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铺子的货,我跟你们要两千,一分不跟你们多要。”
王组长,“两千二,大外甥我给你们两千二。”
转让价钱上没问题,那其他地方更没问题了。
两家人火速办完了事。
“春晴,你们打算去京市做什么生意啊?”顾三姐问起。
春晴,“去了再看吧,到时候让舅妈给我们参考参考。”
顾三姐,“这可以,你舅妈开的店多,她肯定有经验。”
铺子转让完,钱也到手了,一家四口收拾收拾东西准备出发去京市了。
走之前还得跟家人说一下这个事。
春晴婆婆嘀咕,“咋没问一下你二弟他们呢,他们一直想在县里买个铺子。”
春晴不说话,白石头说了,“妈我们要去京市讨生活,转让铺子要现钱,二弟能一下子拿出好几千块钱?”
春晴婆婆,“那你也得问一下啊,问都没问就转让给别人了。”
白石头,“出不了钱问那干啥。”
到时候只会馋他家铺子,全家给他施压说以后给,再然后,让他卖便宜点,毕竟是亲弟弟,自家人。
他才不要,他只要钱多。
春晴婆婆不说话了。
俩人从父母家出来,春晴笑说,“你好硬气啊!”
白石头,“媳妇儿,我们家情况跟你们家情况不一样,我们家三个儿子,我作为大哥的必须得硬气点。”
“不然咱兜里那一万块钱,早就被我两个弟弟瓜分了。”
他媳妇可能不清楚他爸妈性子,但他清楚得很,他爸妈从小就教育他,要多帮衬弟弟,爱护弟弟。
怎么个爱护,怎么个帮衬法呢?
就是他有颗鸡蛋吃,那他不能吃,他得给两个弟弟吃。
还好他从小反骨,他爸妈说的,只要让他吃亏的,他从来没干过。
比如之前就跟他提过,想跟他借钱开店。
他没借。
一个弟弟就算了,两个弟弟,一个借了,另一个还要来借。
都借出去了,他自己还有啥钱了,他就说没钱,借不了。
春晴惊讶,“这么严重?”
白石头,“就这么严重,像这种孩子多家庭父母偏着你也就罢了,父母还不偏着你,想方设法从你这儿要钱给其他孩子。”
春晴,“妈没跟我说。”指的是她婆婆。
白石头,“她不好意思,也不敢跟你说。”
春晴,“为啥啊,我有那么吓人?”
她跟她婆婆接触时间确实不多,从结婚开始他们就分家过了,她怀孕生娃坐月子等等都是她妈照料的。
白石头摇头,“不是吓不吓人的问题。”
他也不清楚他妈为啥不去找他媳妇说,可能是看他拒绝了,寻思跟他媳妇说也无用?
反正不说最好了。
春晴白石头俩人铺子转让的事情很快被他二弟二弟媳知道了。
弟媳抱怨,“大哥大嫂咋这样啊,明知道我们想买一家铺子,他们问都不问,就转手卖给别人了。”
白石头弟弟,白铁头也是生气,“他从小这样,一点当大哥的样子都没有,小时候吃好吃的,都他一个人吃了,我们都没份。”
“别人家大哥都是谦让弟妹,关爱照顾弟妹,我那大哥不跟你要钱就不错了,就别指望他照顾了。”
弟媳听着,“真是的,听妈说他们要去京市做生意,这一看就是挣着钱了,不然怎么会要去京市!”
那大城市,啥都花钱。
“肯定挣了。”
兄弟之间差距大了,被落下的那个心里就不平衡了。
白铁头就是。
弟媳,“哎你说,大哥大嫂在县里不是还有一套房子嘛,咱们去住呗,反正他们也不住了。”
白铁头不解,“好好的去县里住干嘛,啥啥没有。”
弟媳嘟嘴,“我就想住城里的房子,我还没住过呢。”
大哥大嫂也是,从没邀请他们去住过。
白铁头,“你别寻思了,大哥大嫂肯定把房子托付给大嫂三姨了。”
大哥不跟他们亲,跟大嫂娘家亲。
他媳妇,“我们找他们要呗,亲弟弟还能不给吗?”
白铁头被说得烦了,“哎呀,反正你别寻思了,这事整不了,再说了我们去城里住干嘛啊?”
“你俩孩子都在村里上学呢,我们还种地呢。”
他媳妇,“我就是想当一下城里人嘛。”
“得了你,老实当村里人得了,再说城里人有什么好的。”
春晴他们去京市的事情,一开始顾大姐他们不知道,后来去县里买东西,一看老板换成了她三妹。
顾大姐懵,“咋是你呢?春晴呢?”
听顾三姐一讲,才知道这两口子是去京市了。
“所以把铺子转让给你们了?”
顾三姐点头,顾大姐,“多少钱啊?”
顾三姐,“大姐,我们花了两千二。”
顾大姐惊讶,“这么贵啊?”
“对,春晴他们把铺子里货也一并转了。”
顾大姐倒没有像白石头弟弟弟媳那样生气,不过心里也寻思了一下,咋没问问他们呢。
估计是想着问了也买不起,所以没问?
“你说老三,小荷今年还寄不寄那什么海参了?”
海参顾大姐到底是吃到了,去年过年拜年,去顾三姐家吃的,顾三姐厨艺一向好,葱烧海参,红烧肉炖鲍鱼,那做出来的味道一绝。
顾三姐,“大姐,那东西那么贵,哪能年年买啊。”
她大姐这是吃海参吃上瘾了?去年吃了,今年还想吃?
顾大姐一想也是,“去年小荷寄的,你们都吃完了吗?”
“早吃完了大姐,哪能放那么久。”顾三姐笑。
家里鲍鱼和海参是有点,不多,海参好像有六个,鲍鱼也差不多六个,不过这是留着瑶瑶过生日时候吃的。
其他的都没了。
他们父女俩爱吃,所以她就给留着几个了。 。
“今年小荷要给我寄,我就藏起来,自己慢慢吃。”
顾大姐挺爱吃那个海参的,尤其是用它炖出来的汤泡饭,特别好吃。
她至今还在回味。
听闻顾三姐笑了笑,“你是该藏起来,那本来就是寄给你们两口子吃的,青林媳妇倒好全拿去给她娘家了,还专挑贵的拿。”
“这点青林媳妇就不如青木媳妇,要换做是张宁,她肯定不会拿。”
顾三姐有点不明白,她大姐咋回事啊,两个儿媳,各方面看着都是青木媳妇比较好啊。
她大姐还不喜欢人家,老是说人家坏话。
这要是住一起也就罢了,矛盾多,两家都不住一起,还一个劲说人家坏话。
“也不是,陈娟就这方面比较差点,其他方面都挺好的。”顾大姐给二儿媳陈娟找补。
顾三姐听这话,心里寻思,张宁再好她大姐也不喜欢,陈娟再差她大姐喜欢就是。
“反正青木跟他媳妇眼里没我们这爹娘了,人家那姑娘儿子都给父母拿钱拿东西,他俩屁都没有。”顾大姐撇嘴。
顾三姐,“大姐不是我说你,这事就是你们两口子的错,你跟大姐夫跟孩子要养老金也得结合他们当下的情况吧。”
“开口就二百,谁愿意啊,还是一个月二百。”
更别说她大姐大姐夫以前没帮过青木张宁,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没帮,现在看人家做生意有点钱了,就开口要二百养老金。
多离谱。
“不是老三,你不知道那卖服装一天能挣多少钱,不是大姐跟你夸张,他们卖那服装一天二百块钱没问题,你听我跟你讲啊......”
哼,当她不知道呢,她在小荷服装店待了一小会儿,就那一小会儿的功夫,卖出去十来件衣服。
她一问那价格,一件衣服最低八块钱,那什么牛仔衣牛仔裤都是十五块钱以上。
她问过店员,一天最多能卖出多少衣服,那店员跟她说她一天卖过五十多件。
五十多件,一件按最低八块钱算,那一天收入都有四百了,而且每件衣服价格还不一样,她是按最低算的。
所以真实营业额只会更多。
她又问了一下要是生意不好一天能卖多少钱的?那店员说咋也有二百块钱了。
一天二百,一个月三十天,那就是六千。
他们只是说一个月给他们拿二百,又没说要两千。
都赚那么多钱了,每个月二百都不愿意给父母拿,她能不生气?
顾三姐听完,“大姐,你那说的是总收入,它还得除去成本呢,留进货的钱,剩的那点才是赚的。”
顾大姐,“那也一个月能拿出二百。”
“我寻思着,等来年让青林跟他媳妇去他们舅舅舅妈那儿干活。”
“干个一两年,攒个本钱,也在京市开个服装店。”
到时候就把他们两口子接过去了。
顾三姐,“这个你到时候问问小荷,缺不缺人。”
顾大姐,“这问啥了,小荷铺子那么多,塞两个人还不简单?”
“大姐你还是先问问吧,青林陈娟要是过去,你孙子凡凡也得过去,先不说工作,这一家三口吃哪儿?住哪儿?”
“这都是问题。”
“我晓得了晓得了。”顾大姐摆摆手。
顾大姐寻思了,她爹娘住的那小院,有的说地方,三间房呢,明年这时候青木张宁他们都搬出去了吧,房间不就空出来了?
再不济睡客厅也行啊。
顾大姐回家后跟二儿子二儿媳说起这个事。
陈娟不咋乐意去,“妈我们待在村里就挺好,去京市干嘛呀,那老远,啥啥没有。”
顾大姐,“干嘛不去啊,去京市在你们舅妈手底下干一两年攒个本钱,也跟你们大哥一样开店做生意,在京市扎根!”
青林,“妈,做生意没那么简单。”
顾大姐,“我看挺简单的,你舅妈那铺子一家接着一家开,生意红火的不行。”
光那两家服装店,估计月收入都过万了吧,更别说还有其他几家店。
顾大姐觉得她小弟一家都不是跟他们一个档次的了,人家是飞起来了。
陈娟,“舅妈一共开了几家啊?”
顾大姐数了一下,“五六个吧。”
陈娟,“那一个月赚不少吧?”
“妈你要不给舅舅写信,让他给你借点钱,咱们不多借,就借个两三千。”
“咱们也别去京市了,咱们就在县里买个铺子,像春晴他们一样开个小卖部。”
顾大姐,“借啥钱啊,这县里有啥好的,你们就听妈的,来年去京市!”
她可不想待在县里养老,她要去京市,他们家目前,老四老二一家全去京市了。
老三估计也去啊。
她家里没有大学生,但可以去京市做生意啊,可不能比其他三家差。
“京市有啥好的。”陈娟叨叨。
赵青林,“咱们听妈的吧,再说来年的事,今年就别寻思了。”
他也有点想去京市发展,就像他妈说的,在舅妈手底下干几年,攒点钱,然后像大哥大嫂他们一样开个铺子。
感觉挺好。
还有他们去京市,他媳妇接济不了她娘家了,隔这么老远。
顾大姐赞同,“妈不会害你们,你们听妈的就对了。”
陈娟撇嘴不说啥了。
顾大姐想如果可以,不止二儿子,小女儿小女婿,她也想让他们去京市发展。
青玉他们两口子在他们那个镇上也开了家小卖部,生意很好。
到时候等老二一家在京市定下来,她就叫闺女一家去。
两个哥哥都在京市,到时候都不用她弟弟弟妹帮衬,靠她俩哥哥就行了。
那时候,三个孩子都去京市了,那他们这当爹娘的自然会被接去京市养老。
她们两口子晚年生活,她没事看看电视,出去跟人唠嗑啥的。
顾大姐想想就挺好。
陈娟挺不愿意去京市的,一是她真不想去那么远的地方,二是她不想去苏荷这个舅妈手底下干活。
她男人这个舅舅舅妈,看着太那种了,很高傲,感觉不是跟他们一个世界的人,她不舒服,她不喜欢。
回到房间后,陈娟抱怨,“妈这是自己想去京市吧。”
青林,“那又怎么了?去大城市发展不挺好的?”
他不理解他媳妇儿为什么不想去。
陈娟,“好什么好啊?人生地不熟的,咱们什么也没有,还去人手底下干活。”
“待在老家就挺好的,好好种地,又或是去县里开个小卖铺。”
青林摇头,“种地能有啥出路啊,能攒下什么钱啊,就管自己吃喝。”
养殖也不行,钱还没赚呢,养的鸡都死了。
赔了夫人又折兵! 。
赵青林陈娟俩人也没聊出结果,反正是青林想去,陈娟不想去。
春晴白石头一家四口已经抵达首都了。
他们一家四口住在晓梅张晨那儿。
张晨晓梅买的院子,跟小院一样,有三个房间。
一间他们两口子住着,一间顾二姐二姐夫住着,还剩一间就给春晴一家四口住了。
一番接风洗尘过后,两口子就合计做什么营生了。
这个问题他们跟苏荷聊过,苏荷给的建议就是跟顾二姐说的那个。
两口子合计了一下,最后定下两个方向,一,开超市,中小型的,二,开化妆品店。
白石头倾向于开超市,因为他们以前就是干这个买卖的,有点经验。
而春晴想开化妆品店。
“你要开超市,在这首都你不能开个小的,咋也得开个像大姐她们那种中型的。”
“咱们钱不够,大姐他们那种铺子现在要一万以上。”
“咱们就买个小型门店得了。”
白石头,“咱们也可以租铺子嘛。”
春晴,“一个月一百多,一年一千多,你还不如买下来呢。”
“我的意思,咱俩就买个五六十平小点的商铺,然后开化妆品店,这样咱们一万块钱买铺子进货啥的都够了,不用跟人借钱了。”
“它生意好,咱们不说什么了,它要生意不好,我把我店里的货,到时候转给舅妈他们,咱们那铺子租出去。”
“咱俩找个活干,也不至于赔太厉害。”
“至少咱们还有个铺子不是,顶多就啊浪费点时间和精力,还有装修钱。”
“如果开超市,买铺子的话,咱们钱不够,得借,最少得跟人借五千,如果租铺子,还是那句话,生意好就不说了,那生意不好呢?”
“那铺子里货,转给我大姐?”
“然后咱俩折腾一顿啥也没捞着,按我说的,还留下一个铺子,把它给租出去,每个月还能赚点租金,长此以往,咱们赔的钱都赚回来了。”
白石头听完,觉得他媳妇说的很有道理。
“那行吧,开化妆品店吧。”
春晴,“我还没说完呢,要是开化妆品店,店里我一个人就行了,你可以去舅妈店里找活干。”
“舅妈不是说来着,馅饼店缺个人。”
“到时候你去干,舅舅舅妈不会让你白干,一个月咋也能挣几十块钱。”
白石头,“嗯,我知道了,到时候整完咱们铺子里的事,我就去馅饼店。”
春晴嘀咕,“外人都说咱两口子,你比较机灵,我木讷。”
“我那是不爱说话,而不是蠢。”
“谁说的啊,我媳妇儿最聪明好不好。”白石头秒变狗腿子奉承。
春晴,“老二媳妇娘家妈。”
烦死,她外孙满月过来吃饭,就跟她闺女嘀咕,说你这大嫂看着不太聪明的样子。
就因为她没跟她打招呼,她就说她不聪明,木讷。
春晴挺生气的,她本来就不咋跟婆家这边来往,她本来就不喜欢,跟不熟的人讲话,再说双方都不熟悉,有啥可讲的。
那老太不也没跟她打招呼么。
白石头,“那老太太就那样,就觉得我二弟娶了她闺女,我们一家子都奉承着,顾着她。”
“要我们家把她当古代老佛爷一样对待。”
春晴,“她想的美了,我就不喜欢跟不熟的人进话。”
别说丈夫弟弟媳妇儿娘家人了,他们村里人,特别熟的,在村里遇见了,她都不想说话,想着怎么避开。
真是,她还说上她了,不说话,不打招呼犯法吗?她又不给她钱!
白石头,“我也是。”
春晴,“你不是好嘛,你挺爱跟人讲话的。”
“那咱俩这不是互补了。”白石头嘴挺能说的。
定好做什么生意,两口子就去选铺子了,买了一家六十平左右的门面。
花了七千多。
还剩两千来块钱,两千用来进货,那几百块钱就拿来装修铺子了。
钱是一分也没剩下。
铺子装修这期间,春晴白石头俩人没闲着,一直在馅饼店帮忙。
半个月后铺子装修好,进的货也到了。
开业大吉。
春晴听了苏荷的建议,搞了开业的活动,开业头一个月比如消费满多少,送一条毛巾或是肥皂盒等。
相似小说推荐
-
5t5从此稳拿绿茶剧本(玉屑金泥) [BG同人] 《(综漫同人)5t5从此稳拿绿茶剧本》作者:玉屑金泥【完结】晋江VIP2021.04.13完结总书评数:608 当前被收...
-
ABO精神病疗愈院(荔也) [穿越重生] 《ABO精神病疗愈院》作者:荔也【完结】晋江VIP2024-7-26完结总书评数:1872 当前被收藏数:12351 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