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们不放大鸭阿,放鸭去稻田也是不能一股脑瞎放。稻子刚插秧不能放,等到分蘖了,才可以放雏鸭,稻子开始结籽后,鸭子就得赶出来,不能再下田。”
姜青禾想起自己的故乡,那是个很有名的水乡,稻田养鸭几乎成了常规操作。每家都有稻田鸭,反而要是谁家没养的,还会被天天追着问。
她其实不会养鸭,可她耳濡目染那么些年,知道稻田养鸭的诀窍和好处。原本以为忘记了,可今天一想其实好多事情都没法忘掉。
她昼夜没睡,可说起这事来还是精神奕奕,“雏鸭最爱吃稻飞虱,虽说我也不晓得一只雏鸭一天能吃多少两飞虱,可我晓得,只要雏鸭进了田,飞虱肯定活不了多久。”
“到时候虫子没了,又肥了雏鸭。”
姜青禾祭出一个杀招,“鸭粪能肥田,以前在我们那,有句老话说:鸭子宿一夜,可肥三年田。”
吃虫肥田,这四个字眼落在大伙耳朵里,就跟清水河此时涨水泛滥般,满是不可置信。
“有啥好不信的,”徐婆子着实听不下去了,她转过身用手指着自己的脸,“瞅到俺了没?俺是谁,俺是村里养鸭大户,你们不听青禾的,那就听听俺的。”
“鸭粪肥不肥稻田俺可比你们晓得多,俺养了那么多鸭,鸭粪都混在土里烧了填进稻田里,头几年不觉得,可最近这些年,每年都能多出一斗的粮,那是为啥,可不就是鸭粪肥田吗?不信拉倒,以前俺都不往外说的,”徐婆子一股脑说完话坐下。
姜青禾立即接下去说:“养鸭除了吃飞虱,最好的是啥你们晓得不?”
“啥啊?”
“它也能治蝗虫阿!”
要说飞虱吧,姜青禾虽然厌恶,可心里并不害怕。但是蝗虫,种田以后光是听到这个名字,她心里都发怵。
它不像螟虫只吃几种农作物,也不像飞虱,最喜欢在稻子里打窝,蝗虫它可是杂食,几乎大部分的农作物都逃不过它的啃食。
蝗虫过境,寸草不生。
姜青禾没见过蝗虫的都害怕,更别提底下坐着的众人,他们可都是经历过蝗虫的,一提起这来恨得牙痒痒又无可奈何。
本来坚定地反对稻田养鸭的那些人,此时心里忍不住动摇,更别提有些还摇摆不定的。
忍不住想,养吧,养鸭可比养猪要便宜,又能下蛋又能吃肉。
徐婆子抓准机会说:“以前俺卖雏鸭卖八个钱一只,眼下大伙不好过,叫俺不给钱白送是做不到的,五个钱一只要是能成就拿走吧,再少俺日子也甭过了。”
说实话也正赶上时候了,她立夏边才开始孵雏鸭,母鸭孵蛋得一个来月才能出小鸭仔,正好在端午边上。
但是刚孵出来的小鸭,没法子立即下水,这个时候它们的蹼掌和腿骨都没长好,一下水过不多久就会死。
徐婆子得专门将这群鸭子放在盆里喂上七八天,再放水到盆里让雏鸭刨游,眼下正是雏鸭健壮,能下水的时候。
要是再早些,就算她急破肠子,也没法子叫鸭子下水田。
五个钱买一只雏鸭还是能叫人接受的,那些平日里恨不得一个子掰成两瓣花的,想想也掏钱买上两只,万一就成了。
尤其听到姜青禾喊,“徐婶,先给我留十只阿,我只要两只公的,八只母的。”
要是搁往常大伙就想,青禾这丫头不会真疯了,买那么老些,家里三口人生了十张嘴阿。
可眼下,她们却想,稻田养鸭,又肥田又吃虫肯定是真的,不然她姜青禾做啥要买那老些鸭子。
这么一想,又相互一商量,她们都冲上去嚷道:“徐婶,俺要三只。”
“俺要两只。”
“先给俺!”
至于暂时没有买鸭念头的,或是银钱不趁手的,她们自有别的法子,这个法子就是堵着问姜青禾,“晚点能把你家鸭子放俺们水田吃虫不?”
姜青禾没有不答应的理,只要鸭子到了她手中的话。
徐婆子赶紧回家去拿鸭子,说挑了雏鸭明天在稻田里分,大伙这才散去,准备回家先垫垫肚子,等会儿就下田去捞虫拔死杆。
姜青禾饿过头了,反而生不出多少饥饿感,还能脚步轻快地走到稻田边。可当她准备下地时,感觉头昏脑胀的,差点没栽在田里。
干脆出来坐在田垄边休息会儿,连徐祯带了蔓蔓过来也没发现,直到蔓蔓蹲在她身后问:“娘你累不累呀?”
姜青禾抹了把脸,让自己精神点,“不累,你咋来了?”
“我和爹给你送饭呀,”蔓蔓指着徐祯提过来的篮子,“有肉肉还有白馒头。”
徐祯放下篮子往外掀盖子,又凑近看了眼她的脸,眼睛里全是红血丝,“吃了回去睡一觉。”
“娘你不要不睡觉,不睡觉会生病的,”蔓蔓说得很认真,她说完开始摸自己的兜兜。从兜里掏出个东西,塞到姜青禾手里。
姜青禾一摸圆溜溜的,再一瞅是个鸡蛋。
蔓蔓蹲在她旁边,笑嘻嘻地说:“婶婶给我的,我没吃,娘你吃。”
她又皱着眉想了下,才拍了拍姜青禾的手说:“给娘你补一补。”
姜青禾心软成一片,像是坚固的红糖块被暖火熬成了甜滋滋的糖稀。
当然最后这个鸡蛋姜青禾一口,徐祯一口,其他全落进了蔓蔓的肚子里。
蔓蔓还推着让姜青禾回家去,她用稚嫩的声音说:“我最会捉虫子了,我还会呲。”
她给她娘示范了下,用脚底在地上来回碾。
姜青禾也真的撑不住,回家睡了会儿,实在熬得太久,这一觉睡到了天麻麻亮。
起来时她问徐祯,“咋不叫醒我?”
“想你多睡会儿,”徐祯说,本来从稻田里回来还想叫她吃饭的,一见她睡得这么沉就不忍心叫了。
“那个土农药做得咋样了,”虽然知道才一天,指定没啥成果,姜青禾还是忍不住问。
徐祯摇摇头,“李叔在弄,泡一两个时辰的压根不行,得泡一夜才能见效。”
要是想折腾出杀虫有效的药剂,这个过程很漫长,得挨个反复试验。叶子是直接泡水,还是煮了,又或者是捣碎。水量要加多少,放几个时辰才能有效,是直接倒田里还是滴进每株稻秧里,这些光想想,折磨得人头发慌。
“我不去了,我也不是那块料,苗婶在帮忙,我到时候去给苗婶她们那田里捉虫,”徐祯边说边拿出复蒸好的馒头放在盘子里。姜青禾点点头,“等我这腾出手了,我也过去帮忙。”
她啃了个馒头,喂了猪食回来,准备拿了东西出门,就听门外有人喊她。
“徐婶,快进来,我去拿钱,”姜青禾拉开大门,忙叫门口抱着只篓子的徐婆子进来。
徐婆子忙说:“不急不急。”
她卸下手里的篓子,往上掀开盖子,“你瞅瞅,活泛吧,俺特意挑了最好的给你。这里是十三只,三只俺送你的,没你俺也不能卖出那老些。”
“钱你晚些给俺阿,俺还得拉车往稻田那送去嘞,”徐婆子也不听她说啥客气话,放了鸭篓子就往外走,走到一半回过头说:“篓子也送你了哈,你家鸭子多,记得给在腿上绑根布绳子。”
说完脚步生风走远了。
留下姜青禾对着一大篓子嘎嘎叫的雏鸭,两眼对十几双绿豆眼。
她还有种不真实感,此时要是有个突然拥有了十来只鸭有什么感想的问题。
她想说,太小了,下不去嘴阿。
姜青禾在院子里喊:“徐祯,你拿点蓝布头来,给鸭子做个记号。”
“哎,来了——”
等给每只鸭子腿上都绑了布头后,它们就要正式成为治虫大军的一员,将奋斗在吃虫第一线。
眼下湾里搞治虫搞得斗志昂扬,轰轰烈烈,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到三四岁的孩童,一个腿脚能走得动,一个能走得稳,都得下地来。
大人负责掰开每一株叶片,看看里头是否生了虫卵,高点的孩子则踩在田里捞虫子,矮一点的则踩、踩、踩。
等鸭子进了水田后就更热闹了,见小小的雏麻鸭在稻子间穿梭,时不时将嘴穿进泥水里。有小娃手里攥着成把的飞虱,在田边伸长胳膊,嘴里发出嘚嘚的喊声。
要是能吸引到小鸭游过来,低头从他手里啄食,那个娃就会屏气凝神,一动不敢动,等小麻鸭吃完后。
才敢跳起来大喊,“鸭仔吃俺手里的食了!”
瞬间会涌过来一群娃七嘴八舌地问,“真的吗?”“你少吹牛”
还会叫他再来一次,但无一例外都会被田里的爹娘骂一嘴,叫他们滚回来接着捞虫子。
鸭子带来白天的热闹,而癞呱子和田鸡则是给夜里增添了喧鸣。
阿毛一伙人到处捕癞呱子和田鸡,只要近水源边的都去捉了,甚至包括草原上的浅水泡子处,要是没摸到,就割草带回去,晒干给李二婶一伙人烧草木灰。
搞得一群人一睁眼就是在逮癞呱子和田鸡的路上,本来很喜欢玩癞呱子的一伙人,都捉得快吐了。
每个人恨恨跺脚表示,等稻田不生虫后,他们再也不捉癞呱子和田鸡了。
问就是厌了,倦了,心累了。
谁家好人能几天逮了两三个大篓子的田鸡阿。
不过等积攒的几百只田鸡和癞呱子一入水田,夜里来点蜡烛和火把诱虫子的十来个人,能听见不绝于耳和此起彼伏的呱呱呱和咕呱咕呱声。
往常只觉得那声音吵闹,可此时却莫名让人心安。
在大伙齐心协力除害虫的期间,土法子也轮番来了个遍,烟丝泡水埋泥地里。菜油滴在生虫害最多的田里,稻草灰也拌匀埋下去,
死杆虫卵全都给烧了。
也许一天没啥变化,两天也瞧不出啥名堂来,可当第五天,来守夜的人惊喜地发现,火把增多的情况下,引诱来的飞虱只有盘起来的一小团。
“真少了!”
“天爷土地爷保佑!”
那十来个大喊,有几个还认真地跪在地上,祈求土地爷显灵,山神保佑。
甚至第二日很严肃地告诉晚上要来点火的人,看看飞虱是不是真的少了。
第六天夜里的人见的虫子更少了,那些飞舞来的都轻飘飘的,第七天夜里,无聊的人数了盆里的飞虱,然后大笑,“只有百只了!”
要晓得头几天,每个大木盆里都浮着一层密密麻麻的虫尸,叫人胆寒。
可眼下每个盆眼里只飘着一小块地方,到了第九天的夜里,火把只能诱来十来只飞虱后,一伙人暗自哭了一场。
到第十天的早上,小娃下田拿着密密的筛子,捞不着几个飞虱,倒是捞起了其他掩藏在稻田底下的害虫,诸如螟虫、红蜘蛛等等。
在每个人日夜不休的努力下,稻飞虱短暂地销声匿迹,大家不敢相信地巡视每一亩地,每一根株苗,只发现残留的几只。
他们似乎真的消灭了田里的害虫。
从铺天盖地的稻飞虱席卷几十亩地,到几十亩地里只有几只稻飞虱。
大伙大笑又大叫,可笑着笑着又忍不住抹了泪,望着自己日日在泥水里的腿,早已发白浮肿,走一步都疼,而手更是被叶片割得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伤口,人也迅速消瘦了下去,甚至还要兼顾其他田地,不能抛下即将要收获的麦田。
累是真的累,苦是难以说出口的苦,可他们此时站在烈日底下,瞅着灼闪的阳光,眼里泛起泪花。
因为受过的苦和累,田地会反馈给他们,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啊。
甚至都在往好的方向走,关掉棉田的水车保上水田灌溉育苗,在大伙没日没夜灭虫害的时候。牛叔一伙人也顶着巨大的压力,在这个从未有过的热天里培育秧苗,他们甚至害怕秧苗出不好,都守在田地里不敢离开。
索性不负众望,秧苗蓬蓬勃勃长了起来,只等漫长的育秧期过去,就能在六月中旬进行移栽。
在彻底扑杀完稻飞虱后,大伙照旧不敢放松,每夜晚上照旧轮守。
稻飞虱就如同稻田里的稗子,很会掩藏,蛰伏在角落里,只要它还有几颗小小的卵,就能借仲夏高温天,孕育另一波虫子。
而那时,才是稻飞虱成虫盛发期,成虫会钻透稻子根系,倒伏的植株无法抢救。
而在大伙的心日日夜夜悬着无法落地时,李郎中拿着他配置好的药剂找到了土长。
信誓旦旦地说:“只要不是成虫,卵还是幼虫,喷了就能死,最要紧的是,吃不死人。”
但土长想的却是,先杀了苞谷地里的螟虫,最后喷死棉花地田的棉铃虫。
要是真的能将虫害永绝后患,那地里的丰产期才会到来。
在种地这件事上稍有懈怠, 收成下滑和虫害都会一起找上门来。
去年冬末上冻快,又紧着开渠,湾里不少人家地里只进行了深翻,没有冬灌, 也没有烧田。
很多深埋地里的蛹和虫卵安稳越冬。
而且今年热得快, 天一乍热让不少虫子破卵, 冒头啃食,除了稻田深受其害,苞谷地里的螟虫,棉花地的棉蚜和棉铃虫也相继浮现,让人恨得牙痒痒。
土长从思绪里回过神, 瞅着木瓶里深绿色泛着臭味的药水,她微微皱眉, “这玩意真的能毒虫不毒死秧苗?”
她挺怀疑, 闻着就不像好药。
李郎中当即吹胡子瞪眼, “俺没日没夜竟折腾这玩意了, 把它当给人治病的药材那样上心了, 咋能毒死秧苗,那不就是毒人了。”
“俺啥法子都试过了, 楝枣子它的果子最毒, 花比叶又要毒些, 俺用鲜叶子加水泡了, 煮透再滤渣, 麻烦是麻烦。但洒在那稻飞虱和卵上,一天过后全死绝了。”
他先后试了几十盆, 挨个浇在小娃抓来的稻飞虱和卵上,只有这种才能治死幼虫, 但是如果是成片的大田,剂量要增加,而且肯定不能全部一一除掉。
所以李郎中又掏出两袋粉搁在桌子上,他点点稍小的一袋说:“这是楝枣子的叶子磨成的粉,俺在上水田那块杂草地上试了,撒进土里能治地老虎这种生在泥地里的。”
“另外一袋是蓖麻叶 ,蓖麻叶治虫也成的,这种碾碎拌土撒地里,蝼蛄能死上大半。”
至于让李郎中能想出永绝后患的治虫药,他办不到,只能多试试,多弄些能治虫的,一种不行转换下一种。
不过他到底是医人的,让他全管治虫也不现实。
在粮食的事上,土长总是很谨慎,她不听吹得天花乱坠的,只信自己瞧到的。
“上水田那有一小块田,秧苗生出来不成的,李叔带上东西,俺们去试试。”
李郎中干脆利落地应了一声,揣上东西立即出去,他还得去拿专用喷壶。
徐祯给做的,靠舀出来洒得不匀,这种洒水喷壶装进去,喷桶能装不少,有长长的柄,柄上有个圆盘,扎成了筛子,孔眼特别细。
徐祯说还有种按压喷洒的,他暂时没法子做出来。
他拿出这个的时候,土长还接过来上上下下瞧了不少眼,挺稀奇的,撒出来的不是水滴,而是水雾。
不过等一路进了上水田,才发现一个问题,治虫药带毒,人要是赤脚进了洒了药的田里,而且会吸入药水喷出来的雾气,李郎中也不敢完全保证不会生病。
“这个不能放水田里用,”土长皱眉,万一谁要是出了点啥事没法子说,“晚点去苞谷地试试。”
至于这片水田则被埋入了苦楝粉和蓖麻粉,靠近田边的一小块地李郎中也洒了治虫药水。苞谷地眼下蹿得太高,在周边浇了一小块,以及棉花地也挑了几株来喷药,等着明天再来瞅瞅。
药是昨天下午喷的,土长人是天刚亮进的棉地,蹲在那细瞅喷过药的植株。这几株棉杆上的蚜虫是最多的,没想到昨天被药水浇过后,黏在上头的蚜虫死了大半,棉苗暂时没见变化。
她又转了转施过药水的苞谷地和水稻田,虫子死了一小片,可她照旧没用那治虫药。
相似小说推荐
-
嫁双骄(双瞳烟华) [古装迷情] 《嫁双骄》全集 作者:双瞳烟华【完结】晋江VIP2024.07.30完结总书评数:613 当前被收藏数:1138 营养...
-
哥谭新王(铅川) [BG同人] 《(综英美同人)[综英美]哥谭新王》作者:铅川【完结】晋江VIP2024.08.11完结总书评数:1132 当前被收藏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