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就一过路人,可一点儿都不想掺和在其中,否则得引火烧身的。
陆大姐强行露出抹硬笑:“让你看笑话了。”
闻嘉嘉嘴角扯扯,不知说啥为好。
陆大姐喝口水,缓了半分钟才把胸口的那股气给吐出来,说:“我是郊外乡下的,我们乡下人想在城里找个工作可不容易,就算是临时工也难得很。就像你那个医玻厂,我侄女晓得你们厂要招人的时候高兴得半夜都笑出声来,结果因为户口的问题没能被选上,她哭得嗓子都哑了三天。”
闻嘉嘉蹙眉,厂里有限制户口吗?
还真有!最先招的那批有,她差点忘了,部队并非是农业户口,所以部队里的那些孩子们只要考上就能顺顺利利进去。
只是农村户口的,连考都没法考。
但后来那批却没有,后来的那批招的多是临时工,而且招的人数还不算少。
闻嘉嘉这么想,也就这么说了。
陆大姐苦笑道:“晓得这事儿的时候都没再招人了,也是我侄女时运不济,那几天正好回了乡下,我婆母又生病,所以我也没帮她注意这件事。”
闻嘉嘉只能安慰道:“放心吧,之后还会招人的。”
陆大姐摇摇头:“我哥嫂是个目光短浅的,乡里有人出高价彩礼,就等着送我侄女出嫁。”
就算她帮忙拖又能拖几天呢,谁晓得医玻厂啥时候会再招人。
听说现在招人不算严,她街道上有人就走门路进去了。可是她家中又非她当家做主,就算有那门路,她丈夫也不会用在她侄女身上。
闻嘉嘉语塞,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沉默片刻,看看站外刺眼的阳光,又瞧瞧手上的手表。
当分钟指向“7”时忽然问道:“要是工作要用钱买的话你侄女会买吗?”
“这话说的,当然买!这时候想要工作,除了考不就得买了吗。不需要考也不需要买的,都是好命人。”陆大姐说道。
她抿抿嘴,看眼周围低声说:“我也不瞒你,要是你名额,我能、我能出400。”
400元她家还是能拿出来的,大不了到时候让侄女还450,家里的丈夫和公婆应当会同意。
闻嘉嘉:“……”
四百呢,这可真不少了。
只是她不了解陆大姐她侄女,与陆大姐也只是萍水相逢,并不敢轻易答应,怎么的也得再了解了解才行。
陆大姐也没敢催,只当闻嘉嘉还要去了解一下市场。只道:“要是有得卖,来这里找我就行。”
闻嘉嘉点点头。
严教授一行人10点出头时终于到了,皆大包小包的,好在公交车就在门口。
“严老师,冯老师!”闻嘉嘉满脸带笑的过去打招呼,又挨个喊人。
“小闻同志。”
闻嘉嘉:“是我呢,我带你们先去家里放行李如何。”
“好好好!可得好好歇歇腿。”
一行人上公交车,又带着许多行李,公交车几乎被添满半车。
闻嘉嘉笑笑对一行人道:“咱们去清水巷,清水巷离医玻厂就几分钟的路程,有那嗓门大的在医玻厂后门吼一声,清水巷都能听到。”
有学生兴奋:“这么近?那早晨就不需要坐公交车去上班了。”
“是呢!连自行车都不用。”
十几位学生叽叽喳喳的谈论起来,激动的看着窗外,偶尔发出感叹声。
自然不是感叹临和市的高楼大厦,临和市的楼没法和海市的比。
但临和市真不算差的了,街道宽阔,路上人也多,进入主城区后虽说都是低矮的房屋,但却能看出住房规划不算差。
而且偶尔还能看到几座园林,白墙黛瓦的甚是美丽。
一种同海市完全不同的婉约之美。
穿过主城区,来到医玻厂药厂等各种厂子所在的区域。
这里就更贴近海市了,高楼随处可见,每路过一个厂闻嘉嘉都会介绍,直到到达医玻。
医玻那座大洋楼在翻新过后实在惹人眼,她都听到有学生发出“哇”的声音了。
医玻大门也建得无比大气,特意建得和大洋楼相配,单单从门口看还是很能唬人的。
紧接着路过学校,这座学校是工厂小学,附近工人的孩子都在这座学校中上学。旁边还有一群中学,就隔一条街,格外近。
他们在这站下车,下车后沿着路往前走,过个路口再拐个弯,穿过两个巷口就到了分配给医玻厂的清水巷。
清水巷巷口有棵银杏树,树龄据说几百米了,当初大炼钢铁的时候都没有把它砍了。
树冠特别大,几乎能遮盖整个巷口,此时正是叶子开始变黄之时,闻嘉嘉指着树说:“等秋天到了,这棵树会非常漂亮。”
冯老师抬头看看,非常期待:“到时候我寻些落叶做书签。”
清水巷的房子都是带院子的,青砖黛瓦,巷子尽头有条清澈的河流,所以取名清水巷。
闻嘉嘉指着尽头的跨河桥道:“桥对面多是住着药厂的人,还有座小园林呢,那座园林是没有上锁的,傍晚好多人会去那里走走。”
她心中叹息,可惜她没去过。
严老师感慨:“真好啊,我觉得住在这里比住楼房好。”
闻嘉嘉笑眯眯:“是吧!严老师你家七口人,可是分到了一整座的小院呢。”自己关上门过日子要多舒服有多舒服。
在她们还在海市没回临和之时,高主任就给厂里打电话让人赶紧准备住所了。
这条清水巷原本可是化工厂的地盘,听说是沈厂长跑到市工业局,又跑到房管所,最后和化工厂厂长打了一架,才把清水巷要到手。
不仅如此,还特意去药厂借维修工,把房子修整了个遍。
闻嘉嘉昨天下班前来看了几眼,当即心比柠檬还酸。心里暗想,有机会她也要搞套这种房子来住住。
清水巷左右都有房屋,加起来一共18座院子。
其中大小皆不相同,据说是从前一位三品大院族人居住的地方,那位三品大员的房子太过显眼以至于消失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而这些族人的房子却保存下来。
时过境迁,有些人家背井离乡再未出现,有些人家人口凋零家中再无一人。
这些无主的房子被房管局接手,再分配给街道和各个工厂。
闻嘉嘉此刻抬眼,只见眼前这扇门的门边墙上钉着写有“8号”的铁皮,便对严老师道:“严老师,这就是分配给您的房子。”
说着掏出钥匙开门,门锁“咔哒”一声被打开,又将门推开,方方正正的院子就出现在严教授眼前。
他推推眼睛,大步走进去。
“正屋是双层楼,一楼有两间房间,一大一小,二楼有三间房间,一大两小。”
严教授眼睛都亮了,打开一楼的大房间打量半分钟,不断点头:“好啊,屋子光线好,窗户就开在院子这边,推开窗就能看到玉兰花。等等,院子里这棵是玉兰树吧?”
“呃,抱歉严老师我不太清楚。”最近不是玉兰花的花期,闻嘉嘉还真认不出来。
严教授认真瞧瞧,肯定道:“是玉兰树,我母亲最喜欢玉兰。”
他心下决定,这间房间留给父母住。
他为何会选择来这儿,其实也有老父老母年岁渐长的原因。
学校只给他分配了一间80多平的房子,于其他人而言80平很大,但是他父母从前住在农村,对他们而言实在憋闷。
偏偏家里还有闹腾的孩子,父母亲都已经70岁出头了,却愈来愈想回农村。
回啥啊,严教授是独子,离开老家几十年哪里还放心父母回去呢。
可偏偏80平的房子已经是学校家属院中最大的房子了,严教授都想着要不要去租房了,便遇上医玻招人这事儿。
他知道自己是来扛大梁的后便满口答应,毕竟扛大梁嘛,肯定是有好房子给他的,谁曾想这么的好。
闻嘉嘉笑了笑:“那正好,老人家住一楼就不用爬楼梯了。而且卫生间就在房间的旁边。哦,二楼也有卫生间呢。”
严教授立马上去看了一圈,二楼不但有卫生间,还有带玻璃门的大阳台。
阳台开阔,站在上面朝下看,是种着玉兰树和月季的院子。放眼望去,却又能看到规整排列的青堂瓦舍,看到远处的河流,看到河流中的摇橹船,甚至看到远处巍峨青山。
严教授长舒一口气,心潮澎湃,只觉得自己不给医玻厂做出点成绩来,都对不起人家分给自己的房子了!
厨房也在一楼,院里甚至还有一块没有用青石板压着的泥土地。
闻嘉嘉昨儿特意让人来搬走的,这么好的院子不留一块地来种菜真是可惜了。
果然,严教授相当喜欢,说:“这下我爹妈不会想着回农村了。”
闻嘉嘉把钥匙交给严教授,又带着正在到处看的冯教授去隔壁家,冯教授家就在严教授隔壁的九号院。
“我家有双层楼么?”冯教授问。
闻嘉嘉笑道:“有的,咱们清水巷目前就两座双层楼小院,想着您和严教授家里人多,便分给了你们。”
就是格局略有着不同,房屋变成了L形,也就是说出了正屋还多出间厢房来,而厨房和餐厅就在厢房中,房屋面积稍微更大,可日常生活中又没有隔壁严家来的方便,所以倒说不出谁家更好了。
闻嘉嘉又去给另外两位教授开门,她原本想把钥匙都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开的,谁知他们都想见见其他人的家。
之后的院子就有些普通了,但每座都院墙高高,还有卫生间,也足以让人满足。
几位学生是混居,四人一座院子,大家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等他们安顿好后,闻嘉嘉带着几人去厂里报道。
高主任已经在小红楼的大门口等着了,见到他们后急忙上前打招呼,紧接着沈厂长也来了,言笑晏晏,脸上笑容要多灿烂有多灿烂,闻嘉嘉都没见过这样的沈厂长。
一旁的闻嘉嘉松口气,这一天天的,可算是完成任务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两个月过去。
有严教授几人的加入,生产部门就像是被安了发条似的,进展速度飞快。
闻嘉嘉的办公室也有事情干了,再不是帮忙整理资料了。
她早已在半月前搬到自己的办公室去,如今一人独享十几平方的房间,实在舒坦!
闻嘉嘉还特意在办公室里放了个炉子,这样一来冬天时喝热水便不必去一楼水房接。
而且还合成个水壶出来,平常煮煮茶甚至热热包子馒头啥的都很不错。
高主任看了都点头觉得好,就是临走前交代她:“有这东西在,往后冬天里可不能死死关着门窗。”
她从前说做安全工作的,现在依然保留着劝导别人注意安全的习惯。
闻嘉嘉当然应好,眼看着74年快结束,75要到了,社会即将起飞,她还想好好享受呢。
最近忙得天昏地暗,因为要完成市工业局给定的目标的关系,厂里一切资源紧着生产部门来。
就连闻嘉嘉有时都被安排去车间值班——车间里正在三班倒的生产玻璃瓶。
早中晚班,一班8小时。
闻嘉嘉有时候值中班,有时候值晚班。值晚班的时候可得在厂里过夜,闻嘉嘉熬不住,特意让魏岱帮她买了个行军床来,那几天晚上都是靠行军床恢复精神。
偏偏天气越来越冷,行军床睡的时候后背会漏风,闻嘉嘉有两天休息时都是被冻醒的。
为此还感冒了,流了两天的鼻涕,还是到药厂里看医生才给治好。
现在医玻是真缺人呀,厂医也没有。但说实话,这么点儿人的厂子也用不到厂医。
两个月的忙碌下来,工厂也迎来收获。总算是把货给赶出来了,闻嘉嘉和梁牧两个小组的人还肩负着质检的工作,所以他们依然不得闲。
闻嘉嘉总算晓得了自己这么办公室怎么会这么多人,一开始只以为是整理整理资料的,或者是对接的,谁晓得工作是真多啊,连质检都是她们的活儿。
能彻底闲下来时,已经是立冬。
立冬,万物凋零。
因为西风南支,他们这片地方在最近迎来了阴雨连绵的天气。天一冷,雨一下,那滋味真的不好受,风里都是带刀子的。
闻嘉嘉最近在准备年货,今年因为方红军会回老家的关系,所以得提前准备。
她靠着偷偷卖一些暖手袋,随身水壶啥的很是赚到一笔钱票。但多是工业票,肉票粮票寥寥无几,买三斤肉都够呛的。别说年货了,甚至都不够她家过年时吃的。
好在魏岱不晓得从哪里搞来了好几张,甚至搞到半扇猪肉,闻嘉嘉前天夜晚见他扛着半扇猪肉进门,差点被吓得尖叫出声。
这可是半扇猪肉,少说百来斤的那种。如同穷人乍富,闻嘉嘉首先是不知所措,而后才兴奋非常。
可惜兴奋过后,才晓得猪肉不是他们一家的,而是四家的。
行吧,闻嘉嘉的兴奋就一下打了四分之一的折扣。不过还好家里留下两根肋排,一条猪腿和四斤猪板油。
猪板油自然熬成猪油,熬了一罐,省着点能用到明年三月。
肋排被她拿来红烧了,新鲜猪肉嘛,总不能都拿去腌。
而猪腿呢,当然是做成腌猪腿啦。
其实就是简易版本的腌火腿。猪腿用花椒和盐腌制几日,再放到白酒里滚一圈,最后风干十几天,风干完就能吃了,砍成小块做腌笃鲜便十分不错。
至于吃剩的,也能继续挂着,想吃时砍一些下来就成。只不过得在天热之前吃完,闻嘉嘉现在只祈祷立冬过后气温别升,否则猪腿容易变质,她还想着砍两斤猪腿给老家人当年货呢。
除了各种肉,闻嘉嘉今年还特意买了些糯米,准备做些米粿和年糕当年货。
没办法,当地人不怎么吃米粿,闻嘉嘉就是想买也找不到地方买。
至于年糕,贵得要命,闻嘉嘉算了一下价格后还是决定自己做。
闲着没事儿干的她拿出张纸来规划年货,当写完“红糖年糕”几个字时,有人敲响她办公室门,说门口有人找。
“说是姓陆。”敲门的人是董琪。
董琪最近转正了,因为她熬将近半个月早班,半个月晚班的关系,闻嘉嘉替打打申请,请高主任帮她转正。
厂里正缺人嘛,这种能熬又能干的人,高主任顺手帮个忙也没啥。
董琪为此乐了快一周,据说家里人带她去国营饭店搓了一顿,兰兰还说董琪吃着吃着哭出声来,可见这个正式工对她来说意义有多大了。
闻嘉嘉:“姓陆?哦我知道了。”
肯定是陆大姐。
闻嘉嘉塞个苹果给董琪:“这苹果你拿去吃吧。”
董琪笑嘻嘻:“这咋好意思呢。”
说着飞快揣兜里,然后回办公室。
“……”
闻嘉嘉颇是无语,关上门下楼到厂子门口去,门口站着和看门大爷说话的人果然是陆大姐。
“陆大姐。”闻嘉嘉过去喊人。
最近两个月来闻嘉嘉同这位陆大姐来往颇多,渐渐的也就相熟了。
陆大姐是临和附近公社的人,十多年前同城里的工人结婚,直到70年那会儿才得到个火车站临时工的工作。
据她所说,她家里老父老母尚在,哥哥姐姐妹妹的有六人,其中只有一个大哥,大哥结婚后生了四个孩子,三个都是姑娘。
大姑娘就是那位经常来她家的侄女,倒也不是来她家里享福的,她还没当家做主呢,根本没能力让侄女享福。
而且来她家帮忙看孩子,照顾老人。
她孩子三个,十岁四岁两岁,除了十岁那个,其余两个孩子没人带是真不行。
她婆婆病弱,别说照顾孩子了,别让四岁的孙女照顾她都算好的了。
公公和丈夫都还上着班,无奈之下只能找侄女帮忙。
一方面是确实需要人帮,一方面也是可怜这个侄女,她觉得自己和侄女有些相像,同不被父母喜爱,同需要自己挣出条生路。
自从得知闻嘉嘉可以弄到名额后,她便对此上了心。
相似小说推荐
-
清穿之咸鱼贵妃(马达达) [穿越重生] 《清穿之咸鱼贵妃》作者:马达达【完结】晋江VIP2024.05.28完结总书评数:810 当前被收藏数:4849 营...
-
夏日童话(袖刀) [现代情感] 《夏日童话》作者:袖刀【完结】晋江VIP2024.06.26完结总书评数:925 当前被收藏数:5485 营养液数:359...