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怕损了甘梵仁的威严。
画舆图本就是一个极难的差使,要求绘图之人对地形地貌极为熟悉,不能有太大的误差。
再加上还要对这些人家的家境进行分析,就更难了些。
温以凡与公孙越却没有推辞,一家一户的走访。
慧娘见自己的一个提议,平白为众人增添了这么多麻烦,心中有些愧疚。
便让府衙的厨房给他们变着花样的做好吃的。
“咱们这位陛下真是没得挑,不仅有一颗仁爱之心,还十分注重咱们的伙食。”
“是极,我闯荡这么多年,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冲着这饭菜,就是不给我工钱我都乐意。”
吃的好了,大家每日来上值也充满了动力。
厨房一日两餐,若是夜里上值还有晚餐和宵夜,大家恨不得整日埋在府衙处理公事。
黄伯自认是众位谋士中最没本事的,对于自己接任司农一职诚惶诚恐,几次拒绝。
如今吃着这厨房的吃食,也有了想要留下来的想法。
他慢慢的咀嚼着,吃着面前的饭菜。
“若是能一直留下就好喽。”
他一边吃,一边感叹。
公孙越与温以凡恰好从外面回来,听到黄伯的感叹拍了拍黄伯的肩膀。
“您老放心,就算是我留不下,您老也能留下。”
黄伯惊恐的摆了摆手:“老夫哪有那样的本事。”
“黄伯,您就别妄自菲薄了,我们跟着主公打天下行,却对种地一窍不通,若是想让全天下的百姓都吃上粮,还要靠您老才是。”
第276章 天价火锅配方
这话甘甜极为赞同,战时或许需要公孙越和李志这样的人才,但若是盛世,还是更需要黄伯。
而且黄伯人实在,勤恳虚心,从不仗着自己年纪大,在年轻人面前作威作福。
大家都很喜欢黄伯。
“主公现在正需要你,潼门关的百姓也需要你,你可不能随随便便的离开。”
公孙越坐在桌上,对黄伯说道:“说到这火锅,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让菜农能一年四季都种出菜来呢?”
“现在火锅店的菜都是以一些比较好储存的食物为主,那些小菜都是以前存下的,现在离春耕还有段时日,恐怕这菜要不够了。”
黄伯沉吟一番:“这个问题我倒是想过,可我们这里的冬天较冷,不似王都那边暖和,除非把菜种在屋子里,不然很难种的出来。”
将菜种在屋子里这个办法并不稀奇,不少勋贵家都是这样做的。
这样他们一年四季都吃到新鲜的蔬菜,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是绝对做不到的。
普通百姓就连好的茅草屋都住不上,何谈用屋子去种菜。
“正是因为有困难,才需要您来想办法。”
黄伯整日想着种植的办法,头都挠破了,也没想出什么好法子。
整日对着青菜念念叨叨的,人都要被逼疯了,看着怪可怜的。
甘甜无意中看到黄伯为这个发愁,忍不住在心里感慨。
【在现代,冬日吃蔬菜也不是什么难事,可在这个时代却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
【若是在现代还有温室大棚,这个时代除了在屋子里建造地龙,没日没夜的烧火保持温度外,我实在难以想到好的办法。】
只是,这样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种出来的菜价格也会很高,是绝对不会便宜的。
寻常百姓种不起,也吃不起。
听到女儿的心声,甘梵仁觉得黄伯恐怕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了。
既然在女儿前世所处的那个时代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她们恐怕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哎呀,要我说,根本没有必要死磕嘛,反季蔬菜又不健康,冬天就吃点萝卜白菜不挺好的嘛。】
【那些种植成本高,而且价格也高的菜就留给富人去吃,让他们花大价钱去买不就好了。】
【反正那些建得起暖房的人,肯定不会自己去种植,还是要雇人去做这件事,也一样可以带动经济。】
女儿这话说的在理。
他们之所以想要让研制出冬日种菜的办法,不就是因为想让百姓赚到钱吗?
只要可以让百姓赚到钱,谁种不是种!
甘梵仁觉得眼前的云雾一下子就打开了。
之前是他们想岔了。
甘梵仁与黄伯说道:“不必纠结于省钱,只要可以种出菜来便好。”
“普通百姓种不出来,那就让有钱的人去种,他们种出来了,赚来的钱也早晚也会流入普通百姓的口袋。”
甘梵仁给黄伯拨了银子,让黄伯放开手脚去干。
黄伯找来温以凡,在温以凡的帮助下建造了地龙,日夜的烧着,不过二十几天的功夫,就真的长出了不少的野菜。
这些野菜虽然还小,但是足以证明黄伯的法子是对的。
当有人吃火锅时,问起为何会有这样水灵的蔬菜时,铺子里的伙计们就会答道。
“这是我们新上任的司农大人研制的法子,具体还要问司农大人。”
百姓们若是想要在天寒地冻的时候吃到新鲜的蔬菜,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如今见到这样水灵灵的蔬菜,脑子灵活的,便觉得发现了商机。
想发设发的想要求见黄伯。
但黄伯整日埋在暖房里,也不出门,身边还有不少护卫,他们想见黄伯极为困难,只好求到了甘梵仁的面前。
甘梵仁也不卖关子。
“能在这样的天气种出菜来可不容易,你们若是想要知道种菜的方子,再要表现出诚意才行。”
大家都是聪明人,怎么会不知道什么是诚意。
诚意这东西,说白了不就是钱吗?
于是想要方子的人,人人都要掏出一千两银子,还要保证必须雇佣城中穷苦的百姓做工,月银不得低于三两。
甘梵仁会分给黄伯五十两。
甘甜觉得爹爹简直就是现实版黄世仁,周扒皮。
赚一千两银子,才给黄伯五十两。
黄伯却一点也不觉得少,反而受宠若惊。
“您已经给了我俸禄了,这钱我不能要,这些都是老朽的本职工作。”
“黄伯,你这样想就不对了,认真做事的人就该受到嘉奖。”
短短几天时间,有二百余位百姓找到了差使。
黄伯赚到了一千两银子。
黄伯每日都觉得晕晕乎乎的,十分不真实。
他就是个特别会种地的农户,做梦也不敢想自己会赚到这样的银子。
听到了黄伯的境遇,许多人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整日想着如何为三关的百姓谋福祉。
一些商人见甘梵仁这么轻易地交出了种菜的法子,又将目光放在了火锅上。
这样好吃的店,不该只有一家才是,就应该遍布三关。
商人的家眷们纷纷来慧娘面前打探消息。
慧娘也不藏着掖着。
“大家也看到了,我与夫君不会一直停留在此处,开这铺子不过是玩玩,并非是真心想要赚钱。”
“若是姐妹们想开这铺子,我可以将锅底的配方交给你们,只不过这配方并非是我的,乃是我那嫂嫂的,恐不能白白给了姐妹们。”
具体多少钱,慧娘也不说,只说问问嫂嫂。
女眷们回去和男人们一商议,男人们便深思了起来。
“这方子极为新奇,若是我们买下来,可以一直传下去,贵些便贵些。”
“就怕这方子的太便宜了。”
女眷们忍不住好奇:“便宜不是好事吗?为何这般发愁?”
“方子若是便宜了,那人人都买的起,这铺子自然也就不新奇了,唯有将价格炒得高一点,大家买不起,我们才能赚到钱。”
各家都在商议如何制定价格。
几乎一夜未眠。
第二日,便有妇人登门,将一万两银子塞进了慧娘的手中。
慧娘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火锅底料方子,竟然可以卖到一万两这么多。
慧娘也没有将一万两私吞,而是学着甘梵仁,将钱分了一部分给公孙越和温以凡。
他们两个在绘制舆图的时候,也顺带着帮宣传了铺子,为了绘制舆图,他们没日没夜不辞辛劳,这钱是他们应得的。
相比黄伯tຊ的诚惶诚恐,他们两个丝毫没有推据。
他们做事的确是辛苦,这钱是他们应得的。
公孙越家中富裕,自然不将这些钱看在眼里,在他看来钱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数字罢了,为了一串数字争来推去实在不好看。
温以凡家中清贫,身子还不好,光是为了治病就没少花钱,不然这么轻易的投靠甘梵仁。
他自然也不会推据。
他虽然收了银子,但在心里却是感激慧娘与甘梵仁的。
试问,天下哪个读书人不想着学以致用,用满腹所学为百姓、为天下谋福祉?
他也曾想过好好效忠大云,可惜大云官吏腐败,不过是因为他不愿送礼,就不许他报名考试。
他心灰意冷,本以为这一世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去了,没想到竟能遇到甘梵仁这样的明君。
在甘梵仁眼中,无论是读过书的还是没读过书的,只要是真正有才能的人,在甘梵仁这里都会得到重用。
哪怕如黄伯般年岁已大,一身尘土,也能得到甘梵仁的尊重。
这样的明君,他势必追随。
握着手中的银子,他走出了府衙,看着人来人往一片热闹的街道,脸上露出了笑容。
当除了慧娘家以外的第一家火锅铺子开起来后,大家才意识到原来这火锅的方子是卖的,只要他们肯花钱就可以买到。
原本一些还在观望的人,见别人家的火锅铺子都开起来了,纷纷急了。
他们纷纷派家眷来慧娘这买火锅底料的方子。
慧娘拿出了舆图,告知他们若是想买方子,就不能在他人的地盘开铺子,需要另设地点。
且开的铺子绝对不可以超出经营范围。
许多人听了,都觉得这实在是荒谬。
一位妇人直接嚷嚷开了:“夫人,您这也太欺负人了,我们花了这么多钱来买方子,怎么在哪开铺子您还管啊?”
妇人的态度实在不好,但其他人却没有阻止,她们躲在一旁远远的看着热闹。
其实她们的心中也有这样的疑问,凭什么她们买了方子,开铺子还有范围。
慧娘笑道:“这位夫人见谅,此举并非是我的私心,而是为大家考虑。”
慧娘缓步走到书架前,从书架里拿出了舆图。
她将舆图放在黄花梨木的桌子上,点燃了烛火,让屋内的视线变得更亮堂些,以方便大家看清这面前的舆图。
“你们看我手中的舆图。”
慧娘小声说道:“这是公孙先生与温先生联手绘制的,咱们潼门关按照百姓的财富情况,划分成了不同的区域。”
来买方子的妇人们都认识几个字,虽然读得书不多,但这舆图画的简便,她们也能看的明白。
“公孙先生他们琢磨了许久,才将每个区域的财富情况分配一致,也就是说每个区域内的情况都差不多,只要大家按照我的舆图来开铺子,那么大家能分到的客人都是一样多的。”
妇人们仔细看了几眼,还真是这样。
这舆图好啊,有了这个舆图,以后她们想开铺子都方便不少,在哪开怎么开,一目了然。
她们正想将仔细看看将舆图记下来,慧娘就将舆图收起来了。
“我这么做,是为了保证大家都能有汤喝,若是我不这样定规矩,大家买了方子到处乱开,到时候铺子扎堆,谁也赚不到钱。”
慧娘的话,有的人听了一脸深思,有的人听了以后不以为然。
“一万两银子不便宜,大家回去好好商量商量,若是觉得我的条件能接受,那便来我这买方子,若是觉得不能接受便算了。”
甘甜看她们一个个恍恍惚惚的离开,忍不住觉得好笑。
这种事在未来是很常见的,许多加盟商都会采用这样的方式,这种叫做地域保护。
但显然,这些没有经过污染的古代人还不懂这些,第一次见到这种模式还有些恍惚。
【大家都好厉害,没有经过任何的提点,就想出了这样的办法。】
【嘿嘿,如果这个模式可行的话,我就可以将书店解锁,购买大量的方子,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赚到钱。】
听到女儿的话,慧娘忍不住有些期待。
女儿说的那些方子,究竟是什么呢?
会比火锅更美味吗?
因为慧娘限制了大家的开店自由,所以许多人还是没有选择购买方子。
只有一小部分人买了。
他们买了方子以后,立马敲定了附近的繁华区域。
虽说慧娘保证了每个区域的百姓都差不多有钱,但他们还是十分积极地选择起了区域。
眼看着越来越多的火锅店开了起来,那些没有买方子的人,忍不住冷嘲热讽,觉得买了方子的人太傻了。
这火锅虽然好吃,也足够新奇,但是现在大家手里也都不算富裕。
开一个铺子,生意自然火爆,但要是铺子多了,还能赚得到那么多钱吗?
而且……
花一万两买方子也太蠢了吧,还不如找几个老饕,好好吃上几顿。
那些老饕对食物最是敏感,吃几次就能将方子里的食材都吃到。
何苦花这样多的银子去买?
他们不愿受束缚,只能挨家挨户的去吃。
试图琢磨出其中的方子。
他们还真吃出了一部分,但还有一部分怎么也吃不出来。
甘甜若是知道了,定是要笑出声来。
这火锅底料里的调料何其复杂,可是盼娘他们根据系统超市里的调料,一点点试出来的。
系统超市里的调料何其丰富,大云根本就没有,这些老饕如何尝得出来?
汪二就是不愿花一万两买方子的人之一,他请遍了周围的老饕,费尽心思也只还原了五成。
就这五成的味道就足以惊艳。
汪二自以为还原的不错,急吼吼的开了铺子。
还挑衅般的将铺子开在了慧颜楼的对面。
潼门关的人,谁不知道慧颜楼的火锅才是正宗的。
只有个别急性子的,从未吃过正宗火锅的,才会去汪二的铺子。
对于没吃过火锅的人来说,汪二这味道做的不错。
但对于吃过的人来说,这味道比起正宗的火锅差远了。
汪二的铺子也就只能糊弄糊弄那些没吃过的。
即便这样也赚了不少钱。
汪二正洋洋自得,就发现人越来越少了。
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许多人和他有一样的想法,都是找了老饕复刻了方子。
这些老饕毫无道德底线,一个方子卖给了许多人。
导致现在潼门关遍地都是火锅铺子。
本来这铺子就全指着没有吃过正宗火锅的新客赚钱,如今这铺子遍地是,就导致新客不够分了。
家家户户的生意都不好,反倒是那些挂着正宗火锅招牌的,客似云来,完全不缺客人。
他们此时无比的后悔。
汪二找下人盯着那些铺子算了算。
那些铺子,每日的客人少说也有上百人。
一个客人花一百文,一日就能卖出上千两。
去掉成本,几个月就彻底回本了。
汪二此时后悔不迭,可说什么都晚了。
这个时候想要在买方子,就只能老老实实的按照规矩,重新选址开铺子。
现在投入的这些就全都白投了。
他苦着一张脸,狠狠地抽了自己两巴掌。
如今潼门关到处都是火锅铺子,想要再开也不容易。
他仔细想了想,最终还是买了方子,规规矩矩的去清台关开了店。
清台寒冷,这热腾腾的火锅定然会受到他们的欢迎。
趁着清台还没有人开,他迅速选定了位置。
见汪二这么果决的关了店,其他人也纷纷买了方子,重新选址。
这样一来,慧娘他们赚了不少的银子。
这些银子恰好够给将士们换春装的。
有邱向元牵线,寻找针线活好的农妇帮将士们缝制春装。
农妇们得知是帮将士们缝制春装,纷纷表示不要钱。
“这钱要不得,我们的儿子,丈夫也参了军,既然这衣服是给他们缝制的,那这钱我们不能要。”
“对、陛下救了我们的命,我们怎能恩将仇报,要陛下的钱。”
“就是,不过就是费些功夫缝几件衣裳,这钱我们不能要。”
邱向元与公孙越都是煽动人心的好手,邱向元更是甘甜在内心亲封的妇女之友,可此时他们却说破了嘴皮子,这些妇人也不愿意要钱。
若是大云的官在此,定然乐呵呵的将朝廷的银子贪墨了。
可邱向元、公孙越等人都是一心为民的读书人,他们怎会做出这种事,于是便将如今的情况告知了甘梵仁。
相似小说推荐
-
在枭谷精神稳定的那些年(今逢时) [BG同人] 《(综漫同人)在枭谷精神稳定的那些年》作者:今逢时【完结+番外】晋江VIP2023.09.01完结总书评数:9175 当...
-
我的特级咒灵丈夫(大花向日葵) [BG同人] 《(综漫同人)我的特级咒灵丈夫》作者:大花向日葵【完结】晋江VIP2024.08.21完结总书评数:1086 当前被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