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派去的是他的心腹,这个心腹跟着他从总局下来出差,到了地方自然也是受人巴结的。
 从陇西省到丰城,这么远的距离,他当然不能苦哈哈地坐火车去了,陇西省这边的分局就给他安排了专车。
 开车的司机是个会来事儿的,一路上给他伺候得舒舒服服。这人就和司机吐槽过几句,说“领导也太小心了,丰城发生地震,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有人能预测到一个月后的事……”
 司机当时没当回事儿,别人随口一说,他随便一听。但当地震真的发生后,就不一样了,他猛地想起当时的事,难道是真的?
 王领导被抓后,心腹帮他做过不少不法勾当,也被带走了,司机却和他们没什么关系,逃过一劫。
 一天喝多了,司机和人吹嘘,说丰城地震他早就知道了,一个月前就知道了。
 别人当然不相信:“你就吹牛吧!”
 “谁吹牛?我真知道,我跟你们说,地震局里早就收到……算了,不说了!”
 喝多了的司机还有三分理智,及时刹住嘴,朋友们只觉得他果然在吹牛,然而这话却被有心人注意到了。
 通过他,有人顺藤摸瓜,查到了王领导身上。
 王文峰,华国地震局的一把手,按理来说,华国这次地震处理得这么好,应该有地震局的功劳,然而,在丰城地震后,三个月内,对方突然下马,且对外公布的罪名极其严重,基本上没有余地的那种。
 结合那名司机透露的消息,这里头肯定有什么事情。
 一番查探,特务将范围缩小到了陇西省,最终锁定在金城市郊外一处防守极其严密的地方。
 经过调查,他们只知道那是华国的一处秘密研究所,代号“919”,但因防守过于严密,无法靠近,根本打探不出内部情况。
 特务将消息上报,各国看着情报,记住了这个代号:“919?”
 有人试图混进919所,也有人另辟蹊径,查到了宋副所等人身上。
 王领导下马前,宋副所就被送去了改造,在919所保密等级增加后,他这个曾经的知情人也被转移到了另一处更加隐秘的农场。
 但农场再隐秘,其防守程度还是比不上919所。
 埋头干活的宋副所被人撞了一下,正要开口,手里多了一张字条。他心猛地跳了一下,攥紧了手。
 借着上厕所,宋副所打开手心里已经被汗濡湿的纸条,只看了一眼,他的眼皮便重重地跳了跳。
 第二天,同一时间,宋副所又碰到了昨天撞他的人,那人站在他旁边,他俩被分到了一组。
 干活时,宋副所四下打量了一圈,低下头,小声开口:“我可以告诉你们那个秘密,条件是,送我出国。”
 “那要看你说的事值不值这个价。”
 “我知道那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是谁。”
 孟秋需要定期复查,每次跑京城太不方便,后期便直接在陇西省省城人民医院进行。
 给孟秋做检查的是专门的医生,今天却换了一位,对方解释:“曲医生昨天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下去,骨折了。”
 许小莹和何佑华检查了他确实是医院的医生,在医院已经工作了十几年,家也在这边,才放他进去。
 新医生戴着口罩,检查的时候,似乎是为了让孟秋放松,随口闲聊,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她的病情。
 “……心脏手术其实越早做越好,可惜国内的水平不过,国外倒是有一些心脏方面的专家。”
 “比如M国的莱恩医生,他就成功地做过两例换心手术,手术后,病人恢复得很好,现在除了不能做太激烈的活动,和正常人差不多。”
 “要是有机会能去国外做手术就好了,有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医疗条件确实比我们好……”
 他用半开玩笑的语气:“凭您的能力,想必不管去哪个国家,对方都会欢迎。”
 孟秋看了他一眼:“你说得对,所以你是哪个国家派来的?”
 对方脸色一变,隔着口罩都能看出来脸上的慌乱。
 “我——”
 刚说了一个字,人已经被何佑华拿下了。
 “我不是,您误会了!我就是随口感叹……”
 是不是自然有人去查证。
 最近国外的探子在陇西省活动频繁,安全局也加派了人手,他们这边打了个电话,很快便有人来将人带走了。
 医院方面既诧异又后怕,林医生在医院已经十几年了,知根知底,竟然也会有问题?
 院长更是吓了一大跳,他是整个医院唯一知道孟同志身份的,上面特意叮嘱了,她的检查情况要随时与首都方面的专家组沟通。
 因为孟同志在他们这里复查,今年通过港城渠道进口的最新的CT机还分了一台给他们。
 这东西僧多粥少,一般都被几个大医院瓜分,根本轮不到他们。现在因为孟同志,才有了这个特例。
 院长能不知道孟同志的重要性吗?
 他决定了,回头就请安全局的同志筛查一下医院的人员。
 另外,孟同志的复查以后只让曲医生来,若是曲医生有什么意外情况,就让曲医生指导,他亲自来!
 坚决不让第三个人插手!
 经安全局的调查审问,林医生确实与国外势力有关,还是一颗埋了很久,一直未启用的钉子。
 国外势力找不到办法接近孟秋,他是唯一一个有机会的。为此,在孟秋去复查的前一天,国外势力特地制造意外,致使曲医生受伤。
 他们本想先试探试探孟秋对国外的态度,再进一步接触,但很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
 因为这件事,安全局的同志将孟秋身边的人又筛了一遍,除了复查,她本来就不怎么出来,眼下即便出来,也被保护得密不透风。
 就在有人继续寻找机会,试图接触孟秋时,有国家公开承认,华国拥有先进的地震预测手段的这一事实。
 并表示,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全世界每年有那么多生命在地震中失去,华国明明有办法预测自然灾害,却故意隐瞒,是一种极其不人道的行为。
 他们对华国的这一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
 国外本来还在吵吵的三派民众瞬间:OMG!这竟然是真的?!
 不对啊,华国不是落后国家吗?他们有这样的技术,怎么我们国家没有?
 华国和你们一直宣传的形象不一样啊?
 还有的很愤怒,既然知道华国有这样的技术,你们去沟通,去想办法啊!每年地震造成多少人伤亡,不知道啊,只知道谴责,真没用!
 被骂的该国政府:你们这群蠢货,重点不是应该跟着我们一起谴责华国吗?
 谴责只是第一步,第二步自然是道德绑架,可民众的重点歪了,加上华国保持沉默,不接茬,他们的戏差点唱不下去。
 好在身在华国、硕果仅存的几个特工为他们传回了最新消息。
 “秋,孟?华国的地震预测项目就是她主导的?”
 华国收到消息,国外打算公开孟秋同志的消息。
 与其这样,不如他们先一步公开。
 一来掌握主动权,以防被国外带节奏;二来,借此机会以后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安排人保护孟秋同志。
 她做出了那么多东西,眼下甚至还不到三十岁,未来很有可能做出更多的东西,一直隐瞒并不是一个好办法,藏得越深,越是容易引起国外势力探查。
 公开部分成果,反倒有利于隐藏真正的、更重要的成果。
 相较于枪炮导弹相关,显然地震预测装置更加合适,首先已经被注意上了,其次,在大众看来,它没有杀伤力,接受度更高,更容易打造孟秋同志“无害”的形象。
 因此,在讨论之后,上面拍板,公开!
 华国说公开就公开,不跟你来虚的。
 于是这一天,各大主流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同一条喜报:热烈祝贺我国某保密单位研制出某先进装置!截至目前,已成功预测丰城地震、绪县地震、钟山地震……
 同一天,首都电视台还特别播出了一则专题新闻,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对该项装置进行了一个专门的介绍,同时还特别采访了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孟同志。
 新闻一经播出,便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这段时间对华国异常关注的各国:华国竟然承认了?!
 某些暗中准备搞事的国家:???不是……你怎么就公开了?这是我们准备干的事啊?
 国外怎么想的不重要,国内已经沸腾了。
 地震预测?
 这事竟然真的?!
 早在之前丰城的消息流传出去时,就产生了不少猜测,大家都觉得,就丰城之前的那些操作,国家指定知道点什么。
 但毕竟官方没有回应,还处于猜测阶段,现在,报纸、电视都公布了,这事板上钉钉!
 大家震惊、激动、兴奋、骄傲,莫名有种“妈你啥时候背着我们整这么大事”的错觉。
 最激动的莫过于丰城人民。
 “看吧,看吧,我就说,咱们国家肯定提前知道!”
 “天!咱们国家竟然真的提前预测到了!难怪,难怪!”
 “感谢国家,感谢国家,如果不是国家,咱们这次真是在劫难逃……”
 作为亲身经历那场大灾难的人,他们最有体会,倒塌的建筑还没清理完呢,就赤裸裸地摆在眼前。
 他们都不敢想象,如果当时没有提前预测出来,现在会是什么场景。
 别说逃出来,哪怕是在大白天,那么大的地震,怎么逃?
 不是一片两片的地方,受灾地区是整个丰城,听说连首都都感受到了地震。他们还携家带口ῳ*Ɩ 的,飞也飞不出去啊!
 越是回想当时的场景,心里的感激之情越深。
 感激国家,感激研制出这样好东西的研究人员,多亏了他们!
 电视机不是每家都有,大家挤在一起,看着电视上的新闻,将这位主要负责人孟同志的相貌深深地刻在脑海中。
 若是有机会,真希望她能来丰城,他们一定要当面对她说一声“谢谢”。
 全国上下都在讨论这件事。
 有对那什么先进装置感兴趣的。
 “哎你们说,这玩意儿怎么做到的?怎么连地震都能预测出来?”
 “那谁知道啊?跟咱们说咱们也不懂啊!”这么高科技的东西,那是一般人能懂的吗?
 “真是好奇啊,也不知道什么原理?难道钻到地底下去了……”
 “你打听那么多干什么?你不会是特务吧?”
 天生好奇心重的这人:“……”我冤啊,我比窦娥还冤!
 有对保密单位感兴趣的。
 “这是哪个单位啊?这么牛?悄没声息干这么大的事!”
 还有好奇那位特别采访的项目总负责人的。
 “这就是研制出那个装置的负责人啊?这么年轻!这也太太太有本事了吧?”
 虽然进行了专题报道,但实际上透露出来的有效信息并不多,别说具体原理了,装置到底长什么样儿,都没说。
 关于这位孟同志的介绍也相当简略,除了姓名、该项目总负责人的身份,其他什么都没说。
 可不就让人好奇吗?
 这么有本事的人,恨不得把她从小到大的人生经历都了解一遍。
 有人不知道,但也有人认出了她。
 京城部队大院。
 “这这这、这不是……小孟吗?!”
 相对来说,大院里家家户户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电视机基本上都能买得起。
 这个大个新闻,他们也知道啊,听说首都电视台晚上有专题报道,大家可不就守在电视机前收看?
 这一看就发现,这人我们认识啊!
 这不是季家小儿媳妇吗?
 她竟然是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
 有人不敢置信,傻愣愣地问自家男人:“这、这、这不会是季首长的关系吧?”
 “胡说八道什么?这么大的事,国家都盖章了,季首长有多大本事,能把自家儿媳妇塞进去当总负责人?”
 “所以……真是她研究的?哎呀妈呀!”
 有人想起来了:“难怪当初她能上城楼观礼呢?”
 梁主任家,郝婶子激动地来回走动:“怪不得她身边跟着警卫员,还是两个!带枪的!”
 “怪不得她工作保密……”
 “怪不得……哎呦我得去季家看看!”
 季家,叶女士总算知道老头子前段时间瞎嘚瑟个什么了。
 之前要保密,季首长一腔激动只能憋在心里,现在总算可以和人分享了。
 “我没说错吧,至少得八辈子的祖坟冒青烟!”
 叶女士道:“你们家祖坟可没那么能耐!”
 季首长觉得有道理,他呼噜了一下脑袋:“那就是咱们两家祖坟的功劳!”
 叶女士:“……”
 第三机械厂的兴奋之情可一点儿都不比部队大院少,不,应该说远远超过。
 孟秋可是他们家属院的人,他们从小看着长大的!
 “那是孟家三妹吧?”
 “是是是,肯定是,没看上面写着吗?孟同志,姓孟!老孟家的孟!”
 若不是孟秋上次回来过,他们兴许还不敢认,毕竟这么大的项目,总负责人,乖乖,做梦也不敢梦这么大的!
 虽然孟秋已经嫁出去了,但是机械厂家属院的人还是与有荣焉,恨不得敲锣打鼓向全国宣布——
 电视上那位孟同志,我们家属院的!
 锣鼓没有,不知道谁那么有本事,弄回来两挂鞭炮,不年不节,放起鞭炮来,噼里啪啦,好生喜庆。
 其他人赞赏道:“红兵啊,干得好!”
 这么大的喜事,不庆祝庆祝怎么行呢?
 孟家不大的客厅里,这会儿挤满了人,一个家属院的人几乎都来了,人实在站不下,走廊上都站满了。
 屋里坐的自然不是一般人,是厂里的领导,他们是来慰问的。
 “孟师傅,赵同志啊,感谢你们培养了孟秋同志,为国家做贡献,为咱们厂子争光!”
 蒋厂长抓着孟父的手,亲热地好像从来没有过嫌隙,姿态放得很低,从他们会教育子女夸到孟秋有本事,连说一个小时,词儿都不重样。
 别看蒋厂长面上一副为厂里出了这样的子弟高兴,实际上肠子都悔青了。
 踏马的,早知道孟三妹有这样的本事,别说他儿子娶了,让他儿子入赘也成啊!
 他多敏锐的政治嗅觉啊,只凭这个研究,孟三妹这辈子只要不犯什么原则性问题,妥了!
 更何况她还年轻,万一以后再做出更大的成绩……马的,越想越后悔!
 领导离开,靠着地理优势的同一层楼的邻居们终于挤进孟家。
 “哎呦喂,没想到你家三妹这么厉害!”
 “这有啥没想到的?我就想到了,三妹那孩子打小就聪明!我以前就觉得,她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其他人白眼:马后炮!
 一转头,面对孟家人又是一脸笑意。
 “孟大哥啊,你家三妹真是这个!”
 说这话的是厂办的老王,老王比孟父小个十来岁,但自诩自己是坐办公室的,跟一般工人不一样,从来都是老孟,这会儿倒是一口一个“孟大哥”。
 仿佛一直都是这么敬重他“孟大哥”一样。
 “春华啊,早就知道你福气大,看看,看看,我说什么来着!”
 挽着孟母手臂,仿佛两人是好姐妹的是对门的胡秀芳,对,就是那个跟孟母干仗干了几十年的老邻居!
 还有拉着孟春杨梅说话的。
 “大春哥,咱三妹可真厉害!”
 “杨梅啊,都说外甥像姑,你家大宝长得虎头虎脑的,以后说不定跟他姑一样聪明!”
 “没错没错……”
 孟家人还没回过神来,真的!
 三妹要只是个厂里的专家,他们敢想着给自己扒拉点好处,可现在三妹是啥啊?
 电视上都说了,带领团队,研究出世界先进装置的人,世界!
 那么多报纸上都表扬她,他们有什么胆子敢找她啊?
 他们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原来三妹是这个身份啊,怪不得领导为她警告他们!
 孟家人话少,大家只当他们是高兴傻了,正常,换成他们自家,那也得傻几天。
 不用孟家人搭话,他们自个儿就能聊得欢,大家可都是从小看着孟秋长大的,随口就能说出二三事来。
 什么话少、性子闷,那是“打小就和其他小孩不一样”。
 什么手脚笨,不会干活,你懂什么?人家那手是干活的吗?是用来做研究的!
 连孟家三妹身体弱,都有人说:“这都是因为她太聪明了!有个词叫慧极必伤,还有个词叫天妒英才。”
 话音刚落,被人啐了一口:“胡说八道什么呀?人家三妹就是身体差了点,有国家在,想要什么医生没有,以后好着呢!”
相似小说推荐
				- 
				在豪门当妈宝女怎么啦?! (白桃九)				[穿越重生] 《在豪门当妈宝女怎么啦?!》 作者:白桃九【完结】晋江VIP2024/8/7完结总书评数:8596 当前被收藏数:83...
				
- 
				春日相见(北倾)				[现代情感] 《春日相见》作者:北倾【完结】晋江VIP2024-07-22完结总书评数:13062当前被收藏数:21261营养液数: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