沾字共成章。匝地如铺练,凝阶似截肪。鹅毛萦树合,柳絮带
风狂。息疫方殊庆,丰年已报祥。应知郢上曲,高唱出东堂。
黛玉感叹道:“好诗是好诗,可惜人品……宝姐姐是没这个福气嫁到我们家的”
雁蓉不知道上面写了什么,但是听得黛玉的话也能明白几分,她作为一个丫头,又能劝上写什么呢……
PS:剧透一下,接下来的几章会发生很重要的事情~~惊荷在想怎么才能叫情节更跌宕起伏一些~~~~\(≧▽≦)/~啦啦啦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八章 暴风骤雨京城大乱
第一百三十八章 暴风骤雨京城大乱(求订阅)
朱雀大街前人来人往,嬉闹的孩童、情投意合的男女、达官贵族、贩夫走卒......沿街小巷里你甚至能见到香火旺盛的城隍庙、月老祠、姻缘树,很古老的石桥就伫立在那里,不知道在等着什么有缘人去谱写断桥的传说。
车马喧嚣,只有两旁的石狮子旁若无人的悠闲自在。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推小车沿街走巷卖胡麻饼的商贩,更有茶肆临时改了馄饨摊,年纪大些的老人家一边挑了担子,一边唱着:“三大钱儿卖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凉果炸糕甜耳朵,吊炉烧饼炒疙瘩,叉子火烧刚卖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
那歌声虽沧桑,但是里面透着喜庆馋嘴的孩子们就央求了父亲、母亲买一碗汤圆过过瘾。一般这个时候,就算是清贫的人家也不会叫孩子失望,这种日子,难得一个乐呵。
守卫城门的是捍京大营,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各有小兵分作四班,每班三十人,在城墙头来回巡视。城东门紧闭,外面三里处是西山大营的驻军之所,与京城内的御林军校场遥相呼应,一内一外守卫帝都。
小兵狗子家住京郊的十八堡,虽然只有十五,但是已经算得上是个老兵油子了。他正抱着一杆长枪,靠在城墙边借着火炉子取暖,狗子这一拨人刚轮完班,人人都面有疲色,在冷风中站了两个时辰,要是能有一口热酒就好了
兵痞们聚在一起,说的无非都是些荤段子,连未成家立业的狗子也不能免俗,说着说着,狗子忽然要去小解,扔下讲了一半的笑话与众人,匆匆往外跑去
站在朔风冷气中,狗子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想着家里刚给自己定下亲的兰花妹妹。说时迟那时快,一道黑影闪到前方,狗子眼睁睁看着城门口二十来个守卫一齐倒在地上,暗红色的液体顷刻间流满一地。黑影几个上窜,也不知道是用了什么法子,竟跃上了城墙......
狗子连裤子都忘记系,猛的从刚刚的一幕中回过神来,他扯开嗓子,用一种撕心裂肺的声音喊道:“有敌情,有人......”狗子没能说完这句话,一支带着翎羽的长箭直挺挺的插进自己的胸膛,身子向后一仰,眼睛犹不甘的望向夜幕,耳边似乎还响着兰花妹妹唱的乡间小调......
东城门的城墙上,不过是一盏茶的功夫,百十来个守卫早就成了刀下之鬼,夺城的人只有五十不到。其手法之狠辣,叫人发寒。
众人脱下夜行衣,换上了捍京大营的铠甲,站在城墙上看不出丝毫的破绽。
南、北、西三门效仿东门,把原本的守卫斩杀的一人不剩。紧接着,四处城门被关闭,十根插栓扣合着十根精钢板,牢牢的锁住城门。
帝都顿时如古城一般,外援不能进入......
黛玉领着嘻嘻哈哈的悠姐儿和雪琪,三人站在扇台厅里正摆着碗筷,雁蓉、碧蝶等人立在一旁传菜。
悠姐儿的个头勉强有桌子那么高,只能两手扒着八仙桌:“林姑姑,那个菜是悠姐儿做的,对不对?”晚间的时候,碧蝶来问话,说是悠姐儿来做客,厨下用不用添几个菜。正好黛玉想起了前几日做的很好吃的芝麻菜,便叫碧蝶亲自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