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没那么脆弱。”
“我就是突然间想到了娘还有妹妹!”
“也不知道她们在东河村如何。”
“还有我娘弟弟妹妹们。”
“现在那边应该冬天下雪了吧!”
“村里一定很热闹。”
现在北方那边很安全,那边都是太孙云洛霄管控的地方。
云洛霄更改了很多政令,减轻赋税,鼓励农耕农桑,鼓励开荒。
安排各地方官员,也都层层审核考察,确定没问题,才会安排下去,好让他们能真正为百姓做事。
还控制市场上的物价。
类似之前镇上粮食店出现欺压百姓,故意垄断哄抬物价的情况绝对不允许。
一旦发现,直接严肃处置。
而且他还派了专门的人到各镇乡去解说。
让农户们明白这件事,让他们知道维护自己的权益等等。
还有很多。
还开设了很多集市。
有的城门都要收百姓一些铜钱才能放行,如今坚决不允许守卫徇私枉法。
云洛霄还说,回头也会想办法开通边关贸易,带动经济发展。
所以如今的村子风貌应该不一样了。
崔鹤槿看了看北方的方向,低声道:“应该下雪了。”
“往年这个时候,都会下厚厚的一层大雪。”
“下雪的时候天寒地冻的,大家都会窝在家里不出门。”
“虽然天冷,但村里人喜欢冬天下雪,下大雪意味着第二年的庄稼会有个好收成,瑞雪兆丰年嘛。”
“不过下雪下大了,第二天一早,村里人都会起来扫雪。”
江芷萝神色一动,“大家待在家里多好,怎么还要出来扫雪。”
崔鹤槿哑然失笑,“习惯吧,哪怕没有人出门,大家也都习惯把院子里门口的雪扫一扫,不过不一会就会下一层薄薄的雪。”
“再下大了,雪还会很厚。”
“因为无论如何,扫一条路出来,若是有人出门走路就方便多了。”
“若是有谁家不扫雪,村民们看到了,背后可能会说这家人懒。”
“村里人最在乎旁人的看法了。”
江芷萝听着后,想一想觉得还真是如此。
如同江芷萝和崔鹤槿猜测的那样。
东河村这边还真的在下午的时候下了大雪。
崔老夫人和崔倾瓷本来都在镇上的店铺里看店,忙活着起来。
崔倾瓷在前面看着店,招呼客人,崔老夫人则在后面后厨那边做面包点心。
两个人都没想到开店这段时间以来,生意很不错。
尤其现在进入腊月了,家家户户都忙着置办年货,也愿意多买东西。
“崔小娘子,你们店里还有那什么口脂吗?”
崔倾瓷解释道:“还有,刚上的新货,最近东西太紧俏了,你要是来的再晚点,可能就没了。”
说着,崔倾瓷将口脂拿出来。
也就六瓶了,每一瓶的颜色还不太一样。
那打扮精致的小妇人,看着新出的口脂,挑了一个颜色,看着另一个颜色也好看。
哪个都想买。
谁来看口脂都是如此,看着哪个颜色都喜欢。
一开始,很多人来店里逛的时候,看到她们店的口脂,都很惊讶,都不敢相信怎么会有好几种口脂色。
当然也有很小瓶的试用装。
或许因为好奇,大家试用了一下,还真的被不同颜色给惊艳住了。
大家发现无论哪种颜色都好看。
而且少女们用那种浅色的口脂,发现更显白。
而且大家发现穿不同颜色的衣服,可以用不同颜色口脂。
如此她们店的口脂生意很好。
当然如今这些口脂是崔老夫人和崔倾瓷后来制作出来的。
也是跟着芷萝学的。
芷萝还在书信里给她们详细的做了指点。
还从江州那边给她们寄了一些东西,可以多几种颜色。
一小瓶口脂二两银子,买的人很多。
大家来买口脂的时候,觉得她们店挺新奇的,还会看一看别的货架上的东西。
当知道还有带着香味的洗发水时,大家看着用法,都惊呆了。
实在是市场没有洗发水。
有的人将信将疑的买回去用,第二次来店里,都会买好多瓶,说是买给亲人们用。
还说用了她们店的洗发水后,头发都柔顺光滑了,不但干净还带着淡淡的香味。
如此,店铺渐渐的也有了口碑,很多人来店里逛,会买一堆东西回去。
崔老夫人和崔倾瓷看着都高兴。
那小妇人道:“你们店的口脂又好看又漂亮,颜色多,真不知道买哪一种。”
崔倾瓷道:“你皮肤白,可以选择这个八号色,也可以选这个十号色。”
那小妇人试用了一下确实好,就买了这两种口脂。
“也是马上过年了,正月亲戚走动,自然要多装扮一些。”
“这是自然。”
那小妇人似想到什么道:“对了,你们这里还有红糖吗?”
小妇人用手捂着肚子,她坐月子的时候打算用红糖。
“你们店里的红糖喝着好喝,感觉喝了身体也舒服。”
“上个月我大姑姐生了孩子坐月子的时候用,就觉得好。”
说起这个来,崔倾瓷也没想到店里的红糖生意很好。
本来她和娘还担心村里制作的那些红糖收上来卖不出去。
但如今压根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大家喝着红糖感觉对身体好,有精气神,也都愿意来买。
尤其一些妇人们买的多。
再就是一些商户们看到商机,也会从她们这里直接收购红糖去别的地方卖。
北方红糖少。
再加上之前打仗的原因,红糖运送到北方的少,所以北方红糖稀缺,生意也就很好。
其实大家不知道,江芷萝出门前在村里的水井里加了一些灵泉水,所以用水井里的水制作的红糖自然好。
当然因为这个原因,也带动了东河村的发展。
现在东河村的大家伙靠着红糖也赚了至少有一两银子了。
村民们都不敢想这个数字。
大家平日都感激江芷萝,还都挂念着她,不知道她啥时候能回去。
大家脸上洋溢着笑容,还都说可以多买点年货了。
崔倾瓷笑着道:“红糖要等明天到货才行。”
“现在腊月了,买红糖的人也多,还有一些商户们刚跟我们定了不少货,不过你是我们店的熟人了,明天红糖到货后,我给你留着,你看你买多少红糖?”
说着话的功夫,崔倾瓷往门外一看,发现下雪了。
第363章 村里变化
崔倾瓷看了看大雪道:“这要是明天下大雪了,大雪封山的话,我们店铺明天可能就暂时歇业一天,就只能后天给留出红糖来。”
那小妇人看到外面突然间下雪,也惊讶了一下,“这是又下雪了?”
店里的很多人本来在各个架子上看着逛着,感受到店门口吹来的寒风,往门口一看,也是惊讶下雪了。
“下雪了啊!”
“雪花看着还挺大!”
“看样子今晚能下大雪。”
“这要是跟刚入冬那场大雪的话,厚厚一层雪,都没法走路。”
“那可不,这样冷的天,大家也不想出门,能在家里待着暖和就在家里待着暖和。”
下大雪的天气,天寒地冻的话,大家也都喜欢待在家里保暖。
“出门的话,就有些冷。”
这种天冷的时候,条件好的人家,在家里烧着热炕,点着炭火都能暖和很多。
村里人,都是提前多砍一些柴火做准备。
天冷的时候,就使劲烧柴火。
好在附近山林多,柴火多,大家也能用柴火多烧炕。
炕烧暖和了,大家就不觉得冷了。
村里人天冷的时候,都会在炕上躲在被窝里。
会把玉米花生用簸箕拿着放被子上,大家一边盖着被子暖和,一边用手剥花生皮,剥玉米粒。
所以大家干活一点不影响。
都会趁着冬天天冷的时候,也多做点事情。
因为开春的话,大家就要去地里忙活了。
不过东和村不一样。
东和村的人,天冷也一样每天勤勤快快的煮着红糖做着红糖。
不过大家也担心到时候山林里那一片的竹子不够。
很多人都自发的栽种了一些小的竹子,还打算在山上荒地里种上甜菜。
因为江芷萝告诉过大家,甜菜也可以做红糖来着。
大家平日谈起话来,话语里都是对江芷萝的感激之情。
柳河村赵老太太家
赵老太太坐在灶口前,一边烧着柴火一边絮叨着:“大林,你快去院子里多拿一些柴火堆放在屋里,外面下雪了,柴火被雪弄湿了,烧火的时候就不太好烧。”
赵大林点头将勺子递给自己弟弟道:“二林,你帮忙搅动着。”
赵二林接过勺子都认真的一点点搅动着锅里的甘蔗汁。
赵大林一出屋子的门,就感受到一股寒意直冲脖子。
他哆嗦了一下,缩了缩脖子,赶忙去墙角搬柴火去了。
寒风呼呼吹着,下雪了,都能卷起一层飞雪来。
有一些雪通过风吹进了赵大林的脖子里,带着一丝丝冷意。
他快速的搬了一堆柴火进屋。
院子里墙角的柴火,都用麻绳捆的一堆一堆。
当时从山上砍柴,堆放在一起,再一堆堆放小推车上好推回来。
这样能一下子多砍一些柴火多带一些回来。
当然现在村里人也都会去杏山村江芷萝的爹那里定做小推车。
一个小推车一百文钱。
以前大家吃不饱饭,一文钱都舍不得花。
会宁愿多辛苦一些,也舍不得买个小推车。
但如今大家可以通过制作红糖赚钱,上个月,赵大林算了算,他们家都赚了一千六百多文钱。
把他跟奶奶还有弟弟都高兴坏了。
这是他们不敢想的数。
这要是每个月都赚这些,一年就能攒下不少银子来。
家里日子好起来了,他们就去定做了一个小推车还有一个风箱。
现在村里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风箱。
真正用过风箱后,大家才明白风箱有多好用。
稍微那么一拉,火都烧的很旺。
他们村第一家买风箱的就是里正家。
里正媳妇朱氏出来都说那风箱有多好用。
平日的话大家用不用风箱没什么,但大家制作红糖的话,用了风箱,能省柴火,一样的时间火势旺就能快一些把红糖熬煮好。
所以大家手里宽裕一点后也都买了风箱。
本来江向川根本忙不过来。
江向川接的单子很多。
还有商户去铁匠铺看到风箱那么好用,看到商机,跟江向川定了一些风箱。
外地那客商亲自去江向川家里定风箱的时候,看到江向川院子里摆放的那些伞,也觉得很好,也订购了一批伞。
这一下子定金就不少。
江向川忙不过来,就带了一些徒弟。
村里一些半大的小子还有年轻有力的小伙子都开始跟着江向川学这些活。
大家一口一个师父叫着,都认真学习也很尊敬江向川。
江向川当师父,并不是说教东西就让徒弟免费干活。
他真心实意教徒弟工匠活的做法技巧。
徒弟做出的风箱或者伞具,他就会给徒弟提成。
每一单给一些提成。
大家能赚到钱,更加感激江向川,也更认真的学习。
当然江向川收徒弟也不白收。
他在杏山村生活这么些年,谁家什么情况,谁是什么性子,他摸的很清楚。
他选了一些性子好勤快品德好的人做徒弟。
当然这些人的爹娘家里人也都知道好赖,也都明事理。
所以江向川教徒弟后,这些人家也都感激江向川。
江家有什么事,村里这些人家都积极的去帮着干活。
天不亮,江向川家里水缸里的水都是满的。
每天叶氏还没干活,江向川的徒弟们就帮忙把院子里都打扫的很干净,都抢着干活。
叶氏也愿意教导他们做饭。
他们都没想到还能跟着师娘学厨艺。
厨艺那也是一项生存的技能。
大家心中感激,认真学习自然不在话下。
此时赵大林感慨着小推车好用,拿着木柴进了屋子。
“外面真的好冷!”
赵老太太道:“下雪天就是冷。”
“待过几天,杨柳村里赶集,不下雪的话,咱们就去赶集逛一逛,买点棉花,做厚棉衣厚被子,就不冷了。”
若是以往,赵老太太怎舍得花钱。
他们从来不去集市买东西。
只吃家里地里种的食物,只用家里以前的东西。
都仔细点用,衣服都是补丁补补丁。
如今她也舍得过年前买一些东西。
赵大林笑着道:“奶奶,没事,屋里不冷,咱们这样一整天都在做红糖,顺便也烧了炕,晚上睡在热炕上,一点都不冷。”
这番话倒是实话。
一整天都在锅前煮着红糖烧着火,屋内都热乎乎的。
不能靠买粮食吃。
外面的粮食价格也不是固定的,有时候价格很贵的时候,拿着铜钱都买不到粮食。
所以对村里人来说,有田地,心里踏实。
这样能种粮食吃。
不用怕没有粮食吃。
田地耕种上粮食,能让大家有个安全感。
赵二林道:“今年好,冬天不觉得冷,还能赚到钱。”
上个月奶奶还专门去买了肉,给他们做了肉馅饺子吃。
二十多文钱一斤肉来着,要是以前他们再馋也舍不得买的。
但如今他们也能尝到肉馅,也能用白面吃肉馅饺子了。
就是现在赵二林想到那个味道也会回味无穷。
就是以前过年,他也没吃过肉馅饺子。
而且马上要过年了,奶奶说了,今年过年好好过年,多置办点年货。
赵二林心里都充满着期待。
所以干活也很有干劲。
赵大林笑着道:“那是,能靠着做红糖赚到钱,大家伙都高兴。”
赵二林兴奋道:“哥,关键是咱们不用出远门,咱们可以在自己家里做这些事,家里的活都不耽误。”
“农忙的时候咱们就忙活地里的事情,闲着的时候,咱们就继续做红糖。”
赵二林觉得这样就很好,家里的事情也不耽搁。
“我知道以前村里有人去外面找活干,隔着家里远,吃都要花钱,还很辛苦。”
赵大林其实以前也尝试过想去外面找活干,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有多辛苦。
东家心善的可能会好一些。
东家有问题的,那都克扣工钱,还会动鞭子。
有的人明明出去干活,回去却没了半条命,很可怕。
还是在家里舒服安全。
而且出门在外肯定想家。
就是买饭吃也很贵。
他们在家里煮红糖,啥都不耽搁,吃饭也在家里吃。
“我们要记得江姐姐的恩情。”
“这是自然,村里人都感激江姐姐,听说江姐姐出了远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放心,会回来的,你们崔婶子,崔姐姐都还在这里呢。”
不光赵家念着江芷萝。
村里很多人家都念着她的好。
所以当崔老夫人和崔倾瓷关了店,冒着大雪赶着牛车回家的时候,发现村里从村口老远处到他们家门口都扫出了一条路。
崔倾瓷道:“肯定是村里人在帮忙。”
崔老夫人心里也很触动,“当初咱们之所以选择这个村定居,也是因为东和村虽然偏僻贫寒,但村里风气好,大家都真诚善良,氛围也好。”
“有什么事也都互相帮忙。”
“一开始我和你哥来村子的时候,住的篱笆小院还是村里人给的,大家都这个给个鸡蛋那个塞点蔬菜的,都很热情。”
“所以如今咱们要把生意做起来,把店好好开起来,也能帮一下村里人。”
就是江芷萝也是这个意思。
村里人感激他们,其实崔老夫人他们也感激村里人最初的接纳之情。
大家并没有排外,反而很热情的招待他们。
还送东西给他们。
崔倾瓷用力握住崔老夫人的手道:“娘,你那时候辛苦了。”
崔老夫人感叹道:“当时觉得辛苦,现在想想,觉得都过去了。”
“还好我们当时选择这里定居,这才让你哥认识了你嫂子,有你嫂子后,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也不知道你哥哥嫂子如何了?”
崔倾瓷道:“哥哥嫂子在一起的话,肯定没事,不过我也有点想嫂子了。”
崔老夫人也想,盼着她们能早点回来。
两个人进屋将牛车拴好后,便准备做晚饭。
“娘,下雪天咱们吃火锅吧。”
“跟我想到一块去了,就吃火锅,以前你嫂子给咱们做火锅时候说了,说下雪天吃火锅最有滋味。”
跟着江芷萝学了做饭方法后,平日崔老夫人和崔倾瓷也都会做着这些饭吃。
相似小说推荐
-
网恋对象是最强(柳箐欢) [BG同人] 《(咒回同人)网恋对象是最强》作者:柳箐欢【完结】晋江VIP2021.1.2完结总书评数:597 当前被收藏数:3099 ...
-
重生之小女文嘉(苏格兰折耳猫) [穿越重生] 《重生之小女文嘉》作者:苏格兰折耳猫【完结+番外】掌阅VIP完结简介: 上辈子因重度恋爱脑家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