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去桃源村
这边,顾成峰带着人已经出发前往桃源村,开始救援行动。
另一边的苏暖也在市政府的安排下,开始休息。
第二天,苏暖还在睡梦中,房间的门被人从外面敲响。
“小姐,您醒了吗?”
听到安妮的声音,苏暖也醒了过来,掀开被子下床去开门。
看到一脸焦急的安妮,苏暖不解的问道。
“安妮,发生了什么事?”
“去往巴源县的物资卡车,半路抛锚了,后面的车子都被堵住了,巴源县的百姓都在等着物资过去,我们带来的人,都已经出去运送物资了,您看这是怎么处理?”
“你立即通知市政府的人,让他们找到懂汽车维修的工人,再让他们给我们准备一台车,我们带着工人和工具,准备即刻出发”
“好的,小姐”
安妮得到苏暖的指示后,离开了招待所,去找市政府的工作人员。
苏暖则回房间,换了一身防水保暖的衣服,才走出房间,打算去市政府。
市政府那边得知,苏暖的请求后,立即给他们找维修汽车的工人,和安排车辆。
等苏暖到市政府时,那边都准备好了,但是得知苏暖带人亲自去救援时,市政府的领导犹豫了。
“苏暖同志,巴源县的路线我们比较熟悉,还是我们这边安排人过去吧”
“领导,我知道你们现在都很囔,哪能抽出人手过去啊,再说了我一路从沪市过来都没有问题,更别说去巴源县这点距离了,您就放心吧”
湖源省领导看劝不动苏暖,加上现在确实人手不够,只能无奈的点头答应,只是一个劲的,嘱咐苏暖他们注意安全。
毕竟,苏暖他们大老远的过来帮忙,如果出了事件,他们一辈子都不安的。
车子是安妮开的,在汽车维修工人的指路下,车子安稳行驶在去巴源县的路上。
由于积雪太厚,加上路面结冰,一路都开的很小心,还好市政府准备的车,是军用吉普,如果是小轿车这种路况,哪怕是老司机,都不敢开。
往常到巴源县只需要一个小时的路程,他们开了两个小时,才到达卡车抛锚的路段。
天气寒冷,车子抛锚后,周围我没有可以保暖防寒的地方,运送物资的司机们,都只能窝在驾驶里等待。
苏暖几人开的时候,他们才松了一口气,不然这个天气,如果过夜的话,十有八九会出大问题。
维修工人也是老师傅,还好卡车问题不严重,三两下就把车子修好了,苏暖不放心他们,嘱咐安妮把师傅送回去,就跳上卡车跟他们一起去巴源县。
卡车一路又行驶了一个小时后,车队才抵达巴源县城。
巴源县的县领导,早就接到省里的通知了,一直盼望着车队的到来,只是等了又等,都没有音讯。
还好,快到天黑的时候,物资卡车队,终于抵达了巴源县。
看到满载物资的车队,原本都快绝望的县领导们,都忍不住湿了眼眶。
这些物资可以说是他们全县百姓的救命物资啊,因为暴雪天气,他们食物和保暖用品,几乎快消耗殆尽了。
如果他们没有得到及时的物资补充,等待他们的不是冷死就是饿死了。
全县百姓加上来救援的官兵都缺乏物资,虽然这趟车队不能彻底解决物资匮乏的问题,但也带来了新的希望。
苏暖赶紧找到县领导安抚保证。
“领导,你们放心吧,这只是第一批物资,后面陆陆续续还会有物资送来的,一定会让人民群众冷死饿死的可能,除此之外,其他省份还有国家,都在积极努力帮助大家,你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放弃啊”
苏暖的话,就犹如一针强心剂,打在了这群原本丧失信心的人心里,得知他们没有被人遗忘,没有被人抛弃,还有人在积极努力的想办法帮助他们。
这一刻,他们焕发了新生。
县政府领导,立即打开广播把苏暖带来的好消息,传递给全县百姓,又立即鼓励了一番。
原本沉默压抑的巴源县,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大家积极响应政府人员的号召,没有一个人闹事。
听从安排,服从组织,除了老人孩子和孕妇,被在安排休息外,其他百姓自发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们知道只有听从组织安排,他们才有活下去的机会。
苏暖也跟着一起卸物资,帮忙给大家分发物资给百姓。
正在这时,一名军人过来问县长。
“县长,沪市军区过来的同志,去了桃源村快一天了,他们有没有传消息过来?他们去的时候,带的东西可不多,那里还有几百个百姓等着救援,现在有物资了,是不是要安排人送物资过去”
“唉,你说的对,是要安排人过去”
苏暖听到沪市军区一下子想到了顾成峰,连忙上前问道。
“县长,沪市军区的人去了桃源村救援?”
“对,昨天下午去的,现在还没消息”
“有多少官兵去了,等待救援的百姓有多少?”
“官兵加起来快500人,老百姓也差不多,加起来有上千人了”
“我能带两车物资送过去吗?你给安排个带路人就行”
“你去?不行,你不能去,桃源村情况很危险,你一个女同志带人去不行的”
“县长,我爱人就是沪市军区的,这次他就带队到湖源省参与救援工作,我实在不放心,你就让我去吧”
看到苏暖如此,县长也说不出拒绝的话,只能找个机灵懂路的小伙,让他跟着一起出发。
就这样,苏暖带着几人和两卡车物资,再次出发,这次目的地,是受灾严重的桃源村。
卡车从县城出来后,路况是越来越差,一路开的很难,但是坐在卡车里的人,都被颠的难受极了。
就连苏暖被系统改造过的体质,都忍不住吐了好几回。
一路,车子摇摇晃晃来到桃源村附近,凑近一看,大部分土砖房屋都被积雪压塌了。
村口处,没有一个人,车子没办法行驶了,带路人猜测大家可能到了村尾的大队部了。
桃源村的大队部是去年新建的红砖房,建造的很结实,幸存的村民,应该全都聚集在大队部。
苏暖跟着带路人步行,进了村里。
第246章 爬山送物资
走了好一会后,苏暖看到不远处的空地上搭上行军帐篷,那里还有不少的火堆。
火堆旁围满了取暖的百姓,大部分的百姓穿着破旧,有些人都没有破旧棉袄穿,只能瑟缩着,围着火堆旁取暖。
天上的雪依旧没有停下,苏暖看到这种情形,很是心酸。
找到一个村民打听,也费了会功夫才找到村长。
桃源村的村长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头,找到他时,他正在组织村里的青壮年,去雪堆里挖破损的房梁,用于给烧火取暖。
“村长,你好,我是苏暖,是县政府委托我们来送物资的”
“你说什么?你是县里的领导派下来的?”
“对,没错,救援物资的卡车就在村口,你可以安排人,让我的人带你去卸货”
“哎好,谢谢,谢谢你们”
说完,村长就提高嗓门把这个好消息,跟村民们说了,村民们一听是县里的救灾物资送来了,一个个都很是兴奋。
有几个老人,还差点跪下磕头感谢。
苏暖几人,连忙把老人扶起。
村长很快组织人,去搬物资后,苏暖这才打听顾成峰的事。
“村长,县里说昨天就有解放军同志过来救援了,怎么没看到一个解放军同志啊?”
“哦,那些解放军同志都去了,离我们不远的桃西村了,那里比我们这里更惨,昨天他们安排好我们后,就去了哪里,你看,这些行军帐篷,都是解放军同志帮我搭的”
“什么?附近还有个受灾村子,怎么没有上报啊?我得县长是桃源村需要支援啊”
“唉,小姑娘,桃西村和桃源村以前是一家的,后来才分成两家村子,只是桃西村人口少,他们设施不完善,雪灾压倒房屋后,我们这边一团乱,上报的时候也就没注意他们村,后来解放军同志来了之后,有几个老师提起,我们才记起,解放军同志知道后,立即带队就走了”
“他们走了多久了?桃西村村民有多少人?”
“走了有半天时间了,那边就四十到五十户人”
“村长,我需要抽一部分物资出来,然后你派个懂路的人,我们现在去桃西村”
“可是……”
“村长,别犹豫了,人命关天,再说了昨天解放军同志过来,马不停蹄的帮你们,他们一晚上都没有休息,又把行军帐篷给你们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不过去,他们那么多人今晚吃什么住哪里?”
苏暖这话一出,村长哑口无言,想到那群解放军同志们,顿觉汗颜。
“苏暖同志,你等我一会,我现在立即组织村里的青壮年帮你们运物资上去,桃西村在我们村西边的山腰上,车子上不去,只有骡马牲口才行”
“好的,麻烦尽快弄好”
村长,立即组织村里的青壮年开始行动起来,开始大家还有些不愿意,听到他们救命的物资,要分出去给别人,他们心里难免不愿。
等听到,他们送的物资不止是给桃西村的村民,还有解放军同志时,许多原本不愿的村民,也没有多话了。
家里有青壮年的男人,都主动请缨要求一起过去。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解放军同志来了之后,给绝望无助的他们,带了新的希望,看到他们来了,村民由衷信任。
他们迎着寒风暴雪而来,没有丝毫的我畏惧,看到他们冻的受不了,没地方住,战士们二话不说,帮他们搭帐篷,找柴火取暖,看到没衣服穿的老人孩子,还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们。
见到没食物吃村民,把他们的口粮全部拿出来给村民们,等安顿好他们后,在得知桃西村的情况后。
他们一刻不歇的,转头就走。
都说人性在危难时刻,表现的淋漓尽致,对待和自己同样处境的桃西村村民,他们可以做到冷眼旁观,但是对于这群可爱可敬的解放军同志,他们做不出忘恩负义的事。
所以,他们自发的行动起来,有人把自己的食物拿出来一半,打算给解放军同志送去,有人把解放军给他们的军大衣,送回来让他们还回去……
苏暖看着天色越来越暗了,心里也开始着急起来。
“村长,你们村里有火把吗?天色暗下来,上山路就不好走,我们需要火把照明”
“有火把的,不过数量不多”
“有多少拿多少”
很快物资装满了三辆骡车,苏暖跟在人群里,往桃西村方向出发。
天色黑下来后,苏暖感觉寒风刺骨的冷,温度又开始下降了,但是她依旧咬牙坚持着。
一群人,赶着骡车还有许多人肩挑担子,担子里面也塞满了物资,大家排成一条慢慢往上走,后面的人踩着前面人的脚步走。
因为积雪把上山的道路覆盖了,一眼看过去去根本不知道道路在哪里,只能依靠最前面熟悉路况的村民小心的一步一步的试探出来。
火把不足的情况下,只能节省一点使用,为了更方便照明,每隔两个人,就有一个人举着火把。
一行人,举着火把亦步亦趋的慢慢的上山。
如果这时有人看到他们,你会发现一条蜿蜒的火龙,正慢慢地一步一步的向上攀爬。
一个小时后,苏暖这一行人终于快到桃西村村了,只见不远处的桃西村,燃起几处火堆,离得有些距离,分不清是解放军还是火灾村民。
但是看到人烟后,苏暖悬着的心放下了大半。
一行人前进的速度更加快了,走近之后,看到村民围坐在火堆旁,而不少战士们则围靠在一起休息,身边没有火堆可以供他们取暖。
有些冷的受不了的战士,只能几人抱在一起互相取暖。
看到这里,苏暖的眼泪抑制不住的流了下来。
苏暖一群人的到来,则引起注意,几名战士向前询问时,有人认出了苏暖。
“嫂子?你怎么来这里了?”
“你是王小虎?”
“对,是我,嫂子你是来找队长的吗?”
“顾成峰在这里?他还好吗?”
“在这里,我们都挺好的,队长刚带人去巡查去了”
“那就好,我给你们带了一些物资,取暖的和食物都有,给老百姓拿一份,剩下了你们自己分了”
“唉,好的”
“兄弟们,快过来,嫂子给我们送东西过来了”
正在休息的战士们听到是物资送来了,都开心的上前来帮忙,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顾自己,拿到物资后,第一时间找到村长,让他们组织人发下去。
等老百姓都拿到物资后,他们才会去分剩下的物资。
苏暖借着火光看到这群战士,一个个手都被冻的青紫,脸颊被寒风吹的通红。
有些身穿单薄的士兵,一看就知道,他们把自己的棉衣给了老百姓。
苏暖把从山下带来的棉服和军大衣,第一时间给没有棉服的战士发下去。
看到那些战士,还算稚嫩的脸庞,苏暖忍不住问道。
“同志,累不?辛苦不?”
“报告嫂子,不累,不辛苦”
简单真挚的话,道尽战士们的责任与担当。
他们也是人,不是神,怎么会不累不辛苦,只是他们此时的身份是解放军战士,就不能说累说辛苦。
第247章 夫妻见面
因为苏暖他们送来的物资,原本缺少食物和保暖衣物的大家,都暂时松了一口气。
累了一天的战士们,帮着老百姓架锅做饭,好让大家在寒冷的冬日里,有口热乎饭吃。
现在天已经彻底黑了,他们此时已经不能下山了,苏暖这一行人留了下来,为了感谢他们。
老百姓们主动的让他们住帐篷,不过帐篷数量有限,所以大家伙都拒绝了。
把帐篷让给了老人孩子去住。
苏暖看到不远处,一个小男孩不停的一直在哭,不吃不喝,可能怕自己哭声引起大家厌烦,努力的压抑着自己,默默地哭泣。
周围的村民,也见怪不怪,没人上前询问,分食物的时候,一个老人给他手里塞了一份吃食,就离开了。
苏暖好奇的找来,王小虎询问道。
“小虎啊,那个男孩是谁家的孩子,怎么一直在哭”
看到男孩,王小虎忍不住的叹了口气。
“嫂子,他家住在村东头,半夜里房屋被压垮了,他运气好半夜起来上厕所,躲过了一劫。
但是,一家老小全部被倒塌的房屋压倒了,他哭着出去找救援时,村里也好几处房屋倒了,没人顾的上他。
等我们去到他家时,一家老小八口人,全部遇难了。”
说完,王小虎忍不住叹气,在大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最渺小的存在,原本完整幸福的一家人,只留下个六岁的孩子,而这还不是个例,可以想象这场灾难改变了多少人多少个家庭的命运。
苏暖听完也心酸不已,面对天灾人祸,她能做些什么呢?
苏暖正陷入沉思中,身旁的王小虎高兴的说道。
“嫂子,我们队长带队巡查回来了”
苏暖抬头看去,只见一群人身上的军装,已经被白雪染白,行走在刺骨的风雪里。
苏暖走出防风帐篷,站在那里看着不远处的男人。
也就几日不见,顾成峰黑眼圈明显,脸颊也瘦了,胡子肆意生长则没时间去注意了,整个人看着邋遢许多,但是精神还是不错。
顾成峰原本不敢相信苏暖会出现在这,凑近时,发现真的是自家媳妇,他心里是既感动又担忧着急。
“媳妇,你怎么来这了?啥时候来的?”
苏暖拉着他的手进了帐篷,让他挨到火堆旁坐下后,才回答。
“你带队走了第二天,我就察觉了不对,给爸打过电话后,才知道湖源省这边出现了雪灾,我知道雪灾爆发后,这边最缺的就是食物和防寒保暖用品,所以我召集苏氏集团全体员工收集物资,当天就装了一百辆卡车物质运往这里来”
“那你怎么也跟着过来了?你明知道这里危险条件不好……”
苏暖握着顾成峰的手说道。
“作为一名军嫂,我无条件支持你的工作,作为一名妻子,我就想知道我的丈夫是否平安,所以,我才来了,见到你平安无事,我就放心了,我不会打扰你的工作的”
苏暖的话直击顾成峰心里,铁骨铮铮的硬汉,这一刻忍不住红了眼眶。
他不知道苏暖这一路是如何找来的,但是其中的艰辛他想想都知道,他们部队过来救援时,一路都困难重重,何况是他们。
她不但是找来了,还带来了那么多物资,顾成峰说不出一句责备的话,只剩下满满的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